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創作:顛倒臉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擁有這一次的體驗,我明白增加自己藝術天份,以及回想小孩轉變成為老人的時候,那一刻,我終於了解這每分每秒我們都在努力成為不一樣的自己,當每位同學的創作展現出不一樣的自我,可惜,這份努力遠遠不及未來的我,終有一天,我們會變老,歲月裡醞釀了我們的青春,而終究回不去

avatar-img
1會員
3內容數
我是民國91年出生的目前就讀健行科技大學企管系,高中是念餐飲科,沒有任何跟企管的相關的知識從無知慢慢吸收成為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就好比小朋友,一開始不會走路一樣,慢慢前進,一點又一點的變成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你想要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最近這個問句又不斷浮現腦中。 我想起學生時期曾經那麼感慨:後來,我們都成為了自己討厭的那種樣子。 (想必那個時候一定是做了自己不喜歡的表現吧!)
Thumbnail
來到了這個歲數還在回顧童年,未免有些難為情。可是有些事情不趁早紀錄下來,或許再過久一點,就連我本人都想不起來了。 致我那無憂的小時光。 已經不記得是從何種途徑得知這個網站,只知道「DreamSelf」就是網絡版的換裝娃娃遊戲,包含千變萬化的衣着配搭以及琳瑯滿目
Thumbnail
小時候,急著長大,總是做一些證明自己是大人的事;長大後,懷念自己的年少時光,那時看什麼都很嚮往、很巨大,好像很有希望。 現在只想跟童年的自己玩耍。 看著「回不去」的自己,知道自己幼稚一輩子。
每個人的時區都不一樣,經歷的人生大事也有所不同。2024年以前,覺得自己沒有真正的長大,似乎是以大人的外表、小孩的內心在進行工作,雖然工作時的自己一樣保有專業,但內心深處的自己,我知道仍是小孩子。 現在工作即將滿一年了,好多事情也隨著經濟的餘裕而一一實現;在家裡,我還是那個幼稚的小孩,喜歡黏著家人
Thumbnail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現實的洗禮,那個單純又天真的孩童時光逐漸遠去,以前我們總是會毫不畏懼地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那個充滿活力的心境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變得越來越有包袱。 我很羨慕能放得開的人,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為甚麼他們都不會覺得難為情。後來想了一下,才發現其實
Thumbnail
學生時期的青澀漸漸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在情感的挫折和迷茫中不斷尋找自己的模樣,而愛情似乎也是人生一堂必修課。
Thumbnail
慘綠少年粉紅少女,一轉成大人,逐漸在各行各業扮演成熟的角色,心中總是期待自己事事順利,百戰百勝。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帥哥美女也會摔跤,此時啟動反思,掌握人事的詮釋權,轉機方能萌生。但要擁有這項接近「特異功能」的超能力,談何容易,除了大量閱讀,拜師學藝,更要徹底實踐一番。 這十年來
Thumbnail
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改變,例如,16/17歲那一年的青春期蛻變,身上的性特徵變得明顯,我們必須要去適應自己蛻變成小大人後身體的不自在感;還有後來可能要隻身一人到外地求學,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克服許多生活上的難題:租房子、開伙、房間叫修、小病的自我照顧…...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Thumbnail
有些停留在記憶中的人,可能我們偶爾想到了,想他如果能活到現在,會長成什麼樣子;有些我們看著他長大的人,卻會在某一刻發現,他們好像並沒有真正完好的長大。所以我們才發現,長大從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你要先想辦法撐過內心對於自我的否定,還要想活下來之後該怎麼繼續和這個世界共存,然後它又循環了一次。 這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你想要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最近這個問句又不斷浮現腦中。 我想起學生時期曾經那麼感慨:後來,我們都成為了自己討厭的那種樣子。 (想必那個時候一定是做了自己不喜歡的表現吧!)
Thumbnail
來到了這個歲數還在回顧童年,未免有些難為情。可是有些事情不趁早紀錄下來,或許再過久一點,就連我本人都想不起來了。 致我那無憂的小時光。 已經不記得是從何種途徑得知這個網站,只知道「DreamSelf」就是網絡版的換裝娃娃遊戲,包含千變萬化的衣着配搭以及琳瑯滿目
Thumbnail
小時候,急著長大,總是做一些證明自己是大人的事;長大後,懷念自己的年少時光,那時看什麼都很嚮往、很巨大,好像很有希望。 現在只想跟童年的自己玩耍。 看著「回不去」的自己,知道自己幼稚一輩子。
每個人的時區都不一樣,經歷的人生大事也有所不同。2024年以前,覺得自己沒有真正的長大,似乎是以大人的外表、小孩的內心在進行工作,雖然工作時的自己一樣保有專業,但內心深處的自己,我知道仍是小孩子。 現在工作即將滿一年了,好多事情也隨著經濟的餘裕而一一實現;在家裡,我還是那個幼稚的小孩,喜歡黏著家人
Thumbnail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現實的洗禮,那個單純又天真的孩童時光逐漸遠去,以前我們總是會毫不畏懼地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那個充滿活力的心境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變得越來越有包袱。 我很羨慕能放得開的人,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為甚麼他們都不會覺得難為情。後來想了一下,才發現其實
Thumbnail
學生時期的青澀漸漸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在情感的挫折和迷茫中不斷尋找自己的模樣,而愛情似乎也是人生一堂必修課。
Thumbnail
慘綠少年粉紅少女,一轉成大人,逐漸在各行各業扮演成熟的角色,心中總是期待自己事事順利,百戰百勝。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帥哥美女也會摔跤,此時啟動反思,掌握人事的詮釋權,轉機方能萌生。但要擁有這項接近「特異功能」的超能力,談何容易,除了大量閱讀,拜師學藝,更要徹底實踐一番。 這十年來
Thumbnail
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改變,例如,16/17歲那一年的青春期蛻變,身上的性特徵變得明顯,我們必須要去適應自己蛻變成小大人後身體的不自在感;還有後來可能要隻身一人到外地求學,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克服許多生活上的難題:租房子、開伙、房間叫修、小病的自我照顧…...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Thumbnail
有些停留在記憶中的人,可能我們偶爾想到了,想他如果能活到現在,會長成什麼樣子;有些我們看著他長大的人,卻會在某一刻發現,他們好像並沒有真正完好的長大。所以我們才發現,長大從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你要先想辦法撐過內心對於自我的否定,還要想活下來之後該怎麼繼續和這個世界共存,然後它又循環了一次。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