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施宜蓁
一位和大多數同學沒有太大差別的高中生,過著學校和家裡兩點一線的枯燥生活,結束了無新意又令人疲憊的一天後,他抒發這些壓力的方式就是坐在電腦桌前打電動,彷彿精神時光屋,幾乎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等回過神來才驚覺原來已經接近凌晨了。
每當心情好、心情不好時,大腦就會自動反應,身體也不知不覺就回到了這個無比熟悉的地方,像毒品一般令人上癮,遊戲裡的世界就是他的一切。但其實他的理性也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沉迷在虛擬的遊戲裡並不會幫他改變他現在的生活。他很困惑,要怎麼做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快樂有公式?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快樂的方法,就算是已經活過大半輩子的成人,也不一定能透徹領悟。每個人都在找尋屬於自己的解答。使用搜尋引擎進行搜尋,能找到許多文章和影片資料,教導如何做、做什麼才能讓我們快樂,但悲傷焦慮的人們彷彿絲毫沒有減少。而這個命題過於巨大和廣泛,並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因此本篇文章僅提供一些線索或靈感,希望能為對幸福感到迷茫與困惑的讀者們帶來一點啟發。
什麼是快樂?如何能定義快樂呢?
事實上,快樂對每個人來說都不盡相同。但如果要描述快樂,通常我們都會使用正向積極的詞彙,如:笑容、愉悅、歡樂等,是一種與悲傷、難過相對的情緒。正向心理學之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在他的著作《真實的快樂》中,提出了快樂的公式。快樂被分成了「暫時性快樂」與「持久性快樂」,顧名思義,「暫時性快樂」是一種即時滿足的快樂,獲得如金錢、美食、商品等,當下會立即感受到快樂,與「外在動機」相對應,而這種快樂卻容易消退;與之相對的「持久性快樂」,則是在創造與尋找意義的過程中得到的,像是學習、挑戰、承受等,當下不一定會感到快樂,可一旦完成便會獲得持久的幸福感,與「內在動機」相呼應。若兩種類型的快樂達到平衡,人們便能獲得長期的快樂。
H=S+C+V,H指的是長期的快樂,S描述快樂的範圍,馬汀認為快樂有「天生基值」,不論是情緒上升或下降,過一段時間便會回復到此值,且每個人的天生基值不大相同。S占比50%,表示在影響我們快不快樂的因素中,有50%是已經被決定好了,人們很難改變它,只能接受並了解到「天生悲觀並不是我的錯」;C指的是外在影響快樂的因素,如:金錢、健康、人際關係等。在缺乏此條件下,必然很難得到快樂(例如每天為了三餐愁苦時),但在擁有基本生活條件下,對快樂的影響不大,只占比10%;而真正重要的是V,足足占了40%。與C相對,V指的是內在影響快樂,具體可以專注於「對過去釋懷」、「對現在知足」,以及「對未來樂觀」,將內心的不快樂變成快樂。
整體環境所帶來的無力感
整篇文章花了這麼多的篇幅來說明快樂,但多數人其實都知道遵循內在價值,會帶來美好生活。當被問到什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通常會在前二名。即使如此,這個已經被垃圾價值觀所綁架的社會,並不會讓人們用能呼應內在價值的方式過著有質感的生活、工作、參與經濟活動與社區,而明明了解卻無法實現的無力感使人們更加沮喪。
因此,人們轉往更加輕鬆、易取得的快樂,也衍生了許多的新時代文明病,如酒精使用障礙、物質成癮障礙……等,且已被列入《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中。藉由外在因素獲得即時性的滿足,在其退潮之前趕緊再次獲得快樂,如此循環下去,變成了壞掉的快樂。到最後,尋求快樂的目的遂成了阻止不快樂的發生。
我們對快樂有常見的謬誤,認為解決不快樂就等於得到了快樂,其實不然。當煩惱暫時被解決了,大腦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種不快樂被降低的感覺,於是以為是提高了快樂。如果想獲得真正的快樂,就必須察覺到此刻的自己是否身處於這種假象的快樂之中。
通往幸福之道
納森‧鄧肯(Nathan Dungan),一位美國中年男子,從事金融業多年,為客戶提供投資意見。某一天,他與一位中學教師聊天,對方談及其學生家庭不算富裕,但這些孩子卻熱切地想購買並擁有一些物品,他問納森能不能與孩子聊聊金錢觀念。但納森此時更好奇的是,為什麼青少年渴望這些東西?有Nike勾勾的運動鞋和一般鞋子究竟有什麼差別?為何這些差異會大到讓孩子產生焦慮呢?既然青少年如此,那成人呢?
為了尋找答案,他開始一項進行研究,與共60位的青少年和其家長展開一場討論。開始時,納森發下一張試卷,上面有一串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希望受試者思考這些問題。當對話持續深入探討時,大家很快就發現消費通常與購買物件本身無關,而是某種會讓人開心的心理狀態:渴望與期待。其中的兩個問題:「你的錢都花在哪裡?」與「你真正珍惜的是什麼?」在討論過程中,大家明顯地看到了答案的落差,並開始思考,為什麼人們累積金錢,但卻不是花在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東西上?
到此為止,活動目的是為了讓受試者質疑長期被餵養的垃圾價值觀,接下來才是最重要的部分。納森向受試者說明了外在與內在價值的差異,並請他們列出屬於他們的內在價值,也就是其認為重要的事——重要的原因在其本身,而不是可以從中獲得什麼。接著他又問:如果依循這些價值,生活會有什麼不同?受試者們開始討論,他們現在有空間,可以想想人生真正想要什麼,以及如何達成目標。
他們會聊如何減少工時,多陪小孩,或如何重新彈奏某個樂器、拾筆寫作等。原因無他,當做這些事時會讓人們覺得自我縮小了,單純地活在當下。科學已證實,心流狀態(flow states)能帶來極大的愉悅。所謂的心流狀態是指全然沉浸在喜愛的事物中,並在當下被引領著,它證明了我們能保有孩提玩耍時的純粹內在動機。
經過這長達三個月的討論後,受試者的物質欲望大幅度降低,也變得更加肯定自我。納森了解到,內在動機一直存在,只是潛伏著,而現在見了光。人們並沒有受困在那些讓人長期不開心的價值觀中,藉由與人合作、深入思考、重新與真正重要的事物建立連結,就能到達內心,重返有意義的價值觀。
結語:幸福提案
人人都有某些內在需求,如:需要感覺與他人有聯繫、需要感覺受到重視、需要感覺自己的存在能讓世界有所不同、需要擁有自主權、需要覺得自己有專長等。強調物質的人會比較不快樂,是因為他們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並無法滿足這些需求。我們或許可以自問:我是否計畫好我的人生,能讓我有機會實現內在價值?
而知行合一才是最困難的。找到快樂的方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將其實踐在生活上。以學生為例,為了上好大學而每日淹沒於教科書海中,明明課外活動或社團是高中生們唯一得以喘息的空間,現在卻還必須擔心這些經歷能不能成為一份好的學習歷程,如此功利的眼光,使生活成為重擔,好奇心與熱忱早已被殺死。此時唯一的解方即是認知到升學並不是唯一,並找到一件因為課業而塵封或不敢嘗試的興趣或活動,排除干擾全心投入,進入心流狀態,於其中的每個小目標中獲得成就感與長期的快樂。
參考資料
- 約翰.海利(Johann Hari),《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重新與世界連結 走出藍色深海》,2019
- 為何現在人都不快樂了?獲得快樂的3個方法!–維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