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的條件─溝通的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宜蘭衝浪地點之一
在孩子出生的怎麼多年,我三不五時會想在未來他是怎麼樣離開我身邊?是哭哭啼啼不知所措地走向她人生的道路?還是雖然有所害怕但不是不知所措,心中有所本的走向自己決定好征途?每當我在念他們時,我就在想我該讓他帶著甚麼樣的能力走向他未來的路?如果我只能陪他走這十年,我該怎麼做?才能做一個對他們有幫助的母親,而不是只是生她們的人而已。
在今天打電話到某大學的某辦公室去詢問一些事宜,而該校的工讀生在我詢問問題一問三不知的情況下竟然掛我電話,當下我愣住了。我努力地回想了一下,我記得有篇文章說未來的世界,人與人的合作能力是很重要的,但合作不需要溝通嗎?一個可以在大學當工讀生的孩子,他的年紀少說也有十八歲,為甚麼在與人應對進退的能力會是如此?五歲的小孩在面對自己不懂的事情時,可以找父母,十八歲的刑法上定義的成年人,在面對電話中的詢問,有很多的處理模式不是嗎?為什麼會選擇最不好的方式?是我語氣不好嗎?我從頭到尾就只是問價格的問題,我不懂他為什麼聽不懂我的問題?還是沒耐心去聽別人問問題?這時我腦中一堆疑問?
為此我和女兒們討論起與他人交談和打招呼的重要性,我記得在小孩很小時,每一次我們進電梯看到別人,都會點頭或說聲你好。因此同棟樓鄰居,大家或多或少都會聊個一兩句。而她們也都習慣看到別人說:「您好!」會點個頭給別人一個微笑,我和女兒說起在網路上看過的一篇故事(或許是假的,但我覺得這故事可以用來教育孩子,而且人與人見面三分情,或許就是因為常打招呼,當有遇到事情時也會比較有人可以幫得上忙。),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女人因為天天和工廠警衛打招呼,在某一天在冷凍室搬貨不小心被反鎖在裡面,下班時間沒下班,平常和她打招呼的警衛發覺怪怪的,便開始在工廠巡視,也才救了差點被冷死的她。
我在想現在的孩子似乎都沉溺在3C的產品,是安靜了。但他們有辦法和不是家人的人正常溝通嗎?有辦法和別人好好講話嗎?我發覺有很多甚至是不會和陌生人好好說話,甚至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曾經有人問我:「你的孩子自學,她們能和別人好好溝通嗎?」
我想了一下,回答:「應該是可以的,但要看和那人的關係及談話的內容深度。」
自學並不會影響孩子的溝通能力,但我確實曾經擔心因為我個人建構的安全圈太大,讓她們無法跨出舒適圈甚至忘記這世界其實會有一些讓人困擾的人、事、物,但長期觀察的目前結論是,我們家兩個很能和自己的老師和一般的人聊天。
孩子經由我而來到這世界上,總有一天她們會走向自己的道路,而我能做的只能將我貧乏的知識和能力教給他們,希望她們在漫漫的人生旅途能有所助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5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我一樣開著車帶著女兒們前往游泳池進行訓練,我看著旁邊的馬路旁的農田,有些水稻田上飄著塑膠袋,我看著那一個塑膠袋,發現往日可以看見一整片的稻田靠近馬路的地方圍上一層綠色的網狀圍籬,而圍籬旁有一些塑膠袋散布其中。 我很喜歡看著那一整片的水稻田隨風搖曳時,所帶來的風情,然而看到那一層的綠色圍籬,心中不
沒有食物過敏的人永遠不知道,過敏會有多讓人崩潰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電影介紹一部影片〝養育者〞,介紹影片的人寫的第一句話,是我多年來養育小孩的一塊大地雷。那句話說的是,當你不給你的孩子吃糖果和巧克力時,別人會覺得你的孩子沒童年,卻沒想過孩子吃下可能會過動和引發身體的狀況。我看到這段文字,我想起我在十年前
