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必看的台灣庶民美食大全與它們的故事 - ﹝巷弄裡的台灣味﹞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一本看了會餓的書。

作者阿佐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一篇一篇非常有深度地介紹各種台灣在地料理發展的的歷程,飲品、小吃、台灣獨創的種類、甜點,書中幾乎囊括了台式美食所有的類別。我相信,身為台灣人,每個禮拜都一定一定會享用到書裡某個章節的主角。不吃蚵仔煎?總會去吃火鍋吧。不吃挫冰?下午茶還是會訂手搖杯齁。

食物跟生活是那麼樣的密不可分,所以這些巷弄裡的好滋味才更值得我們好好地認識。

除了食物的口感、滋味及特色,受過法國專業廚藝訓練的阿佐,詳細描述了他們的作法、細節、歷史、由來、演變,她仔細拆解每一道料理、每一個產業:生長在溫帶的木瓜與牛奶當初是怎麼樣在副熱帶的島嶼被湊成對,鹽酥雞的雞、粉、配料、九層塔逐一環節的美味秘辛,深度澱粉控的台灣人如何的熱愛有它的一切,像是:地瓜球、蚵仔煎,百元熱炒作為平價療癒場所如何定義了台啤才是「正港台味」。

透過阿佐輕鬆的文字,終於可以得知這些我們每天在吃/喝的東西,到底是經由什麼樣千載難逢的天時地利及人和,才能成為每個台灣人生活記憶的一部分。

「我並不打算以任何立場去定義台灣味,因為那些生活纖維交織出來的文化,並非獨獨幾人就能構成,而是數以千計,為謀生所存的靈光結晶。」

阿佐透過這本書不只講了關於台式料理的故事,也講述了台灣社會在這幾十年間的大幅改變。食物的味道、作法會一直順應時代而創新調整,小至反映出當個世代的台灣人的味蕾喜好,大至「吃」的這個文化幾乎可以代表整個台灣社會脈絡的變遷。從日治時代到民國,從二十世紀到現在,一直到將來,餐桌上的食物跟時下的社會文化絕對都是息息相關。

「這些故事,事實上仍舊持續演化改變,打造出每個時代的風味。」

爆紅的打卡網美餐廳可以是偶然,但若要成為可以代表台灣記憶的好味道,就不是幾張美照或幾則評論可以輕易的斷定的了。

整本書都很有趣!用了很多搞笑但精準的時事形容跟譬喻,讓讀者輕鬆地多長了那麼一點關於吃的知識,讀起來毫無負擔,下次吃東西的時候,也許會想到這些讓人會心一笑的佐餐文字,為這些庶民美食更增添一份「人情味」。


