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記。倒數計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2年4月8日 星期五/
就在4月8日週五凌晨,我開始覺得肚子隱約有陣陣痛感,不規則子宮收縮的感覺,我當時心想這一天終於要到了吧!但當晚依舊安穩地睡到早上,並沒有加強的宮縮陣痛,但白天時間覺得寶寶在肚子裡動的頻率變低,許多心裡面的小劇場紛紛上映,讓我也開始緊張了起來。
我最後決定生產的醫院,大家聽到都說這是「貴」族醫院,但真的素質好很多,一分錢一分貨啊!
當天我的醫生沒看診,但不安的我還是決定衝一趟醫院,在中山醫院急診室待了一個小時測量胎心音與宮縮頻率,急診醫生打了通電話通知我的醫生,最後確認寶寶狀況沒事,我也還沒開始密集宮縮,就讓我回家休息,明天再到醫院進行原預定的產檢。
當天晚上與朋友聊天,聽說吃辣可以引發子宮收縮、觸發生產程序,立馬上網找了家醫院附近的麻辣火鍋店,滿足口慾更想趕寶寶退房。
/2022年4月9日 星期六/
不曉得是時間真的到了,還是麻辣火鍋真的有效,當天中午才吃完麻辣鍋,下午到婦產科進行產檢前,意外地發現自己落紅了!但落紅距離生產也可以長達兩三天,所以此時的我還沒有料想到,最後自己當天就被收診待產了。
平時星期六下午看朱大維醫生(我的主治醫師)的人就很多,常常要等個兩個小時才輪到我是很正常的事。這一天下午看診的人突然又多了一倍!等待的時間比平時週六門診還長,等了約三個小時護理師先跳號叫我進去,原來是朱醫生要我先到急診室測量胎心音與宮縮頻率,又是一個小時過去,等到我拿著檢查結果重返診間報到時,都已經是快晚上六點的事。
宮縮頻率是看下方的線圖(右側),三角尖端如果超過指標60則表示開始有強勁的宮縮。我這個不算頻繁的宮縮報告,但也讓我收入住了院!
朱醫生看著我還不算頻繁的宮縮報告,問了我一句「妳要不要今天就留在醫院,我們直接催生?」想想自己孕期來到39週又5天,下午看診前又落了紅,不想再提心吊膽、捉摸不定地等下去,我點了點頭,護理師讓我填了資料,吩咐我到一樓櫃檯辦住院手續,加貝先生也準備回家,把待產包日用品送到醫院。
由於當天是週六,午診結束後醫院只剩下一個櫃檯,院內大廳人煙稀少相當冷清。由於當時入住醫院必須有COVID PCR陰性檢測,空盪的醫院差一點沒人替我們檢測(好在醫生急call一位護理師留下幫忙),最後被桶了鼻子,等待結果出爐前,理論上是不該再離開醫院,但當時我們都還沒吃晚飯,加貝先生還得回家把待產包帶來,護理師還是很通情理地讓我們離開。
晚上七點半一個人走在車水馬龍的仁愛圓環,摸著自己的肚子,心想著這一天真的要來了,這過去將近十個月的孕期終於要結束了,莫名其妙地突然有種悵悵然的感覺。
我知道我會懷念著和你這麼緊密在一起的日子。
半個小時後自己回到了醫院,辦完住院手續後,護理師帶著我上二樓的產房,當時沒想到的是,這一走進去竟是整整一個星期後才離開。
這是我跟加貝先生待了一整個星期的地方!(我甚至一個星期都沒出過房門!還真的是隔離人生啊!)
