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屈原愛國,而伍子胥卻不愛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悼念屈原。

屈原的愛國在於他寧願死,也不會投奔秦國來打垮楚國,這也是為什麼大概沒有人稱讚伍子胥愛國。

不過也因為這樣,很多愛國的人都死掉了。他們以為自己的犧牲可以改變國家,以為國家有改變的希望。

愛是不理性的,所以才叫愛。


2022.6.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心居
37會員
1.0K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天心居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布袋戲《忠勇小金剛》也算是年代久遠的劇集了,因此看到第七集片頭才有完整的工作人員名單,可是畫質不佳,很多字都很模糊⋯⋯
Thumbnail
2025/04/28
布袋戲《忠勇小金剛》也算是年代久遠的劇集了,因此看到第七集片頭才有完整的工作人員名單,可是畫質不佳,很多字都很模糊⋯⋯
Thumbnail
2025/04/23
瓊瑤《我的故事》舊版第二十一章「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內容對應的是新版第二十四章「單飛與雙飛」⋯⋯
Thumbnail
2025/04/23
瓊瑤《我的故事》舊版第二十一章「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內容對應的是新版第二十四章「單飛與雙飛」⋯⋯
Thumbnail
2025/04/21
瓊瑤《我的故事》在「浪漫與殘酷」一章裡,記述了她與平鑫濤妻子林婉珍的一次對談,兩個版本所記述的事情差異不大,文字卻有很多不同,尤其是舊版有些文字被刪去或改成新的說法⋯⋯
Thumbnail
2025/04/21
瓊瑤《我的故事》在「浪漫與殘酷」一章裡,記述了她與平鑫濤妻子林婉珍的一次對談,兩個版本所記述的事情差異不大,文字卻有很多不同,尤其是舊版有些文字被刪去或改成新的說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過端午節要吃棕子,賽龍舟,現在還放一天假。這都是托屈原的福,得感謝他,是他投江自盡用生命帶給後人的福利。  屈原非常有才華,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詩人。在他的時代,他獨步詩壇。春秋戰國時代,沒有能和他比肩的詩人。我覺得,如果端午節要紀念屈原,那就多宣揚些他的文學成就吧! 過端午節念
Thumbnail
過端午節要吃棕子,賽龍舟,現在還放一天假。這都是托屈原的福,得感謝他,是他投江自盡用生命帶給後人的福利。  屈原非常有才華,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詩人。在他的時代,他獨步詩壇。春秋戰國時代,沒有能和他比肩的詩人。我覺得,如果端午節要紀念屈原,那就多宣揚些他的文學成就吧! 過端午節念
Thumbnail
希望你真正了解屈原的時代,了解楚人的血性,了解為何「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別習慣用漢人思維、儒家框架,把一個真性情的曠世才子,看作是迂腐狹隘的書生 屈原,羋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屈平,父母取名之時,應希望其一生平遂,有如星垂平野闊,卻忘了,平還有一個意義,不平則鳴,呃,那不就該改名屈蛙……
Thumbnail
希望你真正了解屈原的時代,了解楚人的血性,了解為何「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別習慣用漢人思維、儒家框架,把一個真性情的曠世才子,看作是迂腐狹隘的書生 屈原,羋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屈平,父母取名之時,應希望其一生平遂,有如星垂平野闊,卻忘了,平還有一個意義,不平則鳴,呃,那不就該改名屈蛙……
Thumbnail
端午節將至,現代愛國發聲之路應如何?文中設想了屈原是一位熱愛國家的網路作家,如何利用社交媒體發聲,減輕創傷並成功洗清自身冤屈。同時介紹了一本複利領導書籍,帶你認識「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會有力量」這句格言。
Thumbnail
端午節將至,現代愛國發聲之路應如何?文中設想了屈原是一位熱愛國家的網路作家,如何利用社交媒體發聲,減輕創傷並成功洗清自身冤屈。同時介紹了一本複利領導書籍,帶你認識「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會有力量」這句格言。
Thumbnail
端午節 是紀念戰國時代楚國「屈原」的節日 屈原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稱。 滿懷抱負的他不受楚王重用,又被奸臣陷害。 於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時,屈原帶著悲憤與痛苦,抱石投汨羅江自盡 在每年炎熱的農曆五月初五這天,都會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含義 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 它的第一個午日 正是登高順陽
Thumbnail
端午節 是紀念戰國時代楚國「屈原」的節日 屈原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稱。 滿懷抱負的他不受楚王重用,又被奸臣陷害。 於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時,屈原帶著悲憤與痛苦,抱石投汨羅江自盡 在每年炎熱的農曆五月初五這天,都會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含義 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 它的第一個午日 正是登高順陽
Thumbnail
「貫穿(《封神》)全書的中心思想是以仁易暴、以臣伐君、以有道伐無道,『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批判暴君暴政,嚮往仁君賢相的開明政治。」——吳志達《明清文學史》
Thumbnail
「貫穿(《封神》)全書的中心思想是以仁易暴、以臣伐君、以有道伐無道,『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批判暴君暴政,嚮往仁君賢相的開明政治。」——吳志達《明清文學史》
Thumbnail
中國人過中國節,那什麼人過楚國節? 說到端午節的幾大元素:龍舟、粽子跟屈原,分別源自不同的信仰、文化原型。說起來,屈原其實算是死在一個好日子上,如果他真的死在這一天的話,剛好死在祭祀水神的日子上,否則我們試想一個簡單的問題:楚人之死,為什麼齊人要哀悼?
Thumbnail
中國人過中國節,那什麼人過楚國節? 說到端午節的幾大元素:龍舟、粽子跟屈原,分別源自不同的信仰、文化原型。說起來,屈原其實算是死在一個好日子上,如果他真的死在這一天的話,剛好死在祭祀水神的日子上,否則我們試想一個簡單的問題:楚人之死,為什麼齊人要哀悼?
Thumbnail
疫情下的端午假期,沒有和家人團聚,沒有和朋友遠遊,但,我們還有一棵橘樹。千年以前,屈原也如是相信著。今早,散步的我,瞥見了鄰居窗前的小樹,結果了。白花、綠果,那是一棵柑橘。這讓我想起,少年屈原,曾以橘喻己,藉寫橘來明志,有〈橘頌〉傳世。生命不會停下腳步,世界再荒蕪,家門前,我們永遠還有一棵橘樹。
Thumbnail
疫情下的端午假期,沒有和家人團聚,沒有和朋友遠遊,但,我們還有一棵橘樹。千年以前,屈原也如是相信著。今早,散步的我,瞥見了鄰居窗前的小樹,結果了。白花、綠果,那是一棵柑橘。這讓我想起,少年屈原,曾以橘喻己,藉寫橘來明志,有〈橘頌〉傳世。生命不會停下腳步,世界再荒蕪,家門前,我們永遠還有一棵橘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