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後青春時代∥三十而立後,你需要的是「無須回應式的友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能夠擁有一段「無須回應式的友誼」是莫大的幸福

某天忙碌時,手機鈴聲響起,看見的是閨密群組裡的W的發話:「我考上了」,緊接在此之後,祝福W的訊息此起彼落而來,然而,觀看上一次的談話,已經是整整一個月前。或許很多人會好奇,這樣的朋友到底算是真的要好嗎?而與我而言,絕對是的。
圖片來源:個人攝影後製

為何成長後更需要這樣自在的友情?

「隨著大家都在往不同的方向走,以後見面就是見一次少一次;這不是抱怨,只是未來並定會發生的事實。」—宣若凡
當我們到入社會以後,你是否發現,自己不會交朋友,或是不容易交到朋友?在學生時代,同學朋友幾乎每天可以見到面,認識的總是這一群人。出社會後,朋友們各奔東西,周遭的新朋友也來來去去,同事也不交心,一個也留不住,這時候才發覺,其實自己不知道怎麼經營友情;但還好,至少,我們或許都還有一兩位認識很久了的密友,和他們相處,能暫時忘了自己的社交障礙。
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朋友會有不同的前程規劃;隨著人生路徑的不同,或許因為轉職升遷、結婚生子、喬遷遠行,與朋友在未來的相處機會只會越見地少罷了。「無需回應式的友誼」,是那種朋友:當你在他身旁時,總感到自在、沒有壓力,且能真正地做自己,即使平常時不常聯繫,但當你有難時,他一定會第一時間現身相助,我相信仔細想想,你一定也有這樣的朋友!

為何看似沒有交集,卻可以格外親密?

或許是因為走進社會體會到現實以後,我們知道了人情的冷暖,對於一直存在於身邊的好友,便格外的珍惜。就像先前所說的,在我們長大以後,回過神來才發現,愈來愈不容易交到真心的朋友,能夠擁有一位「無需回應」的朋友真是十分幸運。這樣的友情模式,意思是兩人之間不用經常見面,平時也不用刻意訊息聯繫,但卻從來不會感覺到陌生,在相處時,反而感覺到特別地舒服自在,可以說是友誼的最高境界。
圖片來源:個人攝影後製

三十而立的後青春時代,需要新的交友模式

三十歲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階段,《論語.為政》所述的「三十而立」表示人能始自立於社會,並有所成就。在這個階段,事實上應是社會網絡發展最為蓬勃的時期。社會網絡是由許多節點以及節點間關係構成的一個網路結構,代表各種社會關係。但往往社會網絡在這個階段是最容易瓦解或崩解的時候,因為網絡的連接往往與利益有所相關。
因為與利益相關的交友模式,是非常脆弱的,因此大多數人在成年進入社會後,最好的朋友或是宣稱「兄弟」、「閨密」的人都來自於很久以前的學生時代。這也是由於當時所串連的社或網絡,少了利慾薰心的利益交換,往往是單純而堅固的;也因此這樣的友情,最有可能發展為自在舒適的「無須回應式的友誼」,是值得一生把握的關係。

無須回應式的友誼的幾個特點

不用花力氣特別經營的友誼
「無需回應式的友誼」最大的特點是平日不噓寒問暖,不會刻意的聊天經營彼此地關係;在他面前不需要任何假裝,不需要小心翼翼,可以任性妄為舒舒服服地做個粗心大意、遲鈍無賴的自己。
突然結束話題不會尷尬
因為彼此之間相處非常自在,你會了解,每個人都會逐漸走向不同的人生階,生活的重心便會因身分的轉變而不同。儘管彼此疏於聯絡或少了見面,或是聊天過程岔然結束,就算已讀不回,雙方都理解這種缺席依舊不會影響彼此的感情。
忙碌時不會想起,但永遠也不會忘記
雖然忙碌時可能會一時忘記,但在心靈深處依然會在意,留心對方的一切。就算是在對方心情不好時,也不需要試圖去說很多安慰話來撫平低落的情緒,反而在旁靜靜的陪伴,讓他知道你永遠不會忘記他的一切,這樣就夠了。
不常聯繫但見面還是能搭上
儘管不常見面,卻能透過平時在社交網路上的相互關心,彼此更新近況後,都能保持在最了解對方的狀態上。這是基於雙方對彼此的交情及了解夠透徹,反而更顯關係的穩固,不用靠制式、客套的噓寒問暖問候來維繫。
不用假裝或是客套
彼此都有著高度信賴感,不擔心會因為開口要求而破壞了雙方關係,或害怕勞煩而讓對方感到不悅。這種友誼是建立在深厚的交情基礎與認識之上,才能做到這程度,你不怕麻煩他,他也不怕麻煩你的關係。
最沒有禮貌,但也最有禮貌的那種情誼
最沒有禮貌但是又最有禮貌,而且窩心到你心裡的那種情誼。我想就是那種「病了幫你買藥,還問你怎麼還不死的人」吧。各自忙碌但是對於戲鞋無微不至,在不經意中可以深入人心,讓自己感到生命中還有溫暖的那種朋友,莫過於此。
圖片來源:轉載自網路

