早晨的對話
我在廚房弄早餐,妮過來一下,口中唸著:「今天沒水可帶。」
我指著瓦斯爐上那個燒水的不繡鋼壺說:「有啊!裏面還有。」
她拿著她的大水瓶來裝,一邊說:「我倒完就沒有了。」喔!還有點良心。
「可以再燒啊!」我還是要加上一句:「妳真方便耶!只要說沒水了,晚上回來就有了。」
「當然啊!這是跟家人住一起的好處。如果大家都在上班的話,就需要有一個管家的。」
我趁機說一下可能沒說過的話:「唉!以前你們小的時候,爸爸的工作比較重要,賺得比較多,家事大部份是我做的;現在你們在上班,我沒上班,瑣事還是歸我……」我忘了她回應什麼了,反正她出門上班,造成的瑣事擺著,我看不下去只好自己做──這好像是家人間永不落幕的連續劇,而且是歹戲(其實她有做啦!只是不符我的要求)。
「為什麼瑣事都歸我做呢?」這是常在我腦中繞的問題,不是我愛計較,也不是我不愛家人,只要跟人家住一起,我就是做得比較多的那個人,好像我喜歡做,搶著做似的,有一次我問妮:「妳覺得我很喜歡洗碗嗎?」她說:「不是,妳喜歡馬上洗,我要休息完了再洗。」喔!算她心裏明白,不像小時候家裏那些男生,對著我說:「妳愛做,妳去做。」
妮去年回台北,搬來和我同住,知道的朋友都說「很好啊!」「這樣比較熱鬧」,我心裏並不想這樣,我想獨居,管自己的事就好,只不過她的身心狀況和經濟情形不允許她在台北自己租屋獨住,我只好練習在生活領域和時間上劃分清楚一點,不要成為管家婆,還有嘮叨的老媽。
聽雨聲,靜坐,拉筋
吃完早餐,舖了軟墊在地上靜坐。外面下著雨,雨聲挺好聽的,下雨天不用在外面奔波,可以待在沒漏雨的屋子裏聽雨聲,不用擔心什麼,沒有小孩吵,老人叫,家事趕著做,可以好好享受周圍的寧靜,真的很好命,還有,我也只有在不舒服時,才能安心又放心地待著,什麼都不做。我為什麼一直想做什麼呢?
深呼吸了幾下,開始打哈欠,是打很大的那種,要很用力(自然反應就是很用力那種),好像要將肺部深處的廢氣儘量壓出來那種,再深深地吸進空氣,接著鼻水、眼淚直流,衛生紙要放旁邊隨手可拿,還有一個空袋子裝擦過的,就這麼呼吸,打哈欠,擤鼻水、擦眼淚,總要用到七、八張,十多張才會止(每張擦二、三遍)。
雙腳往前伸直,彎腰用手摸腳趾頭,兩、三個呼吸再起來,我可以摸到腳掌中心;
雙腳儘量打開,雙手往前伸直,貼地,上半身儘量靠地上;
左手舉在頭上往右彎腰,儘量彎;右手往左彎腰;
雙腳往左曲膝,上半身和雙手往右轉身、摸地,停幾秒;雙腳換往右曲膝,往左邊轉身、摸地,重覆3次;
雙膝跪地,手趴在頭側邊,臉和胸部儘量貼在地上(好像叫「貓式」吧!);
平躺地上,左右腳輪流舉高,再雙腳一起舉到90度,放下,不要碰地,再舉起來,重覆數次;
……
我總要在不舒服的時候才會好好做這些事。
覺得無聊了,打開面前的電視,沒什麼節目好看,關掉它。坐到書桌前,寫文章?好累,不想;看書?(正在重看《心靈寫作》,和「亞斯伯格症」的書)不要;貼文章到部落格也沒力氣。看冏星人和摸摸的片子好了,比較輕鬆,意外看到阿苗訪問她們2人。
胸部的肋骨痛,接下來要做什麼?
這幾天胸部的肋骨好痛,前後都痛,好像那種狂咳嗽了一陣子,或唱歌用胸部的力量太用力了,肋骨動得厲害的那種痛,自己一直按摩,除了用手指之外,拿出各種道具來使用,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接下來要做什麼呢?
