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神鬼奇航:近代咖啡傳播的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沖繩又吉咖啡農園主ミケ(Mike)醬與牠種的黃波旁們
自傳說中的牧羊童卡爾迪發現咖啡後,至今已一千多年。早期除了波斯人、阿拉伯人的記載與傳說之外,我們對它少有認識。直到西方人自阿拉伯人手中取得種子,於公元1650與1715年前後,分別開始種植在錫蘭(現今的斯里蘭卡),與葉門南方印度洋中的法屬波旁島(現稱留尼旺群島)後,才開啟了咖啡的近代史。
從葉門移種的阿拉比卡咖啡,一開始的品種為「鐵比卡Typica」(意即原種)。一般說法是在波旁島上因為適應了氣候與環境,產生了自己獨特的性狀,從此「波旁Bourbon」種與最接近原種的「鐵比卡」種,成為兩大流傳世界的主要咖啡品種。
延伸閱讀▶︎▶︎咖啡起源傳說探尋
延伸閱讀▶︎▶︎咖啡與它們的品種
不過近年對知名的聖海倫娜島咖啡(註1)的研究指出,該島頗富盛名的咖啡,也是波旁品種,品種來源是1730年代,由英國東印度公司直接從葉門引進。如此說來波旁這個品種,實際上在葉門便已經發生異變現世,並非誕生於波旁島,但被該地佔了便宜,從此此島之名聲名大噪,永世流傳。不過這可能也是咖啡的宿命。畢竟「阿拉比卡」也是意指在阿拉伯發現的咖啡品種,也許最哭笑不得的應該是咖啡的原生地衣索比亞。
1:聖海倫娜(Saint Helena),距離非洲1900公里,距離南美洲3400公里,孤懸於南大西洋的英國屬地,常住人口僅4千餘人的小群島,但因曾囚禁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而聞名。傳說中法皇臨死前也想再喝一杯的島產咖啡,現今是咖啡老饕口中的稀世逸品。
至今咖啡種植遍布熱帶與亞熱帶,甚至超過這個範圍的日本沖繩,也有種植相當數量。
隨後「鐵比卡」與「波旁」,開始踏上各自的旅程,開啟的咖啡的大航海時代。

鐵比卡的旅程

鐵比卡的旅程,其實比波旁種更早開啟。16世紀,掌握咖啡的回教徒,就曾經試圖將咖啡移種至土耳其、敘利亞一帶,當時顯然尚無咖啡帶的概念(註2),很快的因為水土不服而失敗。
2:咖啡適合種植的區間,為南北回歸線間的高海拔地區,除此之外,利用溫室等方式種植均成果不彰,因為除了溫度之外,溫差、晝夜長短、降雨量與降雨季節,都全面性的影響咖啡種植。
17世紀時回教徒,成功的將咖啡栽植於印度,開啟了印度種植史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展開,取得咖啡的歐洲人也開始將之傳播到世界各地。1658年荷蘭人將咖啡引進錫蘭。於1690年代佔領印度與印尼後,也隨之將其傳播至印度馬拉巴吉印尼爪哇(Java),現今許多印尼當地栽種的咖啡品種,仍然是當年流傳下來的老樹種。

種植成功後,1700年代初期,當地總督將咖啡運回本土,於阿姆斯特丹種植。其後樹苗又分送與法國種植。然後隨著荷、法兩國殖民的腳步,咖啡再度被移植到中、南美洲當時兩國的殖民地,成為當地種植鐵比卡的濫觴。種植地主要是巴西、瓜地馬拉、多明尼加、海地,還有「牙買加藍山」。
1820年代後,美洲的鐵比卡又再度移種到夏威夷地區,最終成為聞名遐邇的「可納咖啡」。
有傳聞說,咖啡在台灣,是鄭成功擊敗荷蘭人後奪取了種子,開啟了在台灣的種植。不過鄭氏王朝在台期間是1661~1683年,此時荷人都尚未將咖啡攜入印尼呢,這個說法顯然並不可靠。咖啡在台灣的正式記載,還要等到1877年,才首見於清朝的正式文書中。雲南更是遲至1904年,才由法國傳教士田德能同時引進鐵比卡與波旁。
咖啡的神鬼奇航,讓Typica咖啡遍布各地

