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可以開始諮商?

2023/06/2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在服務民眾的過程中,比起個人的心理困擾,我發現更多是對於心理師這個行業,與心理諮商的好奇,包括:「什麼樣的狀況下,可以開始做心理諮商?」、「心理諮商可以提供我什麼協助?可以做什麼來避免需要找心理師?」,以及「心理諮商師與心理醫師的差別?」。我覺得這些提問很有價值,我試著回答這些問題,期待能增加你的了解。
1.什麼樣的狀況下,可以開始做心理諮商?
通常,我最常聽到的答案是:「只要你覺得有需要就可以。」這個意思是,若你對自己的價值觀、內在經驗、與人的相處過程感到困惑,或正苦於人生中的特別時刻,都很適合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在我的觀點,可以開始做心理諮商的時機,是發現自己的人生總是卡在重複的劇情當中,有點像是一直在打線上遊戲的副本任務,兩者不同的地方在於,一樣都是花時間,耗心神,打副本會讓你得到某些遊戲中的好處,但你的人生卻止步不前,甚至每況愈下
舉幾個例子來說,有的人發現自己每段戀情都難以持久,大概半年至一年就會被迫結束;有的人很想關心朋友,但朋友跟他相處過後,卻都離他越來越遠;你責任心強,在工作上很認真,覺得整個團隊沒有你不行,但不論新舊同事,對你都很冷淡。諸如這些,你的人際關係最後都發展到同樣的"樣子",而這根本不是你想要的。你讀了一些書,問了一些人,也試了一些方法,總覺得很不好使,效果也不如預期,反而使你的人際關係更加緊張。這時候的你,我認為就很適合開始做心理諮商。
2.心理諮商可以提供我什麼協助?可以做什麼來避免需要找心理師?
在我的觀點,心理諮商可以提供的,就是協助你把自己搞懂,換句話來說,你會得到一種「原來有一個隱藏的自我,總是讓自己做這些事」的了解。一旦對自己有新的理解,就會多了一份自由,可以繼續走老路,或是做出不同的選擇。接著,心理師會跟你一起討論、練習新的方法,幫助你在真實生活中運用。
接著,「可以做什麼來避免需要找心理師?」,我把它換成:「日常中可以做些什麼,讓自己心理更健康?」很多促進身心健康的建議都很有用,包括維持正常的作息、維持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培養嗜好等等。要我說的話,我會請你開始練習貼近你的感覺,包括身體的感覺,它們出現的時候,不要下意識的逃避或否認。我們所處的文化,某部分還是帶著傳統壓抑情緒的期待,甚至有的父母長期忽視,扭曲了孩子的情緒,使我們從小就學到如何遠離自己的感覺,以策安全。
所以,心理的健康,從慢慢貼近自己身體的感覺與內在的情緒開始。看重自己當下的身體感覺,知道自己的肢體正在緊張,承認自己的胸口正因為生氣而膨脹,體內有一股動力正要往外衝。當你掌握了自己的身體感覺與情緒,你又會多了一個自由,比起先拍桌再說,你會多了一個"我現在很生氣,要不要用大力拍桌子來表達生氣"的餘裕。到了這個程度,你會慢慢的發現,是你在表達情緒,而不再只被情緒表達
要做到這些,你會需要很多很多的練習,失敗一定是你最先嘗膩的經驗,但只要覺察與控制的經驗越多,相信我,只要持續練習下去,你周遭關心你的朋友會在你有感覺之前,發現你已經不太一樣了。
3.心理諮商師與心理醫師的差別?
我們先把它們叫對,在台灣,心理師有兩種,一是諮商心理師,一是臨床心理師;醫師有一種,精神科醫師。簡單來說,心理師與醫師的最主要差別在於,醫師可以診斷、開藥、做心理治療;心理師只能做心理諮商、心理治療、心理衡鑑,不能診斷,也不能開藥。
前面第1個問題,談到接受心理諮商的時機,是有心理困擾,但工作跟生活、人際關係還沒有受到嚴重的傷害,還在相對正常,可容許的範圍。假如你發現自己或親友的日常表現跟之前,或一般人相比起來越來越怪,持續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甚至開始聽到有人在耳邊批評自己,他人卻沒聽到。這時候你或親友生理系統與大腦的運作可能已經出現異常,該找的是精神科醫師,而不是心理師。經過醫師的評估,若有合併心理治療的需要,此時就會找心理師一起來幫忙。
如果你不想動腦筋分辨我們的不同,那麼當你的生活受內在想法或情緒影響的時候,你可以先去掛精神科或身心科診所的門診,讓醫師幫你評估,看自己適合透過藥物、心理諮商或是心理治療的幫忙,我認為是比較適合你,也比較安全的做法。
有民眾說,心理健康不是剛性需要。不過,看著這些問題,可以感覺大家漸漸地開始重視心理健康,開始想要認真的透過學習與求助,來維護內在安適與生活品質,這在20年前的社會中很難看到。事實上,忽視心理健康就不算真正的健康。我想,就像空氣一樣,當一個人受內在不安適所苦的時候,才能體會到那需要有多麼迫切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8會員
    47內容數
    歡迎大家留下意見或問題,一起討論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