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時代的必修課|更快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快樂是人生的意義和目的
也是全體人類的生存目標

快樂是什麼?或許你會定義為擁有「成就」、「財產」或是一些普世價值中具有價值的標的。但若單論快樂的感覺,在本書的觀點中,是從成長的變化量得來的。

快樂是長而久的補品,而非在一瞬間帶來快感的甜點。在萬事講求「量化」、「精確」、「得失」的資本主義時代下,我們假設達到某項成就會帶來無上的喜悅,所以埋頭苦幹,期望有一天把所有累計的努力(痛苦)變現為有形資產(快樂)。

但仔細想想,你應該也能理解。這種在獲得充盈瞬間的喜悅其實並不保值,甚至是一種毒藥,叫我們把頭低著,用一個個目標把人生拼接起來。

狂喜的終局

要證明某件錯誤的事實,把視野移到終局就可以了

我在高中時,很想在成績上有所表現、證明自己,所以從入學到大考前,我沒有一天不把學習放作首要任務,並預期達到目標後將會獲得無上的喜悅,所以兢兢業業、刻苦奮鬥。

三年後,我獲得了那個位置,成為創校首位台大生,甚至畢業典禮我還被選為高三代表。但我並沒有獲得當初預想的那份快樂,隨之而來的更像是對於存在價值的懷疑。

快樂是什麼?以我的經驗而言,快樂其實來自努力追求理想所付出的努力,看著自己往目標一步步邁進,那種充實感其實不亞於達到目標所帶來的滿足。

終點站

所以如何避免在達成目標的同時失去未來的方向?秘訣在於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快樂和愛情、友情、生活習慣一樣,絕對不可以有所謂的「終點站」,他們永遠會是「過程」,而不是「結論」(至少陽壽未盡前會是如此),所以

不要"追求"快樂,而是"享受"快樂

接受這個觀念後,你會了解,「知足」與「把握當下」將會是你的朋友。

我該做什麼事

追求快樂不一定犧牲成就;獲得成就也不代表失去快樂

現代社會中,我們從小培養出一個觀念:「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不否認這句話有激勵我們努力的美意,但它讓「成就」被貼上"勞累"、"痛苦"的負面標籤,好似要面對洪水猛獸,才能乞到一碗嘴邊的飯,但事實不是這樣的。


志業與職業

設想今天有兩個人,在同一家公司領著同一份薪水,但一個人將此視為志業(想做的事),另一個人則視為職業(該做的事):

〔Chapter 1〕
於是,前者願意投入更多的心力到這份志業,同時在其中找到樂趣與價值;後者則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下班後一概不碰手機,對於任何和工作相關的事物退避三舍。

〔Chapter 2〕
過了十年,把工作視為志業的人功成名就,另一位則仍原地踏步。


工作是中性的,價值由人定義。

我們對於工作的唯一迷思,就是把工作的重點放在金錢報酬,把工作看成「該做的事」,所以被動地做,自然很難看到附加價值。而為了某些內部誘因,譬如興趣、喜好等等因素而入職的人,更願意把工作視為「想做的事」,所以生產力更高、表現更好。

終極貨幣

快樂是人生的意義和目的 也是全體人類的生存目標
by 亞里斯多德

如果今天我們討論一家公司,那麼「金錢」就會是它的終極貨幣,如何獲得更多金錢,也會是這間公司的目的。但我們人並不是公司,也無法成為公司,我們把金錢設為目標,是因為消耗金錢的過程,或著是錢滾錢的遊戲,可以帶來快樂。