【未完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懷孕的重大關卡過了,進入第三孕期後的日子,寶寶成長的速度飛快,肚子也像吹氣球一般大得很快。
孕期就是連續不斷地打怪過程,17、18週做完了羊膜穿刺,接下來就是22週的高層次超音波檢查。
我一直覺得懷孕的過程就像是打電動打怪,好不容易懷上了孕,要確認胚胎著床成功、胚胎有強勁的心跳,等到12週過去了,就要做唐氏症與其他基因的檢測,以確保胚胎的健康。
在法國第一次產檢確認懷孕後,醫生印出一張「飲食注意事項」的叮囑。 洋洋灑灑的十幾點,其中一再重複的,就是禁吃生食(包含生菜、煙燻火腿、起司等)以及有殼海鮮。
法國的私人婦產科診間跟台灣很不一樣,法國連計算預產期與產檢項目也跟台灣或英美國家很不一樣。 法國的預產期是從最後一次月經來潮日第一天起算41週,而台灣、英美國家則是以40週為預產日,老實說這一週的差別我不懂邏輯在哪(加貝先生猜測可能不想讓產婦覺得超過40週就是overdue,急著要把小孩催生出來)。
台灣有懷孕滿三個月才能昭告天下的習俗,其實法國也有,在法國一般也會等到三個月過後,確認胚胎正常、孕婦狀況良好,才會決定與大家分享這個訊息。三個月前能得知訊息的,大概只有親近的家人。
懷孕的重大關卡過了,進入第三孕期後的日子,寶寶成長的速度飛快,肚子也像吹氣球一般大得很快。
孕期就是連續不斷地打怪過程,17、18週做完了羊膜穿刺,接下來就是22週的高層次超音波檢查。
我一直覺得懷孕的過程就像是打電動打怪,好不容易懷上了孕,要確認胚胎著床成功、胚胎有強勁的心跳,等到12週過去了,就要做唐氏症與其他基因的檢測,以確保胚胎的健康。
在法國第一次產檢確認懷孕後,醫生印出一張「飲食注意事項」的叮囑。 洋洋灑灑的十幾點,其中一再重複的,就是禁吃生食(包含生菜、煙燻火腿、起司等)以及有殼海鮮。
法國的私人婦產科診間跟台灣很不一樣,法國連計算預產期與產檢項目也跟台灣或英美國家很不一樣。 法國的預產期是從最後一次月經來潮日第一天起算41週,而台灣、英美國家則是以40週為預產日,老實說這一週的差別我不懂邏輯在哪(加貝先生猜測可能不想讓產婦覺得超過40週就是overdue,急著要把小孩催生出來)。
台灣有懷孕滿三個月才能昭告天下的習俗,其實法國也有,在法國一般也會等到三個月過後,確認胚胎正常、孕婦狀況良好,才會決定與大家分享這個訊息。三個月前能得知訊息的,大概只有親近的家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養樂多的旅程預計在兩個禮拜後就要開始了。今天八月八日,星期四,是我們每週例行產檢的日子。懷著即將成為爸爸的喜悅與期待,我一早就陪著樂樂與多多的媽媽來到醫院。 在產檢室裡,超音波醫檢師熟練地測量著樂樂與多多的身體相關數值。今天依舊是左邊的孩子比較活潑,之前胎位頭在上方的他,這幾天竟然咕嚕咕嚕地在羊水
Thumbnail
5月初月經沒有準時來的時候,我就覺得可能是懷孕了。因為已經有感覺到身體和情緒波動有點不太一樣。剛好在母親節那天驗孕,深深的兩條線。我人生的第一個母親節。 確認自己懷孕後,開始尋找產檢的院所。起初看了好幾間家裡附近的婦產科,都沒有對的感覺。然後才突然想起:我想要溫柔生產的話,一開始就找有這項服務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年2月28號晚間11點21分,我正式的轉換了另一個身分「媽媽」。
Thumbnail
29週觀察日記 近幾周來肚皮底下的孩子,伸展舞蹈的頻率非常高 完勝第一胎的狀態,不時的都在拳打腳踢反應劇烈 醫生說要多留意胎動狀態,若胎動比平常減少很多 一定要回到診間來評估觀察,每次的狀態都不一樣
每次去產檢都會被問:「有沒有感覺到胎動?」在22w的產檢之前真的都沒太多感覺,曾經覺得有點癢癢的,實在很不確定...心裡想像,是會看到肚皮跳波浪嗎?會痛嗎?很明顯嗎? 明明超音波的時候都看到她們在動,有時候太活潑還讓超音波技術員很困擾,但就是沒特別感覺(咬手帕)。 我太太說,她在肚子裡的時候,婆婆
Thumbnail
26週觀察日記 幾次產檢下來 醫生總是對我耳提面命,請我工作生活不要太過勞累 照超音波時,總有宮縮的狀態,一定要讓自己多休息 (我也真的很想啊....時間安排腳步真的有放緩許多)
Thumbnail
產後第二天的生活充滿挑戰,擠奶、醫師問診、寶寶黃疸,充滿了情緒和變動,需要找到新的節奏。
Thumbnail
婦產科看診前的備孕歷程以及心情起伏,對初次備孕者而言都是不同全新的挑戰和經歷,自身的感受與變化也影響著情緒以及身體。這篇文章分享了個人的身體反應和心路歷程。
Thumbnail
成功驗出兩條線,就從生殖中心畢業了嗎?
