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的女兒-蕙藍》-崔妮的序:去找自己的答案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去找自己的答案吧

崔妮(台灣立報性別版專欄作家)

從接到書稿到開始寫序的這幾個月中,我們正在經歷性別平等運動大概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針對同志平權議題與性別平等教育大規模組織性反撲力量,我的E-mail信箱跟Facebook,不斷傳來各式各樣的訊息、紀錄,以及朋友夥伴之間互相打氣、無奈、心痛、批判的心情與聲音。

試想,在我們的另一端,「真『愛』聯盟」(不斷有朋友既戲謔又批判的將之改名為「真礙聯盟」,但我還是選擇用上下雙引號傳達我質疑著那真的是愛嗎?)所屬的各個團體社群內部,想必也是跟我們一樣,流傳著訊息、紀錄,打氣、無奈、心痛與批判吧!

然後 我看完了這本小說。

剛開始要花點時間進入,因為作者寫的古代背景,同時也用感覺像古代人的語法在說故事,久沒看小說的我一時間無法融入。

雖然是古代背景的小說,雖然女主角很明顯是女同志,但我還是認為這是一本女人的小說,包含許多女人在成長過程中會遭遇的狀況。

有些女人會覺得,沒有呀!我從來不覺得曾經因為身為女人有什麼不方便或限制,或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呀!

有這樣的感覺,沒有什麼對錯是非問題,就是妳的個性、環境、背景、際遇剛好沒有碰到,也或者是妳覺得事情就是這樣,即使不願意也得接受,不然要怎麼辦?也或者是,達到大部分人期待的標準,對妳來說不是太難、太痛苦的事情,更不是會讓妳喘不過氣的事情。

但很多人不是。很多人在看似正常、一般的生命中,隱約覺得不對勁、不舒服,她們不見得會說出來,她們感覺得到這不是一個好女人該說的、該想的事情,於是不說。

不說,不等於不存在,於是很多女人需要有個地方可以說,讓她們感到安全信任的聽眾願意聽,且不讓她們覺得自己的想法是不對的。有人用說的,有人用寫的,本書作者就是一位不說不行,不寫不行,對這世界意見很多的女人,但是,她選擇「說故事」的方式,用引人入勝的情節,批判這個許多人以為理所當然、無法改變的世界,用想像與解讀歷史資料,建構出另一個可能真實存在,也可能是理想中的世界,告訴大家很多事或許都是可能的。

作為一個女人,跟誰戀愛、跟誰上床,性傾向只是其中一個部份,但身為女人在這世界所遭遇要適應的,還可多著。這本小說其中一個有趣之處在於,描寫很多日常生活的細節,很多細節使畫面生動呈現,呈現的是一個女人在生活中會碰到的各種性別歧視,或不同的性別角色期望,很不浪漫,但很真實,相信很多女性讀者會有相似的經驗。

跨文化是這本小說另一個有趣的點,想像古代的尋常人家可能一輩子只活在小小的範圍,不太可能跑到很遠的地方跨越另外一個族群,但因為故事主角後來誤入了另一個民族,又成為王公貴族的配偶,隨同出使國外,而描寫到不同族群中的性別關係,自然而然呈現出性別角色跟性別期待從來不是先天自然的,而是社會文化建構的結果。

