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海裡的慢生活 |EP02. 潛意識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一集想要和大家聊聊「潛意識的力量」,不知道大家在生命當中會不會遇到很多事情你其實知道,但是,卻做不太到。

例如,想要早睡或想減肥,但卻沒有辦法堅持運動或健康飲食,容易故態復萌,又莫名其妙拖到很晚才就寢。又或是很想和伴侶或家人在某些議題上好好溝通,但依然時常不小心理智線就斷了,情緒突然暴走,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的情緒或行為。

總而言之,就是意識上很渴望做出一些改變,但在行為層面,卻很難持之以恆,或是容易被突如其來的「情緒」瞬間控制住。

我過往也有類似的經歷,兩三年前最常發生的例子就是我發現自己很容易因為當時男友的某些行為或狀態,瞬間觸發了我,然後就會暴怒或情緒崩潰。

舉個例子,我當時其實很不喜歡在爭吵的當下,對方轉身離開,把我一個人留在家裡,這對我來說是非常非常巨大的被遺棄感,但剛好當時我遇見的他,他在衝突發生時,他的應對機制是需要立即把自己孤立起來,需要大量的空間和時間。

我也當然和對方分享過我的感覺,明確地告訴他我不喜歡也沒有辦法承受每次吵架吵到一半你就消失,把我丟下,他意識上完全理解甚至他也感到很抱歉,但是在每一次彼此情緒起來的時候,他似乎也很難做到我期待的。

這樣爭吵的情形其實一再地重現,儘管我們在每次爭執過後都有討論過彼此的感受,但這個循環就好像輪迴一般,不斷不斷地在我們互動當中越演越烈。

而儘管當時我很努力地想要打破這樣的輪迴,無論是用靜心冥想或正向肯定句去穩定自己的情緒,甚至是我們都各自有自己的諮商師,但幾個月下來卻依然沒有辦法轉動彼此的互動形式。

一直到後來下定決心先離開這段關係,好好地沈澱、梳理自己,我也因為這樣子去學習了能量療癒,想要弄清楚,到底為什麼自己的感情狀態一團糟。

後來我才明白,人們之所以會做出一些在意識上無法控制的行為,小至情緒失控,大至傷害或殺害他人,在心理學或精神分析的領域都有很多的研究:其實這些行為本身基本上都不是我們意識上所做的選擇,百分之90以上其實都是來自於我們的潛意識。
raw-image

而潛意識是什麼?

潛意識其實埋藏在我們的意識底下,就像海底的冰山一般,雖然看不見,但其實對我們的生命具有九成以上的影響力。而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如果沒有刻意去練習,其實很難去覺察、發現潛意識其實主導著我們生活中絕大部分的行為與結果。

從我自己的例子來看,因為我在結束那段關係後,我透過學習到的能量療癒技術與知識,藉由理解自己的行為舉止、爬梳自己的思緒,跟著自己的情緒與感覺進入並深入潛意識,抽絲剝繭後發現其實當時男友觸發到我的那些點,都是來自於我過往生命中已經存在的傷口或陰影。

當時對我來說最龐大、最無法招架的情緒是:爭吵過後,他轉身離開,留下我一個人的那股「被遺棄感」。

後來在自我療癒的過程中,感覺到這股被遺棄感是來自於小時候在離別的過程中一些比較不舒服的記憶,例如:父母親因為工作,小時候我時常必須待在奶奶家一段日子,而在每一個與母親分離的當下,其實我在車上都哭得撕心裂肺,那個當下我的細胞與潛意識深深地相信我被母親所遺棄了。

又例如,父親有幾次也是因為要和朋友出門,但沒帶上我,我被留在家中,這個結果當時也讓我覺得自己被所愛的人給丟掉了。

而這些記憶都是我後來在療癒的過程中,才豁然開朗的。我發現到,原來當時伴侶的行為舉止只是把過往早就存在我記憶中的創傷,拉到表面,讓我去面對這份巨大的難受。

但當時的我,其實還沒有那麼大的空間和智慧,去找到情緒的最底層事件和信念,而是想要單單地,很天真地想要靠冥想或正念肯定句把自己拉回來。這就好像我用意識去翻轉潛意識一樣,如同小蝦米在對抗大鯨魚,其實很累而且效果並沒有很好。

