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選閱讀#039】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從理解、習得轉變為活用、再造的閱讀思維,領域專家與終生學習的最佳閱讀法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熱衷閱讀的人有兩種,一種追求著內在成長,在閱讀中享受著極大的喜悅與自我滿足;另一種則是透過閱讀獲得外在傲人的成就,強調學以致用來解決問題。

raw-image

回想自己在近幾年的閱讀習慣,有八成的比例屬於後者。

不單是學習新知與作者撰寫的觀點,更是為了融合既有的知識系統、發展出新的東西。你的閱讀又是屬於哪一種,或什麼樣的組合呢?如果你也像我一樣著重在學以致用,甚至憑藉著知識來變現,那麼我想這本書應該挺適合你的。

收到這本《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的書稿時,讓我驚訝的是作者金炳完的介紹:三年讀完一萬本書、十年出版超過百本書的閱讀法

如果是速讀,那麼只是讀得快;但他產出的本事也很驚人,這讓我很好奇他所謂的「串聯閱讀法」是什麼樣神奇的技巧?

作者說,串聯閱讀法是一種超越主題閱讀法的技巧,以「量子閱讀法」與「抄寫閱讀法」為基礎。

先別急著翻白眼。我當初看到量子二字也是這樣,但做為學習者應該屏除先入為主的偏見,至少先看過再下結論。看完後,我回給出版社的推薦語是

「從理解、習得轉變為活用、再造的閱讀思維,讓我對閱讀這件事完全改觀;串聯閱讀法,可以說是成為領域專家與終生學習的最佳閱讀方式。」

現在你是不是對這本書多了一些興趣?

我認為對於想成為領域專家或進行所謂的成人學習,採取以主題為導向的閱讀方式是必須的。但光是閱讀的「輸入」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進行「處理」與「輸出」的過程,讓這些知識為已所用;而串聯閱讀法,就是結合輸入、處理與輸出的三位一體做法。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這沒什麼啊!我也知道、也有在做呀。

但人家三年讀完一萬本書、十年出版超過百本書的閱讀法,肯定沒有那麼簡單。

美國哲學家阿德勒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將閱讀分做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與主題閱讀。其中,主題閱讀是針對一個主題同時閱讀與比較多本書籍,藉此深入理解主題的一個閱讀方式。

無論是哪一種閱讀方式,都是著重在內容的理解與新知的習得;是以知識拓展為導向的閱讀,目標在於完成知識的擴張和掌握。

串聯閱讀法,則是強調內容的運用與再生。是以建構平台為導向的閱讀,目的不在於知識,而是持續產出新的靈感、發明和想法。

換句話說,目標不再是辛苦地讀完大量書、擁有豐富的知識,因為這件事我們肯定比不過電腦。隨著時代變遷,我們對於資訊與知識取得的目的也有了改變,而串聯閱讀法的目標,是藉由建構一個平台(或者說系統),用這個平台與書互動,進而連結每本書的內容與知識。

只要建立起平台,就能順利創造新的知識與構想,也能讓你瞬間讀完下一本書;而在過程中產出的內容,也足以做為一本主題書籍撰寫的素材。這就是作者能大量閱讀與出版著作的秘密。

那麼,具體來說該如何進行串聯閱讀法呢?我將書中的內容簡化為三個步驟:

  1. 挑選:挑出十本切合主題的書。
  2. 抄寫:將讀過的內容抄寫下來,進入串聯與整理的階段。
  3. 再造:建構平台來創造新的技巧、方法或內容。

如何挑選?如何抄寫與整理?如何建構平台與創造新事物?都是一門技術,也是這本書要告訴讀者的。

舉例來說,我想了解「寫作」這個主題,可以找出十本經典書籍,在閱讀的同時抄寫下重要的內容,再根據這些內容來消化、加入自己在其他領域的知識與經驗,整合出一個系統化的主題性內容,這就是我的平台。

然後,我可以利用這個平台再串聯、整合其他關於寫作這個主題的知識與新知,也可以是其他主題的內容。事實上,我在《高產出的本事》一書中就完成了這樣的過程,發展出一個優勢模型來串聯文章寫作、簡報規劃、視覺圖解與精準閱讀的技巧。

所以我確信這個方式是可行的,也的確可以大幅提升閱讀的成效。而在書中所描述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發揮效用的關鍵點:

