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診AI病了嗎? 對AI恐慌焦慮又習慣依賴? 正確的觀念心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AI來勢洶洶,你是否也出現了下面的症狀?

焦慮AI發展太快怎樣都學不完?
擔心自己被AI淘汰甚至失業?
遇到問題想從AI直接得到解答?
想用AI取代現有全部工作流程?
喜歡直接使用AI生成內容?
覺得自己的產出品質不如AI?

以上,你中了幾個呢?

一起留言討論吧!

如果前面的症狀你中了3個以上,

一定要了解今天要介紹2大類4種AI病與解法,

避免這些陷阱與壓力影響工作甚至是 身心健康,

並用正確的心態來面對,提升自我。

首先是第一類,主要是我們在面對AI衝擊時常出現的焦慮恐慌

焦慮恐慌1:資訊焦慮

面對突飛猛進的AI革命,

你是否什麼都想學、害怕錯過跟不上時代?

結果根本沒時間消化,造成腦袋渾沌不堪,

甚至作出錯誤判斷影響生活。


資訊焦慮的主因,

來自於競爭本能與害怕失去的天性。

原始人時代,我們為了生存爭奪資源,

從製作武器打獵、到建造房屋避免攻擊,

都是為了生存提升競爭力的結果。


因此,即使現在我們早就不需擔心生存,

但腦中仍存有史前時代怕被淘汰的生存機制。

例如,當你看到一篇可能有用的教學文章時,

就算沒時間看,是否也會先收藏起來呢?


這就跟我們從遠古時代就懂儲存糧食,是一樣的道理。

儲糧雖然有備無患,但糧食若不定期消耗就會腐敗,

就像吸收過多資訊都不整理,反而會讓腦袋更雜亂無章。

因此,在努力學習追逐AI新技術的同時,

請務必留給自己消化整理思考沉澱的時間。


焦慮恐慌2:自卑恐慌

如果你學習的動機是恐懼多過期待,

焦慮自己的工作將被取代,害怕未來被社會淘汰,

那麼你可能陷入了自我矮化的自卑恐慌中。

自我矮化的原因,

是因為認為人類獨特的價值在於智力,

透過創造與勞動,才打造出了現在的文明。

因此,當AI在智力、創造與勞動力超越人類時,

便出現自我矮化的心理,否定自我的存在價值,

甚至恐慌害怕抗拒反對。

然而,從哲學廣義的角度來思考,

你的存在,就具有價值,

你的外貌打扮、內在個性的每一個細節,

造就了獨一無二的你。

對你身邊真正關心你的親朋好友來說,

即使你毫無生產力,

他們也不會抹滅你的存在與物質外的貢獻,

就像我們在心靈上,深愛著我們的寵物,

但實際上,寵物卻沒有提供任何物質回饋。

因此,當你恐懼自己的工作將被取代時,

不妨反過來盤點,有什麼東西是你不可能會被AI取代的?

用更寬廣的角度,來肯定生產力之外的自我價值。

接下來是第二類,關於我們在使用AI時會出現的陷阱迷思


陷阱迷思1:速度迷思

你是否認為AI能大幅減少生產時間,

因此努力想將過去工作流程,全部用AI取代呢?

生成式AI的確讓文字、影像、聲音的產出一飛衝天,

但除了這些我們能實際感知的成果以外,

工作還是需要溝通、決策、執行、合作等過程,

才能順利結案,而不是單純只看產出結果。

此外其實有許多項目,與其花費時間在與AI溝通詠唱,

還不如使用傳統流程處理會來的快。

例如像AI生圖技術,因為手部常出現錯誤而被視為一大罩門,

當你花大量時間在調整手部時,也許直接用PS替換合成還比較快。

raw-image

因此,請勿落入AI就是速度快的新技術偏誤迷思,

反而可能因此浪費更多時間,影響專案進行而得不償失。

陷阱迷思2:品質陷阱

你是否認為AI產出的品質非常出色而大量採用呢?

