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討論了身心科「初診」時會遇到的問題,本章接著討論幾個「複診」過程中的常見疑惑。
★如何在有限時間內表達清楚自己的問題?
醫師看起來都很忙,如果有很多問題想問,很多困擾想解決,又該怎麼辦才好?
初診時為了收集詳盡資料,平均看診時間會比較長。相較之下,複診的看診時間就顯得短了許多,這當然會令人感到不適應(甚至不愉快)。
原則上複診重點主要是擺在「症狀變化」,所以當然就牽涉到「治療效果」。由於一般門診是以「藥物治療」為主,因此需要評估的就是「藥物療效」與「藥物副作用」。
但如果這次看診主要是希望找醫師談話、解決近日的生活困擾呢?
我的建議是:分清楚「主要問題」與「次要問題」。
上一章曾提到的建議「事先寫下來」依然適用於複診。整理好幾個想討論的重點,並依照自己感受到的「迫切度」高低依序列出。
就診時可以先簡短告知今天想討論的問題,或者直接拿給醫師看。如此一來,醫師可以先有一個底,判斷該如何拿捏時間並評估重要性,討論的效率也能提高許多。
★應該把精神科醫師「當朋友」嗎?
我已經看診很久了,和醫師無所不談,甚至感覺比家人、朋友還要親近,可以真的把醫師當成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