快樂」才是人的終極貨幣,透過「自我實現」、「幫助他人」,只要是能實現快樂,我們都樂此不疲。

但令人婉惜的是,我們本末倒置地賺取快樂。

我們把快樂拿來換取金錢
而非比金錢拿來換取快樂

我的見解

本書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快樂是終極貨幣。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快樂,這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以爭取榮譽、獲取財富、建立名聲地位等等,都是期望以某種途徑來達到快樂。但我認為,把快樂做為單一貨幣有些不妥,因為快樂是有種類的,就像愛情與友情沒辦法放在同個天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夢想遠征隊的沙龍
10會員
9內容數
出版逾30年,銷量超過一億冊,【與成功有約】已經被譽為"成功學書籍"的鼻祖。作者史蒂芬柯維統整出高效能人士的七大習慣: "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與"不斷更新",道出了亙古不變的成功自然法則。如果你對於生活感到困頓、目標不明;或是團體生活不順,我大力推薦看這本書!
2023/06/23
習慣建立的四大核心觀念。習慣成就個人,個人成就習慣,當你認為你應當成為更好的那個人時,你就踏上了培養習慣的旅程...
Thumbnail
2023/06/23
習慣建立的四大核心觀念。習慣成就個人,個人成就習慣,當你認為你應當成為更好的那個人時,你就踏上了培養習慣的旅程...
Thumbnail
2023/06/09
追求的東西追錯了,後悔一輩子。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透過一位學生,與一位教授,在人生的最後幾個月,告訴你追求的終點。
Thumbnail
2023/06/09
追求的東西追錯了,後悔一輩子。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透過一位學生,與一位教授,在人生的最後幾個月,告訴你追求的終點。
Thumbnail
2023/06/02
財富不是你在銀行戶頭裡的積蓄,也不是停在你家門前的BMW,他是人生自由度的交換籌碼。
Thumbnail
2023/06/02
財富不是你在銀行戶頭裡的積蓄,也不是停在你家門前的BMW,他是人生自由度的交換籌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社會,挑戰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嚴峻,那麼在面對挑戰時,是不是不應該先追求快樂呢?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社會,挑戰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嚴峻,那麼在面對挑戰時,是不是不應該先追求快樂呢?
Thumbnail
你快樂嗎?如果不是,為什麼?哈佛大學教授帶你解析!
Thumbnail
你快樂嗎?如果不是,為什麼?哈佛大學教授帶你解析!
Thumbnail
最近突然有種感覺,如果把賺錢當作是在職場上面的唯一目標,好像會失去工作的動力。因為當你賺到錢了後,就會發現這些都只是一場空而已。所以成就感跟滿足感好像才是我們真正要追求的。但是要追求這兩件事,要學習很多的技能以及知識才能夠辦到,而且這是一個很漫長的旅程,但是追求成就感跟滿足感卻是很值得的一件事。 快
Thumbnail
最近突然有種感覺,如果把賺錢當作是在職場上面的唯一目標,好像會失去工作的動力。因為當你賺到錢了後,就會發現這些都只是一場空而已。所以成就感跟滿足感好像才是我們真正要追求的。但是要追求這兩件事,要學習很多的技能以及知識才能夠辦到,而且這是一個很漫長的旅程,但是追求成就感跟滿足感卻是很值得的一件事。 快
Thumbnail
撰文:施宜蓁 一位和大多數同學沒有太大差別的高中生,過著學校和家裡兩點一線的枯燥生活,結束了無新意又令人疲憊的一天後,他抒發這些壓力的方式就是坐在電腦桌前打電動,彷彿精神時光屋,幾乎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等回過神來才驚覺原來已經接近凌晨了。
Thumbnail
撰文:施宜蓁 一位和大多數同學沒有太大差別的高中生,過著學校和家裡兩點一線的枯燥生活,結束了無新意又令人疲憊的一天後,他抒發這些壓力的方式就是坐在電腦桌前打電動,彷彿精神時光屋,幾乎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等回過神來才驚覺原來已經接近凌晨了。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裡面提出:「我們都以為成功了,才會快樂。」 所以拼命努力。有人卻是邊努力,邊失去了快樂的能力。 你可以定義你理想的成功嗎? 成功了,可以獲得甚麼?為了成功,你做了甚麼?我喜歡文章裡馬醫師說: 「我們以為快樂,是種狀態,但其實是一種能力,而且是會用進廢退。」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裡面提出:「我們都以為成功了,才會快樂。」 所以拼命努力。有人卻是邊努力,邊失去了快樂的能力。 你可以定義你理想的成功嗎? 成功了,可以獲得甚麼?為了成功,你做了甚麼?我喜歡文章裡馬醫師說: 「我們以為快樂,是種狀態,但其實是一種能力,而且是會用進廢退。」
Thumbnail
本文標題 / 內容啟發及部分引用自瓦基|閱讀前哨站 2022/08/02 電子報《當下的釋放、不要用忙碌騙自己、關於快樂和興趣》內「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的段落內容 - 「你追求的是『快樂』的感覺?還是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時的感受?」
Thumbnail
本文標題 / 內容啟發及部分引用自瓦基|閱讀前哨站 2022/08/02 電子報《當下的釋放、不要用忙碌騙自己、關於快樂和興趣》內「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的段落內容 - 「你追求的是『快樂』的感覺?還是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時的感受?」
Thumbnail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下方給我拍拍手,讓我可以持續為你帶來更多好文章,感謝你的支持! 為什麼快樂比生產力更重要 從第一次去幼兒園開始,我們就與生產力競賽聯繫在一起。要在生活中有所成就您需要早起,參加所有課程,做功課,練習各式各樣技能,之後盡量睡覺,明天起床又一遍地重複循環。 生產力和幸福感
Thumbnail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下方給我拍拍手,讓我可以持續為你帶來更多好文章,感謝你的支持! 為什麼快樂比生產力更重要 從第一次去幼兒園開始,我們就與生產力競賽聯繫在一起。要在生活中有所成就您需要早起,參加所有課程,做功課,練習各式各樣技能,之後盡量睡覺,明天起床又一遍地重複循環。 生產力和幸福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