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彰化小鎮,小吃的臺中街頭:——2023 年走讀臺灣經典路線:鹿港、臺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3年走讀臺灣經典路線【閱讀風土,以書帶路】

回歸「走讀臺灣」的本質,圍繞族群與文化的混合、在地與世界的鏈結以及人文與山海的互動三大主軸,以此凸顯臺灣文學與文化的特色。

現在就跟著書本出發,在風與土、山與海、走與讀之間,再次認識臺灣。

raw-image

路徑四 女人的鹿港

一個女人,生活在鹿港

1983 年,作家李昂出版了《殺夫》一書,轟動當時的臺灣社會,更開啟了許多人對於女性與性別的思考。40 年後看來,本書所觸及的議題仍未過時,女性與女性以外的互動處境仍有艱困之處,暴力仍無處不在,小說中的畫面感不隨著時光流逝而褪色,反倒依然清晰強烈。

儘管《殺夫》的靈感源自於發生在上海的事件,在小說中作者將背景帶入自身的故鄉。李昂曾在訪談中表示,自己或許是離開故鄉至台北求學後才開始有了機會深思鹿港並且嘗試用小說描寫故鄉。在小說中除了對於女性處境的深刻描寫,也有著對於故鄉鹿港的人文關懷與紀錄,同時批判鹿港傳統人情與風俗習慣。此些描繪在距作品幾十年後的現在,哪些事物依舊存在,哪些已然消失?

而提到生活在鹿港的女性,你會想起誰呢?是《殺夫》的作者李昂和其姐施叔青與施淑?是曾以「玫瑰與鐵蒺藜」為題辦過畫展的丁韻仙呢?或是當今在鹿港街上可以遇見的女性呢?從鹿港俗諺「鹿港三不見,不見天、不見地和不見女人」的背景到現在,此些女性如何被看見、哪些女性又隱身默默寫著自身與家鄉的故事?在作品出版 40 週年之際,這條路線邀請讀者一起來到這座熱鬧的歷史文化小鎮,並從女性的眼光,體驗作品中所描述的鹿港。

路徑介紹:

彰化客運 鹿港乘車處→丁家古厝→鹿港茉莉人文環境教育中心→第一市場→甕牆→同德發香燈舖→意樓→龍山寺→書集喜室

文本介紹:

《殺夫》

「殺夫」獲七十二年聯合報中篇小說首獎,發表之時,引起正反兩方的極度爭議,作者因此廣受矚目。

「殺夫」以台灣農村生活為背景,探討人性的不可捉摸,尤著眼於人與獸之間剃刀邊緣的掙扎,寫作手法細膩而深刻,無論人物造型或情節結構,均有其獨到處,營造出極強的文字感染力。本書多國譯本已出版,李昂亦因此書而入世界文壇之林,喜愛小說的讀者不可不讀。

聯經出版,《殺夫:鹿城故事》

聯經出版,《殺夫:鹿城故事》

raw-image

路徑二 臺中漫遊路

道道點心都是一個時代:歷史小說家的臺中飲食踏查

為什麼你口中的美味我嚐不出來呢?這是臺中限定的美味嗎?在《開動了!老台中:歷史小說家的街頭飲食踏查》第一篇介紹的大麵羹中,楊双子引用了食客在評論留下的評語:「對不起,吃不懂。」來說明這道點心的特別之處。這道戰後誕生的街頭料理,相比於同時代麵食本省的切仔麵、擔仔麵、拉仔麵,外省之陽春麵、傻瓜麵等,大麵羹的麵條中添加了鹼,此「鹼味」並非人人都可理解。然而你知道為什麼要加入鹼這個材料嗎?在此就先不爆雷,留給讀者們去一探究竟。

楊双子在書中主要介紹了二十道街頭點心,當然也還附贈推薦了許多他的心頭好。在他的描繪中除了親臨現場的食客感受外,每道飲食背後不論從製作流程、流派淵源、變化進程等各種小知識到推敲,無不讓我們更了解口中這味道形成的過程。難道這就是江湖點心的競技場?愈了解後愈想念此滋味。泡沫紅茶店為什麼在台中發跡?豐仁冰是由哪些食材組成?不炒的台中炒麵其實是仔麵/拉仔麵?水煎包加辣,你加的是哪款辣?