總有人說夫妻在管教孩子上面,要有人當黑臉,有人當白臉。 在我還沒結婚時,總有人告訴我,管教孩子方面夫妻一方一定要有人要當黑臉,有人要當白臉。我不懂為什麼要有黑臉還白臉的問題?事情不就只有對錯而已,不對的事情,怎麼會有黑臉、白臉的問題。 當我有孩子之後,在孩子很小時,我看了汪培廷的教養書,我更確立我不
讓孩子在該安靜的時間安靜下來,我想這是很多父母最想的事情。 前陣子我常在晚上10點多聽到我家樓下(我住在6樓以上),有小孩在大聲嬉鬧的聲音,每次我聽到我都很佩服那些父母,因為我養小孩的習性是小孩越早睡,我就越早有自由。 所以我們家的小孩,目前15歲的孩子最晚9:30分上床,為什麼9:30因為要準備會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由於是第一個孩子、沒有長輩教和幫忙的我們,又加上餵母奶(那時餵母奶並沒有怎麼風行,我們所有的訊息除了書,就是母乳協會)。 當孩子誕生時,身為父母的我們真的很惶恐,當我上班,而先生在家照顧小孩時,我先生把第一個孩子的每一次瓶餵的量、每一次換尿布的時間、每一次清醒的時間、睡覺的時間都做
動物誕生到這世界最需要的能力,我想是覓食。 某一天,我招待朋友在我家喝甜湯時,我有一位朋友問我:「你怎麼怎麼會煮紅豆湯?」我不解地笑著說:「就丟電鍋煮。」然而朋友卻一臉苦惱地說:「我老公只要求我會煮紅豆湯就好,我還特地用瓦斯爐慢慢地煮,煮了老半天還硬硬的。不像你們家煮得這樣好。」當時我頓時不解,心想
今天我一樣開著車帶著女兒們前往游泳池進行訓練,我看著旁邊的馬路旁的農田,有些水稻田上飄著塑膠袋,我看著那一個塑膠袋,發現往日可以看見一整片的稻田靠近馬路的地方圍上一層綠色的網狀圍籬,而圍籬旁有一些塑膠袋散布其中。 我很喜歡看著那一整片的水稻田隨風搖曳時,所帶來的風情,然而看到那一層的綠色圍籬,心中不
沒有食物過敏的人永遠不知道,過敏會有多讓人崩潰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電影介紹一部影片〝養育者〞,介紹影片的人寫的第一句話,是我多年來養育小孩的一塊大地雷。那句話說的是,當你不給你的孩子吃糖果和巧克力時,別人會覺得你的孩子沒童年,卻沒想過孩子吃下可能會過動和引發身體的狀況。我看到這段文字,我想起我在十年前
總有人說夫妻在管教孩子上面,要有人當黑臉,有人當白臉。 在我還沒結婚時,總有人告訴我,管教孩子方面夫妻一方一定要有人要當黑臉,有人要當白臉。我不懂為什麼要有黑臉還白臉的問題?事情不就只有對錯而已,不對的事情,怎麼會有黑臉、白臉的問題。 當我有孩子之後,在孩子很小時,我看了汪培廷的教養書,我更確立我不
讓孩子在該安靜的時間安靜下來,我想這是很多父母最想的事情。 前陣子我常在晚上10點多聽到我家樓下(我住在6樓以上),有小孩在大聲嬉鬧的聲音,每次我聽到我都很佩服那些父母,因為我養小孩的習性是小孩越早睡,我就越早有自由。 所以我們家的小孩,目前15歲的孩子最晚9:30分上床,為什麼9:30因為要準備會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由於是第一個孩子、沒有長輩教和幫忙的我們,又加上餵母奶(那時餵母奶並沒有怎麼風行,我們所有的訊息除了書,就是母乳協會)。 當孩子誕生時,身為父母的我們真的很惶恐,當我上班,而先生在家照顧小孩時,我先生把第一個孩子的每一次瓶餵的量、每一次換尿布的時間、每一次清醒的時間、睡覺的時間都做
動物誕生到這世界最需要的能力,我想是覓食。 某一天,我招待朋友在我家喝甜湯時,我有一位朋友問我:「你怎麼怎麼會煮紅豆湯?」我不解地笑著說:「就丟電鍋煮。」然而朋友卻一臉苦惱地說:「我老公只要求我會煮紅豆湯就好,我還特地用瓦斯爐慢慢地煮,煮了老半天還硬硬的。不像你們家煮得這樣好。」當時我頓時不解,心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的女兒在幼兒園處境下的談判經驗分享,書中深入探討了談判在家庭和教育領域的重要性及應用。
