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媒體識讀 還有很長路要走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假訊息包羅萬象,猶如致命病毒存在,這次烏俄戰爭中,假訊息形成了認知戰,深刻影響作戰心理,非戰時的假訊息,可能長期對我們心理狀態產生負面影響,本篇短文評論針砭八卦媒體,談及媒體識讀重要性,良知查證不可少。

許多八卦媒體炒作虛假故事,很多人也不明就裡盲目跟風,在網路上自恃言論自由、用早已成為病態的偏見,跟著羶腥色的低俗風格來「超譯」不存在的東西,這種八卦媒體的帶風向,不管背後有甚麼企圖,早已成為台灣最恐怖的社會亂源之一,但還有很多人卻被這種遭刻意建構的框架綑綁窒息卻無知,令人感慨人們的媒體識讀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建構危機意識的媒體識讀仍漫長

虛假訊息有多致命,我們可以想像這樣的無形框架,充斥一種極端圖像:某紅色資本控制某個商業鉅子,那個財團在媒體背後做手腳,拿沒經查證過的素材打擊異己,甚至打擊紅色資本的政敵,設法玩弄言論自由、破壞習慣的生活方式,好完成他們的特殊政治目的,這種帶入國家威權資本主義的作法,相信有意識的台灣人再熟悉不過了。媒體雖被封為無冕王,若八卦媒體結合紅色力量炮製假消息,相當令人不齒。

全球化導致的自由化襲捲台灣數十年,少說也二十年,也影響台灣媒體環境隨商業併購風潮一般,漸漸養成獨大的媒體巨獸,也令人耳熟人詳,極端圖像的過程中,雖然有政府發揮善治,以更完整的制度擋住這樣的歪風,但不保證未來就無更多媒體巨獸,以其它貌似忠良實則滲入骨子的邪惡進入台灣,繼續用內容農場來編織更多的垃圾內容,在科技日新月異的資訊社會,垃圾資訊現身的樣貌更多元、更呈現以假亂真的真實,我們更容易被這類虛偽訊息控制大腦。

*假新聞猶如致命病毒毀台灣

電影《逃出絕命鎮》講述類似的情節,導演皮爾(Jordan Peele)在片中套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影片,利用深假技術讓歐巴馬變成導演的木偶,說出他想說的話,到了影片後半段,導演現身警告深假的危險性,讓新聞操縱者的資訊造假能力升級,也讓社會分歧與政治仇恨升高到另一境界。此外,還有美國學者提到七套劇本,其中推演「深假」可能如何影響選舉,包括剪接虛實交錯的畫面,藉此美化特定候選人;或刻意模仿手機偷拍的模糊畫面,製造某候選人失言的假新聞;或在選舉當天,利用捏造的爆料影片,威脅選民不得投票等。

民主國家遭受假資訊威脅,加深政治立場敵對的人們對彼此的不信任,藍綠對立現象嚴重的台灣,假訊息更猶如科技病毒的致命武器,會摧毀政經機制。防禦八卦媒體的群魔亂舞,更應該多點媒體素養,拒絕這類看圖說故事的超譯,民眾更應該避免無知。媒體當然深知握有資訊工具猶似如來神掌,追求真理更需崇尚良知查證真偽,而非散布謠言以骯髒手段達成特定邪惡目的,這種媒體如果存在台灣,不值得被當無冕王,只是鬼魅伎俩的小人罷了。

