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海裡的慢生活 |EP02. 潛意識的力量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一集想要和大家聊聊「潛意識的力量」,不知道大家在生命當中會不會遇到很多事情你其實知道,但是,卻做不太到。
例如,想要早睡或想減肥,但卻沒有辦法堅持運動或健康飲食,容易故態復萌,又莫名其妙拖到很晚才就寢。又或是很想和伴侶或家人在某些議題上好好溝通,但依然時常不小心理智線就斷了,情緒突然暴走,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的情緒或行為。
總而言之,就是意識上很渴望做出一些改變,但在行為層面,卻很難持之以恆,或是容易被突如其來的「情緒」瞬間控制住。
我過往也有類似的經歷,兩三年前最常發生的例子就是我發現自己很容易因為當時男友的某些行為或狀態,瞬間觸發了我,然後就會暴怒或情緒崩潰。
舉個例子,我當時其實很不喜歡在爭吵的當下,對方轉身離開,把我一個人留在家裡,這對我來說是非常非常巨大的被遺棄感,但剛好當時我遇見的他,他在衝突發生時,他的應對機制是需要立即把自己孤立起來,需要大量的空間和時間。
我也當然和對方分享過我的感覺,明確地告訴他我不喜歡也沒有辦法承受每次吵架吵到一半你就消失,把我丟下,他意識上完全理解甚至他也感到很抱歉,但是在每一次彼此情緒起來的時候,他似乎也很難做到我期待的。
這樣爭吵的情形其實一再地重現,儘管我們在每次爭執過後都有討論過彼此的感受,但這個循環就好像輪迴一般,不斷不斷地在我們互動當中越演越烈。
而儘管當時我很努力地想要打破這樣的輪迴,無論是用靜心冥想或正向肯定句去穩定自己的情緒,甚至是我們都各自有自己的諮商師,但幾個月下來卻依然沒有辦法轉動彼此的互動形式。
一直到後來下定決心先離開這段關係,好好地沈澱、梳理自己,我也因為這樣子去學習了能量療癒,想要弄清楚,到底為什麼自己的感情狀態一團糟。
後來我才明白,人們之所以會做出一些在意識上無法控制的行為,小至情緒失控,大至傷害或殺害他人,在心理學或精神分析的領域都有很多的研究:其實這些行為本身基本上都不是我們意識上所做的選擇,百分之90以上其實都是來自於我們的潛意識。
而潛意識是什麼?
潛意識其實埋藏在我們的意識底下,就像海底的冰山一般,雖然看不見,但其實對我們的生命具有九成以上的影響力。而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如果沒有刻意去練習,其實很難去覺察、發現潛意識其實主導著我們生活中絕大部分的行為與結果。
從我自己的例子來看,因為我在結束那段關係後,我透過學習到的能量療癒技術與知識,藉由理解自己的行為舉止、爬梳自己的思緒,跟著自己的情緒與感覺進入並深入潛意識,抽絲剝繭後發現其實當時男友觸發到我的那些點,都是來自於我過往生命中已經存在的傷口或陰影。
當時對我來說最龐大、最無法招架的情緒是:爭吵過後,他轉身離開,留下我一個人的那股「被遺棄感」。
後來在自我療癒的過程中,感覺到這股被遺棄感是來自於小時候在離別的過程中一些比較不舒服的記憶,例如:父母親因為工作,小時候我時常必須待在奶奶家一段日子,而在每一個與母親分離的當下,其實我在車上都哭得撕心裂肺,那個當下我的細胞與潛意識深深地相信我被母親所遺棄了。
又例如,父親有幾次也是因為要和朋友出門,但沒帶上我,我被留在家中,這個結果當時也讓我覺得自己被所愛的人給丟掉了。
而這些記憶都是我後來在療癒的過程中,才豁然開朗的。我發現到,原來當時伴侶的行為舉止只是把過往早就存在我記憶中的創傷,拉到表面,讓我去面對這份巨大的難受。
但當時的我,其實還沒有那麼大的空間和智慧,去找到情緒的最底層事件和信念,而是想要單單地,很天真地想要靠冥想或正念肯定句把自己拉回來。這就好像我用意識去翻轉潛意識一樣,如同小蝦米在對抗大鯨魚,其實很累而且效果並沒有很好。
再舉一個比較短的小故事,我曾經有個個案,他告訴我無論是在職場上或人際關係當中他常常感覺到自己格格不入,覺得自己的行為甚至存在本身在他人眼裡都是很奇怪的,甚至主觀地認為別人在批判他或說他的不好。
一直到我們一起探究了他的過往,發現到他成長的原生家庭裡,其實是比較拘謹而且為父是從的,就是只有父親說的是對的,對於對或是好也只有單一一種標準。
所以當時我們才明白,在他的潛意識當中,一直深信著自己的存在其實是不夠理想的,甚至是奇怪或錯誤的。
因此儘管,他並沒有真的出很奇怪或引人注目的舉動,甚至意識上也知道自己沒做錯什麼,但那種被批評感和不自在的感覺其實是深深地烙印在他的潛意識裡。
而回到我們一開始說的:很多事情我們都知道,但是卻做不太到,或感受到某些抗拒或哪裡怪怪的;這段知道與做不到間的差距,我想就是潛意識的力量,就是我們內在的那份創傷。