再舉一個比較短的小故事,我曾經有個個案,他告訴我無論是在職場上或人際關係當中他常常感覺到自己格格不入,覺得自己的行為甚至存在本身在他人眼裡都是很奇怪的,甚至主觀地認為別人在批判他或說他的不好。

一直到我們一起探究了他的過往,發現到他成長的原生家庭裡,其實是比較拘謹而且為父是從的,就是只有父親說的是對的,對於對或是好也只有單一一種標準。

所以當時我們才明白,在他的潛意識當中,一直深信著自己的存在其實是不夠理想的,甚至是奇怪或錯誤的。

因此儘管,他並沒有真的出很奇怪或引人注目的舉動,甚至意識上也知道自己沒做錯什麼,但那種被批評感和不自在的感覺其實是深深地烙印在他的潛意識裡。

而回到我們一開始說的:很多事情我們都知道,但是卻做不太到,或感受到某些抗拒或哪裡怪怪的;這段知道與做不到間的差距,我想就是潛意識的力量,就是我們內在的那份創傷。

唯有當我們願意抽絲剝繭地去看見最核心、最深處的那個問題所在,看見潛意識運作的模式,生命當中很多狀態才會開始一一鬆動。

例如,當我願意承認,內在某一部分的我其實很恐懼被愛的人丟棄、被忘記,當我看見這份恐懼,其實那個整合與療癒的內在力量,就漸漸地回到我身上了。

而當我們真正地拿回自己的力量以後,要去做很多的創造與行動,才能更順流。

所以如果,你在生命當中,也有一些事情你希望從知道到做到之間,變得更輕鬆簡單。無論是情緒困擾、減肥早睡、改善關係或是想要變得更有行動力,我都誠心地邀請你,走向內心,深入潛意識,去感覺冰山底下的創傷或是信念。

當我們看見了,並把那一部分的自己接納回來,這就是療癒的真諦,這就是重生的感覺。

祝福大家的生命都能與潛意識共同創造,譜出最美麗的生命樂章。


✨如何找到我✨

🌷Instagram: Susan 海洋系能量療癒師 @souljourney_expansion https://pse.is/4xeref

🌷Facebook: Susan in Palau 在帛琉的靈魂旅程 https://pse.is/4xrmsf

🌷Spotify Podcast: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2b4rTgVVHDqAVDTR6cNPN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681028572