透過抄寫能提升知識吸收,而將內容進行串聯與整理的階段,也是在訓練邏輯與系統思考,無形中在強化理解能力。而理解能力,是提高閱讀成效相當重要的一項關鍵。

在閱讀十本書的同時,一步一步走過不同的階段建構了自己的系統。而這個系統中,有著十本書所萃取出的知識內容、串聯的結構與層次,還有自己補充的觀點心得;所以,整體程度與內容超越了閱讀的十本書,同時也能創造出更多這些書中沒有的全新撰寫技巧、原理或方法。

這就是作者所謂的主題知識的再生與再造。

撇開作者在書中所強調的量子閱讀、看似誇張的閱讀與產出量之外,我蠻認同串聯閱讀法的概念與做法。事實上,我也在無意間實踐著這樣的作法,以主題導向來對閱讀的知識賦予結構性、層次感與視覺化,使其成為一個系統;而系統與系統之間也能進一步串聯與整合,成為更大的系統。

用系統來消化一本書的做法,就好像是搭載先進演算法的電腦,在處理與運算資料上的速度與成效自然截然不同。對於知識工作者或想在短時間內成為領域專家的人來說,我想這是遲早需要掌握的技巧!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908會員
243內容數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2024/01/20
羅里.薩特蘭(Rory Sutherland)在這本書中分享了在奧美的創意經驗和心得,以及心理奇襲策略和破框思考法則。他主張要跳脫標準答案的思維,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技巧,找出人類的隱性需求和心理邏輯,創造出令人驚艷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4/01/20
羅里.薩特蘭(Rory Sutherland)在這本書中分享了在奧美的創意經驗和心得,以及心理奇襲策略和破框思考法則。他主張要跳脫標準答案的思維,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技巧,找出人類的隱性需求和心理邏輯,創造出令人驚艷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4/01/19
學會如何建立合作關係和協作完成任務,是在現實職場中很重要的能力。 書本提到了一些觀點,協作對象不該一視同仁,一個偏好獨立工作的軟體工程師,要如何與一位合作型的產品經理一起協作開發一個新功能?一個協調型的培訓人員,如何和一個獨立型的老師協作改善教學品質?書中的案例或許能幫你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
Thumbnail
2024/01/19
學會如何建立合作關係和協作完成任務,是在現實職場中很重要的能力。 書本提到了一些觀點,協作對象不該一視同仁,一個偏好獨立工作的軟體工程師,要如何與一位合作型的產品經理一起協作開發一個新功能?一個協調型的培訓人員,如何和一個獨立型的老師協作改善教學品質?書中的案例或許能幫你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
Thumbnail
2023/12/22
如何做好數據分析?我被詢問這個問題的次數,不亞於如何做好簡報、如何高效產出這類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拆解這個問題,告訴你如何思考與掌握三個關鍵,拿出符合期待、令人滿意的結果。
Thumbnail
2023/12/22
如何做好數據分析?我被詢問這個問題的次數,不亞於如何做好簡報、如何高效產出這類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拆解這個問題,告訴你如何思考與掌握三個關鍵,拿出符合期待、令人滿意的結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本書要提供讀者建立知識平台的方法 為什麼要用串聯法做閱讀方式,作者提到,閱讀天才和一般讀者的差異,第一個他們就是用串聯相同主題的書藉做為閱讀主軸,第二,閱讀天才會找到有興趣的主題書藉,用大量閱讀的方式建立自己的知識平台。 了解串聯閱讀法的用意,下一個步驟,就是設定閱讀目標,如同前面提到串聯閱讀法是
Thumbnail
這本書要提供讀者建立知識平台的方法 為什麼要用串聯法做閱讀方式,作者提到,閱讀天才和一般讀者的差異,第一個他們就是用串聯相同主題的書藉做為閱讀主軸,第二,閱讀天才會找到有興趣的主題書藉,用大量閱讀的方式建立自己的知識平台。 了解串聯閱讀法的用意,下一個步驟,就是設定閱讀目標,如同前面提到串聯閱讀法是
Thumbnail
這段時間意識到自己想讀的東西很多,但時間常常太少,於是刻意研究了一些關於閱讀方法的書籍來提升自己的閱讀效率。在這之中,《如何閱讀一本書》給了我許多的啟發。
