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你心目中的自己|原子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習慣的巧妙之處,在於作為推動生活往特定方向的被動推力
好的習慣可以讓你往更美好的人生前進;壞習慣諸如酗酒菸癮,則是葬送未來的禍凶。

習慣是一個自動化的行為

就像是早上起來滑手機,或是進到辦公室後的一杯咖啡。不同於追求某個目標時所主動付出心力,習慣是毫不費力,而且幾乎必然發生的被動行為,這也是我們應該對於習慣的"主被性"既有的認知。

習慣在完成的同時,也造就我們的「身分認同」。堅持在週末上健身房,是對於「健康者」的身分認同、不失約堅持早到,是對於「守時者」的身分認同。而身分認同也塑造了習慣的養成。於是習慣與身分認同,成為了正回饋的關係。

你想成為怎樣的人,所以做怎樣的事
你做怎樣的事,所以成為怎樣的人

讓提示顯而易見

要養成好習慣,就讓觸發好習慣的情境充斥生活;
要戒除壞習慣,就遠離觸發壞習慣的不良環境。

習慣成形的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複的暗示,在不斷重複的過程中,行為變得愈發自然,這就是習慣。壞習慣之所以容易養成,正是因為輕易達成的高度重複。

在高中時期,為了確保我能準時起床,我把手機放在床頭,讓鬧鐘能夠喚醒我。但這麼做的同時,也讓睡醒第一件事看到手機成為常態,早晨的精華時段都浪費在瀏覽限時動態上。

在這個案例中,「容易觸發」是最大的威脅,所以斷絕拿取手機的最佳路徑,就是解法。於是我試著在睡前把一本書放在床頭,這樣早起時我就多了看書的選擇。換言之,我創造了觸發好習慣的通路。

在執行本習慣的第一個禮拜非常難受,因為我已經習慣於在睡醒的第一時間拿取手機。在那段時間,拿取書本與手機的選擇中前者的主動性更高,耗費的精神更多。但幾個禮拜過後,起床讀書代替了滑手機,變成了原本那份「習慣」。

讓習慣有吸引力

我們都知道喝水比飲料健康,但誰能拒絕放學後來一杯香甜的手搖杯呢?

人類有種奇怪的趨向,總是把當下看得比未來重要--即使你知道客觀上完全沒有道理。這也是培養習慣的難處之一,培養好習慣總是在一開始總是需要大量心力,也最容易因為誘惑放棄。

與其「堅持習慣」,不如讓「習慣有吸引力」。拿上面水與手搖杯的故事來看,如果你是因為手搖杯比水好喝,那就賦予水更多的吸引力:例如購買便利商店的高級水(就算買evian,也比手搖杯便宜),或是用精緻的容器盛裝,讓水更有價值感。如果用經濟學的講法,就是釐清你的誘因(Incentive),然後做出權衡。譬如要戒除壞習慣,就讓壞習慣的誘因減少,阻礙增加。

讓行動輕而易舉

如果你今天是想建立一個大習慣,例如每周上三次健身房,那你可能會遇到這個問題:今天好懶不想動XD

面對一個大問題,感到無力、麻煩,是很正常的--在還沒細節化之前。

完成一個任務,或著培養一個習慣,就像"爬樓梯"一樣。
你在很遠的地方看過來,樓梯就像是一面斜坡,不好上去
但在近的地方看,你就知道可以一步一步慢慢走上去。

我們常說「萬事起頭難」,一旦願意開始行動,就像是走上階梯,踏上第一步,就不難預見完成的那一刻。以上面上健身房的例子來看,你不用把視野聚焦在"上健身房",可以把目標設定為"綁鞋帶"或是"出門",如過這兩件事的重量感太重,你也可以把目標設定為"站起來"或是"放下手機"。

總之,培養一個習慣,首要任務就是"做"本身,沒有開始,怎麼結束?

讓獎賞令人滿足

即使理智告訴你,實現某個習慣可以帶來可期的正面效益。在沒有體感的條件下,我不認為有人可以持之以恆。

實現「獎賞」,是培養一個習慣最重要,也是最難達到的事情,因為多數習慣並沒有可以帶來獎賞的結果,只有你所預估更好的結局。在此條件下,一個習慣的堅持往往被無力感擊敗,不用否認,我們不是可以100%理智行事的機器人。

在沒有可預期的立即獎賞下,我們可以透過外部連結創造它。例如在完成習慣後在行事曆上畫一個圈圈,或是下載app紀錄習慣。

無論以任何方式,讓習慣和正面感受建立連結是培養習慣不可或缺的元素,也賦予習慣長久持續的機會。


我的感想

如果說要定義《原子習慣》一書的類別,我認為可以為它貼上工具書的標籤,在這本書中,作者告訴讀者很多建立習慣的小訣竅,族繁不及備載,核心觀念就是上面的四件事。

我透過這本書建立的習慣主要有四件事:

  1. 準時起床
  2. 晨間閱讀
  3. 上健身房(周一周三周五)
  4. 晚間閱讀
  5. 不喝飲料

不得不承認,遵循這四個規則,建立習慣確實比起主動堅持容易得多,老子最著名的一句話: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則不爭

