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篆就有大篆嗎?大小篆要怎麼區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之前談過戰國文字的多樣性,現在來介紹秦統一六國後出現的篆書。

篆書分兩種,一種叫大篆,一種叫小篆,究竟有什麼分別呢?其實在漢代的《說文解字》中就記錄了三種不同的古文字字體,它們分別是小篆、古文和籀文。現在學者們得到的共識是:小篆屬於秦統一文字後的字體,而古文則是六國使用的文字,籀文就是秦國使用的字體,也叫做大篆。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古文和籀文應是同時代的字體,而小篆出現的時代比較晚。另一方面,在《說文解字》中看到古文或籀文的字體常常比較複雜,小篆字體的筆劃卻是比較簡潔,例如「一」字、「琴」字等等,不勝枚舉。

raw-image

大篆也就是籀文,究竟是從哪裏來的呢?為什麼我們在談戰國文字時完全沒有提到呢?其實這答案是容易猜想卻難以證明的。在西漢時期,朝廷的藏書中有一部名叫《史籀篇》的字書,它是比《說文解字》還要古老的字書,可是經過王莾篡漢等亂事後,這部書就失傳了。到了東漢,許慎在寫作《說文解字》時,他認為籀文字體就是從《史籀篇》裏繼承下來的。但由於現在《史籀篇》已經失傳,這個問題可說是死無對證了。

但是,當我們考察春秋戰國的青銅器銘文字體時,就發現不少金文字體竟然能與籀文或古文字形相吻合。例如「聞」字,在《說文解字》的古文字形,是寫為左邊「耳」字部,右邊一個「昏」字。這個字形在戰國時期的「中山王圓鼎」銘文中可以互相對應。這些例子說明《說文解字》中的古文、籀文字形並非憑空捏造,而是確確實實曾經存在過的,只不過到了統一文字後,小篆字體不再採用這些字形了。

raw-image

小篆字體得以確立為標準字體,實是因為秦朝政府的在政治方面嚴加執行,並且透過《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三本字書來公佈標準字形。後來,秦始皇年間又進行了多次刻石,以標準小篆字體寫成詔書刻在石板上,但這些石板現在也沒有完整保存下來,流傳的只有拓印或摹刻版本了。

自秦朝訂定小篆字形後,流傳下來的也不是只有《說文解字》的小篆,其實《古文四聲韻》、《汗簡》、《集篆古文韻海》等書,以及一些石經殘片也保留了小篆字形。《古文四聲韻》、《汗簡》等書固然有其價值,只是經過歷代考證,書中有不少偽字、錯字,所以可信性比《說文解字》的篆體來得低。後世學者多數在談小篆時會以《說文解字》為標準,再援引其他資料來源互相對比。