面對自己不需過度交往的密友,我應該怎麼做?

「知交零落實是人生常態,能夠偶爾話起,而心中仍然溫柔,就是好朋友。」—三毛.知名作家
這一篇文章的主軸,不是教您如何交友,而是如何自在的在友誼中相處。不需過度交往的密友,的確不需要刻意經營彼此的關係,但這不代表自己可以什麼都不用付出,成為搭便車或享用自助餐的小偷。不妨有時可以主動關心,邀請約會,並且仍要用心於生活的每一個重要時光,例如對方的生日、彼此重要的回憶等,這才是可以成就一段「無須回應式的友誼」很重要的契機。

總結:放下執著,開啟最舒服的後青春時代交往

往往關係的轉變,會讓人感到不愉快,可能是因為過去相處太過緊密,又或者不習慣彼此擁有新生活後,漸漸減少的相處機會。但放下這樣的包袱,放棄執著,讓自己可以享受「無須回應式的友誼」的美好,並且彼此祝福彼此,讓你與好友都可以永遠專注於這段友誼的美好。

相關文章與延伸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您曾有過喜歡的人逐漸地不回訊息、不願意出來約會、話語變少或沉默不語的情形呢? 本篇文章將帶領您進入「安靜分手」的寂靜世界,一同探究安靜分手的處境背後的原因與解方。希望您喜歡宣若凡的創作,別忘了給予我支持與鼓勵;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讚訂閱,更可以加入宣若凡的其他創作平台,才不會錯過我的所有發表喔。
有人覺得自己走出過去的陰霾,可以放下自己的損失;但實際上卻仍困在「都是他的錯」的窘境中。儘管看起來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希望自己可以成長蛻變,但出發點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報復、為了扳回一城,這就是歪路也可能把自己推向更深的泥沼之中。或許這是一碗心靈雞湯,但希望你可以透過了解《沉沒成本》看清正在走的路。
您曾有過喜歡的人逐漸地不回訊息、不願意出來約會、話語變少或沉默不語的情形呢? 本篇文章將帶領您進入「安靜分手」的寂靜世界,一同探究安靜分手的處境背後的原因與解方。希望您喜歡宣若凡的創作,別忘了給予我支持與鼓勵;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讚訂閱,更可以加入宣若凡的其他創作平台,才不會錯過我的所有發表喔。
有人覺得自己走出過去的陰霾,可以放下自己的損失;但實際上卻仍困在「都是他的錯」的窘境中。儘管看起來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希望自己可以成長蛻變,但出發點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報復、為了扳回一城,這就是歪路也可能把自己推向更深的泥沼之中。或許這是一碗心靈雞湯,但希望你可以透過了解《沉沒成本》看清正在走的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國中時,我的補習班老跟我講:「此生朋友不用多,知己一生不會超過五個,遇到了要好好珍惜」,這是結緣也結不來的,真心朋友是時間自然而成的,一起經歷面對很多事情,挑戰各種難關,非短時間形成。 正緣就是帶給你正面影響、成長的人,不要被一定會在一起多久的時間而框限住,人要活在當下,過去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在這個現實社會,社交活動似乎無處不在,從社交媒體到各種聚會,我們似乎無時無刻都在與他人互動。然而,隨著年歲一年年的增加,真的覺得時間是非常寶貴的一件事,意識到,這些無意義的社交其實只是在消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並沒有真正的意義。 與朋友相處,應該是一種互相成長的過程,當我們與朋友相交時,我們應該能夠
Thumbnail
許多人會來到我們的生命中,有些人是我們的摯友、親人或重要伴侶,而有些人是過客。本文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為什麼不需要討好那些與我們無交集的人。
