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大家一個就醫我認為的小秘訣,找比較少人看的醫師,就可以跟醫生多聊天,第二找兒童青少年專長的,這種的也比較會多一點對話。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urt Forster的沙龍
2會員
60內容數
我是有焦慮狀況的人,這個專題主要分享我經歷的故事以及我對精神科和心理有關的心得。
Burt Forste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24
雖然我上一篇說會所模式的好,但是後來我發現我在經歷過會所模式之後我覺得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會所的理念是不把人當病人,這當然很好,但是不是每個人功能都很高、狀況都很好,有些人就是當下正在被情緒困擾、被妄想、幻聽等等症狀困擾,當會所的職員沒有一點精神疾病的知識,就會比較無法同理,在帶會員做事的過程把精障
2024/12/24
雖然我上一篇說會所模式的好,但是後來我發現我在經歷過會所模式之後我覺得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會所的理念是不把人當病人,這當然很好,但是不是每個人功能都很高、狀況都很好,有些人就是當下正在被情緒困擾、被妄想、幻聽等等症狀困擾,當會所的職員沒有一點精神疾病的知識,就會比較無法同理,在帶會員做事的過程把精障
2024/11/02
我前幾個月天天很痛苦,真的覺得活不下去,到現在好了至少三分之二,已經有動力做事、出門、去社區復健中心跟人社交,理解力也變好了一些,前後差這麼多,所以說憂鬱是有機會好的,我都有點驚訝我可以差這麼多,而且應該也不是藥物的幫忙,我的藥都差不多,之前換過很多都沒什麼幫助。
不過雖然近期憂鬱好很多,但常常晚
2024/11/02
我前幾個月天天很痛苦,真的覺得活不下去,到現在好了至少三分之二,已經有動力做事、出門、去社區復健中心跟人社交,理解力也變好了一些,前後差這麼多,所以說憂鬱是有機會好的,我都有點驚訝我可以差這麼多,而且應該也不是藥物的幫忙,我的藥都差不多,之前換過很多都沒什麼幫助。
不過雖然近期憂鬱好很多,但常常晚
2024/09/27
我覺得精神科的職能治療師也要多多參考不同的助人模式,例如心理治療師是怎麼幫助精神模式非主流者。還有會所模式,那會跟在醫院有很大的不同,精神模式非主流者不再被當作病人,而是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找回自信,在其中,會員的自主權比在醫院高,比較有個人化的感覺,這不也是職能治療要追求的嗎?但是看看精神科醫院裡
2024/09/27
我覺得精神科的職能治療師也要多多參考不同的助人模式,例如心理治療師是怎麼幫助精神模式非主流者。還有會所模式,那會跟在醫院有很大的不同,精神模式非主流者不再被當作病人,而是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找回自信,在其中,會員的自主權比在醫院高,比較有個人化的感覺,這不也是職能治療要追求的嗎?但是看看精神科醫院裡
你可能也想看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其實我本來不打算先寫這個,但這些似乎對大眾比較重要,加上今天回診時,醫生建議我某些部分可以先壓著不發表,所以先來寫比較不起爭議的部分,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分享給別人。
以下都來自於我個人的經驗,如果你不同意,你是對的,你要快樂。
快速懶人包
精神科病史會影響商業保險,你保好了嗎?
挑選診所或
其實我本來不打算先寫這個,但這些似乎對大眾比較重要,加上今天回診時,醫生建議我某些部分可以先壓著不發表,所以先來寫比較不起爭議的部分,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分享給別人。
以下都來自於我個人的經驗,如果你不同意,你是對的,你要快樂。
快速懶人包
精神科病史會影響商業保險,你保好了嗎?
挑選診所或

聊天某個程度是最棒的訊息獲得來源!
一個人能講出來,代表他有一定程度是相信那些資訊的。而找到可靠的資訊提供者,我們就有源源不斷的寶藏去持續挖掘。紀錄自己的啟發,自己的生活也會更豐富。
這邊是我與1000+人聊天後,發現在聊天中,成為更好自我所需要這3個小訣竅
小訣竅1 - 帶著學習的心態,聽(但不一

聊天某個程度是最棒的訊息獲得來源!
一個人能講出來,代表他有一定程度是相信那些資訊的。而找到可靠的資訊提供者,我們就有源源不斷的寶藏去持續挖掘。紀錄自己的啟發,自己的生活也會更豐富。
這邊是我與1000+人聊天後,發現在聊天中,成為更好自我所需要這3個小訣竅
小訣竅1 - 帶著學習的心態,聽(但不一

你擅長訪問他人嗎?
前陣子我因為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的ICORPS計畫,訪問許多藥廠的統計學家與相關的人。我發現訪問專家其實相當有收穫!專家有很多見解是我們很難知道的,我自己就受到很多啟發。
而我也會反思,之後要如何訪問別人,可以更讓這些對話發揮價值?
成為更高效的交流者,讓訪問更具意義的3個技巧:

你擅長訪問他人嗎?
前陣子我因為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的ICORPS計畫,訪問許多藥廠的統計學家與相關的人。我發現訪問專家其實相當有收穫!專家有很多見解是我們很難知道的,我自己就受到很多啟發。
而我也會反思,之後要如何訪問別人,可以更讓這些對話發揮價值?
成為更高效的交流者,讓訪問更具意義的3個技巧:

國民義務教育真的不太重視我們的心理健康,再加上精神疾病常常被汙名化,更遑論學校會教我們在壓力大時,要怎麼樣去身心科求助,要如何跟精神科醫生溝通了!
這篇文章以「如果你要去身心科看診,你可以怎麼做」的角度出發,列出幾點看診前中後你可以做的事情,提供已有看診經驗或預計未來想要去看診的朋友們做參考。

國民義務教育真的不太重視我們的心理健康,再加上精神疾病常常被汙名化,更遑論學校會教我們在壓力大時,要怎麼樣去身心科求助,要如何跟精神科醫生溝通了!
這篇文章以「如果你要去身心科看診,你可以怎麼做」的角度出發,列出幾點看診前中後你可以做的事情,提供已有看診經驗或預計未來想要去看診的朋友們做參考。
上一章討論了身心科「初診」時會遇到的問題,本章接著討論幾個「複診」過程中的常見疑惑。
★如何在有限時間內表達清楚自己的問題?
醫師看起來都很忙,如果有很多問題想問,很多困擾想解決,又該怎麼辦才好?
初診時為了收集詳盡資料,平均看診時間會比較長。相較之下,複診的看診時間就顯得短了許多,這當然會令人感
上一章討論了身心科「初診」時會遇到的問題,本章接著討論幾個「複診」過程中的常見疑惑。
★如何在有限時間內表達清楚自己的問題?
醫師看起來都很忙,如果有很多問題想問,很多困擾想解決,又該怎麼辦才好?
初診時為了收集詳盡資料,平均看診時間會比較長。相較之下,複診的看診時間就顯得短了許多,這當然會令人感
上一章討論了如何在大醫院與小診所之間選擇,以及如何在不同醫療院所間選擇。不過現今大部分醫療院所都不只有一位醫師,因此本章將進一步討論「如何選擇醫師」。
上一章討論了如何在大醫院與小診所之間選擇,以及如何在不同醫療院所間選擇。不過現今大部分醫療院所都不只有一位醫師,因此本章將進一步討論「如何選擇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