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農】終於吃到傳說中的溪北粥,足以慰問自己失常的胃 將軍區/台南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從被曬傷的太平洋轉個彎回來後,只在高雄停留一晚。起了個大早,緩慢但不悠閒的轉乘數個大眾運輸,抵達依傍台灣海峽的台南市將軍區。在高雄的活動舉行地不如預期,刻意逗留在東海岸一些時間,說好放空,但在聚落中閒晃才是讓我感到自在的方式。

高雄的那場活動,我特別取名為 溪北粥 ,希望能讓更多高雄人了解台南溪北的故事。現在想想我太好高騖遠了,不是每個人對他地都這麼有興趣。雖然當時與地利小食與股份魚鄉緣分未到,但毫不知情的她們,卻在這場活動中為每個人端上一碗,溪北價值滿滿的溪北粥,讓我感慨萬千。

raw-image

邀請我參與活動的團隊為地利小食,以臺南將軍為基地,將地方特色農產端上桌,用食材告訴遊人,將軍的特色。還記得地方賊曾經以團隊的形式參與2019年的Changemaker,當時成果展,地利小食就在地方賊的展位對面,記得他們招牌很大,而且所實踐的區域是賊賊當時不熟的將軍,所以印象深刻。

不過地方賊之後就開始有各自的目標,我繼續擔任文字工作者串接的角色。在溪北駐村的期間,自以為鹽水和將軍很近,就傳訊息給地利小食,表示如果有活動要宣傳可以找我。如果開車的話倒是還好,但原本想騎腳踏車到將軍的我,在搭公車來的路上,還是覺得當初夢想的太美好了。

raw-image

我是沒有看公車時刻表一切就隨興,要搭到將軍必須再佳里換乘,但佳里到將軍的車屬於臺南公車的顏色小號,班次數量不多。光是從台南市區作到佳里就快要一個半小時(塞車狀態),剛剛好早上十點五十分有往將軍國小的班車,我就輕快踏上小巴,準時在十一點到達地利小食。

應該有不少人好奇地利小食這品牌名吧,總覺得理不出與將軍的關係。其實,這是取自英文 delicious (好吃的)。創辦人Milly回到將軍後,發現沿海鄉鎮的幾個結構性議題,像是人口老化,便決定用將軍特產蘆筍創作出各種料理,也帶大家接近將軍的土地,認識蘆筍的生產經過。

raw-image

趁中午休息時間,來到未曾造訪過的地方,感到好奇的賊就偷偷跑出去放風,偷點老屋的故事。先是看到這間「全成餅舖」,它的水泥花磚挺吸引我的。將軍村老街上的街屋雖然沒有特殊的造型,但有些點綴,還是頗值得一看的。

 賊賊造訪時,沒看到全成餅舖有開店,不知道是否還有在營業。有查到七年前的新聞,說這家在地經營快七十年,專門販賣大餅與紅龜粿的餅店,因為後繼無人,未來可能會結束營業。如果真的關門,那還真有些可惜,我最喜歡嘗試各地方的大餅。

raw-image

會有將軍這地名出現與清朝水督師施琅有關,因為他平台有功,清朝政府准許他跑馬三日,所到之處,皆由施琅管轄。他從布袋港開始跑,後來到了此地,因馬腳斷裂駐紮於將軍,而老一輩便稱此地為將軍庄。話說布袋跑來這裡感覺沒有很遠,如果再快馬加鞭一點,或許都可以到打狗了。

圖片載入中,請稍候

圖片載入中,請稍候

不知道 吳新榮 先生,大家是否聽過? 但若說到鹽分地帶,應該不少人可以想到是在哪個地區。吳新榮是一位出生於日治時期,經歷過二二八事件的醫生作家。主要活動範圍在鹽分地帶,特別是佳里,曾參與佳里青風會及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會。

它可是鹽分地帶文學集團代表人物(現在還有一本刊物名為鹽分地帶),也是北門七子之一,這麼多頭銜掛在他身上,便可知他的厲害。除了曾遭遇二二八事變之外,在昭和三年(1928年)他就曾因加入左派領導的台灣青年會與日共領導的學術研討會而被捕。

raw-image

吳新榮在日治中期開始發表新詩,但他最有名的著作為妻子毛雪芬過世後,所撰寫的〈亡妻記〉,這被譽為台灣的浮生六記阿! 此外,他曾與《民俗臺灣》雜誌合辦佳里專輯,所進行的文獻調查與雜誌編排都成為他後半生的志業。特別是《南瀛文獻》為整個大台南地區的文獻調查,作了最基礎的整理。