作者連續兩本小說的結尾都採用開放的結局,都有一種「女女戀人牽著手走向光明的未來」的感覺,讓我聯想起「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喔!不!在她的小說中,沒有王子、沒有公主,而是兩個或一群獨立自主,同時在情感上珍惜依偎的女人,願意攜手往前走,誰知道幸福快樂究竟該是什麼樣子呢?去找自己的答案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淑姿的沙龍
27會員
330內容數
之前我的生活平順,但我覺得不對勁,偶而碰到一、二位和我一樣,不滿意現狀的,但是我們也說不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經過多年的摸索,終於清楚了,身為女性,育兒和照顧家庭這種從古到今被視為女人理所當然的職責,跟實現自我是有很大的衝突。今天,為了延續生命和享受家庭,女人如何發揮自我?是需要探討和實驗的。
吳淑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09
我在2003年SARS發生的時候,因為怕我染到死掉,會連帶地讓已經構思好的小說跟著埋葬的話很可惜,開始動筆寫。 原來只是寫好玩的,想將情節寫出來就好。後來越寫越認真,如:時代、地點都研究好,確定,所有的服飾、器物、風土民情等都查了資料,希望呈現出當時的景象。 第一本自費出版 寫完之後,找不到出版社,
Thumbnail
2023/05/09
我在2003年SARS發生的時候,因為怕我染到死掉,會連帶地讓已經構思好的小說跟著埋葬的話很可惜,開始動筆寫。 原來只是寫好玩的,想將情節寫出來就好。後來越寫越認真,如:時代、地點都研究好,確定,所有的服飾、器物、風土民情等都查了資料,希望呈現出當時的景象。 第一本自費出版 寫完之後,找不到出版社,
Thumbnail
2012/05/17
你喜歡孔夫子/的學說嗎?如果喜歡的話,要看這本小說; 你不喜歡孔夫子/的學說嗎?如果不喜歡的話,更要看這一本。 看看孔夫子說的話,孔夫子後幾年的生活,還有他的弟子們如何和虛構的人物和事件無縫地融合在一起,如何加入了女學生,甚至拉子學生--絕無僅有的孔夫子和女/拉子學生扯上關係的故事(集合出版社還一次
Thumbnail
2012/05/17
你喜歡孔夫子/的學說嗎?如果喜歡的話,要看這本小說; 你不喜歡孔夫子/的學說嗎?如果不喜歡的話,更要看這一本。 看看孔夫子說的話,孔夫子後幾年的生活,還有他的弟子們如何和虛構的人物和事件無縫地融合在一起,如何加入了女學生,甚至拉子學生--絕無僅有的孔夫子和女/拉子學生扯上關係的故事(集合出版社還一次
Thumbnail
2011/10/14
《梁祝的女兒-蕙藍》序 愛情的天堂,在於守候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林津如 淑姿邀請我寫序,這是我第一次寫序。 與淑姿的結緣來自於淑姿的女兒伊婷,伊婷是我在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的指導學生。也算是特別的緣份,在生命起起伏伏的過程中,淑姿總是適時的出現,在人生的高潮得到淑姿贈與她的第一本女同志小說《
Thumbnail
2011/10/14
《梁祝的女兒-蕙藍》序 愛情的天堂,在於守候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林津如 淑姿邀請我寫序,這是我第一次寫序。 與淑姿的結緣來自於淑姿的女兒伊婷,伊婷是我在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的指導學生。也算是特別的緣份,在生命起起伏伏的過程中,淑姿總是適時的出現,在人生的高潮得到淑姿贈與她的第一本女同志小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曾經被一位很敬重的男性長輩真誠地詢問,「為什麼你這麼在意性別議題?」在我揣測要怎麼給出回答的同時,卻同時充滿著困惑,這是個需要理由和前提的狀態嗎?如果生活中出現了不明所以的不舒服,沒有人做錯事,也沒有人有意,卻能感受到程度大小不一的受傷害以及被框限在更多人期待的樣貌,這不是一件很弔詭也值得探究的事嗎