(照片取自台北101臉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穩中的沙龍
0會員
7內容數
<p>公民政治不是菁英政治,公民政治是我們的政治,它像是我們理解社會運作的價值觀之一,更具體的說法是,公民政治更強調我們有沒有良善的心、正直的勇氣,去關心與改變目前的政治難處?</p>
蘇穩中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17
漁船非法走私上百隻貓咪,最後遭安樂死,這類違法走私行為令人深惡痛絕,農委會也基於國內檢疫需求,避免國人感染狂犬病,因此不得不依法行政執行安樂死。
Thumbnail
2022/05/17
漁船非法走私上百隻貓咪,最後遭安樂死,這類違法走私行為令人深惡痛絕,農委會也基於國內檢疫需求,避免國人感染狂犬病,因此不得不依法行政執行安樂死。
Thumbnail
2016/07/23
<p>在國內部份,有論者見獵心喜,高談小英總統應該仿效馬前總統登上太平島宣示主權,這是有意延續國民黨舊政權一中原則的誤導策略。政黨輪替後小英總統就職演說的兩岸關係說帖與舊政府立場南轅北轍,重要原因在於小英總統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的意涵與馬政府的一中原則完全不同。</p>
Thumbnail
2016/07/23
<p>在國內部份,有論者見獵心喜,高談小英總統應該仿效馬前總統登上太平島宣示主權,這是有意延續國民黨舊政權一中原則的誤導策略。政黨輪替後小英總統就職演說的兩岸關係說帖與舊政府立場南轅北轍,重要原因在於小英總統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的意涵與馬政府的一中原則完全不同。</p>
Thumbnail
2016/06/17
<p>胡適,聞名遐邇的近代中國知識份子,本文透過談他對當時的時局看法,試圖讓讀者了解歷史上的知識份子與政治有其緊密關係,進而提出看法與作者一起來思辯的方式看待當代知識份子的公民角色,在關心國家、關心社會其實有相同的出發點,就是認為理想的政治是可實現的。</p>
Thumbnail
2016/06/17
<p>胡適,聞名遐邇的近代中國知識份子,本文透過談他對當時的時局看法,試圖讓讀者了解歷史上的知識份子與政治有其緊密關係,進而提出看法與作者一起來思辯的方式看待當代知識份子的公民角色,在關心國家、關心社會其實有相同的出發點,就是認為理想的政治是可實現的。</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謊言的代價是什麼?並不是它會成為真實,真正的危險是如果我們聽了太多的謊言,就再也無法分辨真實得樣貌,到時我們能怎麼辦,只能放棄追尋真相的希望,而滿足於編造的故事。」
Thumbnail
「謊言的代價是什麼?並不是它會成為真實,真正的危險是如果我們聽了太多的謊言,就再也無法分辨真實得樣貌,到時我們能怎麼辦,只能放棄追尋真相的希望,而滿足於編造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媒體素養企劃》正式上線的第一集。 訪談身邊的國高中之後,發現學生們已經意識到了媒體識讀的重要,同意需要辨識接收到的資訊,才不會誤信網路上的錯誤訊息。 但也不難發現學生並不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
Thumbnail
這是《媒體素養企劃》正式上線的第一集。 訪談身邊的國高中之後,發現學生們已經意識到了媒體識讀的重要,同意需要辨識接收到的資訊,才不會誤信網路上的錯誤訊息。 但也不難發現學生並不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
Thumbnail
假新聞、認知作戰,自從2016美國總統大選、2018台灣公投等事件後,這些詞彙便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然而,到底什麼是假新聞?它們從何而來?又會對人類社會造成什麼影響?
Thumbnail
假新聞、認知作戰,自從2016美國總統大選、2018台灣公投等事件後,這些詞彙便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然而,到底什麼是假新聞?它們從何而來?又會對人類社會造成什麼影響?
Thumbnail
本篇文章短文評論針砭八卦媒體,談及媒體識讀重要性,良知查證不可少。
Thumbnail
本篇文章短文評論針砭八卦媒體,談及媒體識讀重要性,良知查證不可少。
Thumbnail
2018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指出,假新聞傳播的比真相更遠、更快、更廣,且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謊言繞過半個地球時,真相還在穿鞋子。」 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
Thumbnail
2018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指出,假新聞傳播的比真相更遠、更快、更廣,且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謊言繞過半個地球時,真相還在穿鞋子。」 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
Thumbnail
在資訊泛濫,而且真確性愈來愈模糊的環境下,如何加強自己對資訊的判讀力,將會成為重要的命題……
Thumbnail
在資訊泛濫,而且真確性愈來愈模糊的環境下,如何加強自己對資訊的判讀力,將會成為重要的命題……
Thumbnail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有一幕呈現媒體假新聞氾濫的劇情。當其他新聞台在報導泰國普吉島爆炸的新聞,「要贏就是要快!」、「別人都播成那樣了,你還查!」,就算心裡猶豫,她還是一聲令下播出未經充分查證的新聞。隨後,泰國表示爆炸事件為誤報。資深同事一句話道出媒體窘況:「反正假新聞又不是頭一次,習慣就好。」...
Thumbnail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有一幕呈現媒體假新聞氾濫的劇情。當其他新聞台在報導泰國普吉島爆炸的新聞,「要贏就是要快!」、「別人都播成那樣了,你還查!」,就算心裡猶豫,她還是一聲令下播出未經充分查證的新聞。隨後,泰國表示爆炸事件為誤報。資深同事一句話道出媒體窘況:「反正假新聞又不是頭一次,習慣就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