  • 作者:范僑芯 (佐餐文字)
  • 出版社:時報文化
  • 出版年:202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愚仔的沙龍
6會員
14內容數
愚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21
棋靈王的漫畫單行本最後一集,進藤光說,他下棋的目的是為了要把遙遠的過去跟遙遠的未來連結在一起。韓國主將高永夏聽了便回答:「在場的誰都是這樣吧。」讀完編舟計畫我居然想到了這個。
Thumbnail
2022/06/21
棋靈王的漫畫單行本最後一集,進藤光說,他下棋的目的是為了要把遙遠的過去跟遙遠的未來連結在一起。韓國主將高永夏聽了便回答:「在場的誰都是這樣吧。」讀完編舟計畫我居然想到了這個。
Thumbnail
2022/05/28
同樣出自編劇野木亞紀子之手,如果說在「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中,觀眾赤裸地看見在混亂生活裡,每個人那些無處安放的各面向的煩惱,那「重版出來」,就是幫助我們重新找回人生動力的最速效解藥。
Thumbnail
2022/05/28
同樣出自編劇野木亞紀子之手,如果說在「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中,觀眾赤裸地看見在混亂生活裡,每個人那些無處安放的各面向的煩惱,那「重版出來」,就是幫助我們重新找回人生動力的最速效解藥。
Thumbnail
2022/05/23
年初在誠品翻到李桐豪老師新出的書覺得很喜歡,這次才有幸讀到這本傳說中的已經絕版的「厭世神書」– 絲路分手旅行(初版17年後的今年才再版)。 「只要離開了電腦,去哪裡都會像是度假。」
Thumbnail
2022/05/23
年初在誠品翻到李桐豪老師新出的書覺得很喜歡,這次才有幸讀到這本傳說中的已經絕版的「厭世神書」– 絲路分手旅行(初版17年後的今年才再版)。 「只要離開了電腦,去哪裡都會像是度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我是在聽公視台語台podcast時聽到這本書的介紹,作者用著很流利的台語與主持人介紹這本書撰寫的目的與過程,覺得很有趣就下單買回來看,隔了幾個禮拜後想到就翻出這本書來看,一看驚為天人,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本土料理文化好書。
Thumbnail
我是在聽公視台語台podcast時聽到這本書的介紹,作者用著很流利的台語與主持人介紹這本書撰寫的目的與過程,覺得很有趣就下單買回來看,隔了幾個禮拜後想到就翻出這本書來看,一看驚為天人,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本土料理文化好書。
Thumbnail
前陣子因為快過年了,所以想說可以做個台菜系列文,我們在選店的時候,我突然脫口而出ㄟ~那上海菜等菜系算是台菜嗎?這才讓我們發現,我們好像無法定義,什麼是台菜ㄟ,才發現原來我們並不了解台菜,這才有了想深入了解台菜的念頭,因此在這個年假前,我前往圖書館,翻找跟台菜相關書籍,希望可以更加了解台菜文化。 (以
Thumbnail
前陣子因為快過年了,所以想說可以做個台菜系列文,我們在選店的時候,我突然脫口而出ㄟ~那上海菜等菜系算是台菜嗎?這才讓我們發現,我們好像無法定義,什麼是台菜ㄟ,才發現原來我們並不了解台菜,這才有了想深入了解台菜的念頭,因此在這個年假前,我前往圖書館,翻找跟台菜相關書籍,希望可以更加了解台菜文化。 (以
Thumbnail
作者阿佐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一篇一篇非常有深度地介紹各種台灣在地料理發展的的歷程,飲品、小吃、台灣獨創的種類、甜點,書中幾乎囊括了台式美食所有的類別。我相信,身為台灣人,每個禮拜都一定一定會享用到書裡某個章節的主角。不吃蚵仔煎?總會去吃火鍋吧。不吃挫冰?下午茶還是會訂手搖杯齁。
Thumbnail
作者阿佐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一篇一篇非常有深度地介紹各種台灣在地料理發展的的歷程,飲品、小吃、台灣獨創的種類、甜點,書中幾乎囊括了台式美食所有的類別。我相信,身為台灣人,每個禮拜都一定一定會享用到書裡某個章節的主角。不吃蚵仔煎?總會去吃火鍋吧。不吃挫冰?下午茶還是會訂手搖杯齁。
Thumbnail
吃對台灣人來說重要到不能再重要!常見的美食宗教戰爭就不用再多說了吧?從吃的角度切入,其實最容易閱讀
Thumbnail
吃對台灣人來說重要到不能再重要!常見的美食宗教戰爭就不用再多說了吧?從吃的角度切入,其實最容易閱讀
Thumbnail
從小長輩就告訴我們,台灣早期是農業社會,靠牛耕作,基於對牛的感恩,所以不吃牛;等到外省人來了以後,才把吃牛的習慣帶進來。不過,我一直覺得很奇怪,中國自古不是以農立國嗎?為什麼外省人卻要吃牛?讀了《吃的台灣史》,我才恍然大悟……
Thumbnail
從小長輩就告訴我們,台灣早期是農業社會,靠牛耕作,基於對牛的感恩,所以不吃牛;等到外省人來了以後,才把吃牛的習慣帶進來。不過,我一直覺得很奇怪,中國自古不是以農立國嗎?為什麼外省人卻要吃牛?讀了《吃的台灣史》,我才恍然大悟……
Thumbnail
這本書不介紹什麼東西多好吃,店在哪裡怎麼去,而賦予美食更多精神上的價值。這本書不描寫食物的色香味,而是從聊天的角度,把飲食文化、歷史與產業經過,整理成為文字。這是一本翻了會想留下來繼續讀的書...
Thumbnail
這本書不介紹什麼東西多好吃,店在哪裡怎麼去,而賦予美食更多精神上的價值。這本書不描寫食物的色香味,而是從聊天的角度,把飲食文化、歷史與產業經過,整理成為文字。這是一本翻了會想留下來繼續讀的書...
Thumbnail
小吃可說是台灣的驕傲,也是許多外地游子心頭忘不了的掛念。像是什麼鹽酥雞啦、珍珠奶茶、番薯球等,光用想的就讓人口水滴下來。但你知道這些「台灣味」是怎麼誕生的嗎? 這次要介紹的這本《巷弄裡的台灣味》,是本小巧趣味又深具內涵的作品,細細介紹了22道台灣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
Thumbnail
小吃可說是台灣的驕傲,也是許多外地游子心頭忘不了的掛念。像是什麼鹽酥雞啦、珍珠奶茶、番薯球等,光用想的就讓人口水滴下來。但你知道這些「台灣味」是怎麼誕生的嗎? 這次要介紹的這本《巷弄裡的台灣味》,是本小巧趣味又深具內涵的作品,細細介紹了22道台灣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
Thumbnail
跟著百靈果神教讀一些書,也讀過作者的另一本著作臺灣史新聞,因為題材很生活,文字也通順,所以借來兩天就看完了。是一本平實討論臺灣各樣食物發音起源、烹調方法和料理食材的小書,書中沒有太多描寫食物風味的句子,所以可以晚上讀,吃宵夜絕對是因為自己想吃。 從常見的食物出發是很常民的題材,但作者不說,也很少人這
Thumbnail
跟著百靈果神教讀一些書,也讀過作者的另一本著作臺灣史新聞,因為題材很生活,文字也通順,所以借來兩天就看完了。是一本平實討論臺灣各樣食物發音起源、烹調方法和料理食材的小書,書中沒有太多描寫食物風味的句子,所以可以晚上讀,吃宵夜絕對是因為自己想吃。 從常見的食物出發是很常民的題材,但作者不說,也很少人這
Thumbnail
牛肉麵、魯肉飯的真正滋味,或許只有曾經在異鄉的遊子能夠體會,而台灣小吃,更是各國遊客入境旅行的重點項目,然而是在怎樣的條件下,讓這些食物成為能夠代表台灣、引發鄉愁,所謂「台灣味」到底又是什麼?
Thumbnail
牛肉麵、魯肉飯的真正滋味,或許只有曾經在異鄉的遊子能夠體會,而台灣小吃,更是各國遊客入境旅行的重點項目,然而是在怎樣的條件下,讓這些食物成為能夠代表台灣、引發鄉愁,所謂「台灣味」到底又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