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起源傳說探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咖啡是現代許多人每日必備的飲料,也是世界上在期貨交易中,第二大交易量的商品,僅次於石油,影響力可以說是無遠弗屆。
不過你知道咖啡是從哪裡來的嗎?
有那麼一個傳說。
一千多年前在衣索比亞的卡法,有一個牧羊童卡爾迪。有一天羊群走失了,他很著急地四處尋找,終於在一棵樹下發現失蹤的羊。當時羊正在樹下興奮地蹦蹦跳跳,猶如舞蹈一般。牧羊童仔細的觀察之後,發現羊是因為吃下了那一棵樹的果實。從此人類就發現了咖啡,開啟了飲用咖啡的歷史。
自衣索比亞的咖啡豆袋,上頭印有跳舞的羊
這個故事是真的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吃幾顆果實,可以讓羊跳起舞來。那我們這些咖啡愛好者,可就各個都是舞林高手了。
不過誇張的傳說後面,常常隱含著事實真相。透過這個故事,我們知道自古以來,人們認為咖啡的原生地是衣索比亞。現在的相關研究也已經讓我們確定,阿拉比卡咖啡的原生地,的確是衣索比亞。
西元2004年後,以奔放的茉莉花香,名震咖啡世界的藝伎咖啡,據稱就是在卡法森林中尋獲的品種。至今森林中仍有無數尚未被發掘的原生種咖啡,靜靜的等待著伯樂。
新鮮的巴拿馬藝伎咖啡漿果
為什麼早期我們只能透過傳說,了解咖啡的來源呢?因為咖啡的飲用是從阿拉伯人的文化中發展出來的。因為色黑味苦,加上是異教徒的嗜好品,當時的歐洲人將之視為是惡魔的飲料,而禁止飲用。不過禁止通常只會引起民眾更大的好奇。勢不可擋之下,16世紀末的衛道人士懇求當時的教宗克萊孟八世,以宗教的力量禁止咖啡。沒想到教宗飲用後反為咖啡祝福,搖身一變成為了上帝的飲料。時至今日,咖啡已是世界上流通最廣,最受歡迎的飲品。
認真地追溯跳舞的羊這個傳說的來源,大約都只能追溯到歐洲的書籍紀錄,這應該跟現代西方文化發展較為強勢有關。阿拉伯文化對咖啡起源的故事,就未曾提及牧羊童的傳說。當地流傳的故事有飛鳥啄食咖啡果實後引吭高歌,人們由此發現了果實的功效。有飛鳥銜種至葉門,咖啡在葉門生根發芽。有天使指引國王使用咖啡治療人民的患疾。也有說動物吃了咖啡果實後,到處播種。故事的場景則都環繞著東非與中東地區如葉門等地,隨後咖啡文化就此逐漸傳揚到世界各地。
這個脈絡倒是與咖啡流傳的路徑若合符節。早期咖啡採收後,就是由衣索比亞運至葉門摩卡港後,再銷售至世界各地,也因此被稱之為葉門摩卡。甚至發展出眾多產品以摩卡名之。
譬如說到咖啡農園說要購買摩卡,可能會買到摩卡種的咖啡豆。到星巴克買摩卡,會得到加入巧克力的咖啡飲品。也有咖啡器材是以摩卡命名的。
不同於西方將咖啡視作是飲料,阿拉伯世界早期是將咖啡做為宗教與醫療用途。10世紀初,阿拉伯名醫雷澤斯就在其著作「醫學集成」中,記載咖啡對胃部有療效。波斯名醫阿維納森也曾有相關描述。同時,咖啡在清真寺中作為宗教用途,一直到中世紀才逐漸世俗化。後來的隨著鄂圖曼帝國攻入歐洲,而帶入西方。最終西元1683年鄂圖曼土耳其於維也納之戰中戰敗,由盛轉衰並逐漸退回小亞細亞,而咖啡卻留了下來(牧羊童傳說也在這個時點出現),慢慢地演變成現代的飲品。
人類對咖啡的使用,並非以食用果肉為主,而是沖煮烘烤過的咖啡種子來飲用。也是一個很獨特的方式。成熟的咖啡果肉,風味頗似荔枝與龍眼。不過子大肉少,跟早期的土芒果一樣。不像我們開始對芒果育種,選擇肉多的品種培育。咖啡早期雖也曾利用果肉製作飲品,卻演變到以使用種子為主,相當的有趣。有說是因為一場森林大火,雖然焚燒掉了當地的咖啡園,也使人們偶然發現烘焙過的咖啡種子香氣更為迷人。不過這樣的傳說,已無可考。相關紀錄已全然喪失,留下了一個咖啡歷史的空白。
使用溫室棚架日曬做後製處裡的咖啡
咖啡開始風行到西方世界後,人們就不能滿足於只能從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取得種子後開始種植葉門南方印度洋中的波旁島,並隨著航海家們往東傳播至印度、東南亞,以及台灣。往西傳播至中南美洲,並在當地百花齊放。而植物適應新的生長環境後亦開始變種,產生各自獨特的風味特性。
第三波咖啡革命提倡的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正是講究不同的風土,所帶來的獨特風味。
然而,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註1、卡法Kaffa:有說咖啡的字源即來自與此,也有咖啡館以之為名
註2、卡爾迪即Kaldi。日本食品選貨店,カルディCoffee Farm的カルディ,就是Kaldi的外來語。
註3、據說鄂圖曼土耳其於維也納城郊敗退後,留下大量軍用物資,其中就有數十袋烘焙好的咖啡豆。當時的戰爭英雄Jerzy Franciszek Kulczycki取得後,成立了當地第一家咖啡館The Blue Bottle coffee house。後來這個名字被雀巢公司旗下一家連鎖咖啡公司所使用,正是大家所熟知的藍瓶子咖啡(Blue Bottle Coffee)。
