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親子部落客與曬娃的這件事-2(談論親子關係是否穩固在其中的重要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為什麼在這件事情上,親子關係是這樣的重要呢?

前段文章有提到,好的關係就是個家庭最好的防護傘,擁有讓問題風險降到最低的能力。

當孩子知道父母總願意花費一定時間跟他們玩,能夠有耐心了解他們的想法,做事情也總是會考量他們的想法或考慮他們的反應,大概孩子都可以從父母平時的言語行動裡感受到他們就是很重要的。

那懷有這樣心意的父母所留下的那些紀錄通常也都是正面有愛的(孩子開心貼心的)、有趣的(孩子被欣賞且有創意的反應)、有成就感的(孩子克服某些困難的紀錄)以及有界線的(因為不希望孩子受傷),懷抱著替孩子或是其他孩子著想的心去分享,即使百密仍有一疏,要是真的不慎在分享時引發什麼效應,效應通常也不會太大。

而且同時,有鑑於原有的關係信任度夠高,孩子也比較不會立即對父母失望透頂或獲取過大傷害,會給予父母一些理性溝通的機會,且這樣的父母親也通常會想辦法調整補救,真心道歉並且重新調整出更能保護孩子的界限。

人要裡外毫無縫隙本就困難,畢竟大家都只是人,誰又能不犯錯或是在無意識中忽略掉一些事物呢,家庭生活中要從未遇到風雨也是極為困難的。但盡力在當下相互真心對待,家庭仍可以漸漸形成一股越來越能互信、互助跟接受調整的關係,孩子跟爸爸媽媽可以在小跌跤裡互相成長,手機外的孩子與父母也會越來越能從雙方身上感受到開心與滿足,未來,那些照片與紀錄可以被多少人看到,對這個家庭,也或許漸漸的不會那麼的重要了。

但如果沒有平時的耕耘呢?
那在遇到危機時,可能就勢必要花一段時間去進行親子間的關係修補了,不論是大的洞或是小的洞都可能是需要的。雖然更多時候,在關係疏遠的家裡,通常孩子會就此帶著那些痕跡一起長大,因為父母也不一定會想或有時間精力去修補那些坑洞。在長大的時候,孩子便只能自己療癒自己,就像那個總是在親戚口中聽見自己長得比姊姊醜、看起來總是一臉蠢笨的孩子一樣,在爸爸媽媽意識到這些可能會是傷害以前,孩子只能自我提醒,鼓勵自己不受這樣的言語影響,可難過的是,即使,你以為時間會讓他忘記言語的傷害,但其實也已經刻印在他的身體裡。

有時,我們可能真的都是個不怎麼樣的大人,但當行動的過程裡都願意替孩子的成長著想,在他們眼中,我們就可以是如超人般的一般人的,這樣的眼光,不是很值得去保護與珍惜嗎?