波旁的旅程

波旁於1715年前後,開始由葉門移種至波旁島。稍晚英國也將之移種至聖海倫娜島。由於波旁種的產量較鐵比卡高,本來引進鐵比卡的巴西,也在1860開始移入波旁種的種植,希望提高產量,增加出口收入。短短10餘年的栽種後,甚至就還在本土演化出了黃波旁(顧名思義果實是黃色,成熟甚至是橘色的,而非一般常見的紅色。
1937年於巴西再度發現,波旁的自然突變品種「卡杜拉」(Caturra),產量與抗病蟲害的能力,又比波旁更好。也不像其他品種需要遮陰栽種,更適合大規模的商業生產,至今已普遍的種植於中、南美洲。卡杜拉也有黃色,甚至紫色的變種。
1900年代,波旁種也被引入非洲的肯亞、坦尚尼亞、盧安達、蒲隆地。尤其以肯亞研究咖啡品種機構Scott Laboratory培育出來的SL系列,最為知名。至今該國仍以種植SL28、34為主。
果實已開始轉黃的黃波旁

衣索比亞原生種(Cultived Indigenous Varieties)

鐵比卡與波旁兩大咖啡豆支系,成功的飄洋過海,在異地逐漸進化並成長茁壯。而阿拉比卡咖啡原生地的衣索比亞內陸,同時也有無數的亞種在原生地繁衍進化,形成第三個主要的品種支系,衣索比亞原生種(Cultived Indigenous Varieties)。

留在老家看家的老大哥,終於在衣國以品種換外匯的政策之下,也有了放洋的機會。許多咖啡產國深入衣索比亞西南的卡法森林,尋找優秀的原生品種。目前知名的藝伎咖啡,正是其一。自非洲移種至哥斯大黎加,再由巴拿馬唐帕契農園(Don Pachi)的法蘭西斯柯家族(Fransisco)引進推廣種植,在各地移民始終沒有混出名堂的原生種,輾轉移民到巴拿馬後,終於在2004年一舉成名,成為世界上最當紅的咖啡品種。