註4、Specialty Coffee雖然翻譯作精品咖啡,實際上稱之為精緻咖啡應該更為妥當。精品容易令人認為是昂貴,高高在上的飲品。這個翻譯恐怕也不脫引進者希望以更好的價格銷售產品有關。跟蜜處理咖啡(Honey Process)跟蜂蜜一點關係也沒有,但是容易銷售而名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收集並回應學生、客戶及各路好友的發想與提問。歡迎留言提問呦,有可能下一篇文章就是您的專屬時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咖啡沖煮六要件 咖啡要怎麼沖煮? 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 應該依照所使用咖啡豆, 加上環境、器材等條件來決定。 真的要探究所有的變因與可能性,實際上有點複雜。 但若單純想喝到一杯好的咖啡,也沒有那麼的困難。 來寫寫一些合理、常常有效的基本條件。提供愛好者們參考,曾經上過課的學生也可以當成補充教材。
咖啡沖煮六要件 咖啡要怎麼沖煮? 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 應該依照所使用咖啡豆, 加上環境、器材等條件來決定。 真的要探究所有的變因與可能性,實際上有點複雜。 但若單純想喝到一杯好的咖啡,也沒有那麼的困難。 來寫寫一些合理、常常有效的基本條件。提供愛好者們參考,曾經上過課的學生也可以當成補充教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咖啡,這種充滿魔力的飲品,不僅是許多人每日的必需品,更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本文介紹了咖啡的起源、種植和製作過程,探討了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等品種及濃縮、美式、拿鐵等飲品的特色,並描述了咖啡對健康的影響及其文化意義,展現了咖啡的獨特魅力。
Thumbnail
咖啡豆的品種有哪些? 咖啡豆主要分為兩種:阿拉比卡種和羅布斯塔種。 阿拉比卡種:阿拉比卡種咖啡豆佔全球咖啡產量的約75%,以其香氣豐富、酸度適中、苦味較低而聞名。 羅布斯塔種:羅布斯塔種咖啡豆的咖啡因含量較高,苦味較重,但價格較低。 此外,還有一些較為稀少的咖啡豆品種,例如: 利比里卡種:
Thumbnail
咖啡原豆是什麼?品種 | 產地 | 烘焙 | 保存 | 如何選購 | 沖泡方法 咖啡原豆,通常被稱為生豆,是指尚未烘焙的咖啡豆。這些豆子是咖啡果實的種子,經過處理和烘焙後才能成為我們熟悉的咖啡飲品。了解咖啡原豆的知識對於愛好咖啡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不同品種、產地和處理方式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
Thumbnail
Kopi Luwak,這個名字也許聽起來有些神秘甚至奢華,但實際上,它指的是一種從麝香貓消化道中排出的咖啡豆。這種咖啡豆經過動物的消化和排泄過程,再被人們收集、清洗、烘焙成咖啡。雖然這種咖啡以其獨特的生產方式和昂貴的價格聞名,但它背後的真相卻值得我們深思。 為什麼選擇喝麝香貓咖啡? 當我們提到K
Thumbnail
咖啡豆的種類推薦主要有兩種:阿拉比卡咖啡豆和羅布斯塔咖啡豆。 阿拉比卡咖啡豆歷史 阿拉比卡咖啡豆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咖啡豆品種,佔全球咖啡產量的約70%。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的埃塞俄比亞。 阿拉比卡咖啡豆起源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埃塞俄比亞西南部高原的卡法地區。根據傳說,一位名叫
Thumbnail
克菲爾 ,又可區分為以動物奶或植物奶發酵而成的『奶克菲爾』: milk kefir, 以及以果汁或糖水發酵生成的『水克菲爾』: water kefir。 關於水克菲爾water kefir的起源地,有墨西哥、西藏等說法,未有一個定論。 而奶克菲爾 (milk kefir) 的起源地,大
Thumbnail
上次做完咖啡簡史的筆記,著重在世界方面。這次來記錄台灣咖啡簡史吧~ 荷治~清領時期 1624~1662期間,荷蘭人於台灣殖民,可以說在台灣最早開始喝咖啡的是荷蘭人,但當時也只限於荷蘭人自己飲用,並未在台種植或將喝咖啡的習慣帶入台灣。 1884年(清光緒10年)清朝時期,英商德記洋行從馬尼拉引進
Thumbnail
記錄一下關於學到的咖啡歷史筆記。 前言 根據研究所述,咖啡這種植物為衣索比亞(阿比西尼亞)、阿拉伯地區的原生植物,咖啡樹的栽種也是由此地區開始擴散至其他熱帶地區。 關於最初開始飲用咖啡 「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在衣索比亞地區的牧羊人,偶然發現羊群在吃了某種灌木的果實和葉子後,表現得異常興