Thumbnail
這段時間意識到自己想讀的東西很多,但時間常常太少,於是刻意研究了一些關於閱讀方法的書籍來提升自己的閱讀效率。在這之中,《如何閱讀一本書》給了我許多的啟發。
Thumbnail
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我們其實是以大腦在閱讀,而非眼睛。意即閱讀是以眼睛為媒介,實質上是以大腦進行思考的活動,大腦理解的越快,自然閱讀速度越快,而大腦理解的速度,是建構在累積閱讀量之上,因為文章的字句是有邏輯的排列,而非無意義的亂碼組合,所以,就算我們不細讀內容,大略看過也能大致理解文章的意思,
Thumbnail
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我們其實是以大腦在閱讀,而非眼睛。意即閱讀是以眼睛為媒介,實質上是以大腦進行思考的活動,大腦理解的越快,自然閱讀速度越快,而大腦理解的速度,是建構在累積閱讀量之上,因為文章的字句是有邏輯的排列,而非無意義的亂碼組合,所以,就算我們不細讀內容,大略看過也能大致理解文章的意思,
Thumbnail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看關於「閱讀法」的書籍,即便在此之前已經有各式各樣的閱讀法相關書籍出版,但身為一個精讀與嗜讀者,我的閱讀目的一直很明確,我不只是要從書中獲取實用的資訊而已,而是想要去體會作者優美的文筆與敘事方式,所以一直以來我是單純以封面設計、作者、書名來挑書,至於書籍簡介及目錄則是幾乎不看,就像
Thumbnail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看關於「閱讀法」的書籍,即便在此之前已經有各式各樣的閱讀法相關書籍出版,但身為一個精讀與嗜讀者,我的閱讀目的一直很明確,我不只是要從書中獲取實用的資訊而已,而是想要去體會作者優美的文筆與敘事方式,所以一直以來我是單純以封面設計、作者、書名來挑書,至於書籍簡介及目錄則是幾乎不看,就像
Thumbnail
深讀的步驟,搭配廣讀的辦法,為自己建構專屬的學習地圖。
Thumbnail
深讀的步驟,搭配廣讀的辦法,為自己建構專屬的學習地圖。
Thumbnail
你會覺得讀書很難?讀得慢?好不容易看完卻好像吸收不多?沒有帶來什麼改變嗎?今天介紹的《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或許可以為你帶來一些啟發。
Thumbnail
你會覺得讀書很難?讀得慢?好不容易看完卻好像吸收不多?沒有帶來什麼改變嗎?今天介紹的《一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或許可以為你帶來一些啟發。
Thumbnail
熱衷閱讀的人有兩種,一種追求著內在成長,在閱讀中享受著極大的喜悅與自我滿足;另一種則是透過閱讀獲得外在傲人的成就,強調學以致用來解決問題。回想自己在近幾年的閱讀習慣,有八成的比例屬於後者。如果是速讀,那麼只是讀得快;但他產出的本事也很驚人,這讓我很好奇他所謂的「串聯閱讀法」是什麼樣神奇的技巧?
Thumbnail
熱衷閱讀的人有兩種,一種追求著內在成長,在閱讀中享受著極大的喜悅與自我滿足;另一種則是透過閱讀獲得外在傲人的成就,強調學以致用來解決問題。回想自己在近幾年的閱讀習慣,有八成的比例屬於後者。如果是速讀,那麼只是讀得快;但他產出的本事也很驚人,這讓我很好奇他所謂的「串聯閱讀法」是什麼樣神奇的技巧?
Thumbnail
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個叫「交替閱讀法」的閱讀方法。 這閱讀法的大意是,不要在一個時期只看一本書,而是同時間看幾種不同類別的書藉,文中還教人每本書只閱讀五頁,就換過另一本書。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閱讀更有成功感,因為對一個初閱讀的人來說,目標是閱讀完一本書,然而,當看到書本這麼厚,就覺得這個目標有點難矩。
Thumbnail
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個叫「交替閱讀法」的閱讀方法。 這閱讀法的大意是,不要在一個時期只看一本書,而是同時間看幾種不同類別的書藉,文中還教人每本書只閱讀五頁,就換過另一本書。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閱讀更有成功感,因為對一個初閱讀的人來說,目標是閱讀完一本書,然而,當看到書本這麼厚,就覺得這個目標有點難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