秦朝的統一文字,對於漢字字體的發展有着承先啟後的作用,統一六國文字、頒佈小篆,是對甲骨文、金文、陶文、簡帛文字等古文字的大整理,而隸書則是現代漢字的開端。下一次來談談從篆書演變到隸書,是如何對現代漢字產生深遠影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稽古齋
65會員
168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稽古齋的其他內容
2023/08/23
上文我們介紹了正體系統(篆→隸→楷)的演化,以下談談草體系統的發展。
Thumbnail
2023/08/23
上文我們介紹了正體系統(篆→隸→楷)的演化,以下談談草體系統的發展。
Thumbnail
2023/08/20
正體文字的發展要在經歷了由隸書到楷書,才算真正穩定下來。以下我們便談談楷書發展由形成到成熟的三段時期。
Thumbnail
2023/08/20
正體文字的發展要在經歷了由隸書到楷書,才算真正穩定下來。以下我們便談談楷書發展由形成到成熟的三段時期。
Thumbnail
2023/08/17
前面幾次我們從甲骨文、金文開始談起,一直經過了戰國文字和篆書,現在來到隸書,還特別要談文字演變上的術語:「隸定」與「隸變」。
Thumbnail
2023/08/17
前面幾次我們從甲骨文、金文開始談起,一直經過了戰國文字和篆書,現在來到隸書,還特別要談文字演變上的術語:「隸定」與「隸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上一次介紹了異體字的定義和幾個異體例子,這次續談「正體字」。
Thumbnail
上一次介紹了異體字的定義和幾個異體例子,這次續談「正體字」。
Thumbnail
之前談過戰國文字的多樣性,現在來介紹秦統一六國後出現的篆書。
Thumbnail
之前談過戰國文字的多樣性,現在來介紹秦統一六國後出現的篆書。
Thumbnail
古文字學界傾向把古文字分為三期:殷商、西周春秋、戰國。上一次介紹了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主要在殷商和西周初期使用,金文則起於殷商晚期,一直延續至戰國時期,但隨着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與周天子的關係愈來愈疏遠,並有發展出不同的書寫載體,各國的文字愈來愈有自己的獨立發展軌跡。
Thumbnail
古文字學界傾向把古文字分為三期:殷商、西周春秋、戰國。上一次介紹了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主要在殷商和西周初期使用,金文則起於殷商晚期,一直延續至戰國時期,但隨着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與周天子的關係愈來愈疏遠,並有發展出不同的書寫載體,各國的文字愈來愈有自己的獨立發展軌跡。
Thumbnail
書法體,含有從古至今的文化底蘊,又可區分為篆、隸、楷、行、草五大類,如今常見於節慶時用於海報DM的大標題、封面文字等等,這邊不講歷史典故,就用最簡單的分類方式認識五大書法體就好~
Thumbnail
書法體,含有從古至今的文化底蘊,又可區分為篆、隸、楷、行、草五大類,如今常見於節慶時用於海報DM的大標題、封面文字等等,這邊不講歷史典故,就用最簡單的分類方式認識五大書法體就好~
Thumbnail
中國漢文字體發展大致可分為甲骨文和金文(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演變;篆書與隸書是古文字與現代文字的分水嶺,也是從圓形化圖形文字轉至方形化圖形文字的轉折點。而在整個中國歷史紀錄及發展過程中並存有與漢文字相關的重要發明及事件,如字、筆、紙、印刷術的發明,影響漢文字文明的發展迄今。
Thumbnail
中國漢文字體發展大致可分為甲骨文和金文(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演變;篆書與隸書是古文字與現代文字的分水嶺,也是從圓形化圖形文字轉至方形化圖形文字的轉折點。而在整個中國歷史紀錄及發展過程中並存有與漢文字相關的重要發明及事件,如字、筆、紙、印刷術的發明,影響漢文字文明的發展迄今。
Thumbnail
《說文解字》篆文的考察(1/4)  第二節 《說文解字》篆文部首的相關考察  前面一節,我們比較了十種版本說文部首的構形差異,此節將就『陳氏一篆一行本說文解字』單一版本進行詳細的構形分析考察。以下開始的說文小篆形體,都是此版本,不再另外註明。 凡例 .本次考察『說文解字』部首構形使用『陳氏一篆一行本
Thumbnail
《說文解字》篆文的考察(1/4)  第二節 《說文解字》篆文部首的相關考察  前面一節,我們比較了十種版本說文部首的構形差異,此節將就『陳氏一篆一行本說文解字』單一版本進行詳細的構形分析考察。以下開始的說文小篆形體,都是此版本,不再另外註明。 凡例 .本次考察『說文解字』部首構形使用『陳氏一篆一行本
Thumbnail
第一節 《說文解字》的體例與刊印版本 篆書是漢字當中,年代最早的字體,廣義的篆書包括秦代以前所書寫使用的文字。因古代簡牘材質易於腐朽,不易保存,故秦以前的篆書,原始墨跡傳世甚少。所幸在紙張普及應用廣泛的時代,古文字透過描摹得以傳佈流傳,尤其紙張在青銅器或刻石等拓印的應用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青銅銘
Thumbnail
第一節 《說文解字》的體例與刊印版本 篆書是漢字當中,年代最早的字體,廣義的篆書包括秦代以前所書寫使用的文字。因古代簡牘材質易於腐朽,不易保存,故秦以前的篆書,原始墨跡傳世甚少。所幸在紙張普及應用廣泛的時代,古文字透過描摹得以傳佈流傳,尤其紙張在青銅器或刻石等拓印的應用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青銅銘
Thumbnail
簡牘名蹟選1 湖南篇(一)-68頁 釋文: 卅四年十月以 盡四月、吏曹 如果把這樣的字稱為「篆書」,而其他同時期的文字稱為「古隸」或「隸書」其實是錯誤的。兩者其實並無差別,差別只有大小,會形成粗細一致的線條,也祇是相同毛筆書寫大字的物理特性。而且這樣「大字」在秦漢墨跡文字上並不多,若用「特例」來代
Thumbnail
簡牘名蹟選1 湖南篇(一)-68頁 釋文: 卅四年十月以 盡四月、吏曹 如果把這樣的字稱為「篆書」,而其他同時期的文字稱為「古隸」或「隸書」其實是錯誤的。兩者其實並無差別,差別只有大小,會形成粗細一致的線條,也祇是相同毛筆書寫大字的物理特性。而且這樣「大字」在秦漢墨跡文字上並不多,若用「特例」來代
Thumbnail
這是紅柿子寫的「歐陽孜:行墨」行前導讀,一方面回顧書法史的發展,一方面提醒大家品讀現代書法的重點。
Thumbnail
這是紅柿子寫的「歐陽孜:行墨」行前導讀,一方面回顧書法史的發展,一方面提醒大家品讀現代書法的重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