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2022-10-22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才有種,真的懂寫作的感覺。然而,是從何處,使自己產生「懂」的感覺呢?而所謂懂的面向,是指何處呢?

  • 其實現階段,我才有種懂「標點符號」的感觸。忽然懂得一篇文章,在這段落,為何用「,」或為何用「;」以及為何用「。」句讀,是如何影響行文表達的意思,又是如何在看起來不重要的細節,讓人有了可以判讀的「線索」。這些都是過去,在閱讀上,沒有發現的細節,如今卻恍然大悟般「忽然懂了」想來也覺得不可思議。
  • 和標點符號的關係,和寫作的關係,和伴侶的關係,似乎也可以類比。寫作是沉浸在其中,將自己掏空,保持距離觀看之下,而有所發現的書寫行為;和伴侶的關係亦然,你以為你靠得很近時,其實你距離很遠,你以為你距離很遠時,其實你們很近,擁有心領神會的默契。然而一切需要的,很多時候,並非語言,也非文字,文字的描述,也不夠精確,只能達到某種趨近可能與想像的表達。需要的,是時間。
  • 最近才有種,真的懂你的感覺。然而,是從何處,使自己產生「懂」的感覺呢?而所謂懂的面向,是指何處呢?
  • 翻閱相簿,想起美國之行的點點滴滴,生活中瑣碎的爭執,以及許多彼此因為不夠成熟,而造成縫隙與傷痛,聲淚俱下的時刻。隨著時間,隨著日常,一切都會昇華,不是因為過去,所以無傷大雅的過去;而是因為過去,所以有珍貴的體悟:步伐不一致,人就容易跌倒。反覆地調整,在往返中,在嘗試靠近,卻又疏離的過程中,找到一種只有彼此了解的方式與步履。
  • 或許,沒多久後,又會推翻自己:所謂的「懂」,或許並不是真的「懂」?然而在學習的路上,就讓我相信始終在朝「懂」和「理解」的方向前進。讓我們在相伴的同時,明白學習靠近與距離的平衡,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 就在反覆地閱讀中,學會句讀之必要。
為何用「,」或為何用「;」以及為何用「。」
  • 明白停頓的輕巧,重複說明的重要,以及結束的乾脆;戀人亦然,就在反覆地表述中,明白暫停,不是不願溝通,而是需要歇息,以及反覆保持耐心與包容的重要性,而所謂的離別,產生的距離,則給予思考的空白處。
  • 一直都緩緩靠近我的你,謝謝你。
◎圖:2022-07-04:在美國的海邊
◎聽這個寫的
大概就是我對生活的一些體悟,可能是散文、極短篇,隨筆,或是小說。 生活就是創作,創作就是生活,又該如何在這其中:「斷虛實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最近有筆友對於一些標點符號的用法有疑問,因此想說寫一下詳細一些些的解釋,以及說說我個人的觀點。   首先是之前在直言中提及的,對話用法的引號前究竟該用什麼符號?   一樣,為了方便理解,我會把對話分成「直接對話」和「間接對話」兩種。   首先是「直接」,舉凡「道」、「說」、「曰」……等等各
Thumbnail
個體人就會懂的「Knowing 知曉」--讓我們先來探索一下「Knowing」這個詞的意義吧!當它是形容詞時,表示某人對某事已有所明白,或是顯示某人的表情或行為中帶有理解。作為名詞,它能代表對某種智慧或知識的掌握。在小說或電影中的特定語境裡,它常用來暗示角色之間的默契與理解;在哲學或心理學中,則
Thumbnail
與我共鳴的文章將是既發人深省又發自內心的文章。它會探討人類經驗的普遍主題,例如愛、失去、希望和韌性。這篇文章將以一種既誠實又富有同情心的方式書寫,並會讓我感覺與作者有聯繫。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感謝網友願意讓我修飾後寫出 文字往往帶有畫面的能力,閱讀時會陷入其中, 從沒想過自己的寫的文章也能帶有如此力量, 凌晨剛寫完文章,收到了私訊…. 🧑🏻‍💼:妳的文字,運鏡的很得體,就像前戲一樣一步一步地 勾起全身的慾火 👩🏻:會嗎?可能要讀者比較有感覺 🧑
不論是「點→線→面」或「面→線→點」英文自學法,都是培養自己英文「思學辨達通」實力,提升英文閱讀素養值得一試學習法。在邁向2030年雙語國家政策過程中,鼓勵大家試試不同方法,讓自己慢慢培養出能用中英文思考及深入學習專業領域的「雙語腦」。
有時候你會覺得對方已經表示理解,但總覺得好像少了什麼,或是有聽懂也認同,但就是沒有領悟到什麼的感覺,這時你可以找個很像的事物來比喻,最好還是對方已經很懂的事。 如果對方能連結自己的經驗,就容易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會產生更為認同,覺得好理解的情緒。 理解與領悟的分界線 說到理解和領悟,這兩
Thumbnail
這幾天在跟伙伴討論工作時,看到對方若有所思,詢問一下是否瞭解,得到肯定沒問題的答案。為了慎重起見,跟對方重複確認一下內容,發現果然有些關鍵遺漏,並且與交辦狀況出入甚大。讓我不禁思考,所謂「懂了!」到底是否真的「懂了」?
