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心理筆記:你「安居於世」了嗎?-談家屋的心理意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一篇設定心理學有興趣的人及新進心理師閱讀的文章。
家屋不僅僅只是物理空間,它還是我們立足在這個世界上有所依恃的一部份。
生活在人間,本來就有一個自己棲息的地方,在那裏是休息、日常生活的根據地,是個人整個生態系統的核心,是寓居於這個世界的位置,它不僅是個物理空間,也是個人很重要的心理空間,置身之所在。我們稱之為「家」的地方,它就像植物著根般的樣態,在所置身的社會中供給個人活力的重要來源,也是個人歸屬所在之處。
在這個地方,若是安全穩當,個人就「安居於世」,此時個人的心理功能被養護著,是一種良善的狀態,諸如動機、態度、認知能力⋯等等,都易於保全,回家就好像進入了無形的防護罩,個人被滋養著,甚至可以向外發揮自己的能力,家及家人就如同個人的後勤支援一般,讓個人在世界的前線「打拼」。而家不見得是傳統意義的家,家人也不見得是傳統意義的家人,比如說,我的患者曾經告訴我,他住在醫院十多年了,在這裏住院很好,室友也都很善良很熟也互相關心,原本的家人都在國外,反而在台灣如果他要外出外宿,還不見得可以在哪裡?我的患者是個慢性精神病人,在國內舉目無親,你可以說他「機構化」了,但他主觀的感覺,卻是在醫院外頭,他已經沒有家,病房反而像家庭一樣。在這裏,我無意論戰「機構化」的現象,因為它的評價早已有定論,而是要表明,人在社會生活著,要有一個他認為屬於自己的地方,外觀是物理的家屋,內容其實支撐涵容著個人心理功能的品質,然後安居於世
在個人生命前期,這個狀態通常是在原生家庭階段,照顧者(通常是爸媽)是個人重要成長的引導,他們協助個人認識這個世界、如何與世界互動,統稱「教養」,爸媽誕生著個人,支撐著個人,個人被教養形塑符合置身世界社會的樣子,然後安居於世,在這個時期,生活節奏最初是爸媽設定的,或者是學校,外在結構化的時間性,主宰個人的生活作息,但大約到成人,或是出社會的時候,我們就得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才能安居於世。
後來,很多人會進入第二個家庭,我們稱之為「婚姻家庭」或「再生家庭」,它大部分是由自己和伴侶組成的,若要在這個家庭安居於世,最好自己和伴侶間保有「愛的流動」,兩人成為「生命共同體」,由此為核心。然後各種的社會關係穿越此核心而發散出去,一起面對雙方長輩,一起面對晩輩,一起面對共同朋友⋯等,此時我們長大成人,有一定的自律及自由決定 ,我們做好該有的角色位置,比如「兒女」、「爸媽」及工作上的角色⋯等,並自行訂立生活作息及節奏,然後安居於世,隨著時間慢慢終老,甚至在這個家屋安享晚年以至於逝去。
我要表明的是「安居於世」的狀態,其實是心理衡鑑的重要項目,若一個人無法安居於世,他的心理功能也會受到影響,不能穩定發揮,比如在進行孩子的心理衡鑑時,如果與他同住的爸媽吵個不停,很容易影響他在心理測驗或是學業測驗的表現,或是老年人突然長期住院,也容易出現心理功能缺失的情況。在災難心理復健工作,一個對受災者安全的居所也是在初期重要的事。
在教養孩子,讓孩子安居於世;或是在兒虐案,要安置孩子時;在醫療介入,讓患者能先安居於世,都是心理的重要考量。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avatar-img
202會員
369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是一篇對身心障礙者自我定位的文章,意者可讀。
本篇呼應好友k老師的「有一天,若我們變老⋯」的某集padcast的主題,為人的生命有感而發,遂寫此文共享之。
心理治療中的「靈光一閃」(insight)怎麼回事?!
歷史感的鄉愁是怎麼回事?今非昔比的嘆息!
這是一篇對身心障礙者自我定位的文章,意者可讀。
本篇呼應好友k老師的「有一天,若我們變老⋯」的某集padcast的主題,為人的生命有感而發,遂寫此文共享之。
心理治療中的「靈光一閃」(insight)怎麼回事?!