但如果因此完全仰賴AI生成的成果,

可能也會弱化自己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

尤其像是ChatGPT最廣為人詬病的一點是,

他會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如果沒有查證很容易就會誤信甚至影響決策。

raw-image

此外,也最好不要一股腦全部採用,

盡可能結合自己的觀點、用語與創作,

不只能避免錯誤,

也才能在AI爆炸時代,創作出屬於人類獨特的溫度。

最後是

結論

生成式AI的出現,

讓人類過去引以為傲的思考結晶能快速產出。

但這些缺乏思考過程的成果,

本質上其實只是人類喜歡的幻象。

假如今天主宰地球的生物是貓,

那麼AI生成的結果可能就會是 這些東西,

你還會覺得厲害嗎?

raw-image

所以,目前的生成式AI,只是快速產出了炫目的七彩泡泡,

讓你以為人類的價值僅止於視覺效果,

然而泡泡戳破後,卻是空心虛無的。

因此,或許我們無須資訊焦慮、自卑恐慌,

而是把AI當作一種輔助生產工具來提升速度與品質,

將重心回歸思考本質來決策,

強化溝通、執行、合作等全方位能力,

讓自己能夠與時俱進,不斷成長。

祝福你善用AI、突破自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Z Make的沙龍
5會員
13內容數
EZ Mak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25
LINE貼圖上架帳號申請超簡單,只需要三大步驟,跟著本文教學你就可以馬上搞定!
Thumbnail
2023/09/25
LINE貼圖上架帳號申請超簡單,只需要三大步驟,跟著本文教學你就可以馬上搞定!
Thumbnail
2023/05/26
2024國民黨總統提名落幕, 郭董雖然發表了聲明坦承落敗, 但李組長眉頭一皺,覺得案情並不單純, 於是請ChatGPT來幫忙分析, 看看話中是否藏有玄機。 你覺得哪段文字最有可能有弦外之音呢? 一起留言討論吧! 今天要和你分享如何利用ChatGPT來分析文字語意, 找出文字表面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Thumbnail
2023/05/26
2024國民黨總統提名落幕, 郭董雖然發表了聲明坦承落敗, 但李組長眉頭一皺,覺得案情並不單純, 於是請ChatGPT來幫忙分析, 看看話中是否藏有玄機。 你覺得哪段文字最有可能有弦外之音呢? 一起留言討論吧! 今天要和你分享如何利用ChatGPT來分析文字語意, 找出文字表面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Thumbnail
2023/05/20
你看過Joeman奢華與平價滷肉飯對決了嗎? 為什麼一碗30元的滷肉飯,有人敢賣到610呢? 先來看看奢華滷肉飯的介紹 選用台灣黑毛豬,靠近臉頰的松坂肉,用鳳梨汁、大蒜、醬油醃漬一晚入味,並以八角、花椒、薑蒜與鮮甜蔬菜為底,將黑五花肉、帶皮豬頸肉+豬皮熬成滷汁,佐上滷黑毛豬肚與糖心蛋,再搭配日本越光
Thumbnail
2023/05/20
你看過Joeman奢華與平價滷肉飯對決了嗎? 為什麼一碗30元的滷肉飯,有人敢賣到610呢? 先來看看奢華滷肉飯的介紹 選用台灣黑毛豬,靠近臉頰的松坂肉,用鳳梨汁、大蒜、醬油醃漬一晚入味,並以八角、花椒、薑蒜與鮮甜蔬菜為底,將黑五花肉、帶皮豬頸肉+豬皮熬成滷汁,佐上滷黑毛豬肚與糖心蛋,再搭配日本越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AI)蓬勃發展,個人和組織紛紛開始學習應用AI。然而,許多有意採用AI的人可能發現自己尚未做好充分的準備,面對AI的出現感到茫然,甚至可能引發「AI恐懼症」(AI-phobia)。 2023年7月,《組織動態》(Organizational Dynamics)期刊上刊登了一篇文章〈A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AI)蓬勃發展,個人和組織紛紛開始學習應用AI。然而,許多有意採用AI的人可能發現自己尚未做好充分的準備,面對AI的出現感到茫然,甚至可能引發「AI恐懼症」(AI-phobia)。 2023年7月,《組織動態》(Organizational Dynamics)期刊上刊登了一篇文章〈A
Thumbnail
AI 的出現擊垮了人類何以為「人」的驕傲,我們對 AI 的恐懼反映了人類自身的存在危機。AI 在大量數據的訓練下產生了專屬機器的「暗知識」,而暗知識將會顛覆人類社會對科技的想像。
Thumbnail
AI 的出現擊垮了人類何以為「人」的驕傲,我們對 AI 的恐懼反映了人類自身的存在危機。AI 在大量數據的訓練下產生了專屬機器的「暗知識」,而暗知識將會顛覆人類社會對科技的想像。
Thumbnail