Thumbnail
孕期19週 本週天氣冷了起來,外出吹寒風的工作行程 換來是喉嚨刺痛感,趕緊掛診婦產科看一下 記得懷孕初期一次重感冒,掛號耳鼻喉科別 醫師開立給孕媽咪的藥物都是很輕微劑量~ 記得那時的藥物其中鼻炎藥讓我很想睡覺! 是堅強意志力和捏大腿都沒用的強烈昏睡感 這次第二孕期狀態還是看婦科醫生比較安心
Thumbnail
養樂多的旅程預計在兩個禮拜後就要開始了。今天八月八日,星期四,是我們每週例行產檢的日子。懷著即將成為爸爸的喜悅與期待,我一早就陪著樂樂與多多的媽媽來到醫院。 在產檢室裡,超音波醫檢師熟練地測量著樂樂與多多的身體相關數值。今天依舊是左邊的孩子比較活潑,之前胎位頭在上方的他,這幾天竟然咕嚕咕嚕地在羊水
Thumbnail
5月初月經沒有準時來的時候,我就覺得可能是懷孕了。因為已經有感覺到身體和情緒波動有點不太一樣。剛好在母親節那天驗孕,深深的兩條線。我人生的第一個母親節。 確認自己懷孕後,開始尋找產檢的院所。起初看了好幾間家裡附近的婦產科,都沒有對的感覺。然後才突然想起:我想要溫柔生產的話,一開始就找有這項服務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年2月28號晚間11點21分,我正式的轉換了另一個身分「媽媽」。
Thumbnail
29週觀察日記 近幾周來肚皮底下的孩子,伸展舞蹈的頻率非常高 完勝第一胎的狀態,不時的都在拳打腳踢反應劇烈 醫生說要多留意胎動狀態,若胎動比平常減少很多 一定要回到診間來評估觀察,每次的狀態都不一樣
每次去產檢都會被問:「有沒有感覺到胎動?」在22w的產檢之前真的都沒太多感覺,曾經覺得有點癢癢的,實在很不確定...心裡想像,是會看到肚皮跳波浪嗎?會痛嗎?很明顯嗎? 明明超音波的時候都看到她們在動,有時候太活潑還讓超音波技術員很困擾,但就是沒特別感覺(咬手帕)。 我太太說,她在肚子裡的時候,婆婆
Thumbnail
26週觀察日記 幾次產檢下來 醫生總是對我耳提面命,請我工作生活不要太過勞累 照超音波時,總有宮縮的狀態,一定要讓自己多休息 (我也真的很想啊....時間安排腳步真的有放緩許多)
Thumbnail
產後第二天的生活充滿挑戰,擠奶、醫師問診、寶寶黃疸,充滿了情緒和變動,需要找到新的節奏。
Thumbnail
婦產科看診前的備孕歷程以及心情起伏,對初次備孕者而言都是不同全新的挑戰和經歷,自身的感受與變化也影響著情緒以及身體。這篇文章分享了個人的身體反應和心路歷程。
Thumbnail
成功驗出兩條線,就從生殖中心畢業了嗎?
Thumbnail
孕期19週 本週天氣冷了起來,外出吹寒風的工作行程 換來是喉嚨刺痛感,趕緊掛診婦產科看一下 記得懷孕初期一次重感冒,掛號耳鼻喉科別 醫師開立給孕媽咪的藥物都是很輕微劑量~ 記得那時的藥物其中鼻炎藥讓我很想睡覺! 是堅強意志力和捏大腿都沒用的強烈昏睡感 這次第二孕期狀態還是看婦科醫生比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