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為力,是上天給我最珍貴的禮物

無能為力,是上天給我最珍貴的禮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無能為力是上天給我最珍貴的禮物。」

前幾日諮詢完,這是我送給自己的一段話。這讓我不禁回想起這幾個月以來經歷的種種,而所謂的「經歷」,也並不是我的外境真有什麼巨變,大多是自己內心深刻且豐富的領悟。

這些感受都好細膩,甚至比過往幾年經歷的都還要再細緻且多層次,我真的好難用文字準確地描繪這裡頭的心境。

我其實一直以來性格都是頗積極的,方方面面我都會想要把事情處理好、情緒梳理好,同時深刻地去翻攪並更新自己的信念系統。但我必須說,土星回歸的這七個多月以來,我扎實地體驗了好多無能為力。而面對這份無能為力,我一開始內在有好多的抗拒:抗拒自己不再像以往高生產力、抗拒有段時日文章都寫不出來的枯竭、抗拒在工作上好像不再如以往一樣熱情、抗拒那種生命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迷惘與孤獨。

抗拒了幾個月,在某個時間點,一句話敲醒我,我好像就又醒了。

「我到底在抗拒什麼?」

或許是一直以來我深信著「信念創造實相」,所以我某程度上把自己視為一台電腦,認為假如我今天生命裡有bug(所謂不滿意的外境),就一定代表我的信念有哪裡需要調整或更新。

所以我一直以來都很積極——積極地自我覺察、調整信念、重新創造;而這也沒有不對或不好,因為這的確讓我在過往的生命裡,也曾過上呼風喚雨、要什麼有什麼的日子。

但這段土星回歸的日子讓我深刻地體驗到,生命當中還是有某些時刻,或許已經不是我們內在的信念所引爆的;因為那可能是更集體、更龐大、更宏觀,甚至是我們靈魂投身之前就已經承諾且做出的選擇。

這段日子以來,內在掀起的狂風駭浪與外在的無能為力,現在回頭看,卻是感受到滿滿的謙卑與臣服。我深刻地領悟到「全然地接受著生命裡的風暴」是多麽美麗又謙遜的體現。

這份接受,不是消極的,也不是悲觀的,而是著實地充滿著信任與積極感——信任著身體、信任著靈魂、信任著宇宙之流。

raw-image
這就好像,我是一艘帆船的掌舵者,在航海的過程裡,八九成的日子,我完全可以倚靠自己的專業與技能克服航海中的挑戰,但總有那一到兩成的可能,會遇到驚濤駭浪,會經歷汪洋大海裡的未知,而要如何度過這段挑戰,其實最終取決於我們內在對大地之母的信仰——能不能全然地信任:這座大海最終會帶著我航向新天地、新大陸。
生命是充滿祝福的,宇宙也是。

我深深地相信,甚至連「無能為力」都是上天給我最美麗的禮物。在無能為力面前,我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渺小,我欣然地接納生命裡的風暴,我看見自己的臣服,我也著實地經驗了陰陽整合與回歸。

我看見自己在無力過後,持續地放掉小我的框架與限制,放掉過於陽性的主宰與執著,同時長出更多陰性的包容與大愛。

大家都說,土星是很嚴格的老師,但這幾個月以來我依然十分感恩這些顛簸又辛苦的經歷;因為我知道,唯有持續積極地”受著”生命裡未知的風浪、帶著禮敬的自己以及臣服的心智,我才足以蛻變成更有智慧、謙卑且完整的生命掌舵人。

