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嘯來臨,科技業人事裁員/凍結(1)...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從去年2022/4Q開始,國外高科技業開始出現大量的裁員...


raw-image
raw-image

國外layoffs.fyi統計,
從去年2022 4Q開始一系列科技大廠的【裁員大海嘯】。

Meta(Facebook母公司)搶先2022/11開始開了 第一槍,先裁員1萬人,後續Amazon 也裁員1萬人,Google 裁員1萬2千人,Microsoft 裁員1萬人,美光裁員4千8百人,Dell , Philips等等科技公司似乎在競賽,一個接者一個出來,甚至還裁員多次。整整累計【超過12萬】人。短短2個Q季度裁員這麼多人!!

之前認識一位交大學長後來出國讀書,也順利在Facebook, Microsoft, 最後落角在Google。因為他本身專業是在各種【security / 加密演算法 / 加密加速】等專業領域。原本想說之前這部分專業算是滿熱門。可以一跳再跳到一些美國科技大廠裡面擔任滿核心的工作,當然薪水也是步步高升。前陣子他說他們部門原本百來人,目前也是被layoff近一半

這波海嘯來的這麼急,一方面是因為【大環境的原因】所致,另外一方面也是之前【疫情期間過度擴充和決策】,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技術轉向】有關。

1.【大環境的原因】:
整體經濟不佳、各種能源因俄烏爭價格上漲、升息後導致美元急劇升值…
2.【疫情期間過度擴充和決策】:
很科技公司在後疫情時期,開始擴充人員,新決策來投資新領域,新未來等
3.【技術轉向】:
新的一代AI:ChatGPT , AI繪圖, Midjourney,DALL·E 2,Stable Diffusion ...
AI新的技術代表取代更多人力部分。


回來看看臺灣部分:

很多人其實在網路上已經討論沸沸揚揚,大部分網友都覺得臺灣出生率低人才較少,應該比較不會裁員。實際上台灣的科技公司裁員似乎真的比較少一些,除了一些外商科技公司跟國外同步大量裁員。
大家似乎吐了一口氣,不用擔心了嗎?


大家如果在科技公司,就知道。很多公司其實去年4Q陸續開始人事凍結。另外一方面不少公司也會開始執行【淘汰考績制度】,像是後面5%, 10%就會請你走人,所謂的自然競爭淘汰方式,這的確不是裁員。

但是你有想過如果你離開一家公司之後,外面一堆好的科技公司都凍結人事請問你可以很容易找到工作嗎?

我就聽到不少交大學弟在詢問,從今年過完農曆年,開始投履歷,很多知名科技公司都是目前沒有職缺或是只能約聘方式

大家想說如果有約聘也不錯。的確,相對沒有工作來說約聘的工作的確還可以。
但是大家知道有很多約聘的工作是外面的〔人力派遣公司派遣約聘〕,實際上不屬於科技公司,有很多福利是不能享用,像是年資累積分紅調薪方式也不同等。

