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BC%B5%E9%9B%A8%E7%94%9F%E6%95%85%E4%BA%8B%E9%A4%A8
前言:張雨生故事館的啟發
首先你看到上文的圖片,沒有錯!啟發這篇文章誕生的主角,就是澎湖出生,台灣上個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樂壇歌手,「張雨生」,而我昨天正好去參訪位於澎湖篤行十村的張雨生故事館,以下就來介紹如何從張雨生到啟發人生是一條河,活出長度、寬度與深度。
張雨生,(1966年6月7日—1997年11月12日),雖然是1997年過世,但是即便你是2000年後出生的,可能都有聽過這位歌手,因為他在台灣歌壇的影響力之大,到現在都還是很多歌手無法到達的境界,因為他人生在音樂這個領域的深度足夠,寬度也廣,可惜發生了一場車禍,讓這河流沒有太長的長度,享年31歲。
人生如一條河:長度
人的一生就真的有如一條河,一條河是由長度,寬度與深度來決定他的樣貌,長度是最直觀的,也是普羅大眾都希望的長命百歲,雖然長壽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如主角張雨生意外的車禍,又或者像美國的前NBA明星「柯比·布萊恩」的空難意外,但是諸如此類的意外發生機率都應不是太高。最好的控制長度的還是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當然這個範圍太大,不是能在一篇文章內講清楚的,所以本文不細談。但是活得久確實對於人生有著絕對性的優勢,如巴菲特的財富99%是50歲以後才獲得的,所以股神之所以是股神,還有一個硬條件就是他活得夠久,也才能持續在投資市場上繼續參與複利成長。
人生如一條河:寬度
那張雨生的寬度如何呢?在去他的故事館之前,我可能覺得還好,知道他歌聲很有特色,音高非常高。有在我小時候不少電視節目去演唱那首大家都會唱的〈我的未來不是夢〉,但是去看了故事館的簡單介紹後,上維基百科一查,大一就能在當時台灣熱門的西餐廳駐唱,然後是大學社團吉他社,代表在樂器上也非常有造詣,然後大學就自組樂團,然後出去比賽也是優勝與最佳演唱獲獎不斷,至於出道後的歌手生涯我們後面再談,這邊廣度還有一個少為人知的就是他還致力於音樂舞台劇,雖然音樂舞台劇沒有在台灣火紅,但是可以說張雨生在音樂的廣度上,超越我本來的想像。
寬度與深度 孰先孰後
但是寬度與深度,依我個人經驗,在人生的學習過程應該是先寬後深,然後深完再寬!什麼意思呢?就有如我當時上小學,國語、數學、自然、社會(現在小學就有英語)每一個科目都要學習,這就是寬度,然後到國中才將自然這一個科目分成生物和理化,而社會分成歷史、地理公民等,到了高中分成文理組,才去專修物理和化學或歷史與地理。最後上了大學選了科系,又只是文理組學科裡面的其中一份應用科學或是學術科學,是從寬到深。
如何在從深到寬呢?那就要透過職場的陶冶,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是簡單的只包含一門學科可以做好的,你想想你是一個數學老師,難道僅有數學好就好了嗎?想必不是!他還要有能把抽象的概念講成讓學生能理解,甚至於還有很多批改作業與課綱設計等諸多的事物,這些都不是數學的範圍,所以人應該是總結在一方面的成功,去複製應用到多個維度與領域,這篇文章就先說到這邊,我們為下集,如何在人生中活出深度,做個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