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少年》觀後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章作者:顏詩庭
  香港電影《少年》是一部以反送中運動為背景的劇情片。整部電影的進行以一名少女的失蹤為啟動點,推使一群日日在香港街頭抗爭的青少年暫時遠離運動前線,在城市各處奔波穿梭、通力合作,想方設法救下這名絕望而極可能輕生的手足。在這場焦慮而慌亂的救援過程中,抗爭運動帶來的種種精神壓力一觸即發,其中「責任」與「義務」的重量尤其壟罩在電影中的每位少年身上。對於抗爭前線手足的責任,對挽救香港未來的公民義務,迫使這些少年踏出家門、走上香港街頭;面對孤懸一線的年輕生命,少年們自覺與少女同為手足,也出於對生命的憐惜,他們離開緊張的前線,在香港稠密而繁忙的小道、公寓、商場中焦急地奔跑,深怕在停下腳步的任何一秒裡,少女的身影就將從高樓一躍而下。不過,電影中的少年們除了回應這些沉重龐大的群體義務和使命,同時也必須面對個體情境裡種種情感的牽動,無論是愛情的較勁、同儕因抉擇差異造成的嫌隙、與原生家庭的衝突,以及整體社會情境造成的精神壓力,都將這群香港少年推向精神臨界點。不僅僅談論香港人背負的責任義務,同時也處理人物身上更複雜的精神與情感面向,電影更以這種精神與現實情境的臨界狀態做為結尾的影像呈現,留下充滿絕望與希望的尾聲。對於人的精神的細膩描寫,或許即是《少年》這部電影別具價值且能夠撼動觀眾內心的緣故。
  如同電影於名稱中所揭示,《少年》的劇情以一群香港青少年為敘事核心,這樣的設計除了呈現出這場運動中年輕世代的處境與姿態,這群生命的青春活力也更深刻地凸顯出威權體制的暴力與荒誕。電影中有個片段特別令人印象深刻:救援過程中,這群青少年聚集於麵館裡吃著午餐,於是身體與精神在連續不間斷的高度運轉裡突然有了暫息的空間;氛圍軟化的同時,讓人不禁恍惚地想起,這些青少年的生活本該是這樣平穩而安心的狀態,打電動、看漫畫,與朋友逛街玩樂,如今卻面臨必須日日上街與警察對峙、承受各種身體與精神暴力的景況,令人既唏噓且不寒而慄。
  香港電影《少年》於2022年初於台灣正式上映,緊接在受到台灣觀眾熱烈討論的紀錄片《時代革命》之後,兩部影像作品意外形成了有意思的對照。若說《時代革命》紀錄了反送中運動中香港人的一步步凝聚,最後呈現一幅抗爭群眾的精神群像;那麼《少年》正是經由一群香港少年的經歷,呈現這股龐大的精神共同體內部交織而複雜的情感與痛苦,讓世界清晰地看到了人,以及人性。
avatar-img
1會員
5內容數
以方格子出版專題的方式,整理個人近三年以來的文字成果,內容包含學生刊物之書寫成果、書評,以及舉辦過之藝文講座活動構想簡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顏詩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再現大林女工的身影,作者在書中大量使用口述訪談資料為重要的論述材料;然而本書並非只是一本單純的口述史,緊扣著對「女性流動的意義」的再次探尋,邱琡雯也運用各式各樣的史料,以國家、種族、家族、性別等多重觀點,釐清大林女工移動的意義,以及在他們身上交織作用的多重權力與性別規範。
閱讀《感情百物》,我們能夠一窺小說家如何理解並且組織自己成長歷程中細瑣的事件;而讀者或許也會受到啟發——迫不及待翻出那些積滿灰塵的寶物箱,或者對每天習以為常的生活物品產生新的感受。
為再現大林女工的身影,作者在書中大量使用口述訪談資料為重要的論述材料;然而本書並非只是一本單純的口述史,緊扣著對「女性流動的意義」的再次探尋,邱琡雯也運用各式各樣的史料,以國家、種族、家族、性別等多重觀點,釐清大林女工移動的意義,以及在他們身上交織作用的多重權力與性別規範。
閱讀《感情百物》,我們能夠一窺小說家如何理解並且組織自己成長歷程中細瑣的事件;而讀者或許也會受到啟發——迫不及待翻出那些積滿灰塵的寶物箱,或者對每天習以為常的生活物品產生新的感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年少日記 《年少日記》是一部真實到令人感到心痛的電影。反映了現代香港社會的議題 - 青少年、小朋友壓力問題。劇情沒有起伏很大,但是令人很壓抑。 有一天,中學老師 - 鄭Sir發現了自己班上有學生寫了一封遺書,令他想起了童年自己對哥哥冷暴力和冷漠的事。鄭Sir不但要解決遺書的問題,他還要處理自己的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九龍城寨》是一部受歡迎的香港商業大製作,成功地連繫了不同世代的觀眾,值得更多不同面向的討論。