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預估13.5公里的「表銀座縱走」應可在10小時內完成,但不佳的天候、加上有團員受傷,足足耗費了12個小時......,顯然接下來更凶險的凅澤岳、北穗高岳絕對不適合全體的團員挑戰!
因此,在「槍ヶ岳山莊」用晚餐時,領隊水爸請團員們自我評估能力後,改分成兩隊進行後續的行程:A咖繼續按照原訂計畫,縱走凅澤岳、北穗高岳、穗高岳等山頭後,再下撤上高地;B咖則沿著冰河直接下撤橫尾、上高地!
龍頭雖然自認尚有體力挑戰幾個山頭,但顧及龍嫂腳傷,所以也決定改走B咖路線,一起往下撤退!
********************
清晨5點,在強風呼嘯、還夾帶著忽大忽小的陣雨中醒來!
從「槍ヶ岳山莊」攀登「槍ヶ岳」只要短短的200公尺,但幾近垂直的花崗岩壁、伸手不見五指的濕冷雨霧,還是讓泰半的團員決定放棄登頂!
我雖然不喜歡在雨中攀登,但千里迢迢來到日本,也走完東鐮尾根到槍ヶ岳山莊的恐怖斷稜......;面對這最後的200公尺,要我放棄......還真有點不甘心!
在登頂的團員互相提醒、互相照料中,終於登上日本第5高的「槍ヶ岳」!
「槍ヶ岳」高度雖然只排名第5,但山頂係由百米巨石塔組成,反而是日本山友最想挑戰的山岳,所以在附近就有「槍ヶ岳」、「大槍」以及「殺生」(殺生的意思是寸草不生)三個山莊,可提供近1500人住宿。
********************
回到「槍ヶ岳山莊」(海拔3080公尺)略作休息,我們這群B咖先目送13位A咖夥伴們走入雨霧中的南向脊稜後,我們也往東南向下切,離開「槍ヶ岳山莊」!
在雨霧迷濛中,以「之」字型一路下切,步道兩側偶有大面積的積冰,但視野不甚清晰,也不知是否就是所謂的冰河圈谷?
一直到過了「槍ヶ岳山莊」、「殺生山莊」與「大槍山莊」的三叉路後(海拔2856公尺),雨霧才略顯消散,視線終於清晰 ~~~ 我們真的走在冰斗上耶!
「冰斗;Corrie」是上游冰川的低窪地,長年受到冰雪沉積的壓力而往下侵蝕,最後把地表修飾成類似剖半瓠瓜狀的下凹地形,稱之為「冰斗」,倘若積雪成湖不流失,就稱之為「冰斗湖」!
在臺灣山岳界,常聽到的「雪山圈谷」,其實就是「雪山冰斗」;「雪山翠池」就是「冰斗湖」!
在地質學上的「圈谷;Cirque」主要指圓形地貌,不專指被冰雪侵蝕而下切的地形。由於日據時代的日本學者,把「雪山冰斗」誤認為「雪山圈谷」,就一直被沿用至今...。
臺灣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從北邊的雪山、南湖大山、合歡山、玉山,一直到中央山脈南段,也有超過80個以上的「冰斗景觀」!
只是臺灣每年下雪的日子不多,積雪不深,不僅很難看到積雪沉積在冰斗地貌上,更別說是「有積冰的冰斗」了!
********************
其實,從上高地經「橫尾」、「槍澤口」,是日本最古早攀登槍ヶ岳的傳統路線,也是日本有名的「冰河公園」。
日本史料記載:1828年,僧侶播隆上人是第一個由上高地攀登槍ヶ岳成功的人,播隆上人除了在槍ヶ岳山頂安置佛像外,也記錄了沿途的冰川風光。
果然,我們在「冰河公園」中段某處(海拔約在2350公尺附近),看到了被稱為「播隆窟」的岩石屋遺跡(據說播隆上人曾在此窟內禪修唸佛)。
結束「冰河公園」的下坡路段後,就來到「槍澤口山莊」(海拔1825公尺),在此休息午餐。
剩下的4公里都是平坦路面,雨停了、霧也散了,可以更輕鬆自在的慢慢走。
照片裡,發源於槍ヶ岳的「梓川溪」上泛著一層薄煙,還以為是鏡頭起霧了;仔細一看,原來是溪水就混著溫泉水往下流......。
「二の亻吴橋」是木棧橋,過了此橋之後的步道就在綠色的樹林中穿梭;左近的溪水聲加上林梢的鳥鳴,幾乎已趕走一天的疲憊!
「橫尾山莊」海拔1610公尺,一旁的「橫尾大橋」也是通往A咖隊員要挑戰的穗高連峰的登山口。
「橫尾山莊」的設施相當優雅、乾淨,8人一間的上下舖,提供枕頭巾、乾淨床單外,還免費提供電腦供山友上網。(我就是在這兒上網,才得知臺灣正遭受潭美颱風侵襲)。
另外,「橫尾山莊」還提供熱水泡湯池,供山友洗去一身的疲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