稍微介紹完這位鹽分地帶詩人,前面有提到他主要活動在佳里,但將軍村這棟延陵演派可是他出生的地方。這棟古厝是吳新榮爺爺吳玉瓚所蓋,這樣算下來也有百年歷史。吳家的八世祖吳廷谷遷移來台,定居在將軍溪以南,屬於漚汪堡的將軍庄。

raw-image

吳新榮的曾祖父吳彙大,在此地販賣煙草火柴和香燭金紙。而後吳新榮的祖父,也就是蓋此古厝的吳玉瓚,經營協吉號致富,並在當時的總督拉攏下擔任了漚汪堡堡長。原生有兩子,但不幸夭折,後來向北門的漁民收養了謝材壽作為螟蛉子。因進吳家,而改名為吳萱草。

在擔任堡長時,此古厝同時充當辦公室,還曾作過醫館和商鋪,簡直就是將公共領域和私人住宅妥協很好的古宅。如果是高雄的朋友應該聽過道明中學吧! 吳新榮叔叔吳本立的兒子便是道明中學創辦人吳道明,他也曾住過這古厝,不知道這空間怎麼滋養人的。

raw-image

延陵演派的門樓固然精彩,但若仔細看右方的三連棟,會覺得結構怪怪的。有好像後來才加上去的圓形木窗,似乎是木造建築,但後方又有磚造。這其實是吳新榮弟弟吳壽坤繼承後,利用「車厝」工法,將部分古厝搬遷至馬路旁,再用千斤頂撐起老屋,下方砌上承重牆,原本一樓木作建築才跑到二樓去。