數百年間,三兄弟的萬水千山的漫長旅程,最終形成了現代的阿拉比卡大家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收集並回應學生、客戶及各路好友的發想與提問。歡迎留言提問呦,有可能下一篇文章就是您的專屬時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咖啡樹在產地吸取了天地的日月精華,採收後又得到了處理者的精心炮製,變得千香百味,吸引了無數的愛好者。不過初學者都會有一個疑惑,這杯咖啡好好喝,可是咖啡豆單上形容的風味,我都喝不出來,是我的味嗅覺太遲鈍了嗎? 請放心,能夠欣賞精品咖啡,就已經證明你的味嗅覺很正常。 那麼問題哪裡呢?
前兩篇文章談到了喝咖啡的好處,與如何選擇好咖啡的杯測技能,想必有不少的咖友們,堅定了每天都要喝咖啡的信心。不過過猶不及,今天來談一下喝那些咖啡可能會適得其反。
什麼是杯測? 什麼是杯測,聽起來好像距離很遙遠,既專業又難以親近。其實這麼名字雖然取得好像很正式,卻一點也不複雜。簡單的說,杯測就是「喝喝看這一杯咖啡好不好喝」。 蛤?這不就是我們這些咖啡愛好者每天在做的事情嗎? 是的,這正是在應用這些每天日常都會使用的基本能力。 那我們為什麼要杯測? 就像消費者
咖啡是人類社會流傳最廣泛的飲品,期貨的交易量也是世界第二大的商品,僅次於石油,許多上班族都會用一杯咖啡,作為美好一天的開始。咖啡除了提振精神之外,也含有多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化學成分。 我們來介紹大家都聽過的「咖啡因」,及其他的健康成分。
托現代科技的高度發展,與業界專家的長期研究。我們已經知道咖啡的沖煮並非是一種玄學,而是一個單純的物理現象。讓我們來放下各種需要「苦練」的動作、手法與流派,使用基本的科學數據,來沖出一杯好咖啡吧。
影響咖啡的風味有許多層面,今天來談談咖啡的品種。咖啡屬於茜草科咖啡屬,底下植物能夠商業化的主要品種有阿拉比卡、羅布斯塔、賴比瑞卡、艾克賽爾沙4種(註1)。 今日的主題,是「阿拉比卡」這個品種。 文章後段也會介紹其他三種,作為補充的資料。
咖啡樹在產地吸取了天地的日月精華,採收後又得到了處理者的精心炮製,變得千香百味,吸引了無數的愛好者。不過初學者都會有一個疑惑,這杯咖啡好好喝,可是咖啡豆單上形容的風味,我都喝不出來,是我的味嗅覺太遲鈍了嗎? 請放心,能夠欣賞精品咖啡,就已經證明你的味嗅覺很正常。 那麼問題哪裡呢?
前兩篇文章談到了喝咖啡的好處,與如何選擇好咖啡的杯測技能,想必有不少的咖友們,堅定了每天都要喝咖啡的信心。不過過猶不及,今天來談一下喝那些咖啡可能會適得其反。
什麼是杯測? 什麼是杯測,聽起來好像距離很遙遠,既專業又難以親近。其實這麼名字雖然取得好像很正式,卻一點也不複雜。簡單的說,杯測就是「喝喝看這一杯咖啡好不好喝」。 蛤?這不就是我們這些咖啡愛好者每天在做的事情嗎? 是的,這正是在應用這些每天日常都會使用的基本能力。 那我們為什麼要杯測? 就像消費者
咖啡是人類社會流傳最廣泛的飲品,期貨的交易量也是世界第二大的商品,僅次於石油,許多上班族都會用一杯咖啡,作為美好一天的開始。咖啡除了提振精神之外,也含有多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化學成分。 我們來介紹大家都聽過的「咖啡因」,及其他的健康成分。
托現代科技的高度發展,與業界專家的長期研究。我們已經知道咖啡的沖煮並非是一種玄學,而是一個單純的物理現象。讓我們來放下各種需要「苦練」的動作、手法與流派,使用基本的科學數據,來沖出一杯好咖啡吧。
影響咖啡的風味有許多層面,今天來談談咖啡的品種。咖啡屬於茜草科咖啡屬,底下植物能夠商業化的主要品種有阿拉比卡、羅布斯塔、賴比瑞卡、艾克賽爾沙4種(註1)。 今日的主題,是「阿拉比卡」這個品種。 文章後段也會介紹其他三種,作為補充的資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咖啡,這種充滿魔力的飲品,不僅是許多人每日的必需品,更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本文介紹了咖啡的起源、種植和製作過程,探討了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等品種及濃縮、美式、拿鐵等飲品的特色,並描述了咖啡對健康的影響及其文化意義,展現了咖啡的獨特魅力。
兩個月前,我幾乎每個星期一上午到中醫針灸科門診,尋求治療睡眠障礙,成效還算不錯。不過,最近因讀書寫稿壓力增多,反而覺得甫吃完早餐,就得趕去門診,有受制於時間的催促感,而失去了自在從容,於是,我索性暫停了這個門診治療,恢復自由人的身分。上個星期,我的工作量稍為減少,覺得身體應該維修一下,便久違地來到門
Thumbnail
世界咖啡師大賽(World Barista Championship, WBC)長期以來一直是展示世界上最有趣和最獨特咖啡的平台。哥倫比亞這個國家長期以來以咖啡質量而聞名,尤其是那些如Caturra和Bourbon等傳統阿拉比卡品種。最近哥倫比亞農民開始專注於培育和銷售更多稀有和少見的阿拉比卡品種,
Thumbnail
咖啡豆的品種有哪些? 咖啡豆主要分為兩種:阿拉比卡種和羅布斯塔種。 阿拉比卡種:阿拉比卡種咖啡豆佔全球咖啡產量的約75%,以其香氣豐富、酸度適中、苦味較低而聞名。 羅布斯塔種:羅布斯塔種咖啡豆的咖啡因含量較高,苦味較重,但價格較低。 此外,還有一些較為稀少的咖啡豆品種,例如: 利比里卡種:
Thumbnail
全面指南:咖啡豆的品種與選擇 咖啡豆是咖啡樹的種子,經過處理和烘焙後用來製作咖啡飲品。咖啡豆主要有兩個品種:阿拉比卡(Arabica)和羅布斯塔(Robusta),它們在風味、酸度、咖啡因含量等方面各具特色。 本文主要針對以下主題做教學: 咖啡豆的品種與選擇 咖啡豆的品種有哪些? 咖啡豆哪
