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釜山回台灣的班機上看了一部香港的電影 -『年少日記』。
電影大綱是從一名老師看到學生想自殺的訊息為開端,讓他想起年少時期家中所發生的事情。他的爸爸是一名成功的律師,所以看待孩子就是以成績至上,若是成績不好就是打罵孩子,甚至認為自己的太太並沒有做到教育的本分,整體內容其實在探討著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所以導演還做了一場實驗(延伸資料:https://www.facebook.com/as1hk.entertainment/videos/1447175102599049/)
網路上討論的資料都是以成績來定義人,但這部電影打動我的地方是主角很喜歡的一部漫畫 - <<Pirate>>中所說:「總有一天你會長大,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不要放棄!」
這句話一直是主角-有傑的信念,十歲的他相信總有一天會長大並且成為想成為的大人,所以他很努力的想要讓成績進步、想完整地彈完一首曲子、讓爸爸也能為他感到驕傲而不是只有弟弟。
身為大人的我看到這段話,卻好想跟十歲的有傑說,不是長大就能成為想成為的大人,現實往往會打擊我們的信念直到信念消失,又或者是在信念被打擊時,我們還是努力的增強心智讓自己能成為內心強大的人,但這樣就能成為我們想成為的大人嗎?
「成為想成為的大人」是什麼樣的概念,從字面上看似乎是在於未成熟跟與成熟人的差異,但我想換個詞 - 「成為想成為的人」。
依稀記得在很小的時候,可能因為戲劇以及外在環境的影響,我常常以為30歲後的人是能擁有一間房、一台車、一份主管階級的工作,空閒時間能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時候天真以為我的30歲會變成這樣,我也以為只要努力就能成為這個想像中的大人。
當時間緩步走到30歲後卻發現曾經幻想的那個藍圖在我的世界裡不存在,沒有一間房也沒有一台車更對於當主管沒有渴望,因此我的世界就像崩壞了一角,於是迷惘、弄不清楚接下來的人生應該怎麼走。回頭看,從剛出社會那個興致勃勃總想站在世界舞台的我到現在面對「工作」存在很多的疑問以及迷惘,而我始終沒有因為長大而變成那個我想成為的人。
『我想成為的是什麼樣的人呢?』這是去年滿36歲的疑問。
每天問自己難道「收入」只能仰賴每天的朝九晚五才可以嗎?當身邊的朋友當起小主管、買房、轉換跑道、有了其他的生活重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 有時在我眼裡就像一句逃避的話語,於是質疑自己是過去不努力、太天馬行空無法起而行嗎?
經歷過一年的探索、尋找,我才明白那是對於世界運行的規則有太多的質疑以及對自己的不夠瞭解,而且我也一直在向外尋找認同、方向,忘記要返回自己的內心問自己真的需要什麼。
這一年很短也很漫長,雖然我明白自己不想被束縛在這個世界所運行的規則裡,卻有一道名為社會現實的厚牆等待著衝撞。衝撞,會有什麼火花?我不確定,但這條路也許能慢慢走到「成為我想成為的人」的那條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