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密西根大學教授教我的談判課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教授教我的談判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https://cskm.com.tw/wmu-gimba-communication-negotiation-presentation-skills-for-managers/

https://cskm.com.tw/wmu-gimba-communication-negotiation-presentation-skills-for-managers/

我本身就是第一屆的美國西密西根大學與中碩合作創立的GIMBA學生,那一年是2020年,當時全球籠罩在Covid-19的恐慌下,諸多入境隔離政策,讓出國的成本變得非常高,別說是旅遊,連商務上的國際出差,都是非必要的話,能免則免。

記得當時此學程在籌辦第一屆的招生時是2019年底,此學程設計是一半的課是委託國立中正大學的教授全英文授課,另一半的課是美國老師會親自飛來台灣面授。但是疫情爆發的當下,我們很期待疫情能夠早點結束,讓美國老師不用隔離的入境,如此就可以在台灣,實體的看到老師來授課,可惜疫情完全解封是在2023年,所以在我畢業前的所有美國老師的課,都是線上課程,而現在第三屆以後就太幸運了,因為開放邊境,老師們都可以來台灣授課!

我們的第一堂外師課就是Global Negotiation,授課教授就是上圖的Dr. Kelley O'Reilly,當時給了我們非常巨大的震撼教育,因為教授給了我們一份作業,全英文的閱讀材料,內容是一個旅行社,要去議價的所有可能的旅遊方案,當時對我來說要讀完英文材料加上大致理解,就需要一定的時間,然後又要跟小組討論談判的策略,還記得當天上課是週五晚上19:00~22:00的時間,隔天週六8:00前要繳交,這對當時的我來說,真的是完完全全超出能力圈的一件事,但是沒想到昨天見到老師,他認真的說,那時機就是談判應用的時候了。

剛剛那段話什麼意思呢?她說如果妳接受到一個在時效內沒有辦法完成的任務,那就需要談判,昨天中碩的執行長很好心的,替參加講座的同學們問了一個關鍵問題,她問:「談判有沒有什麼訣竅,應該注意什麼?」而教授回答:「Negotiation is a process , not just bargaining.」我翻譯一下,就是談判其實是有流程的而不是僅一上去就討價還價,而這流程可以簡單分成這四個步驟如下:

Potential (潛在期):潛在期是針對談判的事件,相關的人事時地物,做一個全盤的調查與了解,就好像你要去面試一間公司,你要先了解公司文化、產業狀況與用人單位主管等等,這都是面試上增加你談判籌碼的基本資訊,也是讓跟你在面試人拉近關係的方式。

Preparation (準備期):準備期聽起來跟上一個潛在期好像有點雷同,不過這邊需要準備的,是自己的重要排序清單,拿一樣的例子來舉例,求職上你會在意的點請一一列下排先後順序,如薪水高低、離家距離、加班頻率與辦公環境,諸如此類全盤列一下後,請給上權重排名。如此有利於讓自己在談判時,不要陷入考慮不夠全面窘境。

Bargaining (談判期):此階段較多的是談判當下的技巧,比如說眼神接觸,肢體語言,甚至是有時候如何時該沈默,但是我這邊重點提醒一個,我最常發現身邊的人“包含我”最常犯的錯,那就是沒有正確的傾聽,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聽到對方真正想表達的含義,而顧著自己說自己的話,即便你口才再好,沒有理解對方的陳述,這對談判只有扣分沒有加分。

Outcome (完成期):最後就是談判完成了,學完談判學並不是希望每次結果都是你贏,而希望是雙贏!這世界不會只有一次的談判,如果說每次都是你要全贏,那可能經過幾次以後,就沒有人願意跟你合作,讓別人贏不代表自己輸,請相信世界的博弈,幾乎都是重複博弈。

最後我個人真心的感恩,能在台灣完成我第二個碩士學位,而且是用相對低的成本體驗了國外的教學方式,基本是假日(週五晚上一次),真的非常適合正常的上班族,專心地完成課業,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又想刻意練習你的英文口說與報告,並且體驗台灣與國外的老師教育風格,那這美國西密西根的MBA學程,是學長個人推薦,將會是適合你選擇。

https://www.linkedin.com/feed/update/urn:li:activity:7062631329795899393/

https://www.linkedin.com/feed/update/urn:li:activity:7062631329795899393/

https://cskm.com.tw/wmu-gimba-communication-negotiation-presentation-skills-for-managers/