從小到大,我覺得自己都是屬於階段性交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相同的感受??? 從小學開始,我很熱衷於與每個人打好關係,但每次畢業後,我就會有一種“我要重新開始新人生”的感覺?所以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與朋友聯繫。 到了國中,我也交到了一群好朋友,但畢業後聯繫漸漸減少,甚至發現那群朋友中只剩下三四個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世界,每個人扣除工作、休息,剩餘可支配的時間都不多。曾在臉書看見久違朋友發文,他感慨著「真心換絕情」,覺得自己對朋友的關心和好意常常沒有得到回饋。讀完他的傾訴,我回想自己的過去,意識到我似乎從未有過這樣的困擾。
Thumbnail
有一天我們可能無話可說的 ,但我們也曾經無話不說,在此刻的這一分鐘我們是極好的朋友,那就夠了。我認為這就是一種永恆。不對任何關係產生不必要的執念,才能讓彼此愉快的做自己。我始終活在緣分之中,而並非關係裡。
  曾幾何時,開始說著越來越多的改天下次。   前幾年受疫情影響,大多數的朋友聚會飯局都暫停。然後時間久了卻發現,其實那些飯局好像也無所謂,反而開始享受獨處得生活。   這裡先說,我認為極簡風並不是捨棄掉所有朋友,孤獨終老的活著。而是思考哪些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   好比說,LINE那些剩下慶生功能
不是每個階段都需要朋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國中時,我的補習班老跟我講:「此生朋友不用多,知己一生不會超過五個,遇到了要好好珍惜」,這是結緣也結不來的,真心朋友是時間自然而成的,一起經歷面對很多事情,挑戰各種難關,非短時間形成。 正緣就是帶給你正面影響、成長的人,不要被一定會在一起多久的時間而框限住,人要活在當下,過去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在這個現實社會,社交活動似乎無處不在,從社交媒體到各種聚會,我們似乎無時無刻都在與他人互動。然而,隨著年歲一年年的增加,真的覺得時間是非常寶貴的一件事,意識到,這些無意義的社交其實只是在消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並沒有真正的意義。 與朋友相處,應該是一種互相成長的過程,當我們與朋友相交時,我們應該能夠
Thumbnail
許多人會來到我們的生命中,有些人是我們的摯友、親人或重要伴侶,而有些人是過客。本文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為什麼不需要討好那些與我們無交集的人。
從小到大,我覺得自己都是屬於階段性交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相同的感受??? 從小學開始,我很熱衷於與每個人打好關係,但每次畢業後,我就會有一種“我要重新開始新人生”的感覺?所以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與朋友聯繫。 到了國中,我也交到了一群好朋友,但畢業後聯繫漸漸減少,甚至發現那群朋友中只剩下三四個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世界,每個人扣除工作、休息,剩餘可支配的時間都不多。曾在臉書看見久違朋友發文,他感慨著「真心換絕情」,覺得自己對朋友的關心和好意常常沒有得到回饋。讀完他的傾訴,我回想自己的過去,意識到我似乎從未有過這樣的困擾。
Thumbnail
有一天我們可能無話可說的 ,但我們也曾經無話不說,在此刻的這一分鐘我們是極好的朋友,那就夠了。我認為這就是一種永恆。不對任何關係產生不必要的執念,才能讓彼此愉快的做自己。我始終活在緣分之中,而並非關係裡。
  曾幾何時,開始說著越來越多的改天下次。   前幾年受疫情影響,大多數的朋友聚會飯局都暫停。然後時間久了卻發現,其實那些飯局好像也無所謂,反而開始享受獨處得生活。   這裡先說,我認為極簡風並不是捨棄掉所有朋友,孤獨終老的活著。而是思考哪些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   好比說,LINE那些剩下慶生功能
不是每個階段都需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