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忠誠的伴侶,越危險?

2023/05/1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來訪者L先生來到諮詢室,請教“如何挽回前女友”。
去年,他跟相戀半年的女友分手了。
源於一件很小的事情:
L給女友發了一條資訊,對方當天由於參加團建活動,沒有及時回復。到了晚上,L突然感到一陣無名的恐慌,開始一遍遍撥打女友的電話。等女友好不容易接上電話,L第一時間感受到的不是安心,而是憤怒。
他忍不住沖對方破口大駡:“你死哪去了?是不是背著我約會去了?”
一開始,女友嘗試解釋原因,但L死活聽不進去,一個勁地沖對方發脾氣。後來實在沒轍了,對方便暫時掛了電話。L更氣了,立刻在微信上給女友發去一句“我們分手吧”,然後不等對方回應,就將其拉黑了。
事實上在兩人交往期間,類似這樣的衝突已經不是第一次,而是很多次了。且每次等L真正冷靜下來,去找女友言歸於好,對方都會不計前嫌地答應。但唯獨那一次,女友不再選擇同意和好,而是堅持分手:
“跟你在一起,我感到很痛苦也很疲憊,我不想再繼續了。”
也由此,一場“前女友保衛戰”開始在L的生活中展開。
在此後長達一年的時間裡,L幾乎啥也沒做,滿腦子只想著一件事:
如何將前女友重新追回來。
他軟硬兼施,嘗試了很多方法:賠禮道歉,關心慰問,死纏爛打……但統統無效,對方始終不為所動。
L感到很疲憊,很挫敗,也很無奈。走投無路之下,他來到心理諮詢室,尋求幫助。
諮詢師:你為什麼那麼執著地要追回前女友?
L先生:因為我很愛她,離不開她。
諮詢師:具體一點呢?你愛她身上的哪一點特質?
L先生:呃,她對我很包容,能容忍我的爆脾氣……
諮詢師:她一年前跟你說過,她不想繼續這樣下去了。
L先生:是的,可是我捨不得她,我真的很愛她……
聽完L的故事,我腦海裡冒出一個問號:
這樣一段始終無法放下的關係,真的是基於愛嗎?
回顧L跟前女友的戀情——
他之所以“愛”前女友,源于對方能夠包容他的爆脾氣; 但與此同時,他又一遍遍地用爆脾氣去傷害、攻擊對方;當對方不再妥協,選擇離開時,他又不斷將對方往回拉……
這樣一種傷害與撕扯,令我想起國內知名精神分析師曾奇峰講過的一句話:
愛製造分離,施虐製造忠誠。
在與前女友的關係中,L就像是一名「施虐者」
施虐,其實是會上癮的。
因為它會讓人獲得一種掌控感:我可以對你為所欲為,但我不允許你離開我,因為你是屬於我的。
不難看出,L始終無法放下前女友,一直想方設法將其挽回,不是基於「愛」,而是基於「控制」。
從這個維度來講,前女友在一年前堅決選擇了離開,實為明智之舉,既能及時止損,也能實現自我保護。但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我發現,在存在施虐性質的戀愛關係中,很多像L前女友一樣的「受虐者」,其實是離不開的。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小麗。她同樣愛上了一名脾氣火爆的男子,兩人交往五年有餘。期間,她曾遭受對方的語言暴力無數次,有時還會上升到肢體暴力。身邊朋友都知道這不是一段良緣,紛紛勸她分手。
但小麗就是做不到。
經常在被男友猛烈攻擊以後,下定決心要分手,可一旦男友賠禮道歉,她又會不假思索地原諒。
我曾經問過小麗:
“他經常傷害你,你為什麼就是離不開呢?”
“因為我真的很愛他。”小麗回答。
“你愛他哪一點呀?”我繼續問道。
“他每次發完脾氣以後,都會很內疚,會加倍對我好,給我做好吃的,還唱歌給我聽。”小麗若有所思地回答。

聽完小麗的回答,我猛然意識到:
在親密關係中,受虐,也是會上癮的。
因為它同樣會讓人獲得一種隱形的掌控感:
你可以對我為所欲為,這樣你就會內疚,就不會離開我了。
換而言之,
小麗寧願持續忍受傷害,也不願離開男友,同樣不是基於「愛」,而是基於「隱形控制」
為什麼有的人需要停留在一段施虐關係中,去尋求掌控感呢?