🌷能量療癒預約:https://pse.is/4xl36e

🌷方格子 Vocus:https://vocus.cc/user/@souljourneyexpansion

Gmail ✉️:susantsai1014@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usan Tsai 的沙龍
11會員
51內容數
Susan Tsai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3
1. 與大自然連結 大自然是陰性能量最完美的展現。定期走進山林、海邊,或只是在家附近的公園散步,與樹木、草地接觸,都能讓你感受到陰性能量的支持。靜靜地觀察風的流動、葉片的顫動,閉上眼感受空氣、微風撫過肌膚,用五感徹底沈浸在大自然的當下。大自然教我們活在當下——不執著過去,不擔憂未來,而是完全擁抱此
Thumbnail
2025/01/23
1. 與大自然連結 大自然是陰性能量最完美的展現。定期走進山林、海邊,或只是在家附近的公園散步,與樹木、草地接觸,都能讓你感受到陰性能量的支持。靜靜地觀察風的流動、葉片的顫動,閉上眼感受空氣、微風撫過肌膚,用五感徹底沈浸在大自然的當下。大自然教我們活在當下——不執著過去,不擔憂未來,而是完全擁抱此
Thumbnail
2025/01/22
這篇文章,我思索了很久,想用最真誠的方式,表達我內心的想法與觀點。 先說說我自己吧。 回想過去,我似乎只在19歲時,因為外觀漂亮,買過一條水晶手環。 此後,我再也沒主動購買過水晶、蠟燭或精油。如果身邊有這些物品,那多半是別人送的心意。而牌卡呢?我此生也只買過一副。 我想說的不是否
Thumbnail
2025/01/22
這篇文章,我思索了很久,想用最真誠的方式,表達我內心的想法與觀點。 先說說我自己吧。 回想過去,我似乎只在19歲時,因為外觀漂亮,買過一條水晶手環。 此後,我再也沒主動購買過水晶、蠟燭或精油。如果身邊有這些物品,那多半是別人送的心意。而牌卡呢?我此生也只買過一副。 我想說的不是否
Thumbnail
2025/01/20
「無慾則剛」,這是道家文化裡很著名的思想,甚至也成為新時代靈性人的某種隱形標桿。   好像「慾望」成了一件壞事,被貼上了滿滿的標籤,是修行道行不夠「高」的象徵。   但我想用另一種眼光看待慾望,而這些慾望,包含物慾、性慾、食慾或是情慾。任何乍聽之下有點庸俗的東西。   「慾望」本身是中立
Thumbnail
2025/01/20
「無慾則剛」,這是道家文化裡很著名的思想,甚至也成為新時代靈性人的某種隱形標桿。   好像「慾望」成了一件壞事,被貼上了滿滿的標籤,是修行道行不夠「高」的象徵。   但我想用另一種眼光看待慾望,而這些慾望,包含物慾、性慾、食慾或是情慾。任何乍聽之下有點庸俗的東西。   「慾望」本身是中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其實我從小到大都是一個蠻容易焦慮的人,但這幾年因為開始靜心冥想,對於自身能量的掌握好像比較上手了,所以其實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那麼明顯和強烈地感受到焦慮了。只是剛好前陣子遇到一些外在的事件,讓我又有機會能更近一步地與自己的分離焦慮和解。 從二十幾歲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我就發現自己在大部分的情境下其實對
Thumbnail
其實我從小到大都是一個蠻容易焦慮的人,但這幾年因為開始靜心冥想,對於自身能量的掌握好像比較上手了,所以其實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那麼明顯和強烈地感受到焦慮了。只是剛好前陣子遇到一些外在的事件,讓我又有機會能更近一步地與自己的分離焦慮和解。 從二十幾歲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我就發現自己在大部分的情境下其實對
Thumbnail
這一集想要和大家聊聊「潛意識的力量」,不知道大家在生命當中會不會遇到很多事情你其實知道,但是,卻做不太到。 例如,想要早睡或想減肥,但卻沒有辦法堅持運動或健康飲食,容易故態復萌,又莫名其妙拖到很晚才就寢。又或是很想和伴侶或家人在某些議題上好好溝通,但依然時常不小心理智線就斷了,情緒突然暴走,沒有辦法
Thumbnail
這一集想要和大家聊聊「潛意識的力量」,不知道大家在生命當中會不會遇到很多事情你其實知道,但是,卻做不太到。 例如,想要早睡或想減肥,但卻沒有辦法堅持運動或健康飲食,容易故態復萌,又莫名其妙拖到很晚才就寢。又或是很想和伴侶或家人在某些議題上好好溝通,但依然時常不小心理智線就斷了,情緒突然暴走,沒有辦法
Thumbnail
希塔療癒在什麼地方進行療癒?心靈派一點,可以說是療癒我們的心,更精準來說,是看見我們的潛意識並且進行療癒、轉換。如果信念是一個輸入的物質,那麼潛意識就負責輸出、執行,變成實際情況,一個人內(潛意識)外在(顯意識)如果不一致,兩者經常打架的話,就會產生痛苦、無奈的情況;這篇我們來聊聊什麼是潛意識。
Thumbnail
希塔療癒在什麼地方進行療癒?心靈派一點,可以說是療癒我們的心,更精準來說,是看見我們的潛意識並且進行療癒、轉換。如果信念是一個輸入的物質,那麼潛意識就負責輸出、執行,變成實際情況,一個人內(潛意識)外在(顯意識)如果不一致,兩者經常打架的話,就會產生痛苦、無奈的情況;這篇我們來聊聊什麼是潛意識。
Thumbnail
情緒不是敵人,他只是內在需求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因為成年了,所以可以在當下轉而面對其他人事時可以快速地轉換情緒和心態,但依然需要回頭關注它的存在,還有情緒出現的原因,如果讓它過了就算了,就會不斷的累積,不斷的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在內在需求無法得到解決,最終可能引發的是崩潰或憂鬱。
Thumbnail
情緒不是敵人,他只是內在需求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因為成年了,所以可以在當下轉而面對其他人事時可以快速地轉換情緒和心態,但依然需要回頭關注它的存在,還有情緒出現的原因,如果讓它過了就算了,就會不斷的累積,不斷的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在內在需求無法得到解決,最終可能引發的是崩潰或憂鬱。
Thumbnail
知道自己看不透想不開,反而很清醒。潛意識裡,累積了一生早已固化的特定價值觀、信念、本能反應與記憶等,要改變這裡面根深蒂固的東西,本來就很難從表意識的理智,輕揮魔法棒就立刻解決。 我很喜歡催眠課學到的一個概念:靈魂面對困境都是想要成長的...
Thumbnail
知道自己看不透想不開,反而很清醒。潛意識裡,累積了一生早已固化的特定價值觀、信念、本能反應與記憶等,要改變這裡面根深蒂固的東西,本來就很難從表意識的理智,輕揮魔法棒就立刻解決。 我很喜歡催眠課學到的一個概念:靈魂面對困境都是想要成長的...
Thumbnail
「你們怎樣看待情緒這回事?」 跟男友吵架後又和好如初的數天,男友問我這個問題,我頓時眨了眨眼,陷入思考。 聽起來十分異常,但世界已來到了二十一世紀,每個人所擁有的前世可不會只有一個,換言之自己的眾多輩子中,所積存的人際關係、私人因怨等都會令自己在出生前就被別人依附在身心上。例如:
Thumbnail
「你們怎樣看待情緒這回事?」 跟男友吵架後又和好如初的數天,男友問我這個問題,我頓時眨了眨眼,陷入思考。 聽起來十分異常,但世界已來到了二十一世紀,每個人所擁有的前世可不會只有一個,換言之自己的眾多輩子中,所積存的人際關係、私人因怨等都會令自己在出生前就被別人依附在身心上。例如:
Thumbnail
抽離的意義是為了幫助我們可以在不接觸傷口的時候,好好重建心靈,找到其他可以幫助我們自己的方式,直到有一天,我們就算恐懼和害怕,也可以有能力重新站在當初的未竟之事。​​
Thumbnail
抽離的意義是為了幫助我們可以在不接觸傷口的時候,好好重建心靈,找到其他可以幫助我們自己的方式,直到有一天,我們就算恐懼和害怕,也可以有能力重新站在當初的未竟之事。​​
Thumbnail
每發生一個恐懼、害怕、驚嚇、
重大情緒的事件 
「自我」就會產生一個分裂