 雖然資料是這樣紀載,但頗好奇吳壽坤先生這樣的用意是什麼? 不過這不只留下了老工法的施作結果,也保存了老木屋。在吳新榮故居後方也有另外一間古厝,馬背上有著延陵,同樣是吳姓。這應該是後來才塗成鮮豔色彩,在網路上還找的到原本的色調,花磚也頗有看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狙擊王-avatar-img
2022/09/02
下次就來這邊祭五臟廟!
avatar-img
地方 賊The thief of places的沙龍
112會員
151內容數
雖然依舊隨風所欲在行旅中,也依舊嘗試不同面向的書寫與創作:旅行、地方、音樂、影劇、藝術、展覽、舞蹈,歡迎👏私訊或mail邀約 合作邀約:thethiefofplaces@gmail.com
2025/03/02
走訪臺南新營糖鐵布袋線,探索臺灣糖業歷史與文化遺址。從新營車站出發,沿著自行車道,探訪東太子宮鹽運聯合轉運臺、東太子宮車站、太子宮、西太子宮車站、鹽水車站及岸內糖廠等地,感受這條曾經繁華的糖鐵路線所留下的珍貴記憶。
Thumbnail
2025/03/02
走訪臺南新營糖鐵布袋線,探索臺灣糖業歷史與文化遺址。從新營車站出發,沿著自行車道,探訪東太子宮鹽運聯合轉運臺、東太子宮車站、太子宮、西太子宮車站、鹽水車站及岸內糖廠等地,感受這條曾經繁華的糖鐵路線所留下的珍貴記憶。
Thumbnail
2025/02/28
亦帆Ciywas全新專輯《mspi 幻境遊樂園》聽感及單曲介紹,從族語歌聲、音樂風格、歌曲意涵等面向深入剖析,帶您感受這張獨特的泰雅族語專輯。
Thumbnail
2025/02/28
亦帆Ciywas全新專輯《mspi 幻境遊樂園》聽感及單曲介紹,從族語歌聲、音樂風格、歌曲意涵等面向深入剖析,帶您感受這張獨特的泰雅族語專輯。
Thumbnail
2025/01/28
無疆界的野性,當半島與世界在她的聲音中顯現:戴曉君 這是一張風格相當突出的專輯,即使有曉君不少好友合作,像是阿蓮娜‧沐塱(Alena Murang)、泰武古謠傳唱,或是漂流出口的布妲菈.碧海,曉君自我風格濃烈的色彩仍然沒有褪去,反而相得益彰。
Thumbnail
2025/01/28
無疆界的野性,當半島與世界在她的聲音中顯現:戴曉君 這是一張風格相當突出的專輯,即使有曉君不少好友合作,像是阿蓮娜‧沐塱(Alena Murang)、泰武古謠傳唱,或是漂流出口的布妲菈.碧海,曉君自我風格濃烈的色彩仍然沒有褪去,反而相得益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北部忠貞市場,南投清境農場,南部雲南村,撤到臺灣的滇緬遊擊隊官兵,解鄉愁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家鄉菜。
Thumbnail
北部忠貞市場,南投清境農場,南部雲南村,撤到臺灣的滇緬遊擊隊官兵,解鄉愁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家鄉菜。
Thumbnail
以下業配文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以文化古都之名升格的大臺南市,擁有巷弄老街的古樸及許多令人回味無窮的老故事,造就豐碩的文化資產與充滿在地生活價值的生命力。
Thumbnail
以下業配文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以文化古都之名升格的大臺南市,擁有巷弄老街的古樸及許多令人回味無窮的老故事,造就豐碩的文化資產與充滿在地生活價值的生命力。
Thumbnail
位於嘉義布袋的洲南鹽場,重現曾經在此興盛日曬海鹽傳統,並依循著節氣推出3款限量「旬鹽花」產品,集結特定時間內採收的鹽花,讓人從舌尖感受季節旬味。
Thumbnail
位於嘉義布袋的洲南鹽場,重現曾經在此興盛日曬海鹽傳統,並依循著節氣推出3款限量「旬鹽花」產品,集結特定時間內採收的鹽花,讓人從舌尖感受季節旬味。
Thumbnail
如果要定義現代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其中最核心的一條會是,「聚會要吃鍋,煮湯一定要加香菇。」而這種餐桌上要有一鍋(碗)湯的傳統,雖然不是島嶼獨有,卻是最能將湯料理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一個地方——湯是台灣人餐桌上的靈魂。 從鋤燒到日式涮涮鍋 台灣人吃鍋以蛋佐料
Thumbnail
如果要定義現代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其中最核心的一條會是,「聚會要吃鍋,煮湯一定要加香菇。」而這種餐桌上要有一鍋(碗)湯的傳統,雖然不是島嶼獨有,卻是最能將湯料理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一個地方——湯是台灣人餐桌上的靈魂。 從鋤燒到日式涮涮鍋 台灣人吃鍋以蛋佐料
Thumbnail
筆者兒時住在聯勤四四兵工廠附近,記憶中凡外省族群聚集處,周遭必有眷村美食,一看到周芳軍老師的「懷舊小旅行--被遺忘老味道和神祕眷村探索」導覽課,立即眼睛一亮。除了好奇眷村今日風貌,更想知道老字號的庶民麵點館子,老師傅是否將手藝傳了下去,依舊在某個巷口街角生火起灶。 撰文=駱亭伶 攝影=陳敏佳
Thumbnail
筆者兒時住在聯勤四四兵工廠附近,記憶中凡外省族群聚集處,周遭必有眷村美食,一看到周芳軍老師的「懷舊小旅行--被遺忘老味道和神祕眷村探索」導覽課,立即眼睛一亮。除了好奇眷村今日風貌,更想知道老字號的庶民麵點館子,老師傅是否將手藝傳了下去,依舊在某個巷口街角生火起灶。 撰文=駱亭伶 攝影=陳敏佳
Thumbnail
被造神的政治人物面對食慾,本該走下神壇,但他們吃喝什麼、怎麼吃喝、如何請客國宴,往往又成為塑造金身的利器。 一道料理追溯出國愁和家味,是大家需要能作為本土認同的文化原型,悄悄或明白地將自己的認同入菜,來集合同溫層的歸屬感。
Thumbnail
被造神的政治人物面對食慾,本該走下神壇,但他們吃喝什麼、怎麼吃喝、如何請客國宴,往往又成為塑造金身的利器。 一道料理追溯出國愁和家味,是大家需要能作為本土認同的文化原型,悄悄或明白地將自己的認同入菜,來集合同溫層的歸屬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