Thumbnail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那個和媽媽一起來的孩子應該也是如此。他是以一個小孩的身分進來的,與他巧遇的兩位同學不一樣。他也會有他需要煩惱的事情,譬如說球賽、譬如說電玩的積分和階級、又或者說不定這兩名同學裡面有他暗戀的對象,「與媽媽一起出現」或許因此讓他感到困窘尷尬。
Thumbnail
成年後的孩子是否應搬離家獨立生活?首先要學習不要再以小孩的身分與父母相處。 權衡個人需求和家庭期望,在尊重家庭的同時,也走向個人的成長和獨立。
Thumbnail
昨天跟好友一家人聊天時,聊到她16歲的女兒從14歲開始隻身在英國留學,雖說是住宿學校,孩子一樣要自己面對課業、生活、人際關係等應接不暇的問題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全然陌生的環境,面對上述問題的同時,還有思鄉之苦,心理要承受的變化跟壓力讓我感到難以想像 但讓我最替好友開心的是,孩子經過兩年
昨天跟好友一家人聊天時,聊到她16歲的女兒從14歲開始隻身在英國留學,雖說是住宿學校,孩子一樣要自己面對課業、生活、人際關係等應接不暇的問題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全然陌生的環境,面對上述問題的同時,還有思鄉之苦,心理要承受的變化跟壓力讓我感到難以想像 但讓我最替好友開心的是,孩子經過兩年的淬煉,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與孩子交流自己的處境&感受 "孩子充滿疑問,卻不敢詢問; 我們充滿無力,卻不敢表現。" 與孩子一起體驗.表達理解 對孩子來說, 最好的安全感也許是 "爸媽一直在這裡, 離你不遠也不近。"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的女兒在幼兒園處境下的談判經驗分享,書中深入探討了談判在家庭和教育領域的重要性及應用。
Thumbnail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那個和媽媽一起來的孩子應該也是如此。他是以一個小孩的身分進來的,與他巧遇的兩位同學不一樣。他也會有他需要煩惱的事情,譬如說球賽、譬如說電玩的積分和階級、又或者說不定這兩名同學裡面有他暗戀的對象,「與媽媽一起出現」或許因此讓他感到困窘尷尬。
Thumbnail
成年後的孩子是否應搬離家獨立生活?首先要學習不要再以小孩的身分與父母相處。 權衡個人需求和家庭期望,在尊重家庭的同時,也走向個人的成長和獨立。
Thumbnail
昨天跟好友一家人聊天時,聊到她16歲的女兒從14歲開始隻身在英國留學,雖說是住宿學校,孩子一樣要自己面對課業、生活、人際關係等應接不暇的問題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全然陌生的環境,面對上述問題的同時,還有思鄉之苦,心理要承受的變化跟壓力讓我感到難以想像 但讓我最替好友開心的是,孩子經過兩年
昨天跟好友一家人聊天時,聊到她16歲的女兒從14歲開始隻身在英國留學,雖說是住宿學校,孩子一樣要自己面對課業、生活、人際關係等應接不暇的問題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全然陌生的環境,面對上述問題的同時,還有思鄉之苦,心理要承受的變化跟壓力讓我感到難以想像 但讓我最替好友開心的是,孩子經過兩年的淬煉,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與孩子交流自己的處境&感受 "孩子充滿疑問,卻不敢詢問; 我們充滿無力,卻不敢表現。" 與孩子一起體驗.表達理解 對孩子來說, 最好的安全感也許是 "爸媽一直在這裡, 離你不遠也不近。"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