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179:六月 人民不會忘記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匆匆來到六月,怎麼一下子就來到六月?其實五月的事情還未忙完,例如明明5月31日前要報稅,但一下子就六月,來不及了。時間之快冷不及防,不知道是天爸的時鐘太快,還是歲月本就無情,一直不想面對六月,但六月偏偏以其四季分明的節奏來到,不知道世界各地的香港人是否來得及為六月感到悲傷。

raw-image

台灣的五六月之交遇上要來不來的颱風,前一刻還熱到35度,曬得我們都黑成炭,但瞬間又傾盆大雨,放在屋簷下的雨鞋都裝滿水。或許我們忙著應對忽熱忽雨的無常,忽視了原來六月已經來到。

香港人的六月一直充滿情緒,是一種香港人共度患難的集體記憶。不只源自1989年,時間一直往前推,1972年的618水災,死傷慘重,香港的電視台二話不說就各辦籌款節目。同舟共濟,香港人自救,香港人救香港人,或許那是六月對香港人特別具有意義的開始。

六月的重要,當然不能不談1989年的六四事件,那是對香港人多麼重大的打擊。1979年開始,香港人被告知命運不能自主,1984年知道將在1997年來到大限,要走的人快馬加鞭,沒資格離開的人只好期盼中國變得更好。但在距離1997還剩8年的時候,中國以屠城血洗天安門的方式告訴世界,中國是一個不談人權,是一個不重視人命的政權。香港人開始年復一年坐在維園,不只為死者悼念,也為對中國曾經期盼的一絲美好悼念。

然而燭光不再了。但與其說政權打壓熄滅燭火,更現實的是哀大莫於心死。香港人只求民主與自由,但偏偏中國視香港人為五等外人,連自家中國人都不配有民主自由,甚麼時候輪得到香港?在年復一年的輪迴之中,我們都心死了,與其高攀成為中國人,想為中國人爭取民主自由,不如腳踏實地自認是香港人。與其為中國擔心,不如面對現實為香港擔憂。當香港人不再是中國人,香港人其實只為人道、為公義點起燭光,中國人自己不關心的事,何必要香港外人來替他們爭取?

香港人不再是中國人,香港人是香港人!

來到2019年,香港人在六月首先走上街頭,和平表達反送中的訴求。首先是100萬人的和平大遊行,但政府無視民意,強硬要送中條例如期在6月12日跑完流程,勢必強硬通過。香港人再次走上街頭,和平包圍立法會,政府利用大量具殺傷力武器攻擊和平的香港人。即使後來激使200萬人再次和平走上街頭,都打動不了香港那個以軍法統治香港的鐵碗政府。從那一刻開始,那個政府已經失去認受性,他們的存在只因為用武力佔領著香港,香港淪為中國佔領區。

六月是自由香港的終點,1997年6月30日,香港最後的自由光輝歲月告一段落。文明的香港交到中國人手中,偉大的城市開始奏起悲歌,即使曾經血脈相連,但偏偏我們互不認識,你誤解了我,我錯付了你。你對我曾經的承諾一一失約,我也無心留在這個家中勉強下去。

五月開始,日出的時間越來越早,陽光早早就照遍大街小巷,滲進家家戶戶。清晨五點多刺眼的光線就叫人心煩,天爸在白日難以熟睡。醒來了,就睡不回去。躺著的時間過得很慢,四年前的記憶抹不去,有時候混入一些天安門的畫面,但天安門是紅色的,記憶中的雨水卻是藍色的,是2019年無誤,或者2019與1989都是一樣,是源自同類的記憶。

黎明請你不要來,上一代的人很想睡得更沉,只想夢幻感覺永遠存在。而今天的香港人期待著黎明來到,因為黎明不來,同行兒女歸家無期。哪有異鄉人不想回家?香港人在香港安全地、免於恐懼地好好生活,那本應天經地義的事,但偏偏現在香港不能。

