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產的國度、客家的南光——2023 年走讀臺灣經典路線:基隆、北埔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2023年走讀臺灣經典路線【閱讀風土,以書帶路】

回歸「走讀臺灣」的本質,圍繞族群與文化的混合、在地與世界的鏈結以及人文與山海的互動三大主軸,以此凸顯臺灣文學與文化的特色。

現在就跟著書本出發,在風與土、山與海、走與讀之間,再次認識臺灣。

raw-image

路徑一 海產的雞籠

認識基隆的海洋文化與前世今生

臺灣的歷史與海洋有密不可分的連繫,基隆的發展更是如此。基隆市街上的古樸廟宇、城隍、媽祖、開漳聖王,無一不證明著基隆當時曾為漢人移民新天地的痕跡。但在更早一點的十七世紀,便有歐洲人從海上來到基隆——當時的「雞籠」。

基隆的發展更是與漁業、漁港息息相關,本路線以曹銘宗老師的《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臺灣海產的身世》為核心文本,從「海產」的角度切入,書中從語言文化切入,除了參考大量文獻紀錄,更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曹銘宗老師將帶領參加者從書中出發,走訪基隆巷弄、市場以及港口,認識那些基隆與海產的前世今生。

路徑介紹:

06/10、07/29 場次:見書店→基隆廟口→仁愛市場→忠二路→孝三路→基隆火車站北站
08/26 場次:基隆火車站北站→孝三路→忠二路→仁愛市場→基隆廟口→海洋廣場

文本介紹:

《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臺灣海產的身世》

臺灣四面環海,海產文化自然發達。從夜市的蚵仔煎、居酒屋的一夜干到婚宴必不可少的紅蟳米糕,海鮮料理早已深入生活之中。但是對於這些來自水中的佳肴,我們究竟又了解多少?本書從語言文化切入,不但參考大量文獻紀錄,更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帶我們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認識那些海產的前世今生。

raw-image

raw-image

路徑六 南光照北埔

踩點客家文化代表建築

在《南光》一書中,小說家朱和之以鄧南光的故事,帶領讀者探索寫真術初生與現代性的議題。鄧南光,本名鄧騰輝,出身於北埔的客家人。日本時代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攝影家,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以他的眼光,記錄下了時代。這條經典路線預計以鄧南光紀念館為起點,由作者朱和之親自帶領參加者走訪同樣在臺灣客家歷史上極具代表性的姜阿新洋樓、金廣福公館和天水堂,以及北埔代表文學作家龍瑛宗的生命史。

路徑介紹:

山城旅人民宿→鄧南光故居→北埔慈天宮→鄧南光影像紀念館→姜家天水堂古厝→金廣福公館→姜阿新洋樓

文本介紹:

《南光》

在視覺影像爆炸性增生的今天,作者以雋永的文字追索鄧南光的生命歷程。不僅透過他手中的相機觀照時代更迭,更讓同時期的張才、彭瑞麟、郎靜山等攝影家共同發聲顯影,思索攝影作為現代文明,與社會、科學、政治等多種面向的深刻影響與互動。還原每一個細緻履跡,帶引讀者回到臺灣寫真術初生的迷人年代。

raw-image

2023走讀臺灣經典路線活動
限額報名中👉走讀臺灣官網

路徑一 海產的雞籠
活動日期與導覽人:

  • 06/10(六)10:00-12:30-曹銘宗
  • 07/29(六)10:00-12:30-曹銘宗
  • 08/26(六)14:00-16:30-黃之陽

路徑六 南光照北埔
活動日期與導覽人:

  • 07/02(日)10:00-12:30-朱和之
  • 09/02(六)13:00-15:30-朱和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故事StoryStudio的沙龍
111會員
64內容數
2023/09/20
豐田村讓移民在裡頭扮演著生活居住於日本的日本人,營造《楚門的世界》般的理想假象。然而,要完全複製一個「日本」何其困難,哪怕街道、建物等人為建築都能完全重現,臺灣的氣候還是將移民們召喚回現實。
Thumbnail
2023/09/20
豐田村讓移民在裡頭扮演著生活居住於日本的日本人,營造《楚門的世界》般的理想假象。然而,要完全複製一個「日本」何其困難,哪怕街道、建物等人為建築都能完全重現,臺灣的氣候還是將移民們召喚回現實。
Thumbnail
2023/09/20
伏特加總是勾起世人對俄羅斯的負面印象:嚴重的酗酒問題、相對短的預期壽命、荒腔走板的俄式幽默。但除此之外,它也是數百年來俄羅斯政治中的要角,沙皇用它斂財剝削、極權統治者用它分化屬下。伏特加,俄羅斯人的毒藥,同時也是獨裁者的統治妙術。
Thumbnail
2023/09/20
伏特加總是勾起世人對俄羅斯的負面印象:嚴重的酗酒問題、相對短的預期壽命、荒腔走板的俄式幽默。但除此之外,它也是數百年來俄羅斯政治中的要角,沙皇用它斂財剝削、極權統治者用它分化屬下。伏特加,俄羅斯人的毒藥,同時也是獨裁者的統治妙術。
Thumbnail
2023/07/24
〈望春風〉這首歌自創作發表以來,陪伴臺灣人足足 90 年了。跨越三個世代、各個族群的傳唱與熱愛,〈望春風〉的版本、面貌也不計其數。
Thumbnail
2023/07/24
〈望春風〉這首歌自創作發表以來,陪伴臺灣人足足 90 年了。跨越三個世代、各個族群的傳唱與熱愛,〈望春風〉的版本、面貌也不計其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以下業配文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以文化古都之名升格的大臺南市,擁有巷弄老街的古樸及許多令人回味無窮的老故事,造就豐碩的文化資產與充滿在地生活價值的生命力。
Thumbnail
以下業配文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以文化古都之名升格的大臺南市,擁有巷弄老街的古樸及許多令人回味無窮的老故事,造就豐碩的文化資產與充滿在地生活價值的生命力。
Thumbnail
1983 年,作家李昂出版了《殺夫》一書,觸動著臺灣社會的女性議題。在小說中,作者融入了家鄉鹿港的經驗,也正是因為鹿港著名的三不見:不見天、不見地和不見女人……
Thumbnail
1983 年,作家李昂出版了《殺夫》一書,觸動著臺灣社會的女性議題。在小說中,作者融入了家鄉鹿港的經驗,也正是因為鹿港著名的三不見:不見天、不見地和不見女人……
Thumbnail
從「海產」與「攝影」的角度切入,帶領參加者從書中出發,走訪基隆巷弄、客家足跡,認識那些基隆與北埔的前世今生。
Thumbnail
從「海產」與「攝影」的角度切入,帶領參加者從書中出發,走訪基隆巷弄、客家足跡,認識那些基隆與北埔的前世今生。
Thumbnail
上次走了魚路南段,總是要補完北段。以前我都從擎天崗走到八煙而已,這次用去磺港吃下午茶為目標來鼓勵自己走到金山。金包里大路清朝所築的路段筆直前進,起伏落差較大-河南勇路,日治時期所築路段則較迂迴而落差小,稱日人路。金包里大路的運輸功能不只於挑魚,多年來軍事、採硫、移墾、挑茶、賣魚、牧牛等皆有利用此路。
Thumbnail
上次走了魚路南段,總是要補完北段。以前我都從擎天崗走到八煙而已,這次用去磺港吃下午茶為目標來鼓勵自己走到金山。金包里大路清朝所築的路段筆直前進,起伏落差較大-河南勇路,日治時期所築路段則較迂迴而落差小,稱日人路。金包里大路的運輸功能不只於挑魚,多年來軍事、採硫、移墾、挑茶、賣魚、牧牛等皆有利用此路。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魚池仔〉/洪錦田 ●〈二層行溪〉/蘇晏德 ●〈情路無三日紅〉/陳俐雯 ●〈換gún來走——hōo RCA汙染事件受害者〉/杜信龍 台灣人寫真 ●〈外子〉/白麗芬 ●〈筍仔跤ê糖霜丸(一)〉/許珮旻 逐家來phò-tāu ●〈來去運動〉/林淑珍 演講稿 台語sa攏有講座 台灣漫感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魚池仔〉/洪錦田 ●〈二層行溪〉/蘇晏德 ●〈情路無三日紅〉/陳俐雯 ●〈換gún來走——hōo RCA汙染事件受害者〉/杜信龍 台灣人寫真 ●〈外子〉/白麗芬 ●〈筍仔跤ê糖霜丸(一)〉/許珮旻 逐家來phò-tāu ●〈來去運動〉/林淑珍 演講稿 台語sa攏有講座 台灣漫感
Thumbnail
從小長輩就告訴我們,台灣早期是農業社會,靠牛耕作,基於對牛的感恩,所以不吃牛;等到外省人來了以後,才把吃牛的習慣帶進來。不過,我一直覺得很奇怪,中國自古不是以農立國嗎?為什麼外省人卻要吃牛?讀了《吃的台灣史》,我才恍然大悟……
Thumbnail
從小長輩就告訴我們,台灣早期是農業社會,靠牛耕作,基於對牛的感恩,所以不吃牛;等到外省人來了以後,才把吃牛的習慣帶進來。不過,我一直覺得很奇怪,中國自古不是以農立國嗎?為什麼外省人卻要吃牛?讀了《吃的台灣史》,我才恍然大悟……
Thumbnail
1920年,距今百年了,孕育我們爺爺甚至曾祖父的年代,更是台灣文化轉變與革新的時代,奠定台灣文學的基礎。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社會風氣劇變,人們因而變得戰後的迷惘,在作品上呈現了戰後的黑暗與混亂,並且打破秩序,漸漸開始懷疑舊有的文化風氣,達達主義誕生,女權運動的開端,平權意識抬頭,世界不同於以往的
Thumbnail
1920年,距今百年了,孕育我們爺爺甚至曾祖父的年代,更是台灣文化轉變與革新的時代,奠定台灣文學的基礎。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社會風氣劇變,人們因而變得戰後的迷惘,在作品上呈現了戰後的黑暗與混亂,並且打破秩序,漸漸開始懷疑舊有的文化風氣,達達主義誕生,女權運動的開端,平權意識抬頭,世界不同於以往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