而這一切,都起源於,對生命最全然且深刻地信任。

with Love, Susan

04/21/2023 寫於 密克羅尼西雅 帛琉

avatar-img
Susan Tsai 的沙龍
10會員
4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usan Tsa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其實我從小到大都是一個蠻容易焦慮的人,但這幾年因為開始靜心冥想,對於自身能量的掌握好像比較上手了,所以其實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那麼明顯和強烈地感受到焦慮了。只是剛好前陣子遇到一些外在的事件,讓我又有機會能更近一步地與自己的分離焦慮和解。 從二十幾歲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我就發現自己在大部分的情境下其實對
前陣子看完Netflix新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我看得非常的過癮,感受到滿腔熱血,好像跟著故事情節,回到自己大學時代跑社團或很關心社運、學運的那些日子裡。 我還記得我大學的時候其實是一個蠻憤怒的青年,對某些社會議題或是政府的政策其實都蠻有自己的想法、標準和自己認可的意識形態。 只是我現在回想起來
前些日子,我覺察到自己在金錢上有些拘謹。 這份拘謹和一般的匱乏或擔心沒錢,好像又不太是同一件事情。後來深入感受,覺得這份拘謹是來自於——我不太敢展現自己其實是在意金錢的。 而這份刻意塑造的「淡然」,其實不僅金錢,在人際關係當中也是。 我引導著自己深入潛意識,看見了我的哥哥。我哥從小個性相較於我比較外
這一集想要和大家聊聊「潛意識的力量」,不知道大家在生命當中會不會遇到很多事情你其實知道,但是,卻做不太到。 例如,想要早睡或想減肥,但卻沒有辦法堅持運動或健康飲食,容易故態復萌,又莫名其妙拖到很晚才就寢。又或是很想和伴侶或家人在某些議題上好好溝通,但依然時常不小心理智線就斷了,情緒突然暴走,沒有辦法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豐沛的人,容易哭,也很常共感到外在不屬於我的情緒。 青少年時期開始,我有好多次都覺得自己要被情緒擊垮,撐不住了。 一直到這幾年,我覺得自己才真正學會與情緒共處,而那個關鍵就是「身體」。 「回到身體當中,感受自己的感覺。」這是我很常跟個案說的話,但是很多人一開始真的做不太到,包含我自己
這集想要和大家聊聊關於靈魂是什麼?以及如果靈魂真的存在,它又是用什麼樣的形式與我們溝通的呢?而我想要用自己個人的故事來和大家切入這個主題。 我記得在幾年前,當時在一段不是很順利的感情當中,那時候有很多的壓力、難過和委屈,心情和情緒都不是太穩定,甚至連身體都出現一些警訊,我開始會時常感覺自己吸不到氣、
其實我從小到大都是一個蠻容易焦慮的人,但這幾年因為開始靜心冥想,對於自身能量的掌握好像比較上手了,所以其實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那麼明顯和強烈地感受到焦慮了。只是剛好前陣子遇到一些外在的事件,讓我又有機會能更近一步地與自己的分離焦慮和解。 從二十幾歲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我就發現自己在大部分的情境下其實對
前陣子看完Netflix新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我看得非常的過癮,感受到滿腔熱血,好像跟著故事情節,回到自己大學時代跑社團或很關心社運、學運的那些日子裡。 我還記得我大學的時候其實是一個蠻憤怒的青年,對某些社會議題或是政府的政策其實都蠻有自己的想法、標準和自己認可的意識形態。 只是我現在回想起來
前些日子,我覺察到自己在金錢上有些拘謹。 這份拘謹和一般的匱乏或擔心沒錢,好像又不太是同一件事情。後來深入感受,覺得這份拘謹是來自於——我不太敢展現自己其實是在意金錢的。 而這份刻意塑造的「淡然」,其實不僅金錢,在人際關係當中也是。 我引導著自己深入潛意識,看見了我的哥哥。我哥從小個性相較於我比較外
這一集想要和大家聊聊「潛意識的力量」,不知道大家在生命當中會不會遇到很多事情你其實知道,但是,卻做不太到。 例如,想要早睡或想減肥,但卻沒有辦法堅持運動或健康飲食,容易故態復萌,又莫名其妙拖到很晚才就寢。又或是很想和伴侶或家人在某些議題上好好溝通,但依然時常不小心理智線就斷了,情緒突然暴走,沒有辦法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豐沛的人,容易哭,也很常共感到外在不屬於我的情緒。 青少年時期開始,我有好多次都覺得自己要被情緒擊垮,撐不住了。 一直到這幾年,我覺得自己才真正學會與情緒共處,而那個關鍵就是「身體」。 「回到身體當中,感受自己的感覺。」這是我很常跟個案說的話,但是很多人一開始真的做不太到,包含我自己
這集想要和大家聊聊關於靈魂是什麼?以及如果靈魂真的存在,它又是用什麼樣的形式與我們溝通的呢?而我想要用自己個人的故事來和大家切入這個主題。 我記得在幾年前,當時在一段不是很順利的感情當中,那時候有很多的壓力、難過和委屈,心情和情緒都不是太穩定,甚至連身體都出現一些警訊,我開始會時常感覺自己吸不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