欲探索這些點心的身世來歷,不可不知臺中這座城市的百年風貌。在日治時代都市計畫推動下廣納外地人口的臺中匯聚了各地移民並受到各族群文化的影響,飲食型態跟隨著改變,也如此融會出更多元的特色進而構成臺灣土地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

歷史的滋味,或許眾人嚐皆味不同,讓我們邊讀邊走,邊走邊吃,一起漫步在臺中街道「讀飲食,吃歷史」吧!

路徑介紹:

06/11 場次:精武圖書館→台中公園與泡沫紅茶文化→一中街→第二市場與周邊小吃
09/03、10/08 場次:臺中火車站→綠川→臺中市役所→臺中州廳→府後街→臺中第二市場→中央書局

文本介紹:

《開動了!老台中:歷史小說家的街頭飲食踏查》

百年飲食薈萃,構築當代台中的嘴裡乾坤;

踏查路上,默默玩味這當中微妙的歷史趣味。

本書以「讀飲食,呷歷史」為目標,以台中火車站為中心,最東至旱溪,最西則麻園頭溪,大致相等的距離匡計南北兩端,羅列最具世代傳承的道地老店與歷史痕跡的點心美食;以熱衷研讀台中歷史的愛吃鬼a.k.a.潛心踏查街頭飲食的吃客之姿,爬梳老台中百年薈萃交織的酸甜苦辣鹹。

玉山社出版,《開動了!老臺中:歷史小說家的街頭飲食踏查》

玉山社出版,《開動了!老臺中:歷史小說家的街頭飲食踏查》


2023走讀臺灣經典路線活動
限額報名中👉走讀臺灣官網

路徑四 女人的鹿港
活動日期與導覽人:

  • 09/16(六)10:00-12:30-李昂
  • 10/14(六)13:00-15:30-黃雅君

路徑二 臺中漫遊路
活動日期與導覽人:

  • 06/11(日)13:30-15:00-講座:楊双子、15:15-16:15-走讀導覽:蔡承允
  • 09/03(日)14:00-16:00-林楷倫
  • 10/08(日)10:00-12:00-林楷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故事StoryStudio的沙龍
108會員
64內容數
2023/09/20
豐田村讓移民在裡頭扮演著生活居住於日本的日本人,營造《楚門的世界》般的理想假象。然而,要完全複製一個「日本」何其困難,哪怕街道、建物等人為建築都能完全重現,臺灣的氣候還是將移民們召喚回現實。
Thumbnail
2023/09/20
豐田村讓移民在裡頭扮演著生活居住於日本的日本人,營造《楚門的世界》般的理想假象。然而,要完全複製一個「日本」何其困難,哪怕街道、建物等人為建築都能完全重現,臺灣的氣候還是將移民們召喚回現實。
Thumbnail
2023/09/20
伏特加總是勾起世人對俄羅斯的負面印象:嚴重的酗酒問題、相對短的預期壽命、荒腔走板的俄式幽默。但除此之外,它也是數百年來俄羅斯政治中的要角,沙皇用它斂財剝削、極權統治者用它分化屬下。伏特加,俄羅斯人的毒藥,同時也是獨裁者的統治妙術。
Thumbnail
2023/09/20
伏特加總是勾起世人對俄羅斯的負面印象:嚴重的酗酒問題、相對短的預期壽命、荒腔走板的俄式幽默。但除此之外,它也是數百年來俄羅斯政治中的要角,沙皇用它斂財剝削、極權統治者用它分化屬下。伏特加,俄羅斯人的毒藥,同時也是獨裁者的統治妙術。
Thumbnail
2023/07/24
〈望春風〉這首歌自創作發表以來,陪伴臺灣人足足 90 年了。跨越三個世代、各個族群的傳唱與熱愛,〈望春風〉的版本、面貌也不計其數。
Thumbnail
2023/07/24
〈望春風〉這首歌自創作發表以來,陪伴臺灣人足足 90 年了。跨越三個世代、各個族群的傳唱與熱愛,〈望春風〉的版本、面貌也不計其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是在聽公視台語台podcast時聽到這本書的介紹,作者用著很流利的台語與主持人介紹這本書撰寫的目的與過程,覺得很有趣就下單買回來看,隔了幾個禮拜後想到就翻出這本書來看,一看驚為天人,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本土料理文化好書。
Thumbnail
我是在聽公視台語台podcast時聽到這本書的介紹,作者用著很流利的台語與主持人介紹這本書撰寫的目的與過程,覺得很有趣就下單買回來看,隔了幾個禮拜後想到就翻出這本書來看,一看驚為天人,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本土料理文化好書。
Thumbnail
1983 年,作家李昂出版了《殺夫》一書,觸動著臺灣社會的女性議題。在小說中,作者融入了家鄉鹿港的經驗,也正是因為鹿港著名的三不見:不見天、不見地和不見女人……
Thumbnail
1983 年,作家李昂出版了《殺夫》一書,觸動著臺灣社會的女性議題。在小說中,作者融入了家鄉鹿港的經驗,也正是因為鹿港著名的三不見:不見天、不見地和不見女人……
Thumbnail
從「海產」與「攝影」的角度切入,帶領參加者從書中出發,走訪基隆巷弄、客家足跡,認識那些基隆與北埔的前世今生。
Thumbnail
從「海產」與「攝影」的角度切入,帶領參加者從書中出發,走訪基隆巷弄、客家足跡,認識那些基隆與北埔的前世今生。
Thumbnail
本書作者栖來光,是因為婚姻來到台灣,也已經定居超過15年的日本女性。這樣特殊的生活經歷,讓她能以很精準的視角看到台灣與日本在不同層面上的優缺,以及能夠互相學習補足之處。而過去幾年她大多將文章發佈於日本的網路平台,其中數篇也得到百萬次的迴響,這些內容經過翻譯與整理後,這本書才於2022年春季於台灣出版
Thumbnail
本書作者栖來光,是因為婚姻來到台灣,也已經定居超過15年的日本女性。這樣特殊的生活經歷,讓她能以很精準的視角看到台灣與日本在不同層面上的優缺,以及能夠互相學習補足之處。而過去幾年她大多將文章發佈於日本的網路平台,其中數篇也得到百萬次的迴響,這些內容經過翻譯與整理後,這本書才於2022年春季於台灣出版
Thumbnail
本次講座搭配本館特展「快慢之間:臺灣鐵道旅行特展」,楊双子老師以百年幾乎不變的縱貫鐵道為經、從昭和臺灣到現代為緯,觀察臺灣人餐桌食物的演變,與背後蘊含的意義。
Thumbnail
本次講座搭配本館特展「快慢之間:臺灣鐵道旅行特展」,楊双子老師以百年幾乎不變的縱貫鐵道為經、從昭和臺灣到現代為緯,觀察臺灣人餐桌食物的演變,與背後蘊含的意義。
Thumbnail
作者阿佐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一篇一篇非常有深度地介紹各種台灣在地料理發展的的歷程,飲品、小吃、台灣獨創的種類、甜點,書中幾乎囊括了台式美食所有的類別。我相信,身為台灣人,每個禮拜都一定一定會享用到書裡某個章節的主角。不吃蚵仔煎?總會去吃火鍋吧。不吃挫冰?下午茶還是會訂手搖杯齁。
Thumbnail
作者阿佐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一篇一篇非常有深度地介紹各種台灣在地料理發展的的歷程,飲品、小吃、台灣獨創的種類、甜點,書中幾乎囊括了台式美食所有的類別。我相信,身為台灣人,每個禮拜都一定一定會享用到書裡某個章節的主角。不吃蚵仔煎?總會去吃火鍋吧。不吃挫冰?下午茶還是會訂手搖杯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