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為劉潤,前微軟在中國分公司的戰略總監,騰訊和百度的商業顧問,也是「得到」專欄的《劉潤.五分鐘商學院》講師。所謂底層邏輯在他書中的定義是「事物間的共同點」,他認為掌握了底層邏輯,探尋到萬變中的不變,才能動態、持續地看清事物的本質。
書中每個邏輯都有穿插一些故事,將他的概念套用在這些看起來莫衷一是的故事中,卻能得出一些不變的共通點,方法論不分對錯,而是要持續隨著環境去創作。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他
許多人說「價格決定成本,而不是成本決定價格。」例如一枝筆在我心中價格一百元,賣鋼筆的人說:他成本是一百八,兩百賣給你,不貴。我只好說:謝謝你的匠心,但在我心裡這支鋼筆就值一百,再貴我就不要了。於是,賣鋼筆的人只好回去降低成本到九十元,再一百元賣給我。
但這句話有一個前提,也就是「當所有其他要素不變時」,這裡指的要素包含科技或是政策,例如福特發明筆的生產線,使筆的生產成本降低,這時大量企業家就會加入這一行,並且削價競爭於是鋼筆價格就會降低,利潤會回到均衡狀態的十元,這時成本的降低,決定了價格的降低。然而這不代表這句話錯了,但他表述僅在於單一市場中生產者和消費者間的博弈,卻忽視了不同市場間生產者的競爭
查理蒙格:如果我不能比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更能反駁這個觀點,我就不配擁有這個觀點。
為什麼,我做對了所有事情還是輸了?可能你誤解所有事情這個概念,還有你做錯的事情,太多了
「為什麼」,是「黃金三問」(WHY、WHAT、HOW)裡最有力量、最有可能觸及靈魂的問題,但也是最危險的問題。對「為什麼+觀點」這個句型的非理性反應,是人的思維模式中的重大Bug。
這個Bug常常被狡猾的人利用。你想把什麼想法注射到別人腦中,把他放在為什麼這三個字後面,就可以了。
比如「為什麼愛因斯坦晚年改信上帝了?」你可能說:那是受家庭的影響吧?那是時代的侷限性使然吧?也許愛因斯坦有別的考量吧?不管你怎麼回答「愛因斯坦晚年改信上帝」,這個觀點已經被注射到你的腦海中了。但事實是,愛因斯坦並沒有改信上帝。
愚蠢的人則用這個句型注射自己。例如:我的產品是業內最好的,為什麼消費者就是不買呢?你會發現提問者在問你為什麼的時候,藏了一個他覺得不需要討論的觀點:我的產品是業內最好的,這其實是一種心理暗示,暗示問題一定出在外部,因為「我的產品已經是業內最好的」。他用「為什麼」這個句型,給自己注射了一計止痛藥。
這世界上最大的注射器,是無數電視劇演過的一幕,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主人翁跪在磅礡大雨裡,對著蒼天怒吼:「為什麼上天要這樣捉弄我?」
二戰時期,盟軍的轟炸機損失很大,少部分返回來的飛機機翼上布滿彈孔,盟軍決定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增加飛機部分位置的鋼甲,保護飛行員的生命,那要加在哪裡呢?憑經驗,既然機翼上滿是彈孔,於是司令決定加強機翼。
一名統計學家則說:司令,你看到機翼中彈還能飛回來,也許正是因為它很堅固。機頭跟機尾沒有中彈,也是正是因為這些部分一旦中彈,就飛不回來了。司令馬上下令去檢查飛機殘骸,果然被擊落的飛機都是機頭、機尾中彈。
但這個結論的前提在於要對事不對人,例如銷售不好,我們要去驗證是所有銷售人員都賣不好,還是只有一部分銷售人員賣不好,如果有接近一半的銷售人員業績都還不錯,代表不是新產品的問題,而是銷售技巧沒有培訓到位。