 為什麼有些生命的經歷,不斷重複? 為什麼已經拼命正向思考了,卻沒辦法走出一樣的思考迴路? 為什麼一直感受到過往害怕的畫面、感覺 為什麼多年前分手時聽的那首歌,現在聽到還是感覺到那個悲傷的過往 因為你並不自知  細胞
Thumbnail
每發生一個恐懼、害怕、驚嚇、
重大情緒的事件 
「自我」就會產生一個分裂

 為什麼有些生命的經歷,不斷重複? 為什麼已經拼命正向思考了,卻沒辦法走出一樣的思考迴路? 為什麼一直感受到過往害怕的畫面、感覺 為什麼多年前分手時聽的那首歌,現在聽到還是感覺到那個悲傷的過往 因為你並不自知  細胞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有遇過在人際關係中類似的情況,你的老闆對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讓你覺得上班變成有壓力、你的另一伴要求你做某些事但卻讓你不開心、你的朋友三經半夜跟你哭訴失戀、或者聽他倒垃圾講生活中她感到不開心的事、你的家人使用你的資源,認為很應該並且感覺不到他們的感謝。 這些在你的生活中,突如其來的事件打斷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有遇過在人際關係中類似的情況,你的老闆對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讓你覺得上班變成有壓力、你的另一伴要求你做某些事但卻讓你不開心、你的朋友三經半夜跟你哭訴失戀、或者聽他倒垃圾講生活中她感到不開心的事、你的家人使用你的資源,認為很應該並且感覺不到他們的感謝。 這些在你的生活中,突如其來的事件打斷
Thumbnail
你在童年時期遭遇的困難,就是你後來人生的問題。 生命後來的情境,總讓你難以理性的就事論事,瞬間就能輕易的誘發你童年的失落及傷痛、恐懼及無助,而延展、類化到你現在的生活場境,特別是在關係裡。你越越想否認、越想壓抑,那些過往的恐懼及傷痛,還有失落及焦慮,就像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鬼魅,時不時地出來恐嚇你..
Thumbnail
你在童年時期遭遇的困難,就是你後來人生的問題。 生命後來的情境,總讓你難以理性的就事論事,瞬間就能輕易的誘發你童年的失落及傷痛、恐懼及無助,而延展、類化到你現在的生活場境,特別是在關係裡。你越越想否認、越想壓抑,那些過往的恐懼及傷痛,還有失落及焦慮,就像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鬼魅,時不時地出來恐嚇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