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屋了(中)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年夏天,爺爺和奶奶因為大陸親人的問題,爆發了激烈的爭執,家裡的氣氛變得很不好,那陣子,爸媽對老人家常當著珣和弟弟的面吵架而深感無奈,但更想不到的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他們最後把不滿都發洩到媽媽身上。
當時,媽媽受到很大的衝擊,對她的努力與真心十分瞭解的爸爸也感到很痛苦,為當初選擇「住在一起」的一片「孝心」竟導致今天的難堪局面而遺憾不已,開始認真思考傳統的所謂「家庭倫理」、「孝道」等問題,並覺得大家庭制度不合人性,把「和不和父母住」與「孝不孝順」相提並論,更是沒有道理;想到媽媽青春正盛嫁給爸爸時,對未來的生活是懷有一份美好憧憬的,是想好好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理想家園的,但如今四十歲了,卻連一個可以放縱歌哭的小小天地都得不到,似乎也太可憐了,於是決定「搬出去」。
寫到這裡,爸爸先要珣瞭解,爺爺、奶奶都是很好的人,他們對兒孫乃至媳婦的愛,都是不需懷疑的,但在生命的歷程中,難免因某些特殊遭遇而導致性格中的陰暗面,碰到某種情境時,便不知不覺地顯明出來,無意間對身邊的人造成傷害。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類似的弱點,而想要改變,並不容易,因此當與別人交往時,若難以互相包容,就最好保持一定的距離,最親愛的人也一樣。
珣也應該知道,我們就算真的離開爺爺、奶奶,也不會從此不照顧他們,爸媽在訂購新家時,就約定了以後有空一定要常帶著珣和弟弟回去看老人家,他們有事需要幫忙時,絕對隨傳隨到,用事實來證明我們的「搬出去」,並不是針對他們個人。
可是爸爸理性上雖然認為應該獨立出去,並且在要好好補償媽媽的激動中簽下了購屋合約,但情感上還是很難擺脫傳統的影響,而當沒有經過完全的溝通,只是把決定告知爺爺、奶奶時,更是無法得到諒解,爸爸感覺得到,在他們心中,自己成為一個「有了媳婦,忘了爹娘的兒子」;那些只看到表面現象的親戚朋友帶著輕視的嘴臉,也不時浮現在爸爸的想像中。這一切固然可以把它歸罪為「禮教吃人」,但對於減少爸爸的掙扎與痛苦,卻一點兒幫助也沒有。爸爸漸漸消瘦,白頭髮一根根地冒出來。
89.4.18 星期二
12會員
1.8K內容數
自幼愛讀詩寫詩,甚至夢想以此為職志,經過為五斗米折腰的哀樂壯、中年,早已放下「不切實際」,但舊情難忘,老來得暇,重拾詩筆,漫寫生命中的吉光片羽,自娛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