Thumbnail
曾經被一位很敬重的男性長輩真誠地詢問,「為什麼你這麼在意性別議題?」在我揣測要怎麼給出回答的同時,卻同時充滿著困惑,這是個需要理由和前提的狀態嗎?如果生活中出現了不明所以的不舒服,沒有人做錯事,也沒有人有意,卻能感受到程度大小不一的受傷害以及被框限在更多人期待的樣貌,這不是一件很弔詭也值得探究的事嗎
Thumbnail
為了有更充分的討論,這篇心得分享我會毫不避諱地暴雷,交由各位自行決定是否要繼續閱讀下去。
Thumbnail
為了有更充分的討論,這篇心得分享我會毫不避諱地暴雷,交由各位自行決定是否要繼續閱讀下去。
Thumbnail
身為幼稚園時期拉子意識就被打開的七年級生,成長過程意外是幸運的,從小到大並沒有遇過甚麼霸凌事件(或許可能太過順利了連進兩次愛情的墳墓爬起來深刻體會異性戀婚姻的辛苦),年紀小小就會到處挖書跟探討性別意識上,碰碰撞撞摸索很多年。
Thumbnail
身為幼稚園時期拉子意識就被打開的七年級生,成長過程意外是幸運的,從小到大並沒有遇過甚麼霸凌事件(或許可能太過順利了連進兩次愛情的墳墓爬起來深刻體會異性戀婚姻的辛苦),年紀小小就會到處挖書跟探討性別意識上,碰碰撞撞摸索很多年。
Thumbnail
《女神自助餐》劉芷妤與《吃飽睡飽,人生不怕》瞿欣怡(小貓),日前於東華大學人社三館元瑾講堂​,以「誰的女神?誰在吃女權自助餐?」為題,進行關於性別的多方位討論,並探索女性如何做、如何行動,如何從自身出發,才能和這個社會、世界舒服地相處呢?​
Thumbnail
《女神自助餐》劉芷妤與《吃飽睡飽,人生不怕》瞿欣怡(小貓),日前於東華大學人社三館元瑾講堂​,以「誰的女神?誰在吃女權自助餐?」為題,進行關於性別的多方位討論,並探索女性如何做、如何行動,如何從自身出發,才能和這個社會、世界舒服地相處呢?​
Thumbnail
劉芷妤《女神自助餐》(逗點)|心得
Thumbnail
劉芷妤《女神自助餐》(逗點)|心得
Thumbnail
作為一個很想要得到「思維清晰」這個形容詞的女性,我在讀到這一段時還停下來想了想—沒錯,至今我還是不能完全擺脫「好女人」這個牌坊的誘惑,在手機上電腦裡影視戲劇的螢幕中,我無時無刻不在對抗自己「回到那一邊去日子過得比較輕鬆」的渴望:對呀,幹嘛這麼政治正確...
Thumbnail
作為一個很想要得到「思維清晰」這個形容詞的女性,我在讀到這一段時還停下來想了想—沒錯,至今我還是不能完全擺脫「好女人」這個牌坊的誘惑,在手機上電腦裡影視戲劇的螢幕中,我無時無刻不在對抗自己「回到那一邊去日子過得比較輕鬆」的渴望:對呀,幹嘛這麼政治正確...
Thumbnail
女性主義來到第二章節,大部分人都知道理論書中的概念是什麼,重點遂從推廣、傳播轉而開始深化及論戰,倡議者應當如何處理標語下的塗鴉、嘲諷和反轉,那未必是扭曲,而是試圖從政治正確和反政治正確的狹隘縫隙中脫逃,能在情感和論證上有精準平衡、打動大部分的心靈的完美論述
Thumbnail
女性主義來到第二章節,大部分人都知道理論書中的概念是什麼,重點遂從推廣、傳播轉而開始深化及論戰,倡議者應當如何處理標語下的塗鴉、嘲諷和反轉,那未必是扭曲,而是試圖從政治正確和反政治正確的狹隘縫隙中脫逃,能在情感和論證上有精準平衡、打動大部分的心靈的完美論述
Thumbnail
因為在首頁看到《女神自助餐》的書評,讓我想到我在之前的文章說到我會在林奕含忌日前後揭發一些所謂“性別的真相”,但是由於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陸陸續續揭發一些異性戀社會對於女性的不公平(只是可能是以胖女的身份揭發),所以我們談一個在女性議題上比較廣泛的問題。
Thumbnail
因為在首頁看到《女神自助餐》的書評,讓我想到我在之前的文章說到我會在林奕含忌日前後揭發一些所謂“性別的真相”,但是由於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陸陸續續揭發一些異性戀社會對於女性的不公平(只是可能是以胖女的身份揭發),所以我們談一個在女性議題上比較廣泛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