avatar-img
Only Two 翁立兔的沙龍
195會員
275內容數
我的沙龍有五種主題,自我成長、健康、職場、投資理財與有趣的心情隨筆,目前深耕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的系列,常常能給不少格友與讀者啟發。希望能給路過的你,也有收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人生有如一條河:深度 深度,就是一個人在某個領域上專業的程度,張雨生在亞洲樂壇的影響力的深度,那也是無庸置疑的,他不僅本身歌唱的表現是天賦,而且自己對音樂的投入也是巨大的,他能作詞作曲,上節目、舞台、駐唱、演唱會、音樂劇等,而且眼光獨到還提拔很多有潛力的師弟師妹,最有名的就是張惠妹。
前言:張雨生故事館的啟發 首先你看到上文的圖片,沒有錯!啟發這篇文章誕生的主角,就是澎湖出生,台灣上個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樂壇歌手,「張雨生」,而我昨天正好去參訪位於澎湖篤行十村的張雨生故事館,以下就來介紹如何從張雨生到啟發人生是一條河,活出長度、寬度與深度。
賽局理論是什麼? 本週在台灣大學的進修推廣學院,上了賽局理論,而賽局理論看似高大上的名稱,如果只是要懂他的沒有數學部分,我覺得沒有這麼複雜,而且非常有趣,此外理解了賽局理論,你會發現這世界很多事與願違的事情,都是因為人追求自利,如果很多規則制定了卻沒人管,一定會有人覺得,只有我偷偷違規沒關係吧的心態
我在就讀WMU的MBA的組織行為課時,分組討論了一個打績效指標相關的議題,我說我們可以設定KPI,然後有一個同學很熱情的發表意見說:「我們公司是用OKR,是不是也寫上OKR感覺也比較酷!」,當時我只說怪怪的,但是說不出哪裡怪,只說我依稀記得OKR不能幫個人打績效分數,但當時不夠清楚明白差異在哪裡!
策略管理需要有願景與目標,逃離肖申克監獄。 策略管理,從麥克波特的定義,就是決定一個企業做什麼與不做什麼,讓自己的績效與同行相對不一樣的選擇,而談論策略管理之前,更重要的是企業的成立宗旨是什麼,所以企業需要使命、願景與目標。 使命就是企業與公司存在的理由,就是為何企業要存在,比方說7-11改善人們的
這篇文章誕生的晚了,但是特斯拉在4月19號公佈財報隔天,股價開盤直接低開到166塊,到現在盤整還在160保衛戰,代表市場上還是有不少財報數據派的投資者,選在此時先拋售,但是已經不少新聞與大神們解說,這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明顯難看是在利潤不如預期,最直接的原因是車子降價導致。
人生有如一條河:深度 深度,就是一個人在某個領域上專業的程度,張雨生在亞洲樂壇的影響力的深度,那也是無庸置疑的,他不僅本身歌唱的表現是天賦,而且自己對音樂的投入也是巨大的,他能作詞作曲,上節目、舞台、駐唱、演唱會、音樂劇等,而且眼光獨到還提拔很多有潛力的師弟師妹,最有名的就是張惠妹。
前言:張雨生故事館的啟發 首先你看到上文的圖片,沒有錯!啟發這篇文章誕生的主角,就是澎湖出生,台灣上個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樂壇歌手,「張雨生」,而我昨天正好去參訪位於澎湖篤行十村的張雨生故事館,以下就來介紹如何從張雨生到啟發人生是一條河,活出長度、寬度與深度。
賽局理論是什麼? 本週在台灣大學的進修推廣學院,上了賽局理論,而賽局理論看似高大上的名稱,如果只是要懂他的沒有數學部分,我覺得沒有這麼複雜,而且非常有趣,此外理解了賽局理論,你會發現這世界很多事與願違的事情,都是因為人追求自利,如果很多規則制定了卻沒人管,一定會有人覺得,只有我偷偷違規沒關係吧的心態
我在就讀WMU的MBA的組織行為課時,分組討論了一個打績效指標相關的議題,我說我們可以設定KPI,然後有一個同學很熱情的發表意見說:「我們公司是用OKR,是不是也寫上OKR感覺也比較酷!」,當時我只說怪怪的,但是說不出哪裡怪,只說我依稀記得OKR不能幫個人打績效分數,但當時不夠清楚明白差異在哪裡!
策略管理需要有願景與目標,逃離肖申克監獄。 策略管理,從麥克波特的定義,就是決定一個企業做什麼與不做什麼,讓自己的績效與同行相對不一樣的選擇,而談論策略管理之前,更重要的是企業的成立宗旨是什麼,所以企業需要使命、願景與目標。 使命就是企業與公司存在的理由,就是為何企業要存在,比方說7-11改善人們的
這篇文章誕生的晚了,但是特斯拉在4月19號公佈財報隔天,股價開盤直接低開到166塊,到現在盤整還在160保衛戰,代表市場上還是有不少財報數據派的投資者,選在此時先拋售,但是已經不少新聞與大神們解說,這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明顯難看是在利潤不如預期,最直接的原因是車子降價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