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220新月;幸福的旅行時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20,二月初一,乙卯月己酉日。

雙魚新月。6:49起床。

我要下定決心:接納媽咪的現況。

 

這次,2/15~2/18一個人旅行,認同樣的路大概要3次以上。邊對照地圖,練習再練習。

如果時間夠,悠閒的心情,似乎更好。」 對迷路會緊張,增加指標看錯,下錯決定的狀況。

但會比較早感覺不對勁。哈哈哈。

一個人旅行是鍛練,也是獨處的自在。帶來深刻的體驗。

但一夥人湊熱鬧,會看到更多更遠的風景。多人的不同喜好,會帶來豐富的感官。

真是幸福的旅行時光啊!

 

2/15 8:00國光往高雄

2/18 10:00統聯往台北

 

2/15 與2/17 列夫席茲 巴哈 鋼琴馬拉松;Konstantin Lifschitz

表演廳,沒坐滿。

我那天買票蠻多空位。

今天不少外地人來聽。(他們趕高鐵回家)

但我的800元就離鋼琴家很近。看不到手,卻看得到他表情。

我有點驚喜。

但不在音樂廳演出,我覺得有點兒怪。

不過,我是對衛武營場地完全不了解。

我還會聽2/17晚上一場。現場買票也可以。後來在全家買。

然後也買了250元說明冊與600元CD(有2片一份)。

 

總計花了9239元。臨出門前還抓了鷹嘴豆零食與蕃茄及橘子帶去。

四天餐費:240+80+49+858;

住宿:2394+1484(booking都有折扣);

交通費:535+590+從悠遊卡扣款的捷運與輕軌;

網路費:180(還可用至3/31,我的一個月1G在查地圖時已用完。要練習離線地圖);

音樂會2天1600&展覽280&音樂會及展覽手冊250+99(原150)+一盒2張CD600。

完成一隻暖膝,讀完一本書。

掉了自己編織的手機袋,還有橘色髮圈。

===

傍晚再躺床上想念與說說話。

捨不得,但也要尊重自由。

結束的訊號,我總是錯愕,沒有一次不錯愕。

只是以「等待」貫串了12年。

這次才發現,原來我一直沒懂得你的轉身的各種原因。

謝謝,祝福你我的清淨歡喜,解脫自由。

 

