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報告製作於2023.2月中旬,那時的中共剛宣布中國取得階段性的抗疫勝利,
以此系列紀錄當時的報告思維與研究。

#結語
講到了結語,我要回到最開頭的引言部分,還記得那句:「謊言的代價是什麼?」嗎?我們現在來看看影集是怎麼回答的:
「謊言的代價是什麼?並不是它會成為真實,真正的危險是如果我們聽了太多的謊言,就再也無法分辨真實得樣貌,到時我們能怎麼辦,只能放棄追尋真相的希望,而滿足於編造的故事。」這段話,貫穿了整個影集,也是我做這個專題,覺得最核心的一件事情。
我最近讀林宜敬作者的《流寇與創新者》這本書,因為作者本身是做語言學習軟體,他的業務自然擴及到各國,當然也包含中國,他與中國各商業合作時一些趣事,他不斷在書中用兩個詞,形容中國,那就是「魔幻」。
之所以會這樣形容,是因為他在這樣的交手下來,發現許多我們認為可以正常運作的規則,到了中國全都開始不管用,非要走中國的規則才可以管用。
#輿論的控制

而中共對於輿論的控制,則又使所有人員失去可以發聲的管道,儘管我們知道如今的網路時代,「假訊息」的氾濫衍生的事件層出不窮,但一個健全的社會應該是能夠討論、辯解的,倘若永遠只允許官方的聲音被人們聽見,那當「官方的聲明」與「自己」親眼所見,親身所感的認知不同時,人的疑惑又沒有管道可以發聲,那這份「疑惑」將永遠得不到解答,成為心裡頭的一份疙瘩。
如同哈利波特中的佛地魔,人們只敢用「那個人」來稱呼他,只有少數人敢直接面對;人人都知道房間中的那頭「大象」,卻都裝作甚麼也沒發生一樣。
「輿論的控制」是中共控制人民的利器,卻也加速中國社會的不健全。

我想引用中國央視前記者王志安對中國疫情下的一個註解:
「用宏大的集體論述,來掩蓋防疫過程中種種錯誤與悲劇。」
中共的認知作戰看似很完美華麗,但實則卻是各種的掩飾、屏蔽,表面上是為了保護人民,但更多的是為了滿足特定的政治目的。

倘若你是體制內的中國人民,你會很辛苦,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此刻的你到底是那群站對邊的人,還是這次你是可以為了成就祖國大業而被「光榮犧牲」的那群。
於是到了最後,當中共再度釋出任何消息,
你再也不知道可以相信什麼?
參考資料:
- 李芸,2021/1/15,〈新冠「新十條作者,日期,〈中國抗疫宣傳五花八門 「喪盡天良」上標語〉《新唐人》
- 范姜士航,2020/1/30,〈大陸防治肺炎口號曝光 網友:簡單粗暴,正中紅心〉《ETtoday》。
- 新聞編輯,2022/9/30,〈封鎖變靜態管理 中國防疫宣傳詞彙引發民眾不滿〉《中央社》。
- 何蕙安編譯,2020/7/13,〈中國官媒的疫情敘事三部曲:報導正面新聞、改寫故事、廣告宣傳〉《Yahoo新聞》。
- 普麟,2020/5/18,〈從肺炎疫情的國際輿論操作,看中國宣傳系統的升級與轉變〉《關鍵評論網》。
- Kerry Allen,2020/12/29,〈新冠疫情:回顧今年中國如何噤聲言論與改寫新冠歷史〉《BBC中文網》。
- 王凡,2020/11/26,〈作家方方專訪:「我的記錄中,無非同情了個體,批評了政府」〉《BBC中文網》。
- 新聞編輯,2020/12/29,〈武漢一週年:新冠疫情受控背後中國的「制度優勢」與個體代價〉《BBC中文網》。
- 新聞編輯,2020/12/28,〈武漢新冠疫情爆發一週年,關鍵節點回顧〉《BBC中文網》。
- 新聞編輯,2023/1/28,〈武漢封城三週年:喜悅與悲傷交織的農曆新年〉《BBC中文網》
- 新聞編輯,2022/12/14:〈動態清零」退場一周後,中國「與病毒共存」得怎樣?〉《BBC中文網》〈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3970279 〉。
- 王志安,2023/2/17,〈拒絕中共的疫情論述,拒絕遺忘過去三年的種種苦難〉《YouTube頻道:王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