這波大海嘯,短則半年或是一年,長著3年時間。

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dor Chang的沙龍
40會員
82內容數
學校不會學到的東西,真正去受傷之後才有的覺悟,更多的是人生,職場生存術。將自己18年來在頂尖世界級IC設計公司的經驗,及負責眾多知名的客戶SONY, Microsoft , Philips, Panasonic, BBK, Samsung, LG , Sanyo , 等十幾家客戶等寶貴經驗匯集成的職場和生活小故事。
Pedor Ch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22
大家最常聽到供需由市場來決定,但是常常商業上卻不是這樣。 供需理論裡面:最重要就是需求與供給之間的關係。 在經濟學模型中用以決定市場的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Equilibrium]。 這個曲線模型的因果關係為價格(Price)是因、數量(Quantity)是果。
Thumbnail
2024/01/22
大家最常聽到供需由市場來決定,但是常常商業上卻不是這樣。 供需理論裡面:最重要就是需求與供給之間的關係。 在經濟學模型中用以決定市場的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Equilibrium]。 這個曲線模型的因果關係為價格(Price)是因、數量(Quantity)是果。
Thumbnail
2024/01/20
很多人都會覺得商業之道很複雜,需要很高深的理論。 其實大家忘記,商業的意義就是在我們的身旁隨時發生的事情。 早上去買個早餐,聽說巷口開了一家美X美的早餐店正在特惠,改吃這一家看看。 中午跟同事講好,不要再訂重複的便當,實在已經吃到膩了。 昨天拿到一張大鬍子滷肉飯優惠卷,買大送小。不然試看看。 最近
Thumbnail
2024/01/20
很多人都會覺得商業之道很複雜,需要很高深的理論。 其實大家忘記,商業的意義就是在我們的身旁隨時發生的事情。 早上去買個早餐,聽說巷口開了一家美X美的早餐店正在特惠,改吃這一家看看。 中午跟同事講好,不要再訂重複的便當,實在已經吃到膩了。 昨天拿到一張大鬍子滷肉飯優惠卷,買大送小。不然試看看。 最近
Thumbnail
2024/01/18
小品故事系列為一些小故事,其中包含一些事件或是一連串故事。 故事用意是有一些寓含一些小道理。 故事主人會是以林小華為主和周邊朋友或是同學的一些小故事。
Thumbnail
2024/01/18
小品故事系列為一些小故事,其中包含一些事件或是一連串故事。 故事用意是有一些寓含一些小道理。 故事主人會是以林小華為主和周邊朋友或是同學的一些小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高盛經濟學家在2023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AI的進步可能導致全球約三億個全職工作遭到自動化取代,同年5月,美國八萬名失業人口中,有4,000名是因為工作被AI取代。
Thumbnail
高盛經濟學家在2023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AI的進步可能導致全球約三億個全職工作遭到自動化取代,同年5月,美國八萬名失業人口中,有4,000名是因為工作被AI取代。
Thumbnail
2024 年才剛開始,美國科技業再度掀起裁員潮。不過比起 2023 年規模明顯小了許多。在 2023 年初,幾家科技巨人大幅削減超過 20 萬個職位。今年 1 月裁員人數不到 45,000 人。科技公司在裁員的同時,仍在進行招聘。 那麼為何整個美國科技產業,仍然感覺如此嚴峻呢?
Thumbnail
2024 年才剛開始,美國科技業再度掀起裁員潮。不過比起 2023 年規模明顯小了許多。在 2023 年初,幾家科技巨人大幅削減超過 20 萬個職位。今年 1 月裁員人數不到 45,000 人。科技公司在裁員的同時,仍在進行招聘。 那麼為何整個美國科技產業,仍然感覺如此嚴峻呢?
Thumbnail
#20230731~ 20230806  一週大事  大家AI現在是上車、下車還是待在車上? AI概念股衝刺了這麼久,上週總算是修正,這次連大幅度修正三天,真的是相當可怕~之前和美股航海王聊天的時候,他還跟我說DCARD上面一堆不要命的少年,全部滿倉還介貸; 少年股神 沒錢真的不要賭太大,違約交
Thumbnail
#20230731~ 20230806  一週大事  大家AI現在是上車、下車還是待在車上? AI概念股衝刺了這麼久,上週總算是修正,這次連大幅度修正三天,真的是相當可怕~之前和美股航海王聊天的時候,他還跟我說DCARD上面一堆不要命的少年,全部滿倉還介貸; 少年股神 沒錢真的不要賭太大,違約交
Thumbnail
從去年2022/4Q開始,國外高科技業開始出現大量的裁員... 從國外layoffs.fyi統計, 從去年2022 4Q開始一系列科技大廠的【裁員大海嘯】。
Thumbnail
從去年2022/4Q開始,國外高科技業開始出現大量的裁員... 從國外layoffs.fyi統計, 從去年2022 4Q開始一系列科技大廠的【裁員大海嘯】。
Thumbnail
FB母公司Meta公佈的Q1財報,營收重回年增3%至286億,優於預期276億。EPS $2.2也優於預期的 $2.03。營業利潤率從20%回到了25%。 預計Q2的營收在295-320億,也高於預期的295億。全年的總支出會從860-920億降到860-900億。資本支出則是持平在300-330億
Thumbnail
FB母公司Meta公佈的Q1財報,營收重回年增3%至286億,優於預期276億。EPS $2.2也優於預期的 $2.03。營業利潤率從20%回到了25%。 預計Q2的營收在295-320億,也高於預期的295億。全年的總支出會從860-920億降到860-900億。資本支出則是持平在300-330億
Thumbnail
美國科技企業厲害之處 大師兄返嚟啦 !! Msft google 業績好過預期,還要是不錯的正增長,有留意新聞都大概知道,詳細數據數字大家可以上各大券商 eg 富途牛牛,有各式各樣的 ai 文,圖文並茂。 小弟就快講幾句個人睇法。 微軟 google 業績做好,帶動整個美國科技行業股價一齊上,Ama
Thumbnail
美國科技企業厲害之處 大師兄返嚟啦 !! Msft google 業績好過預期,還要是不錯的正增長,有留意新聞都大概知道,詳細數據數字大家可以上各大券商 eg 富途牛牛,有各式各樣的 ai 文,圖文並茂。 小弟就快講幾句個人睇法。 微軟 google 業績做好,帶動整個美國科技行業股價一齊上,Ama
Thumbnail
疫情時代下,遠端作業與各式轉型加速科技業發展、市值飛升,但自去年受到數十年來最高通膨率,以及聯準會不斷升息的影響,近期包括亞馬遜、微軟、谷歌等多家科技公司也相繼宣布裁員。到底裁員背後隱含怎樣的意義,對於總體大環境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這篇內容我們試著從去年具代表性的裁員案的角度來思考。
Thumbnail
疫情時代下,遠端作業與各式轉型加速科技業發展、市值飛升,但自去年受到數十年來最高通膨率,以及聯準會不斷升息的影響,近期包括亞馬遜、微軟、谷歌等多家科技公司也相繼宣布裁員。到底裁員背後隱含怎樣的意義,對於總體大環境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這篇內容我們試著從去年具代表性的裁員案的角度來思考。
Thumbnail
全球裁員潮啟動,2023年不可避免思考的課題:你準備了多少緊急預備金?寬容系數是什麼?一起來測算!
Thumbnail
全球裁員潮啟動,2023年不可避免思考的課題:你準備了多少緊急預備金?寬容系數是什麼?一起來測算!
Thumbnail
電商巨頭亞馬遜今發布一份聲明顯示,公司將裁去主要為電子商務部門,地區為美國、加拿大和哥斯大黎加的員工,總人數約1.8萬人 |一葉知秋,經濟衰退無法避免| *大公司裁員潮整理: ☑️微軟:10,000名員工 ☑️亞馬遜:18,000名員工 ☑️高盛:裁員8%員工 ☑️臉書:裁員13%員工 ☑️Coin
Thumbnail
電商巨頭亞馬遜今發布一份聲明顯示,公司將裁去主要為電子商務部門,地區為美國、加拿大和哥斯大黎加的員工,總人數約1.8萬人 |一葉知秋,經濟衰退無法避免| *大公司裁員潮整理: ☑️微軟:10,000名員工 ☑️亞馬遜:18,000名員工 ☑️高盛:裁員8%員工 ☑️臉書:裁員13%員工 ☑️Coin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2023的網路科技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行業發展與風險。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2023的網路科技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行業發展與風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