「善意」、「愛」和「幽默」,是最近腦袋裡很常出現的關鍵詞,近期所有發生的事,彷彿生命再進化,少了慌張,多了勇敢,不知道極限也不想挑戰極限,只是想這樣按照直覺式的喜歡,慢慢的一步步向所愛的人事物靠近。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最近有筆友對於一些標點符號的用法有疑問,因此想說寫一下詳細一些些的解釋,以及說說我個人的觀點。   首先是之前在直言中提及的,對話用法的引號前究竟該用什麼符號?   一樣,為了方便理解,我會把對話分成「直接對話」和「間接對話」兩種。   首先是「直接」,舉凡「道」、「說」、「曰」……等等各
Thumbnail
個體人就會懂的「Knowing 知曉」--讓我們先來探索一下「Knowing」這個詞的意義吧!當它是形容詞時,表示某人對某事已有所明白,或是顯示某人的表情或行為中帶有理解。作為名詞,它能代表對某種智慧或知識的掌握。在小說或電影中的特定語境裡,它常用來暗示角色之間的默契與理解;在哲學或心理學中,則
Thumbnail
與我共鳴的文章將是既發人深省又發自內心的文章。它會探討人類經驗的普遍主題,例如愛、失去、希望和韌性。這篇文章將以一種既誠實又富有同情心的方式書寫,並會讓我感覺與作者有聯繫。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感謝網友願意讓我修飾後寫出 文字往往帶有畫面的能力,閱讀時會陷入其中, 從沒想過自己的寫的文章也能帶有如此力量, 凌晨剛寫完文章,收到了私訊…. 🧑🏻‍💼:妳的文字,運鏡的很得體,就像前戲一樣一步一步地 勾起全身的慾火 👩🏻:會嗎?可能要讀者比較有感覺 🧑
不論是「點→線→面」或「面→線→點」英文自學法,都是培養自己英文「思學辨達通」實力,提升英文閱讀素養值得一試學習法。在邁向2030年雙語國家政策過程中,鼓勵大家試試不同方法,讓自己慢慢培養出能用中英文思考及深入學習專業領域的「雙語腦」。
有時候你會覺得對方已經表示理解,但總覺得好像少了什麼,或是有聽懂也認同,但就是沒有領悟到什麼的感覺,這時你可以找個很像的事物來比喻,最好還是對方已經很懂的事。 如果對方能連結自己的經驗,就容易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會產生更為認同,覺得好理解的情緒。 理解與領悟的分界線 說到理解和領悟,這兩
Thumbnail
這幾天在跟伙伴討論工作時,看到對方若有所思,詢問一下是否瞭解,得到肯定沒問題的答案。為了慎重起見,跟對方重複確認一下內容,發現果然有些關鍵遺漏,並且與交辦狀況出入甚大。讓我不禁思考,所謂「懂了!」到底是否真的「懂了」?
「善意」、「愛」和「幽默」,是最近腦袋裡很常出現的關鍵詞,近期所有發生的事,彷彿生命再進化,少了慌張,多了勇敢,不知道極限也不想挑戰極限,只是想這樣按照直覺式的喜歡,慢慢的一步步向所愛的人事物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