電影帶有濃厚的武俠童話氛圍,並突出了男性角色,但缺少女性角色的參與。此外,電影也帶來了兩代演藝界的交接,呈現了港產片市場變化的一面。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近日香港的學童輕生個案創新高,讓我不禁關注香港教育制度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因此寫了這篇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根據截至去年11月的數字,學童輕生的原因主要是學校、家庭以及精神健康因素。學校因素有學業成績及校園欺凌,學生因學業問題與朋輩關係,也許會承受壓力與煩惱。專家建議父母聽到孩子的傾訴時,應多
Thumbnail
  終於知道為什麼說看完後的心情都很沉重,因為……結尾沒有配樂。電影院突如其來的寧靜,留待人們消化、回憶紀錄片給人的情緒。   任何紀錄片一定都有立場,但好的紀錄片多少應正反併陳。然而,片中僅聚焦在「反送中運動」上街抗議的200萬人及國際譴責的聲音,而未有對另外500萬人(香港人口約7
先進的城市,也有著陽光照不進的角落,《香港製造》中描繪的就是生活在那種老舊社區的青少年。電影名所謂的香港製造,也是指製造出青少年們的香港,髒亂與擁擠的環境,是我作為外人少見的一面,卻是養育出他們的環境,真實的鏡頭呈現,以我的視角來看,足以刷新我對香港的認識。 不過即使他們在那種環境下成長,也沒
Thumbnail
《少年的你》是一部充滿校園愛情、暴力和犯罪元素的電影,由玖月晞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改編。故事講述高中生陳念被欺凌,並向社會揭露欺凌者的故事。從面對霸凌, 抗拒小北, 到反抗霸凌, 依賴並信任小北的故事,透過劇情與觀後感想帶出校園霸凌的問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年少日記 《年少日記》是一部真實到令人感到心痛的電影。反映了現代香港社會的議題 - 青少年、小朋友壓力問題。劇情沒有起伏很大,但是令人很壓抑。 有一天,中學老師 - 鄭Sir發現了自己班上有學生寫了一封遺書,令他想起了童年自己對哥哥冷暴力和冷漠的事。鄭Sir不但要解決遺書的問題,他還要處理自己的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九龍城寨》是一部受歡迎的香港商業大製作,成功地連繫了不同世代的觀眾,值得更多不同面向的討論。電影帶有濃厚的武俠童話氛圍,並突出了男性角色,但缺少女性角色的參與。此外,電影也帶來了兩代演藝界的交接,呈現了港產片市場變化的一面。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近日香港的學童輕生個案創新高,讓我不禁關注香港教育制度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因此寫了這篇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根據截至去年11月的數字,學童輕生的原因主要是學校、家庭以及精神健康因素。學校因素有學業成績及校園欺凌,學生因學業問題與朋輩關係,也許會承受壓力與煩惱。專家建議父母聽到孩子的傾訴時,應多
Thumbnail
  終於知道為什麼說看完後的心情都很沉重,因為……結尾沒有配樂。電影院突如其來的寧靜,留待人們消化、回憶紀錄片給人的情緒。   任何紀錄片一定都有立場,但好的紀錄片多少應正反併陳。然而,片中僅聚焦在「反送中運動」上街抗議的200萬人及國際譴責的聲音,而未有對另外500萬人(香港人口約7
先進的城市,也有著陽光照不進的角落,《香港製造》中描繪的就是生活在那種老舊社區的青少年。電影名所謂的香港製造,也是指製造出青少年們的香港,髒亂與擁擠的環境,是我作為外人少見的一面,卻是養育出他們的環境,真實的鏡頭呈現,以我的視角來看,足以刷新我對香港的認識。 不過即使他們在那種環境下成長,也沒
Thumbnail
《少年的你》是一部充滿校園愛情、暴力和犯罪元素的電影,由玖月晞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改編。故事講述高中生陳念被欺凌,並向社會揭露欺凌者的故事。從面對霸凌, 抗拒小北, 到反抗霸凌, 依賴並信任小北的故事,透過劇情與觀後感想帶出校園霸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