我認為非常能切合本書對於習慣所要傳達的概念,我們不應該用"堅持"的態度面對習慣,而是讓習慣本身成為"習慣",讓它成為日常中自然的一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夢想遠征隊的沙龍
10會員
9內容數
出版逾30年,銷量超過一億冊,【與成功有約】已經被譽為"成功學書籍"的鼻祖。作者史蒂芬柯維統整出高效能人士的七大習慣: "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與"不斷更新",道出了亙古不變的成功自然法則。如果你對於生活感到困頓、目標不明;或是團體生活不順,我大力推薦看這本書!
2023/06/16
你快樂嗎?如果不是,為什麼?哈佛大學教授帶你解析!
Thumbnail
2023/06/16
你快樂嗎?如果不是,為什麼?哈佛大學教授帶你解析!
Thumbnail
2023/06/09
追求的東西追錯了,後悔一輩子。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透過一位學生,與一位教授,在人生的最後幾個月,告訴你追求的終點。
Thumbnail
2023/06/09
追求的東西追錯了,後悔一輩子。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透過一位學生,與一位教授,在人生的最後幾個月,告訴你追求的終點。
Thumbnail
2023/06/02
財富不是你在銀行戶頭裡的積蓄,也不是停在你家門前的BMW,他是人生自由度的交換籌碼。
Thumbnail
2023/06/02
財富不是你在銀行戶頭裡的積蓄,也不是停在你家門前的BMW,他是人生自由度的交換籌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習慣建立的四大核心觀念。習慣成就個人,個人成就習慣,當你認為你應當成為更好的那個人時,你就踏上了培養習慣的旅程...
Thumbnail
習慣建立的四大核心觀念。習慣成就個人,個人成就習慣,當你認為你應當成為更好的那個人時,你就踏上了培養習慣的旅程...
Thumbnail
小時候,很多人都曾聽過這樣的說法:「小雞孵化要二十一天,習慣的養成也是二十一天,只要能持續一個好習慣二十一天,之後就能夠自然維持了」。不知道你有沒有跟我一樣,曾經很天真的相信這句話呢?如果你曾經中途放棄,並因此認為,「養成好習慣」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那你一定要讀讀《原子習慣》這本書。
Thumbnail
小時候,很多人都曾聽過這樣的說法:「小雞孵化要二十一天,習慣的養成也是二十一天,只要能持續一個好習慣二十一天,之後就能夠自然維持了」。不知道你有沒有跟我一樣,曾經很天真的相信這句話呢?如果你曾經中途放棄,並因此認為,「養成好習慣」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那你一定要讀讀《原子習慣》這本書。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習慣有分成『好習慣』『壞習慣』,那你知道這些習慣是如何養成的嗎?......如果我們弄懂它的原理,勢必就可以運用它來成就我們。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習慣有分成『好習慣』『壞習慣』,那你知道這些習慣是如何養成的嗎?......如果我們弄懂它的原理,勢必就可以運用它來成就我們。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本書,不是從如何養成習慣開始,而是先從「為何想要養成這個習慣」開始,從自己內心尋求原因。並且進一步將養成習慣的方式系統化,強調細微改變可以帶來的巨大變化,透過複利的概念來重新說明習慣養成後可以帶來的正面效益。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很多跟過去不同的觀點,這邊記錄並分享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本書,不是從如何養成習慣開始,而是先從「為何想要養成這個習慣」開始,從自己內心尋求原因。並且進一步將養成習慣的方式系統化,強調細微改變可以帶來的巨大變化,透過複利的概念來重新說明習慣養成後可以帶來的正面效益。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很多跟過去不同的觀點,這邊記錄並分享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學習的第一步在於想要學習,有時候想學但是身處充滿誘惑的環境,每每打破學習的力量。原子習慣教導讀者如何利用本能培養好習慣跟戒除壞習慣。    建立習慣的重點在於建立一套系統,也就是讓習慣可以每日被執行,提高頻率比起一次做的久還要重要。 (一)讓提示顯而易見:因為A事件,告訴你要做B事件。例
Thumbnail
    學習的第一步在於想要學習,有時候想學但是身處充滿誘惑的環境,每每打破學習的力量。原子習慣教導讀者如何利用本能培養好習慣跟戒除壞習慣。    建立習慣的重點在於建立一套系統,也就是讓習慣可以每日被執行,提高頻率比起一次做的久還要重要。 (一)讓提示顯而易見:因為A事件,告訴你要做B事件。例
Thumbnail
習慣這件事其實是可以有意識的養成的,而且可以很輕鬆,逐步調整,每一天進步1%,一年之後你就會有37倍的成長,是不是很驚人,透過原子習慣這本書,趕快來看看到底怎麼做到吧! 行為改變的三個層次 行為改變的有三層次的,最外層是結果,中間一層是過程,最裡層則是是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會驅使你改變過程,最後
Thumbnail
習慣這件事其實是可以有意識的養成的,而且可以很輕鬆,逐步調整,每一天進步1%,一年之後你就會有37倍的成長,是不是很驚人,透過原子習慣這本書,趕快來看看到底怎麼做到吧! 行為改變的三個層次 行為改變的有三層次的,最外層是結果,中間一層是過程,最裡層則是是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會驅使你改變過程,最後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談到了原子習慣的原理,既然我們知道原子習慣的基礎作法是建立自我認同,但到底要怎麼做呢?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談到了原子習慣的原理,既然我們知道原子習慣的基礎作法是建立自我認同,但到底要怎麼做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