唯有當我們願意抽絲剝繭地去看見最核心、最深處的那個問題所在,看見潛意識運作的模式,生命當中很多狀態才會開始一一鬆動。
例如,當我願意承認,內在某一部分的我其實很恐懼被愛的人丟棄、被忘記,當我看見這份恐懼,其實那個整合與療癒的內在力量,就漸漸地回到我身上了。
而當我們真正地拿回自己的力量以後,要去做很多的創造與行動,才能更順流。
所以如果,你在生命當中,也有一些事情你希望從知道到做到之間,變得更輕鬆簡單。無論是情緒困擾、減肥早睡、改善關係或是想要變得更有行動力,我都誠心地邀請你,走向內心,深入潛意識,去感覺冰山底下的創傷或是信念。
當我們看見了,並把那一部分的自己接納回來,這就是療癒的真諦,這就是重生的感覺。
祝福大家的生命都能與潛意識共同創造,譜出最美麗的生命樂章。

✨如何找到我✨
🌷Instagram: Susan 海洋系能量療癒師 @souljourney_expansion https://pse.is/4xeref
🌷Facebook: Susan in Palau 在帛琉的靈魂旅程 https://pse.is/4xrmsf
🌷能量療癒預約:https://pse.is/4xl36e
Gmail ✉️:susantsai1014@gmail.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3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usan Tsa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豐沛的人,容易哭,也很常共感到外在不屬於我的情緒。 青少年時期開始,我有好多次都覺得自己要被情緒擊垮,撐不住了。 一直到這幾年,我覺得自己才真正學會與情緒共處,而那個關鍵就是「身體」。 「回到身體當中,感受自己的感覺。」這是我很常跟個案說的話,但是很多人一開始真的做不太到,包含我自己
    這集想要和大家聊聊關於靈魂是什麼?以及如果靈魂真的存在,它又是用什麼樣的形式與我們溝通的呢?而我想要用自己個人的故事來和大家切入這個主題。 我記得在幾年前,當時在一段不是很順利的感情當中,那時候有很多的壓力、難過和委屈,心情和情緒都不是太穩定,甚至連身體都出現一些警訊,我開始會時常感覺自己吸不到氣、
    我們活在很幸福的時代,心靈成長的工具法門不勝枚舉,提供人們學習體驗。但無論是什麼技術或療法,萬法歸宗、殊途同歸,最重要的都還是需要回到我們的內在當中,去練習、去工作、去整合。 而內在工作對我來說最貼切的註解是:深入自己的內心,感受所有的感覺,讓舊的我死去,並重新養育新的自己的過程。 很多時候「死亡」
    從有記憶以來,周圍長輩對於學習三分鐘熱度的孩子,都多少有些批評。而我是個感受細膩的孩子,很會察言觀色,也知道要如何”迎合”師長——因為我潛意識中對「愛與關注」一直有一份深深的渴求。 我知道長輩們喜歡持之以恆的態度,而”三分鐘熱度”是會被輕視的;所以從小,我學什麼,幾乎都是學到底、做到底。 小時候學鋼
    一、關於慾望 慾望,是所有動物最原始、最基本的本能,是從身體到心理的一種渴望,它是一切動物存在不可缺少的需求。 因為有慾望,人類才能不斷繁衍、進化,演變到現今文明的社會,因此說到底,慾望無善惡之分,關鍵在於如何控制與掌握。 二、食慾(口,是接受愛的管道) 想必大家都有過這種經驗:明明生理上不餓,卻一
    這陣子陸續斷捨離屋子裡的東西。 有些朋友寄放的物品,打包收好,寄還給它的主人;有些還捨不得丟掉的,或還沒有地方去的物品,我持續帶著感恩的心擁有著。 這過程裡不禁讓我想到,那天解讀,老師引導我去感受此刻的生命,究竟是什麼holding me back? 或是,在內心深處,我真正捨不得離去的是什麼? 第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豐沛的人,容易哭,也很常共感到外在不屬於我的情緒。 青少年時期開始,我有好多次都覺得自己要被情緒擊垮,撐不住了。 一直到這幾年,我覺得自己才真正學會與情緒共處,而那個關鍵就是「身體」。 「回到身體當中,感受自己的感覺。」這是我很常跟個案說的話,但是很多人一開始真的做不太到,包含我自己
    這集想要和大家聊聊關於靈魂是什麼?以及如果靈魂真的存在,它又是用什麼樣的形式與我們溝通的呢?而我想要用自己個人的故事來和大家切入這個主題。 我記得在幾年前,當時在一段不是很順利的感情當中,那時候有很多的壓力、難過和委屈,心情和情緒都不是太穩定,甚至連身體都出現一些警訊,我開始會時常感覺自己吸不到氣、