六月匆匆來,會不會匆匆去?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9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三個仔女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個仔女
238會員
278內容數
原本只是一個不凡不過的爸爸,但因為希望三個子女能接受華德福教育,所以在2015年移民台灣。經過十年寒暑,三個仔女也慢慢長大。孩子就像一面鏡子,在這段陪伴成長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過去,也望見我們一家的未來。邀請大家一起了解天爸的過去,聆聽現在的心情,展望未來的變化。
三個仔女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在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說再見,在蛇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好好兌現再見的承諾。 先從農曆年前大掃除開始說起,在最後一班垃圾車來到前,天爸忙著把一件又一件隨處亂放的舊物收好。如果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保留價值的,就試著丟掉。我們一家五口,再加上兩位不時來短住的長輩,人口
2025/01/29
「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在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說再見,在蛇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好好兌現再見的承諾。 先從農曆年前大掃除開始說起,在最後一班垃圾車來到前,天爸忙著把一件又一件隨處亂放的舊物收好。如果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保留價值的,就試著丟掉。我們一家五口,再加上兩位不時來短住的長輩,人口
2025/01/20
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說「再見」。 為什麼天爸要寫部落格?先從我們家移民來台灣說起,移民的念頭從2012年開始冒起,直至2014年的年初,因為教育的原因,我們決定移民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夢。2012-2014年,香港繁華無比,比較多的是移民海外的港人回流香港,而準備移離香港
2025/01/20
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說「再見」。 為什麼天爸要寫部落格?先從我們家移民來台灣說起,移民的念頭從2012年開始冒起,直至2014年的年初,因為教育的原因,我們決定移民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夢。2012-2014年,香港繁華無比,比較多的是移民海外的港人回流香港,而準備移離香港
2024/12/23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2024/12/23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匆匆來到六月,怎麼一下子就來到六月?其實五月的事情還未忙完,例如明明5月31日前要報稅,但一下子就六月,來不及了。時間之快冷不及防,不知道是天爸的時鐘太快,還是歲月本就無情,一直不想面對六月,但六月偏偏以其四季分明的節奏來到,不知道世界各地的香港人是否來得及為六月感到悲傷。
Thumbnail
匆匆來到六月,怎麼一下子就來到六月?其實五月的事情還未忙完,例如明明5月31日前要報稅,但一下子就六月,來不及了。時間之快冷不及防,不知道是天爸的時鐘太快,還是歲月本就無情,一直不想面對六月,但六月偏偏以其四季分明的節奏來到,不知道世界各地的香港人是否來得及為六月感到悲傷。
Thumbnail
「你想像中的香港是什麼樣子的呢?」 「那時候的香港......是很自由的。」 󠀠 如果《#時代革命》是將反送中的身影記錄下來,那麼《#憂鬱之島》就是將鏡頭拉得更遠,把各個時代的香港人聚集起來,重現歷史,讓我們看見世代之間的對話。 󠀠󠀠 上一個世代,或被文革肅清,或因六四定罪,他們都為了追求民主
