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底,我從待了一年半的書店離職,重獲屬於自己的、完整的時間後,我有了很嚴重的適應不良,對於要自己管理時間的適應不良,還有對自我價值的疑惑。這一年半我過得非常豐富,把一個語言學到還可以的程度,交了很多很多新的朋友,見過移工議題領域裡各式各樣的人;然而離開書店後,我開始想,那個很活躍的我,是「我」,還是「東南亞書店店員」? 我因為店員的身份得以參與許多活動、與許多前輩交流、和移工朋友建立關係,那麼卸下這個身份的我,是誰?他們認得嗎?

以前和書店同事一起在北車書攤上班的時刻

Parts of Me

樂觀的我、跳舞的我、剛剪短髮的我、穆斯林妹妹畫的我
我挑出我喜歡的狀態下的照片,然後畫下幾張,那些時刻的自己都是很自在、自信、從容的,我挑出12張,空下幾格留給其他想畫的畫面。我很喜歡夜貓組的[驢子]這首歌的一段歌詞:「從今天到昨天,我仔細修改細節,把那些我所犯過的錯,把牆上的洞重新補過」如果可以修正不滿意的過去,是再好不過的事,但透過反省,可以讓我們的明天活出自己更喜歡的樣子。我希望我能自在地面對每個時期的自己,理解那個不自在但仍然很努力生活的女孩。我仍在學習。

想慢慢把空格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