在媒體大肆報導、社群廣泛分享下,AI生成技術已經成為無人不知曉的話題。 如果說2023年是AI技術普及化的元年,我想應該沒有什麼人反對。 但熱潮發生後緊接而至的,就是一連串的社會恐慌....
Thumbnail
在媒體大肆報導、社群廣泛分享下,AI生成技術已經成為無人不知曉的話題。 如果說2023年是AI技術普及化的元年,我想應該沒有什麼人反對。 但熱潮發生後緊接而至的,就是一連串的社會恐慌....
Thumbnail
生成式人工智能處於技術創新的最前沿,涵蓋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等一系列技術,近年來不斷發展並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人工智能算法現在能夠產生原創且引人注目的內容,包括圖片、音樂,甚至和人類原創相似的文本。 正是這些功能讓像 ChatGPT 這樣的應用獲得了媒體的廣泛報導。
Thumbnail
生成式人工智能處於技術創新的最前沿,涵蓋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等一系列技術,近年來不斷發展並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人工智能算法現在能夠產生原創且引人注目的內容,包括圖片、音樂,甚至和人類原創相似的文本。 正是這些功能讓像 ChatGPT 這樣的應用獲得了媒體的廣泛報導。
Thumbnail
AI來勢 洶洶,你是否也出現了下面的症狀? 焦慮AI發展太快怎樣都學不完擔心自己被AI淘汰甚至失業遇到問題想從AI直接得到解答想用AI取代現有全部工作流程喜歡直接使用AI生成內容覺得自己的產出品質不如AI 以上,你中了幾個呢? 一起留言討論吧! 如果前面的症狀你中了3個以上, 一定要了解今天要介紹2
Thumbnail
AI來勢 洶洶,你是否也出現了下面的症狀? 焦慮AI發展太快怎樣都學不完擔心自己被AI淘汰甚至失業遇到問題想從AI直接得到解答想用AI取代現有全部工作流程喜歡直接使用AI生成內容覺得自己的產出品質不如AI 以上,你中了幾個呢? 一起留言討論吧! 如果前面的症狀你中了3個以上, 一定要了解今天要介紹2
Thumbnail
從去年開始AI話題不斷延燒, 我們在面對一個新事物的來臨時, 心中一定是抱著不確定性與害怕, 不知道它們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保持職場競爭力, 提升自我價值絕對是首要任務。 AI取代不了的職場特質,無非就是「人性」, 就目前現有的資訊可以知道, AI是在既有的海量資料中,萃取出精華資訊, 而這些資
Thumbnail
從去年開始AI話題不斷延燒, 我們在面對一個新事物的來臨時, 心中一定是抱著不確定性與害怕, 不知道它們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保持職場競爭力, 提升自我價值絕對是首要任務。 AI取代不了的職場特質,無非就是「人性」, 就目前現有的資訊可以知道, AI是在既有的海量資料中,萃取出精華資訊, 而這些資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讓我們能夠更加快速、精準地解決各種問題,但是也帶來了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AI技術可能會帶來的風險和挑戰。 今天晚上在我腦中閃過一個念頭:如果AI因為硬體產生錯誤,而造成錯誤學習,演變成某種特定的偏差,是不是會類似生物腦的精神障礙?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讓我們能夠更加快速、精準地解決各種問題,但是也帶來了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AI技術可能會帶來的風險和挑戰。 今天晚上在我腦中閃過一個念頭:如果AI因為硬體產生錯誤,而造成錯誤學習,演變成某種特定的偏差,是不是會類似生物腦的精神障礙?
Thumbnail
人的抗拒多半來自因為不理解,而產生的恐懼、害怕、擔心、焦慮。但是我想AI不太可能真的取代人,反而是無法與AI共事的人,最終才會被淘汰。 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善用AI,與它成為夥伴,而不是抗拒它,也只有做到接納,才能有改變與創造的可能。
Thumbnail
人的抗拒多半來自因為不理解,而產生的恐懼、害怕、擔心、焦慮。但是我想AI不太可能真的取代人,反而是無法與AI共事的人,最終才會被淘汰。 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善用AI,與它成為夥伴,而不是抗拒它,也只有做到接納,才能有改變與創造的可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