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建立知識平台的路徑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本書要提供讀者建立知識平台的方法

為什麼要用串聯法做閱讀方式,作者提到,閱讀天才和一般讀者的差異,第一個他們就是用串聯相同主題的書藉做為閱讀主軸,第二,閱讀天才會找到有興趣的主題書藉,用大量閱讀的方式建立自己的知識平台
了解串聯閱讀法的用意,下一個步驟,就是設定閱讀目標,如同前面提到串聯閱讀法是為了要打造知識平台,作者建議要同時或快速的閱讀多本相關書藉,把當中相關內容整理在一起,並且分類整理,長久下來某一個主題就擁有龐大資料,隨之而來的也是擁有豐富相關知識,甚至可以從資料中重組出一篇新的文章。
前面提到要用短時間或同時間閱讀相關的書藉,下一個要解決的是如何快速閱讀及讀懂一本書,作者提出了幾個方法。

量子閱讀法-主動理解書裡的文字意義

首先,就是量子閱讀法,一開始看到這個閱讀法也覺得很抽象,簡單來說就是並非一字一字的用眼睛看,相反的是要用腦袋去理解書中的意思。讀者要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書中的意思,因為這樣就可以不用完全看完一整頁的文字,就能知道書裡的意思,用這樣的方式閱讀,讀者要非常的「主動」,也就是不斷的和自己對話,和目前的已知做比較,就我的經驗,剛開始的確難以做思考,原因是自己對相關主題知識不多,但是讀了三到五本之後,也漸漸就能串連相關主題的知識。

用自己的熟悉的語言寫下來

看完文字的下一個步驟就是要把它寫下來,不過一本書內容這麼多,要寫下什麼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作者提到,首先回到要「立志」,我的解讀是要清楚知道自己要問什麼問題什麼,並試圖要從書裡面找到什麼樣答案,有了這一步後,開始就是要從書裡找到答案,當心中有明確目標,就能夠分別出什麼是重要的內容,那些內容可以忽略。
最後就開始進行抄寫,這時候的抄寫已經不是單純的把文字寫下,而是已經對於書裡面有深刻的理解,並且轉化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這代表著你己經懂得書裡要闡述真正之意,這也是最不容易忘記內容的方法。

以書讀書的工學閱讀法

當學會了量子閱讀和抄寫的方法,接下來建立一套自己的知識體系,書裡提到編輯工學閱讀法,看起來很困難,其實就是在短時間閱讀相類似的書籍,它又稱為以書讀書,因為相類似的書籍,它們的概念其實很相近,把這些書的內容統合起來,這也是串聯閱讀法的開始,也是建立知識體系的開始。

結論

這本書主要是告訴讀者利用建立知識體系的方法,透過主動閱讀把書裡的文字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再加上把重點寫下來,並且同時閱讀相同主題的書籍,接下來要解決怎麼有系統的閱讀,作者提到主題式閱讀法,他引用《如何閱讀一本書》裡的主題式閱讀,不過這部分內容很多,我想單獨的把《如何閱讀一本書》心得分享給大家。
於是。我開始寫字是對生活、閱讀的感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治癒或致鬱?《請陪我再死一次》讀後感想「永遠不會死去的我」邂逅「每日都在死去的她」,這種衝突設定本身就很吸引人,翻開閱讀的感覺也像打開酒瓶:先是香氣襲人,入口微微的苦澀刺激,只適合慢慢品嘗,雖然喝到後來好像怕太苦似地加入果汁調味,但是已經涉入太深的人還是會被後座力影響。如此以結果來論,可以說是治癒系,也可以說是致鬱系......
Thumbnail
avatar
戲雪
2024-02-19
【閱讀摘要】一次讀十本書的串聯閱讀法(最終回)|專注力|思考的速度|編輯工學閱讀法|泛讀術|思維框架|多感官閱讀我請chat GPT幫我寫一個職場鬼故事的笑話,試了很多次,終於有一個稍微好笑的版本,跟大家分享一下,純娛樂啊~😁
Thumbnail
avatar
Tsuting Lin
2023-09-17
【閱讀摘要】一次讀十本書的串聯閱讀法(中回)|抄寫閱讀法|整合式閱讀|量子閱讀法|梅特卡夫定律|非線性成長|建構知識平台剛剛追完韓劇「災後調查日誌」,超~~級推薦!這部劇的第一季跟第二季,最讓我有共鳴的,就是同事間的情誼。😇彼此互不相識的人們,因為在同一職場而有機會長時間相處,就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緣份,如果還能遇到彼此能互信、互助的同事,那真的就是非常值得感恩的幸運。😄
Thumbnail
avatar
Tsuting Lin
2023-09-10
【閱讀摘要】一次讀十本書的串聯閱讀法(上回) |成功人士的閱讀法|串聯閱讀法|平台閱讀法合不來的人際關係,若能互不干擾,各自相安無事,倒也無妨;若對自己的生活已造成各種負面影響,與其繼續消磨彼此,不如趁早了斷,給彼此一個解脫。😄
Thumbnail
avatar
Tsuting Lin
2023-08-27
一次讀完15位美術大師經典講座 作者: 林衛 出版社:靈活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6/01/08
Thumbnail
avatar
我的讀書心得
2023-08-26
23018 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 閱讀隨筆018 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 作者: 作者: 金炳完 摘要: -閱讀天才與一般讀者的差異, 閱讀>思考>提問>討論與紀錄, 變更為串聯>建構與創新 -天才特別喜歡百科全書, 透過感興趣的主題為核心, 建構知識平台. -目的不是閱讀, 而是創新 -少了抄寫步驟, 很難吸收知識 -像畢卡索學習串連
avatar
Marco B
2023-03-06
讀想 | 「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讀後感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我們其實是以大腦在閱讀,而非眼睛。意即閱讀是以眼睛為媒介,實質上是以大腦進行思考的活動,大腦理解的越快,自然閱讀速度越快,而大腦理解的速度,是建構在累積閱讀量之上,因為文章的字句是有邏輯的排列,而非無意義的亂碼組合,所以,就算我們不細讀內容,大略看過也能大致理解文章的意思,
Thumbnail
avatar
林彥竹會計師
2022-10-20
【閱讀筆記】高產出的本事:用8種表達框架X4張圖X15分鐘, 文章、簡報,圖解一次到位,讓輸出成為你的優勢高產出的本事作者劉奕酉老師,在這本書中完整的說明他的產出框架思維給讀者做選擇。有人會問何謂高產出的優勢在哪邊?其實高產出的關鍵在於你能否夠在有限的時間進行輸出,且克服時間的壓力。知識輸出已經是多數人的職場必備特質,但你是否有想過你輸出的品質好壞?
Thumbnail
avatar
Hank,資產累積之路
2022-09-12
《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給自己一個閱讀大平台吧!你會覺得讀書很難?讀得慢?好不容易看完卻好像吸收不多?沒有帶來什麼改變嗎?今天介紹的《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或許可以為你帶來一些啟發。
Thumbnail
avatar
MaxJames
202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