獨立思考、自我覺察與自由。熱愛民主自由價值,靈性修行爲志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曾有讀者看我不斷分享旅行日常,疑問為何我有那麼多時間可以浪費,難道不會想趁年輕好好拼事業,等到達一定成就再去旅行享受嗎? 其實觀察到蠻多人有這樣的糾結,到底該先享受生活還是追逐夢想...
Thumbnail
旅程結束,我始終需要一些時間來整理自己,放進記憶罐頭裡之後,再清空歸零啟程下一個旅程。 2022年的端午節,一場聚會一個動念,2023年3/6搬完家之後,旅程開始~過程緩緩前進,憨膽讓我沒想太多地該怎麼走就怎麼走。 因為一個想做的事情,不再是被動的球來就打,而是轉成丟球期望回彈的過程,我厚著臉皮
Thumbnail
回程的高鐵上,想著如何替這96個小時下標,才寫下一年前的旅行。 原本去年說好要去的旅行,被去年五月母親節那波疫情高峰打亂了節奏。一年後,疫情沒有更好(甚至還是疫情高原期),但還是決定實現一年前說好的旅行。 這次的旅行舉凡車票、住宿、客運、船票、機車等,所有交通工具住宿地點都由男子一手包辦
此刻正在捷運上,身上帶的兩本書看完了,想著慢慢長路上做什麼好呢?不想看劇也不想聽podcast的時候,我就會選擇記錄,就是接下來這段文字。 上次離家的日子是6/1,那是剛結束小琉球四日之旅的時候,在旅行倒數第二天時得知同住家人確診的消息,他們叫我回去的話不要回家,當時把這件事留在心上但為了不破
Thumbnail
4月初旬,臨時起意和妹妹來趟說走就走,前兩個禮拜才開始買票、查資料,第一次的自由行既緊張又期待,跳脫舒適圈,開啟新的故事支線!
Thumbnail
長假期,時間過得悠閒,身心難得可以懶散,是大模廝樣的模樣,没有甚麼的不好,有着大道的饒恕。散一個隨便的步、隨便一個電視節目便看、選一個隨心時間,聽唱心愛的唱片、親近久違了的鋼琴,才發現它已走音不少,需要調調:::
Thumbnail
這次寒假其實沒幹嘛,主要就是去義大利玩。去義大利是寒假第二週的事,第一週的時候本來要去上舞蹈班的暑假芭蕾加強,但是我不想去,所以基本上是耍廢的一週,第二周事就多了!上午的時候就去機場,是中午的班機,要先坐四個小時去新加坡轉機再做13個小時去義大利。 第一天 那天的飛機是兩點35起飛,這是我印象中
每一段旅程都是未知的,不論是現實或人生的旅程,都只能用心去感受,而這些旅程寫成了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 將近一年沒有遠途開車,而且術後也不知道恢復了多少(因為習慣用雙腳開車),要重新出發,難免有點不確定,但,心裡明白,有個理由,我一定要走這趟,中午下班後,回家洗個澡,整理一下,便出發了,還不忘帶著罐罐
Thumbnail
2023回顧|回顧過去一年的生活,充滿了挑戰、新體驗和美好的回憶。從徒步環島到新工作,都是每一步的成長和學習。2024年將會是更美好的一年。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曾有讀者看我不斷分享旅行日常,疑問為何我有那麼多時間可以浪費,難道不會想趁年輕好好拼事業,等到達一定成就再去旅行享受嗎? 其實觀察到蠻多人有這樣的糾結,到底該先享受生活還是追逐夢想...
Thumbnail
旅程結束,我始終需要一些時間來整理自己,放進記憶罐頭裡之後,再清空歸零啟程下一個旅程。 2022年的端午節,一場聚會一個動念,2023年3/6搬完家之後,旅程開始~過程緩緩前進,憨膽讓我沒想太多地該怎麼走就怎麼走。 因為一個想做的事情,不再是被動的球來就打,而是轉成丟球期望回彈的過程,我厚著臉皮
Thumbnail
回程的高鐵上,想著如何替這96個小時下標,才寫下一年前的旅行。 原本去年說好要去的旅行,被去年五月母親節那波疫情高峰打亂了節奏。一年後,疫情沒有更好(甚至還是疫情高原期),但還是決定實現一年前說好的旅行。 這次的旅行舉凡車票、住宿、客運、船票、機車等,所有交通工具住宿地點都由男子一手包辦
此刻正在捷運上,身上帶的兩本書看完了,想著慢慢長路上做什麼好呢?不想看劇也不想聽podcast的時候,我就會選擇記錄,就是接下來這段文字。 上次離家的日子是6/1,那是剛結束小琉球四日之旅的時候,在旅行倒數第二天時得知同住家人確診的消息,他們叫我回去的話不要回家,當時把這件事留在心上但為了不破
Thumbnail
4月初旬,臨時起意和妹妹來趟說走就走,前兩個禮拜才開始買票、查資料,第一次的自由行既緊張又期待,跳脫舒適圈,開啟新的故事支線!
Thumbnail
長假期,時間過得悠閒,身心難得可以懶散,是大模廝樣的模樣,没有甚麼的不好,有着大道的饒恕。散一個隨便的步、隨便一個電視節目便看、選一個隨心時間,聽唱心愛的唱片、親近久違了的鋼琴,才發現它已走音不少,需要調調:::
Thumbnail
這次寒假其實沒幹嘛,主要就是去義大利玩。去義大利是寒假第二週的事,第一週的時候本來要去上舞蹈班的暑假芭蕾加強,但是我不想去,所以基本上是耍廢的一週,第二周事就多了!上午的時候就去機場,是中午的班機,要先坐四個小時去新加坡轉機再做13個小時去義大利。 第一天 那天的飛機是兩點35起飛,這是我印象中
每一段旅程都是未知的,不論是現實或人生的旅程,都只能用心去感受,而這些旅程寫成了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 將近一年沒有遠途開車,而且術後也不知道恢復了多少(因為習慣用雙腳開車),要重新出發,難免有點不確定,但,心裡明白,有個理由,我一定要走這趟,中午下班後,回家洗個澡,整理一下,便出發了,還不忘帶著罐罐
Thumbnail
2023回顧|回顧過去一年的生活,充滿了挑戰、新體驗和美好的回憶。從徒步環島到新工作,都是每一步的成長和學習。2024年將會是更美好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