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延聊電影|《三張面孔》|洞裡是滿滿的|院線電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歡迎來到我最終的家!」山坡上的古老墓園,一名女長者橫躺在自掘的墳墓當中,她知曉自己即將離世的命運,於是,她躺入土坑裡接受死亡的感召。深夜裡,她點亮了油燈,不讓代表生命中壞事的毒蛇入洞懲罰她,面對主角(導演)的提問,她明確回應到:「我又做過了什麼好事呢?」充滿哲思的反問讓觀者全都無法辯駁。
這向著伊朗女性呼喚的「洞」,在電影《三張面孔》裡共有三處。第一個洞,即是開場年輕少女準備尋死的場景,她逃到小鎮附近的山洞錄製生前的最後影像,裡頭提到她多次致電女星娜賈法利未果,只求她能夠前來遊說她的父母同意,讓剛錄取戲劇學院的她能夠前去完成學業,擺脫當地婚姻價值觀的束縛,此處的洞儘管有些許的陽光滲入,少女的未來依舊充滿了絕望。第二個洞則是前段所述女長者的「家」,她足以代表伊朗舊時代女性,相信著向死而後重生的消極思想,對比片中隱居在小鎮邊陲的資深女演員莎荷札,她並未陷入這樣的困局當中,反倒每日清晨出發到山林間作畫,她面對餘生的正面態度,如光照進了這象徵過往的「洞」。因此到了片中的第三個洞口前,在黑暗中娜賈法利獨自站在了洞的邊緣,看著內部放出的光,自己也有了明確的方向,撥開充滿懷疑不確定性的雲霧,要幫助下一代的「女戲子」走上「女演員」的正確道路。說到底,這些洞其實都是相通的,一如片中描繪伊朗每個世代女性的狀態,「我們有選擇嗎?」女演員證明了她們仍擁有選擇的權利。貨車載來的母牛不再只為種牛/公牛而叫,而是像警鐘般點醒她們應當團結的一刻(少女堅定地跑向了娜賈法利)。
「我們每個人有朝一日會走的,但喝茶的時間總是有的!」
《三張面孔》打破了「照例是悲劇收場」的連續劇結局,迎來了「沒有角色死亡」的黎明曙光。我們從中看見了伊朗電影從業人員的不同面向。從賈法潘納希導演出發,面對戲外自身受到國家壓迫的處境,在戲中給予一個意義上的出口(收下男孩割禮成為他的「教父」),他身為創作者與編劇,遭女演員質疑這趟公路旅行的真實性,還是虛構騙她當主角的一種手段。再者是資深女演員對「導演」一職的厭惡,對應到她送潘納希導演一本書作為餞別禮物,未見上一面的兩人因著電影產生連結,得到的認同感因而澆灌在導演身上,成了他繼續拍電影的能量。同行的娜賈法利,則因為出演著名戲劇成了家喻戶曉一線女星,更是追夢少女崇拜的對象,她對於沒能即時回應少女產生了罪惡感,才會偷偷逃出片場來解心中的疑惑,來到偏鄉小鎮的她確實受到了不少禮遇,無疑證明了從事女演員工作也值得被敬重(相形之下反對少女當演員的理由產生矛盾,實在諷刺),或許是大小銀幕的加持,讓鎮民為她套上了一層神聖的濾鏡,相信他們兩人能夠幫他們改善當地的貧苦問題,然而,當居民們知曉他們此行的目的(為了少女)才會轉身離去。
開過崎嶇路面隨之晃動的鏡頭,觀眾才見得山頂處正在進行的婚禮,生與死全都融進了《三張面孔》的隊伍當中,因此,電影所求的「真相」才會如此珍貴,這個真相是新世代女性/新進女演員依然擁有追夢的權利。當他們再次來到在狹窄的山間小徑,也學會遵循當地鎮民訂立的規矩,按著喇叭等待另一個山頭的車回應,觀眾也得到了導演最真摯溫暖的回應,他的堅持、他的回頭,為戲裡戲外伊朗人民的生命故事賦予了魔力!