回溯到生命早期,它多半源於一個人與母親心理分離的失敗。
根據精神分析學家瑪格麗特·馬勒的成長理論:
嬰兒在2-5個月期間,處於與母親的共生狀態;
而到了6-36個月期間,根據孩子的身體發育水準,會不斷與母親進行心理分離,逐漸發展出獨立的自我意識。
這個過程,依靠的是母親對孩子深厚的、成熟的愛。
即:母親或主要撫養者——
既要考慮到孩子的自主需要,允許孩子離開;
也要照顧到孩子的內心需求,給予孩子祝福。
如此一來,孩子才能安然離開母親的懷抱,進入到更廣闊的空間去探索世界。
而一個內在虛弱、匱乏的母親,她其實是不允許孩子與自己進行心理分離的。
為了阻止孩子離開,她可能會採取兩種做法:
① 強勢掌控:你離開,我就懲罰你。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當孩子的意志跟母親的意志起衝突時,母親不允許孩子自主做選擇。小到穿衣吃飯,大到上學就業,母親都以各種威逼利誘的方式,干涉、控制孩子的選擇。
在這樣一種共生關係中,母親用自己的意志“扼殺”了孩子的意志,成為了一名施虐者。
② 製造內疚:你離開,我就會死掉。
這種情況也很典型,當孩子不聽話時,或展露出想離開母親的意願時,母親不會直接懲罰孩子,而是呈現出一副虛弱的姿態,給孩子製造內疚:
“我辛辛苦苦為你付出那麼多,受了那麼多苦,你還忤逆我,我太難受了。”
在這樣一種共生關係中,
母親成為了一名受虐者,用自己的意志“綁架”了孩子的意志。
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如果無法與母親正常完成心理分離,那麼長大後在親密關係中,TA就會不斷重複生命早期與母親的「共生體驗」
以一個施虐者或受虐者的姿態不斷去控制伴侶,跟伴侶融為一體,無法分離。
而這樣一種存在施虐性質的戀愛關係,根本不是源於「愛」,而是源於「愛的匱乏」
它最終要麼演化成持續不斷的傷害與撕扯,要麼演化成沒有底線的包容與原諒,形成永無止境的內耗。著實是一件既折騰人、又折磨人的事情。
而如果,你也像L先生或小麗一樣,正處在一段施虐關係中,很內耗也很痛苦,卻無法分離。
怎麼辦?
透過前文對施虐關係來源的追溯,我想誠摯地邀請你:
① 誠實地問問自己:我到底愛TA哪一點?
L先生說自己很愛前女友,因為對方包容他,能容忍他的爆脾氣;
小麗說自己很愛男友,因為對方會給她做好吃的,會唱歌給她聽。
他們真正愛的,並不是對方這個人,或對方身上某種美好品質。而是留戀對方能夠像個“好媽媽”一樣包容他們,對他們“好”,亦或說,留戀自己可以像個孩子一樣,安然地享受對方的“好”。
很明顯,這不是真正的愛,而是對愛的匱乏。
就像童年時期面對虛弱、匱乏的媽媽,所渴望的一種愛的補償。
② 溫柔地抱抱自己:真正的愛,是可以離開的。
過去那個虛弱、匱乏的母親,以各種名義控制你,干涉你,不願與你分離。
她對你說,她真的很愛你。
但我想說,這不是基於愛,而是基於她自身的匱乏。
真正的愛,它是允許孩子離開的。
因為一個孩子只有經歷了與母親心理分離,跟外面世界真實碰撞,萌生出獨立自主的意志,他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才能算是完整地活著。同理,當我們處在一段無法離開的施虐關係中,它同樣不是基於愛,而是基於我們自身的匱乏。
真正的愛,它是允許自己離開,也允許對方離開的。
因為在親密關係中,伴侶存在的真正意義——
不是像“好媽媽”一樣不斷滿足我們內在的缺失與匱乏;
而是幫助我們瞭解自己未被滿足的需求,看見自己需要成長的地方。
這時,我們作為一個成年人,便可以為自己的需求去做一點事情:
我滿足自己的渴望,開始照顧好自己,為自己的需求負責任,愛我自己,安慰內在的不安。
當把力量帶回給自己的時候,我們會因此變得更加完整。當我們帶著完整的自己進入關係,便能更加清晰地覺察:
對方是不是那個真正與我匹配的人?
這是不是一段良性和諧的親密關係?
如果是的話,
相信你們會在彼此的相處中,感受到一種發自內心的愉悅與美好,雙方自然而然會萌生出將戀情進行到底的意願。
如果不是的話,
試著去跟對方坦誠溝通,看看雙方是否願意誠實地面對關係中存在的問題,一起想辦法解決,共同創造這段關係的未來。
如果對方選擇停留原地,不願自省也不願改變,
那就及時止損,勇敢地選擇放手吧,你值得擁有更完滿的愛情,更和諧的人生。
寫在最後: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
“成長,是一個終身哀悼的過程。”
無論是孩子早期與母親的心理分離,還是成人之後與一段親密關係分離,我們都會面臨一個客體的喪失體驗。
而一個人的完整成長,需要不斷刺破共生關係的保護之殼,不斷面對各種分離與喪失,最終翱翔在無限世界。
武志紅老師說:
當一隻鷹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時,
它的心中,藏著過去的所有畫面,藏著對過去的愛,
這構成了一種自然而然的忠誠。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一個翱翔在無限世界的人,並不需要通過控制去挽留愛,也不需要通過妥協去維持愛。
作為一個成熟完整的個體,他會對親密關係維持著一種自愛的忠誠,而不是一種盲目的忠誠。
而這份完整與忠誠,會引領著兩個人攜手並進,共同領略親密聯結的愉悅與美好。
或許,這才是關於愛的最終走向。【EN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會員
67內容數
是戳穿係,不是治愈係。飯糰@亮亮帶你「關注自我和內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