手沖咖啡豆產地介紹:探索不同地區的風味與特色 手沖咖啡豆的風味和品質受到產地影響甚深。本文將深入探討幾個主要的咖啡豆產地,包括他們的特色、種類及如何根據個人喜好選擇適合的咖啡豆,讓您更了解這些地區豆子的不同之處。 1. 中南美洲的手沖咖啡豆產地 中南美洲是世界上主要的咖啡生產地之一,包括哥斯大
Thumbnail
咖啡豆的種類推薦主要有兩種:阿拉比卡咖啡豆和羅布斯塔咖啡豆。 阿拉比卡咖啡豆歷史 阿拉比卡咖啡豆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咖啡豆品種,佔全球咖啡產量的約70%。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的埃塞俄比亞。 阿拉比卡咖啡豆起源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埃塞俄比亞西南部高原的卡法地區。根據傳說,一位名叫
Thumbnail
上次做完咖啡簡史的筆記,著重在世界方面。這次來記錄台灣咖啡簡史吧~ 荷治~清領時期 1624~1662期間,荷蘭人於台灣殖民,可以說在台灣最早開始喝咖啡的是荷蘭人,但當時也只限於荷蘭人自己飲用,並未在台種植或將喝咖啡的習慣帶入台灣。 1884年(清光緒10年)清朝時期,英商德記洋行從馬尼拉引進
Thumbnail
記錄一下關於學到的咖啡歷史筆記。 前言 根據研究所述,咖啡這種植物為衣索比亞(阿比西尼亞)、阿拉伯地區的原生植物,咖啡樹的栽種也是由此地區開始擴散至其他熱帶地區。 關於最初開始飲用咖啡 「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在衣索比亞地區的牧羊人,偶然發現羊群在吃了某種灌木的果實和葉子後,表現得異常興
Thumbnail
瓜地馬拉的咖啡豆在臺灣歷史悠久,發展迅速且味道受到國際注目。這篇文章將帶你從瓜地馬拉的火山到國際舞臺,探索咖啡豆的成長歷程,獨特風味特性以及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咖啡,這種充滿魔力的飲品,不僅是許多人每日的必需品,更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本文介紹了咖啡的起源、種植和製作過程,探討了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等品種及濃縮、美式、拿鐵等飲品的特色,並描述了咖啡對健康的影響及其文化意義,展現了咖啡的獨特魅力。
兩個月前,我幾乎每個星期一上午到中醫針灸科門診,尋求治療睡眠障礙,成效還算不錯。不過,最近因讀書寫稿壓力增多,反而覺得甫吃完早餐,就得趕去門診,有受制於時間的催促感,而失去了自在從容,於是,我索性暫停了這個門診治療,恢復自由人的身分。上個星期,我的工作量稍為減少,覺得身體應該維修一下,便久違地來到門
Thumbnail
世界咖啡師大賽(World Barista Championship, WBC)長期以來一直是展示世界上最有趣和最獨特咖啡的平台。哥倫比亞這個國家長期以來以咖啡質量而聞名,尤其是那些如Caturra和Bourbon等傳統阿拉比卡品種。最近哥倫比亞農民開始專注於培育和銷售更多稀有和少見的阿拉比卡品種,
Thumbnail
咖啡豆的品種有哪些? 咖啡豆主要分為兩種:阿拉比卡種和羅布斯塔種。 阿拉比卡種:阿拉比卡種咖啡豆佔全球咖啡產量的約75%,以其香氣豐富、酸度適中、苦味較低而聞名。 羅布斯塔種:羅布斯塔種咖啡豆的咖啡因含量較高,苦味較重,但價格較低。 此外,還有一些較為稀少的咖啡豆品種,例如: 利比里卡種:
Thumbnail
全面指南:咖啡豆的品種與選擇 咖啡豆是咖啡樹的種子,經過處理和烘焙後用來製作咖啡飲品。咖啡豆主要有兩個品種:阿拉比卡(Arabica)和羅布斯塔(Robusta),它們在風味、酸度、咖啡因含量等方面各具特色。 本文主要針對以下主題做教學: 咖啡豆的品種與選擇 咖啡豆的品種有哪些? 咖啡豆哪
手沖咖啡豆產地介紹:探索不同地區的風味與特色 手沖咖啡豆的風味和品質受到產地影響甚深。本文將深入探討幾個主要的咖啡豆產地,包括他們的特色、種類及如何根據個人喜好選擇適合的咖啡豆,讓您更了解這些地區豆子的不同之處。 1. 中南美洲的手沖咖啡豆產地 中南美洲是世界上主要的咖啡生產地之一,包括哥斯大
Thumbnail
咖啡豆的種類推薦主要有兩種:阿拉比卡咖啡豆和羅布斯塔咖啡豆。 阿拉比卡咖啡豆歷史 阿拉比卡咖啡豆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咖啡豆品種,佔全球咖啡產量的約70%。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的埃塞俄比亞。 阿拉比卡咖啡豆起源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埃塞俄比亞西南部高原的卡法地區。根據傳說,一位名叫
Thumbnail
上次做完咖啡簡史的筆記,著重在世界方面。這次來記錄台灣咖啡簡史吧~ 荷治~清領時期 1624~1662期間,荷蘭人於台灣殖民,可以說在台灣最早開始喝咖啡的是荷蘭人,但當時也只限於荷蘭人自己飲用,並未在台種植或將喝咖啡的習慣帶入台灣。 1884年(清光緒10年)清朝時期,英商德記洋行從馬尼拉引進
Thumbnail
記錄一下關於學到的咖啡歷史筆記。 前言 根據研究所述,咖啡這種植物為衣索比亞(阿比西尼亞)、阿拉伯地區的原生植物,咖啡樹的栽種也是由此地區開始擴散至其他熱帶地區。 關於最初開始飲用咖啡 「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在衣索比亞地區的牧羊人,偶然發現羊群在吃了某種灌木的果實和葉子後,表現得異常興
Thumbnail
瓜地馬拉的咖啡豆在臺灣歷史悠久,發展迅速且味道受到國際注目。這篇文章將帶你從瓜地馬拉的火山到國際舞臺,探索咖啡豆的成長歷程,獨特風味特性以及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