    我們活在很幸福的時代,心靈成長的工具法門不勝枚舉,提供人們學習體驗。但無論是什麼技術或療法,萬法歸宗、殊途同歸,最重要的都還是需要回到我們的內在當中,去練習、去工作、去整合。 而內在工作對我來說最貼切的註解是:深入自己的內心,感受所有的感覺,讓舊的我死去,並重新養育新的自己的過程。 很多時候「死亡」
    從有記憶以來,周圍長輩對於學習三分鐘熱度的孩子,都多少有些批評。而我是個感受細膩的孩子,很會察言觀色,也知道要如何”迎合”師長——因為我潛意識中對「愛與關注」一直有一份深深的渴求。 我知道長輩們喜歡持之以恆的態度,而”三分鐘熱度”是會被輕視的;所以從小,我學什麼,幾乎都是學到底、做到底。 小時候學鋼
    一、關於慾望 慾望,是所有動物最原始、最基本的本能,是從身體到心理的一種渴望,它是一切動物存在不可缺少的需求。 因為有慾望,人類才能不斷繁衍、進化,演變到現今文明的社會,因此說到底,慾望無善惡之分,關鍵在於如何控制與掌握。 二、食慾(口,是接受愛的管道) 想必大家都有過這種經驗:明明生理上不餓,卻一
    這陣子陸續斷捨離屋子裡的東西。 有些朋友寄放的物品,打包收好,寄還給它的主人;有些還捨不得丟掉的,或還沒有地方去的物品,我持續帶著感恩的心擁有著。 這過程裡不禁讓我想到,那天解讀,老師引導我去感受此刻的生命,究竟是什麼holding me back? 或是,在內心深處,我真正捨不得離去的是什麼? 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感覺到,有時你的行為似乎超出了你的控制?或是在某些情況下,你的直覺告訴你該做出的選擇,而你無法解釋為什麼? 那是因為有一個強大的力量悄然影響著我們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行為,它就是「潛意識」。了解意識與潛意識的區別與運作方式,能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內心
    Thumbnail
    人是有意識的但意識卻分「清醒與不清醒」簡單而言不清醒就是所謂的「潛意識」  https://vocus.cc/article/612b8ff4fd89780001558388 (潛意識)   潛意識是不自覺的,明明知道是錯誤之舉,卻在沒有意識到時做了出來,而做出來之後往往後悔。  人持有慾望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潛意識操控 潛意識是我們意識之下的心靈層面,影響著我們的想法、情緒和行為。 心理暗示則是一種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思想和行為的方式。當我們不自覺地接受了某種信息或想法後,這些信息或想法就會在潛意識中扎根,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 這些心理暗示可能來自於我們的周圍環境、社會文化、個人經驗或他人的言語建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感覺到,有時你的行為似乎超出了你的控制?或是在某些情況下,你的直覺告訴你該做出的選擇,而你無法解釋為什麼? 那是因為有一個強大的力量悄然影響著我們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行為,它就是「潛意識」。了解意識與潛意識的區別與運作方式,能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內心
    Thumbnail
    人是有意識的但意識卻分「清醒與不清醒」簡單而言不清醒就是所謂的「潛意識」  https://vocus.cc/article/612b8ff4fd89780001558388 (潛意識)   潛意識是不自覺的,明明知道是錯誤之舉,卻在沒有意識到時做了出來,而做出來之後往往後悔。  人持有慾望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潛意識操控 潛意識是我們意識之下的心靈層面,影響著我們的想法、情緒和行為。 心理暗示則是一種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思想和行為的方式。當我們不自覺地接受了某種信息或想法後,這些信息或想法就會在潛意識中扎根,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 這些心理暗示可能來自於我們的周圍環境、社會文化、個人經驗或他人的言語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