🎶延伸聽歌: #草東沒有派對 《#人洞山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2會員
380內容數
主要是個人文章放置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延延聊電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裡沒有熊》早已拍下一切「有熊」的證據,潛藏在戲中戲背後壓抑的氛圍當中,與《仇恨謎林》的熊族意象相呼應,導演擁有跨過任何界線(虛實/國境)的能力,卻自願回到景框的牢籠之中,他無所畏懼的精神正是這部作品的魅力,「祝你也有光明的未來!」是留給所有「想離開卻願意留下來」的藝術家們最誠摯的祝福。
《豪門心計》在一齣通俗耐看的女性群像劇中,依然保有塞巴斯蒂安馬尼爾導演的個人風格,尤其喜愛導演前作《失控班!》的詭譎不安感,此次則增添了一股搖鈴般的懸疑感,側寫女性如何衝破父權的牢籠,徹底扳倒具有暴力傾向的父,成為彼此的燭火點亮整棟大宅。
《阿諾是個模範生》在如此簡潔的敘事風格中,穿插著可愛的青春期塗鴉,側寫這段「壞學生革命」的起因,並加入具有「政治抗爭」的影像紀錄,試圖將兩者連結形成對當今泰國現狀的批判,確實達到一定程度加分的效用。筆者相當喜歡《阿諾是個模範生》中的喜劇調性,編導設計了數個情節作為嘲諷,像是近似於《愛情超競速》開場戲
「你跟我們不一樣!」魩仔與好友的「不同」也是導演「獨具」的眼光,將男孩們生活的一日凝鍊成沒有絲毫冗贅的大師之作,觀賞時頗有《站在我這邊》一味,克制的攝影處理更是一絕,一顆不動的鏡頭,紀錄下男孩們深切的醒悟與和解的擁抱,無人不被他們所打動,奇蹟的一幕也就此誕生。
觀賞《燃起希望之火》像是把燈關掉駛入黑暗的旅程,在絕美的攝影中看見地平線盡頭,滿是希望的餘暉也逐漸消散,觀眾跟著陷入主角的情緒當中。電影的敘事好似文火慢煮,煨著一段沈重的社會悲歌,如電影開頭配樂的鼓聲,擊打著應當被世人看見的歷史,希望引起更多觀眾的共鳴。編導在寫實的鏡頭中施加了魔幻的假想,讓希望之火
深夜霧濛濛的大雪裡,鐵道旁的路燈放著幽微的光暈,神秘的帶來了一種距離感,鏡頭隨著列車尾端駛離了該處,火光也變得越來越渺小,憂傷的情緒也跟著被綿延拉長,冷冽而克制的景框裡卻富含了詩意,這樣的情景呼應了女主角勞拉「想要逃離」的心境。「逃亡,你要深知的不是逃去哪裡,而是逃離哪裡?」筆者之所以如此深愛這一幕
《這裡沒有熊》早已拍下一切「有熊」的證據,潛藏在戲中戲背後壓抑的氛圍當中,與《仇恨謎林》的熊族意象相呼應,導演擁有跨過任何界線(虛實/國境)的能力,卻自願回到景框的牢籠之中,他無所畏懼的精神正是這部作品的魅力,「祝你也有光明的未來!」是留給所有「想離開卻願意留下來」的藝術家們最誠摯的祝福。
《豪門心計》在一齣通俗耐看的女性群像劇中,依然保有塞巴斯蒂安馬尼爾導演的個人風格,尤其喜愛導演前作《失控班!》的詭譎不安感,此次則增添了一股搖鈴般的懸疑感,側寫女性如何衝破父權的牢籠,徹底扳倒具有暴力傾向的父,成為彼此的燭火點亮整棟大宅。
《阿諾是個模範生》在如此簡潔的敘事風格中,穿插著可愛的青春期塗鴉,側寫這段「壞學生革命」的起因,並加入具有「政治抗爭」的影像紀錄,試圖將兩者連結形成對當今泰國現狀的批判,確實達到一定程度加分的效用。筆者相當喜歡《阿諾是個模範生》中的喜劇調性,編導設計了數個情節作為嘲諷,像是近似於《愛情超競速》開場戲
「你跟我們不一樣!」魩仔與好友的「不同」也是導演「獨具」的眼光,將男孩們生活的一日凝鍊成沒有絲毫冗贅的大師之作,觀賞時頗有《站在我這邊》一味,克制的攝影處理更是一絕,一顆不動的鏡頭,紀錄下男孩們深切的醒悟與和解的擁抱,無人不被他們所打動,奇蹟的一幕也就此誕生。