Thumbnail
瓜地馬拉的咖啡豆在臺灣歷史悠久,發展迅速且味道受到國際注目。這篇文章將帶你從瓜地馬拉的火山到國際舞臺,探索咖啡豆的成長歷程,獨特風味特性以及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Thumbnail
咖啡是西元六世紀在衣索比亞高地一位名叫柯迪(Kaldi)的牧羊人,有一天發現自已飼養的羊隻變得異常活潑四處蹦跳,他覺得很不可思議,仔細加以觀察,發現羊隻吃了一種紅色的果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咖啡,這種充滿魔力的飲品,不僅是許多人每日的必需品,更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本文介紹了咖啡的起源、種植和製作過程,探討了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等品種及濃縮、美式、拿鐵等飲品的特色,並描述了咖啡對健康的影響及其文化意義,展現了咖啡的獨特魅力。
Thumbnail
咖啡豆的品種有哪些? 咖啡豆主要分為兩種:阿拉比卡種和羅布斯塔種。 阿拉比卡種:阿拉比卡種咖啡豆佔全球咖啡產量的約75%,以其香氣豐富、酸度適中、苦味較低而聞名。 羅布斯塔種:羅布斯塔種咖啡豆的咖啡因含量較高,苦味較重,但價格較低。 此外,還有一些較為稀少的咖啡豆品種,例如: 利比里卡種:
Thumbnail
咖啡原豆是什麼?品種 | 產地 | 烘焙 | 保存 | 如何選購 | 沖泡方法 咖啡原豆,通常被稱為生豆,是指尚未烘焙的咖啡豆。這些豆子是咖啡果實的種子,經過處理和烘焙後才能成為我們熟悉的咖啡飲品。了解咖啡原豆的知識對於愛好咖啡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不同品種、產地和處理方式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
Thumbnail
Kopi Luwak,這個名字也許聽起來有些神秘甚至奢華,但實際上,它指的是一種從麝香貓消化道中排出的咖啡豆。這種咖啡豆經過動物的消化和排泄過程,再被人們收集、清洗、烘焙成咖啡。雖然這種咖啡以其獨特的生產方式和昂貴的價格聞名,但它背後的真相卻值得我們深思。 為什麼選擇喝麝香貓咖啡? 當我們提到K
Thumbnail
咖啡豆的種類推薦主要有兩種:阿拉比卡咖啡豆和羅布斯塔咖啡豆。 阿拉比卡咖啡豆歷史 阿拉比卡咖啡豆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咖啡豆品種,佔全球咖啡產量的約70%。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的埃塞俄比亞。 阿拉比卡咖啡豆起源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埃塞俄比亞西南部高原的卡法地區。根據傳說,一位名叫
Thumbnail
克菲爾 ,又可區分為以動物奶或植物奶發酵而成的『奶克菲爾』: milk kefir, 以及以果汁或糖水發酵生成的『水克菲爾』: water kefir。 關於水克菲爾water kefir的起源地,有墨西哥、西藏等說法,未有一個定論。 而奶克菲爾 (milk kefir) 的起源地,大
Thumbnail
上次做完咖啡簡史的筆記,著重在世界方面。這次來記錄台灣咖啡簡史吧~ 荷治~清領時期 1624~1662期間,荷蘭人於台灣殖民,可以說在台灣最早開始喝咖啡的是荷蘭人,但當時也只限於荷蘭人自己飲用,並未在台種植或將喝咖啡的習慣帶入台灣。 1884年(清光緒10年)清朝時期,英商德記洋行從馬尼拉引進
Thumbnail
記錄一下關於學到的咖啡歷史筆記。 前言 根據研究所述,咖啡這種植物為衣索比亞(阿比西尼亞)、阿拉伯地區的原生植物,咖啡樹的栽種也是由此地區開始擴散至其他熱帶地區。 關於最初開始飲用咖啡 「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在衣索比亞地區的牧羊人,偶然發現羊群在吃了某種灌木的果實和葉子後,表現得異常興
Thumbnail
瓜地馬拉的咖啡豆在臺灣歷史悠久,發展迅速且味道受到國際注目。這篇文章將帶你從瓜地馬拉的火山到國際舞臺,探索咖啡豆的成長歷程,獨特風味特性以及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Thumbnail
咖啡是西元六世紀在衣索比亞高地一位名叫柯迪(Kaldi)的牧羊人,有一天發現自已飼養的羊隻變得異常活潑四處蹦跳,他覺得很不可思議,仔細加以觀察,發現羊隻吃了一種紅色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