Thumbnail
「你想像中的香港是什麼樣子的呢?」 「那時候的香港......是很自由的。」 󠀠 如果《#時代革命》是將反送中的身影記錄下來,那麼《#憂鬱之島》就是將鏡頭拉得更遠,把各個時代的香港人聚集起來,重現歷史,讓我們看見世代之間的對話。 󠀠󠀠 上一個世代,或被文革肅清,或因六四定罪,他們都為了追求民主
Thumbnail
1997年香港回歸後幾年,當時進入卦象研究的領域已經有一段時間。 在紫微斗數會把卦象放在最後的學習階段,是因為要推算包羅萬象的各類事物,很難有一定的推演方法。判斷時必須綜合本來的星曜、12事項宮位、太歲入卦、地理方位等等,以往所學各類領域的知識,必須入盤中一併考慮;而且更困難的是:要取用哪些星曜來應
Thumbnail
1997年香港回歸後幾年,當時進入卦象研究的領域已經有一段時間。 在紫微斗數會把卦象放在最後的學習階段,是因為要推算包羅萬象的各類事物,很難有一定的推演方法。判斷時必須綜合本來的星曜、12事項宮位、太歲入卦、地理方位等等,以往所學各類領域的知識,必須入盤中一併考慮;而且更困難的是:要取用哪些星曜來應
Thumbnail
中秋節是一個人月兩團圓的佳節,每到這一天,散居四海的家人也得回家,吃一口家鄉的月餅,與家人團聚於月色之下。2020年的中秋節,整個台灣都在大遷移,國道上、高鐵中滿滿都是人,為了團圓而不懼舟居之苦以解鄉愁。在同一月夜下,一群只想守住家的孩子,永遠不能再返家。
Thumbnail
中秋節是一個人月兩團圓的佳節,每到這一天,散居四海的家人也得回家,吃一口家鄉的月餅,與家人團聚於月色之下。2020年的中秋節,整個台灣都在大遷移,國道上、高鐵中滿滿都是人,為了團圓而不懼舟居之苦以解鄉愁。在同一月夜下,一群只想守住家的孩子,永遠不能再返家。
Thumbnail
香港一直有「示威之都」的別號,看看數字,香港在2016年有1300宗遊行紀錄[1],即每天有3.5場示威。示威的主題不一定跟政治有關,但幾乎都跟政府管治失效扯上關係。本文揀選由八九民運開始,與香港大型抗爭有關的幾首廣東歌。沒有豐富完整的脈胳,只有一個香港人在歷史潮流中跌宕的感慨。
Thumbnail
香港一直有「示威之都」的別號,看看數字,香港在2016年有1300宗遊行紀錄[1],即每天有3.5場示威。示威的主題不一定跟政治有關,但幾乎都跟政府管治失效扯上關係。本文揀選由八九民運開始,與香港大型抗爭有關的幾首廣東歌。沒有豐富完整的脈胳,只有一個香港人在歷史潮流中跌宕的感慨。
Thumbnail
凌散的文字,記下我的香港故事。 僅願末日之後,還在乎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都能好好活著,把悲傷堆砌,融化成更堅固的冰川,在越過多少里後,仍不敢忘記。
Thumbnail
凌散的文字,記下我的香港故事。 僅願末日之後,還在乎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都能好好活著,把悲傷堆砌,融化成更堅固的冰川,在越過多少里後,仍不敢忘記。
Thumbnail
這一夜燭光遍地開花,凡有香港人的地方,六月四日這一夜就有燭光。不因燭光太弱而放棄,不因壓逼太強而逃避。這一夜,全球香港人以燭光為記,告訴那些拿着鐵棒打壓自由人的惡犬,自由人的腿不容易跪,自由人的手不容易軟,自由人抬頭昂胸,無懼地直視你!
Thumbnail
這一夜燭光遍地開花,凡有香港人的地方,六月四日這一夜就有燭光。不因燭光太弱而放棄,不因壓逼太強而逃避。這一夜,全球香港人以燭光為記,告訴那些拿着鐵棒打壓自由人的惡犬,自由人的腿不容易跪,自由人的手不容易軟,自由人抬頭昂胸,無懼地直視你!
Thumbnail
我們的年輕人,緊記六四教訓,時刻警剔,不敢妄為、不敢迷失、不落圈套,以致為世人嘲笑:走走坐坐就像得到民主。他們不知道,我們的年輕人有多愛香港,不想輕易毀壞它,我們知道,要打要殺都容易,只是,香港百年基業其實很脆弱,一旦催毀,將立即崩塌。所以,2014年的夏天,年青人努力證明,香港人配得上民主。
Thumbnail
我們的年輕人,緊記六四教訓,時刻警剔,不敢妄為、不敢迷失、不落圈套,以致為世人嘲笑:走走坐坐就像得到民主。他們不知道,我們的年輕人有多愛香港,不想輕易毀壞它,我們知道,要打要殺都容易,只是,香港百年基業其實很脆弱,一旦催毀,將立即崩塌。所以,2014年的夏天,年青人努力證明,香港人配得上民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