觀賞《燃起希望之火》像是把燈關掉駛入黑暗的旅程,在絕美的攝影中看見地平線盡頭,滿是希望的餘暉也逐漸消散,觀眾跟著陷入主角的情緒當中。電影的敘事好似文火慢煮,煨著一段沈重的社會悲歌,如電影開頭配樂的鼓聲,擊打著應當被世人看見的歷史,希望引起更多觀眾的共鳴。編導在寫實的鏡頭中施加了魔幻的假想,讓希望之火
深夜霧濛濛的大雪裡,鐵道旁的路燈放著幽微的光暈,神秘的帶來了一種距離感,鏡頭隨著列車尾端駛離了該處,火光也變得越來越渺小,憂傷的情緒也跟著被綿延拉長,冷冽而克制的景框裡卻富含了詩意,這樣的情景呼應了女主角勞拉「想要逃離」的心境。「逃亡,你要深知的不是逃去哪裡,而是逃離哪裡?」筆者之所以如此深愛這一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是懷舊電影的萬花筒,也是多多的生命河流。人生時光與電影時間相互纏繞,我們也像在一場又一場的夢裡醒來。洞穴寓言和沙瓦托的人生一樣,回應了「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電影雖是虛構,但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它是讓我們拼湊、理解真實,也瞭解自己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等我啊,倪莉。」倪莉抬頭,與剃了平頭的藍克四目相對,努力不表現恐懼。等等!殺人犯叫出......她的名字了?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塵土散去,地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坑洞,大約有兩公尺深。 貝爾徹海的翅膀已然消失,擋下了下墜的中衝擊,此刻,她一手抓著綺拉的右手,另一手也掐著綺拉的脖子,兩人的脖頸都流出鮮血,侵蝕著彼此的手指。 「跟我回『伊甸園』。」綺拉沉聲說道。 貝爾徹海額上青筋突起,一字一句地說:「死都不要。」 貝爾徹海低
Thumbnail
伊朗對女性的暴行已成為國際組織和人權活動家關注的問題。這個國家目睹了女性反對對她們的道德限制的嚴重抗議行動,這些行動展示了以宗教名義的性別不平等,然而這些示威活動在22歲的馬莎·阿米尼(Mahsa Amini)死亡後升級了。據報導,她在醫院因傷勢嚴重而去世,她之所以受傷是因為她沒有按照政府標準戴著頭
如果一個女嬰甫出世,即面臨該國的女性失去自由的日子,她一生將如何自處? 1979年3月8日為導演法拉娜茲.沙里菲( Farahnaz SHARIFI)的生日;這一天,伊朗女性正齊聚街頭抗議頭巾政策。 同一年,伊朗革命的政治與精神領袖何梅尼推翻了伊朗最後一位國王穆罕默德·李查·巴勒維(簡稱沙王),
Thumbnail
電影《盜墓奇美拉》藉由盜墓的故事,探討了底層社會問題與藝術的諷刺。女神像的現身成為劇情的高潮,呼應了莫札特詠嘆調《噢!神哪!我願說明》,形成強烈諷刺。本片探討了阿圖尋覓心中「女神」的意圖,倒吊人象徵的自我犧牲,反映對價值的追求。透過自由的嚮往,表現了主角對生命的渴望。片中充滿各式意象,值得深入解讀。
Thumbnail
  聽起來很像政治正確吧!在看這篇文章的你要這麼認為也可以,我僅僅是在說這位開場看起來充滿能力的女性角色,被風水師占了風頭,而且沒有特定跡象表明男風水師就是主要角,劇情更不像群像劇。   從巫女的背景視角來看,伴有奶奶靈魂和師妹感覺像是有不小的故事沒說。  
Thumbnail
沙丘續集上映的此刻,我們需要的不是再一次「信仰熱忱」,而是把電影作為我們真正看透自我的藍眼睛。 人皆做夢,但有所不同。
