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台日萬華鏡》

2023/04/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書作者栖來光,是因為婚姻來到台灣,也已經定居超過15年的日本女性。這樣特殊的生活經歷,讓她能以很精準的視角看到台灣與日本在不同層面上的優缺,以及能夠互相學習補足之處。而過去幾年她大多將文章發佈於日本的網路平台,其中數篇也得到百萬次的迴響,這些內容經過翻譯與整理後,這本書才於2022年春季於台灣出版。
書中前幾個章節聚焦在這些年最多人關注的議題,像是對抗新冠肺炎的政策與民間反應的異同、福島核災後的食品進口問題、轉型正義的推動難度等等,這些稍微有在關注國際時事的人應該都相當熟悉,參考資料也很多,就先不在這時贅述。中後半段所提到的議題就比較多元,像是討論日本人對於「台菜」的定義可能和我們所想的不同、愛吃香蕉的風氣是由台灣物產輸日後才開始的歷史、兩國人民這些年來對於LGBTQ的看法與改變等等,都更能讓人燃起好奇心,也讓我們有產生比過去更深刻的反思。

台日大不同的讓座文化

大眾運輸的讓座文化,早已是揚名國際的一種台灣之光,尤其是對於孕婦或是獨自帶孩子的家長,讓座給她們的行為是許多台灣人的習以為常。但儘管也宣導了許多年,日本的讓座率仍然低迷。原因或許能歸咎於,列車本來就已經過於擁擠、上班族工作與通勤也相當疲倦、曾有讓座被拒絕,或是被老人教訓的不好經驗等等,而日本人對於「自我責任」的過度上綱也被認為是原因之一,因為打從心底覺得自己不能麻煩到別人,理所當然別人也不應該因為懷孕、年邁、攜幼等原因麻煩到我才對。而這樣的現象雖然看起來只是帶來些許不便,但有報導指出許多在職婦女,因為懷孕的不適在不佳的通勤環境中變得更難以忍受,導致中斷工作或離職的比例很高,不像台灣大多數職業孕婦,順利的話都能做到接近生產的日子,某方面的確讓兩性平權更難以落實。

我們和日本人心目中的台灣料理是同一種菜系嗎

日人來台最多人想吃的,就是鼎泰豐的小籠包和永康街的芒果冰,最近也不少人特別想吃牛肉麵,但應該也很多台灣人,不覺得這些算是正統的台灣料理或是「台菜」。許多常見的麵食或麵點,也都是來自於山東等北方省分,鼎泰豐的創始人也是戰後來台,一開始賣油不順利,聽從上海料理店老闆的建議改賣小籠包,才有今日這番事業。而日本在平安時代就有食用細削冰品的紀錄,中華料理也本來就有紅豆綠豆等甜食湯品,雖然芒果是台灣盛產的水果之一,但芒果雪花冰這道料理比較像是混血作品,牛肉麵據說也是四川料理師傅,戰後來到高雄才有的點子。雖說這些食物和我們認知的台菜有所差異,但也的確是近年來享譽國際的特色美食,也難怪會被日本或其他外國人覺得是台灣料理,只能說「台灣」的定義確實既模糊又有點廣泛。

為數不多的日籍配偶

根據2018年內政部資料,日籍配偶總數不到五千人,女性約多於男性,只佔所有外籍配偶的不到5%,在亞洲移民來說算相當少數。雖然在日治時期也有不少名門貴族的聯姻例子,連當年的台灣首富板橋林家主人林熊徵,娶的也是日本女性。原本生活大多過得不錯,但狀況在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後急轉直下,戒嚴之後更不用說,日籍移民或配偶常被視為敵人,一部分的人受不了而出逃,留下來的則是戰戰兢兢過日子。一直到1975年由七位日本太太成立了第一個日本扶持社團「撫子會」後,她們的心靈終於能有好的依靠,後續也才有了像是協助孩童的「台北日本語補習校」、協助母乳哺育的「ne ne會」等組織陸續成立,成為這些日籍移民的救贖,作者也在低潮的時候從此得到許多幫助,然而她們的相關權益仍然持續由一些團體爭取當中,還需進一步努力。

河豚料理的發揚光大

日本食用河豚已經有相當多年的歷史,但因為中毒致死事件頻傳,在豐臣秀吉時代曾被禁止食用,而當年已成為首相的伊藤博文,回山口縣老家餐館時,因緣際會下第一次享用了美味的河豚,才於1888年廢除禁令,並發了「河豚料理公許第一號」的執照給那間餐廳,也就是當地第一的料亭「春帆樓」,它同時也以簽訂馬關條約的地點為世人所知。現在河豚去毒及養殖技術大幅進步,已經可以全年供應養殖虎河豚,若有機會走訪山口縣時,不如也到這些歷史地標走走,並到知名景點「唐戶市場」品嘗看看。
書中還有其他有趣的豆知識就留給有興趣的讀友們發掘了,是一本喜歡台日歷史都應該會感興趣的小品書,推薦給大家。
少鋒
少鋒
急診醫師,人稱鋒哥|"這書,有讀"粉專版主|分享每一本完全讀畢的閱讀心得與書籍介紹,希望能讓時間有限的愛書朋友有一點收穫,也更容易挑到自己感興趣的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