找到核心存量、找到關鍵因果鏈、找到增強迴路、找到調節迴路、考慮滯後效應,這五塊積木是所有複雜系統的基礎。
以機械手表為例,錶盤、錶冠等零件是機械手表這個系統的「要素」、而零件彼此間如何銜接及咬合則是「連接關係」。而所謂洞察力就是看清系統中各個要素以及之間連接關係的能力。
假如有一位朋友,他特別聰明在繪畫跟鋼琴都有天賦,應該如何做選擇呢?在回答這個問題前須要先釐清一個觀念:「邊際交付時間」,即每多提供一項服務或一個產品所增加的交付時間,以畫畫為例,每畫一副畫都需要固定時間,當把這幅畫賣給別人後就不能賣給其他人;彈鋼琴則可以在你演奏出來的鋼琴曲在演奏會上兌現成門票、錄製成專輯、版權,以後的每一張專輯邊際交付時間為零。
在繪畫領域,即使畫的再好,因為時間有限,一個人沒辦法滿足所有市場需求,所以這市場符合正態分布。
在鋼琴領域則不同,因為音樂可複製性,邊際交付時間為零,理論上消費者會選擇彈得最好的,所以鋼琴市場符合冪次分布,存在頭部市場,只要有人獲得成功,就有機會壟斷市場。所以在常態分佈市場上,會有一個力會將做的差跟做得好的人都往中間推,冪次分布則正好相反,頭尾部的人很多。
有了這個前提後就能知道哪些產業可以做到指數級增長,如果希望實現指數級增長,即使你現在所在的行業存在邊際交付時間,你也要把邊際交付時間為零的部分剝離出來,這樣才有可能實現,例如將不為零的部分與他人合作或是交給別人做,把做法、流程、配法和品牌等為零的部分由自己做。當然也可以選擇待在常態分佈市場中,而不要在已經存在頭部市場的冪律分布市場與頭部一較高下。
幽默需要一個稀缺的能力甚至是天賦,也就是智慧。只有當你的智慧多到溢出時,才有幽默感。所以當作者在選擇讀某個人的書時,或者聽某個人的演講時,他有一個不科學的標準,也就是看這個人的表達有沒有幽默感。因為只有他對他討論的話題舉重若輕,動用20%的CPU就能給你講清楚時,他才有餘力「炫耀」他的幽默感。當一個人表達格外緊繃時,你可以感覺他已經把CPU用到了120%,但你還是不明白他說什麼,那這個人對於他所討論話題的駕馭能力,可能遠低於他對自己的評估。
財富=勞動x生產率x效用:勞動代表人口資源,生產率代表科技資源,效用代表商業價值,對於個人來說,勞動代表個人能投入時間,生產率代表著你的槓桿,比如知識、團隊、工具、資金,效用代表你的勞動能夠創造的單位價值。
僅僅用勞動想要創造財富,會有兩個很明顯的問題:
所以對於個人來說,你要思考的問題是:我是否擁有非常稀缺的能力?我是否在公司最稀缺的部門?我是否在部門最稀缺的職位?我是否擁有最稀缺的資源?我現在擁有的稀缺姓,未來還能繼續稀缺嗎?
這本書就像是一本錦囊,作者是將之前的文章給彙整起來,所以每個章節間並不必然有前後呼應連結關係,也就代表當遇到特定問題時可以去翻閱某一個章節,而不用再重新將整本書翻了遍才能夠得到自己要的底層邏輯。
這種撰寫方式也很符合作者提及的思維的方法論,讓自己習慣去思考最底層的邏輯運作,遇到問題時不要單單以表層去評價,而讓情緒代替自己作了決定,停一下,看出這個問題是哪一個環節出了錯,洞察出本質是什麼,換個思維,想個比較的例子,將問題看對再問對,才能夠將鋼甲上在該上的地方。
我們常常在許多時候用經驗決定我們的決策,但卻忘記這個經驗到底是不是這些決策之間共通的邏輯,這樣即將所有結果訴諸於機率,偶爾的有效會讓我們更加確信自己的經驗,直到跌了一大跤。對於自己跟他人做事的底層邏輯動機有所洞察,才能更加安穩的在這個詭譎的世界中生存,累積更多可以犯錯之資本,因為在永遠不可能有100%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