歷史感的鄉愁是怎麼回事?今非昔比的嘆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靈魂住在哪裡呢?我一直想擁有一間,我的靈魂能夠居住的房子。當我感覺這間房子接納我的那一刻,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_《小女子》 「安住」真的很重要喔! 『我是一個沒有根的人,我一輩子都在追求別人的肯定,依據想得到的評價選擇想做的事。』 『把根立在沃土吧!』 近期一次大哭,是在一次訪視病人後⋯⋯
相信許多人對原生家庭的詞並不陌生,但原生家庭會影響的層面可能就不是這麼多人熟悉的...
Thumbnail
"我們其實不用盲目追求外在的家,…而是要在自己心中安放一個心靈的家,讓我們有勇氣與能量接受與付出。可以安放心情的地方是家…,而我們最重要的家是自己的心靈城堡。只要回到自己心靈安放的家,我就不用擔心外面是風吹還是雨打,我可以跟自己同在,不必擔心外界的紛紛擾擾。”-尚瑞君 以上這段話和"心在哪裡,家就
Thumbnail
尋找生活的舒適區 在這個時代,我們常常被告誡要走出舒適區,去迎接挑戰,探索未知。然而,對於剛步入社會的人來說,住在家裡或許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家裡的每個角落都蘊藏著我們的記憶,這些記憶在無形中給予我們力量和安全感。在家裡,你不必面對高昂的房租,不必
如果要對「家」下一個定義,我認為那是「 一個充滿愛、接納、支持、自由與安全的人間天堂」 在我生命中擁有及體驗過三個家,一個是生活了18年的原生家庭,一個是維繫18年婚姻最終破碎的家,最後一個就是我開悟後重新回歸的靈魂之家。前兩者都是現實世界的住所,卻因愛的缺失導致家族成員們承受著太多的衝突與傷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室內設計與催眠,一個著重於外在空間的美感與體驗,另一個則注重心靈力量的提升。兩者相輔相成之餘,更能好好地活在當下。
Thumbnail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歸屬感 安全感 被在乎的 跟你同一隊的 支持的 陪伴的 繼續列舉等等等 近期有朋友遭到情變, 去看了諮商師, 沒想到他感情受叛的事件只花了一點點時間, 但原生家庭的問題卻持續在治療, 每週要回諮商師去研討, 所費不貲 所費不貲的重點是在於, 這件事對他的影響佔了生命抉擇的很大因子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靈魂住在哪裡呢?我一直想擁有一間,我的靈魂能夠居住的房子。當我感覺這間房子接納我的那一刻,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_《小女子》 「安住」真的很重要喔! 『我是一個沒有根的人,我一輩子都在追求別人的肯定,依據想得到的評價選擇想做的事。』 『把根立在沃土吧!』 近期一次大哭,是在一次訪視病人後⋯⋯
相信許多人對原生家庭的詞並不陌生,但原生家庭會影響的層面可能就不是這麼多人熟悉的...
Thumbnail
"我們其實不用盲目追求外在的家,…而是要在自己心中安放一個心靈的家,讓我們有勇氣與能量接受與付出。可以安放心情的地方是家…,而我們最重要的家是自己的心靈城堡。只要回到自己心靈安放的家,我就不用擔心外面是風吹還是雨打,我可以跟自己同在,不必擔心外界的紛紛擾擾。”-尚瑞君 以上這段話和"心在哪裡,家就
Thumbnail
尋找生活的舒適區 在這個時代,我們常常被告誡要走出舒適區,去迎接挑戰,探索未知。然而,對於剛步入社會的人來說,住在家裡或許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家裡的每個角落都蘊藏著我們的記憶,這些記憶在無形中給予我們力量和安全感。在家裡,你不必面對高昂的房租,不必
如果要對「家」下一個定義,我認為那是「 一個充滿愛、接納、支持、自由與安全的人間天堂」 在我生命中擁有及體驗過三個家,一個是生活了18年的原生家庭,一個是維繫18年婚姻最終破碎的家,最後一個就是我開悟後重新回歸的靈魂之家。前兩者都是現實世界的住所,卻因愛的缺失導致家族成員們承受著太多的衝突與傷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室內設計與催眠,一個著重於外在空間的美感與體驗,另一個則注重心靈力量的提升。兩者相輔相成之餘,更能好好地活在當下。
Thumbnail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歸屬感 安全感 被在乎的 跟你同一隊的 支持的 陪伴的 繼續列舉等等等 近期有朋友遭到情變, 去看了諮商師, 沒想到他感情受叛的事件只花了一點點時間, 但原生家庭的問題卻持續在治療, 每週要回諮商師去研討, 所費不貲 所費不貲的重點是在於, 這件事對他的影響佔了生命抉擇的很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