Thumbnail
自有記憶以來,從來沒有人,讓她這般恐懼狼狽過。 她垂眸盯著那張鏡影般相似的臉,萬分不理解,明明自己佔了所有優勢,卻居然殺不了她? 明明自己才是佔有后命的人……父親母親從小的精巧布局都是在為自己鋪路…… 明明,只要她死了,所有的美好就屬於自己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是懷舊電影的萬花筒,也是多多的生命河流。人生時光與電影時間相互纏繞,我們也像在一場又一場的夢裡醒來。洞穴寓言和沙瓦托的人生一樣,回應了「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電影雖是虛構,但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它是讓我們拼湊、理解真實,也瞭解自己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等我啊,倪莉。」倪莉抬頭,與剃了平頭的藍克四目相對,努力不表現恐懼。等等!殺人犯叫出......她的名字了?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塵土散去,地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坑洞,大約有兩公尺深。 貝爾徹海的翅膀已然消失,擋下了下墜的中衝擊,此刻,她一手抓著綺拉的右手,另一手也掐著綺拉的脖子,兩人的脖頸都流出鮮血,侵蝕著彼此的手指。 「跟我回『伊甸園』。」綺拉沉聲說道。 貝爾徹海額上青筋突起,一字一句地說:「死都不要。」 貝爾徹海低
Thumbnail
伊朗對女性的暴行已成為國際組織和人權活動家關注的問題。這個國家目睹了女性反對對她們的道德限制的嚴重抗議行動,這些行動展示了以宗教名義的性別不平等,然而這些示威活動在22歲的馬莎·阿米尼(Mahsa Amini)死亡後升級了。據報導,她在醫院因傷勢嚴重而去世,她之所以受傷是因為她沒有按照政府標準戴著頭
如果一個女嬰甫出世,即面臨該國的女性失去自由的日子,她一生將如何自處? 1979年3月8日為導演法拉娜茲.沙里菲( Farahnaz SHARIFI)的生日;這一天,伊朗女性正齊聚街頭抗議頭巾政策。 同一年,伊朗革命的政治與精神領袖何梅尼推翻了伊朗最後一位國王穆罕默德·李查·巴勒維(簡稱沙王),
Thumbnail
電影《盜墓奇美拉》藉由盜墓的故事,探討了底層社會問題與藝術的諷刺。女神像的現身成為劇情的高潮,呼應了莫札特詠嘆調《噢!神哪!我願說明》,形成強烈諷刺。本片探討了阿圖尋覓心中「女神」的意圖,倒吊人象徵的自我犧牲,反映對價值的追求。透過自由的嚮往,表現了主角對生命的渴望。片中充滿各式意象,值得深入解讀。
Thumbnail
  聽起來很像政治正確吧!在看這篇文章的你要這麼認為也可以,我僅僅是在說這位開場看起來充滿能力的女性角色,被風水師占了風頭,而且沒有特定跡象表明男風水師就是主要角,劇情更不像群像劇。   從巫女的背景視角來看,伴有奶奶靈魂和師妹感覺像是有不小的故事沒說。  
Thumbnail
沙丘續集上映的此刻,我們需要的不是再一次「信仰熱忱」,而是把電影作為我們真正看透自我的藍眼睛。 人皆做夢,但有所不同。
Thumbnail
自有記憶以來,從來沒有人,讓她這般恐懼狼狽過。 她垂眸盯著那張鏡影般相似的臉,萬分不理解,明明自己佔了所有優勢,卻居然殺不了她? 明明自己才是佔有后命的人……父親母親從小的精巧布局都是在為自己鋪路…… 明明,只要她死了,所有的美好就屬於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