前些天決定和女友分手,也在行動中(不打電話,不回Line的來訊,不答應她來)慢慢實現,原來的沒力氣有改善,力氣回來了,我整個情慾也沒有了。我還很聰明,能量大,能力好(曾被人說看得太仔細,記得太牢……),不用出來的話,會傷了自己。在想接下來要做什麼呢?
已經在做的有:
一、好好弄已經在進行的寫作班,呼應一些人來一起寫作。
二、看一點書,寫一點東西。
然後問自己,我要繼續寫作嗎?
一、將已經寫了幾萬字的下一本小說拿出來繼續寫?我的寫作魂回來了嗎?(只是想到這事,就覺得好累,原來的打算是不寫了,或想寫的時候再寫。)
二、要找個地方好好寫,好好貼出去嗎?想到SOSreader這個寫作平台,進去看看,也註冊了,在想要寫什麼?
三、想到一個現在沒在用的部落格,將裏面的東西刪除,改了名稱和自介,將以前沒貼出來的東西貼上去,集中在這裏。貼了之後,才知道一天只能貼5篇,得花些時間。(以前有個假名的部落格寫真實的事,後來它關門了。我一直以真名寫虛構的故事,假名寫真實的事,這樣比較方便,沒有心理壓力)
這些「計劃」讓我不舒服嗎?也擔心如果要繼續寫的話,總要有進度,有產量,會發生以前身體不舒服(包括手痛、背腰痛)的情形嗎?
還有是因為回到床上睡的關係嗎?夏天時,有天在餐廳吃飯時看了一本書,講到最好睡木板床,沒有木板床的話,睡木頭地板也可以,那陣子全身的骨頭好像錯置了,怎麼睡都不是,我就在地板上舖瑜珈墊和毯子,就這麼睡了一個夏天。天氣涼了後,我回到床上睡試試看,嗯!背部好像好了,就這麼睡了幾天。然後有一天突然又不對勁了,胸部的肋骨好痛,前後都痛,全身的骨頭好像又散開了,我又回到地板上睡,右翻左翻很難安置自己的全身。
這幾天,書沒辦法看,字也沒寫,反覆睡覺、靜坐,在屋裏走來走去,煮點吃的,或出去買現成的。又來了,反覆的沒力氣、不舒服,也要這時候才能多花點時間好好靜坐、休息,什麼也不做。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做太多事的人需要這種練習,我老是做不好。
身體不舒服,就是我打算做的事情不對
身體不舒服就是我打算做的事情不對,要繼續找、繼續想。我在追尋什麼?追尋自我,以自己的事第一優先,不是他人的,也不是家人的,我如何跳出這個「大家都這樣」(這樣的日子就已經很好了,女人就是這樣)的廻圈呢?
這下我明白了,目前寫小說還是不行,在SOSreader上認真又專業的寫作行不通,那就在部落格裏碎碎唸就好了。先將寫過或發表過還沒貼的東西集中在一起,再繼續記錄我做過、看到、想到的種種就好了,而且要說真話,不要因為顧慮別人而壓抑,批評甚至罵人都如實寫出來。
這幾年我很不喜歡和有先生、有小孩的女人在一起,老是講先生、小孩和家人,說到自己時,沒什麼話好說,一輩子都以家人為注意焦點,到老時也一樣,她們的「自己」在哪裏呢?只有碰到單身沒結婚的、喪偶、離婚、分居、女同志等人,才可以談談自己,真的很要命。
好好經營暱稱的臉書
要好好經營暱稱的另一個臉書,真名中的臉友(包括我生活中的親友)都不太談自己,過日子的想法和我不一樣,比較缺乏互動的點。
我要想辦法自己陪伴自己,不是等待誰來陪伴我,實際上誰也陪不了我;我這個人的價值不是建立在我幫助了誰,而是我幫了我自己多少?前半輩子都在幫助誰誰,成就誰,唯一沒幫的就是自己,剩下的這幾年,我要怎麼讓自己過得好呢?希望到了生命終點時,沒有遺憾-這是我這幾年一直在做的。
(寫於2017.11.20(一))
這是我按摩的家私,靜坐時在腿上蓋一條毯子保暖,手套也是。/作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