註:在此也分享一下我個人的反思。身為一個也很常遇到可愛孩子的心理師,我實在也是可以理解父母很想分享這些孩子對自己的喜歡有多可愛,以及我對孩子的愛有多深的那一種忍不住,偶爾我也會忍不住分享遇到的一些可愛孩子的行徑,雖然我會拿掉孩子的特徵描述,分享的日期也會刻意模糊掉,更幾乎不提及任何相關的資料,可在做完了保護的機制後,我內心仍是知道,在單方面的分享時,被滿足的人只有我,孩子知道後是不是也會是開心的,我並無法確實追蹤到,也或許,對他來說,他更想要跟我獨享這樣的回憶也說不定呢。所以,為我來說,我依然想做出一些調整,雖然知道孩子不會跟我計較,但這是會讓我比較自在的我的界限,那麼,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們,想要把自己的界限設在哪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師救命啊之家長求救雜燴集的沙龍
4會員
4內容數
分享與收錄那些親子教養與互動的經驗。希望能有一些幫助,文章不會太短,但會盡量不要太長。
2024/07/18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2024/07/18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2023/05/31
曬娃這個議題在某一年蔡阿嘎幫兒子蔡桃貴舉辦特展時便曾被提起,並引發高度爭議。記得當時大學生論題(Dcard)中有諸多網友針對這樣的舉動,質疑蔡阿嘎夫妻有過度商業化或物化孩子的情形.......
Thumbnail
2023/05/31
曬娃這個議題在某一年蔡阿嘎幫兒子蔡桃貴舉辦特展時便曾被提起,並引發高度爭議。記得當時大學生論題(Dcard)中有諸多網友針對這樣的舉動,質疑蔡阿嘎夫妻有過度商業化或物化孩子的情形.......
Thumbnail
2022/10/01
在醫院工作的時間裡,有時候會聽到家長向我反映,教養書籍上寫的同理心等等的技巧對他來說很難應用在生活裡,所以一直以來都只能先用打罵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因為打罵這麼方式他用的比較順手,而且至少還可以讓小孩短暫聽話。你也有一樣的困惑過嗎?歡迎閱讀本篇文章。
Thumbnail
2022/10/01
在醫院工作的時間裡,有時候會聽到家長向我反映,教養書籍上寫的同理心等等的技巧對他來說很難應用在生活裡,所以一直以來都只能先用打罵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因為打罵這麼方式他用的比較順手,而且至少還可以讓小孩短暫聽話。你也有一樣的困惑過嗎?歡迎閱讀本篇文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親子互動是兒童發展的基石,它涵蓋了情感、認知和社交層面。積極的親子互動有助於兒童建立自信、情感連結和成功的未來。通過了解互動的心理學,父母和監護人可以更好地支持兒童的發展,為他們打造一個愛和關懷的家庭環境。
Thumbnail
親子互動是兒童發展的基石,它涵蓋了情感、認知和社交層面。積極的親子互動有助於兒童建立自信、情感連結和成功的未來。通過了解互動的心理學,父母和監護人可以更好地支持兒童的發展,為他們打造一個愛和關懷的家庭環境。
Thumbnail
親子教育的最佳方式,從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必須因人、因環境、因時間、因年紀、甚至因財力,而有不同的調整。😘 ​但情感交流,就是只要生而為人都具備的天生能力,則必須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好好對話」,日積月累來建立起親子間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親子教育的最佳方式,從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必須因人、因環境、因時間、因年紀、甚至因財力,而有不同的調整。😘 ​但情感交流,就是只要生而為人都具備的天生能力,則必須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好好對話」,日積月累來建立起親子間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有位教育專家這麼消遣自己:「原本我有三大育兒理論,可是當我有了三個孩子後,我什麼理論都沒有了!」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但是就如同企管理論百百種,樣樣似乎都言之成理,但是若要直接套用別人經驗,恐怕是無效的。 教養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特質或每個家庭獨特的親子互動狀況,別人的救命仙丹也許會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有位教育專家這麼消遣自己:「原本我有三大育兒理論,可是當我有了三個孩子後,我什麼理論都沒有了!」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但是就如同企管理論百百種,樣樣似乎都言之成理,但是若要直接套用別人經驗,恐怕是無效的。 教養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特質或每個家庭獨特的親子互動狀況,別人的救命仙丹也許會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孩子是寶貝,也是父母最捨不得的心頭肉。所以當孩子們有了偏差行為,父母的態度,父母的處理方式,都是最重要的,是縱容或是偏袒,其實都是學問,也讓孩子們從小到大,心中的一把衡量尺,懂得什麼是錯誤 什麼是正確的好法則,似乎就是關係著親子關係,時刻都是重要,絲毫不容忽視。
Thumbnail
孩子是寶貝,也是父母最捨不得的心頭肉。所以當孩子們有了偏差行為,父母的態度,父母的處理方式,都是最重要的,是縱容或是偏袒,其實都是學問,也讓孩子們從小到大,心中的一把衡量尺,懂得什麼是錯誤 什麼是正確的好法則,似乎就是關係著親子關係,時刻都是重要,絲毫不容忽視。
Thumbnail
有30多年的時間,在幼教領域陪伴家長與孩子們共同成長,覺得親子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也非常重要。當家長帶著愁眉來問我,孩子的無理取鬧,不聽話,讓他們疲憊不堪,很累。這樣的狀況層出不窮,我也曾在公開的親師座談會,或私下與家長晤談,共同討論找出最能適合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有30多年的時間,在幼教領域陪伴家長與孩子們共同成長,覺得親子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也非常重要。當家長帶著愁眉來問我,孩子的無理取鬧,不聽話,讓他們疲憊不堪,很累。這樣的狀況層出不窮,我也曾在公開的親師座談會,或私下與家長晤談,共同討論找出最能適合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孩子的存在為家庭帶來歡笑與感動,卻也時刻隱藏著一觸即發的不悅。當孩子持續犯錯,考驗的是家長的耐心與包容,若願意放下姿態理解孩子的心,便開啟了親子之間最深刻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孩子的存在為家庭帶來歡笑與感動,卻也時刻隱藏著一觸即發的不悅。當孩子持續犯錯,考驗的是家長的耐心與包容,若願意放下姿態理解孩子的心,便開啟了親子之間最深刻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夠反思自己童年的人際關係,幫助自己成長,就可以提供給孩子—你一定可以提供給自己的孩子的—穩固的連結,成為未來人生中忠誠關係的基礎。孩子的未來我們無法控制,但卻能夠盡量讓他懂得和會好好對待自己的人做朋友,幫助他找到人生中深刻的意義。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夠反思自己童年的人際關係,幫助自己成長,就可以提供給孩子—你一定可以提供給自己的孩子的—穩固的連結,成為未來人生中忠誠關係的基礎。孩子的未來我們無法控制,但卻能夠盡量讓他懂得和會好好對待自己的人做朋友,幫助他找到人生中深刻的意義。
Thumbnail
教養子女是我們這輩子最艱難的課題之一。日常生活的壓力讓許多父母深感罪惡、反覆煎熬,心想如果有多一點的時間、少一點的疲倦,或甚至只要知道該從何處下手,就能夠做得更好一點。人類的天生構造其實無法處理現代生活壓在我們身上的重擔,也因此讓我們難以傾聽與生俱來的父母本能。
Thumbnail
教養子女是我們這輩子最艱難的課題之一。日常生活的壓力讓許多父母深感罪惡、反覆煎熬,心想如果有多一點的時間、少一點的疲倦,或甚至只要知道該從何處下手,就能夠做得更好一點。人類的天生構造其實無法處理現代生活壓在我們身上的重擔,也因此讓我們難以傾聽與生俱來的父母本能。
Thumbnail
與孩子正向的連接、良好的互動習慣是從小開始培養。建立良好親子關係除了能讓彼此更親密,也能讓孩子正向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要如何培養與增進親密關係,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把重心放在每次的互動中,你將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Thumbnail
與孩子正向的連接、良好的互動習慣是從小開始培養。建立良好親子關係除了能讓彼此更親密,也能讓孩子正向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要如何培養與增進親密關係,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把重心放在每次的互動中,你將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