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怎樣在殖民統治下發展出自己的「粵語文化」?(二)

2023/06/2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粵語文化萌芽期

另外,1922年的海員大罷工和1925年的省港大罷工 ,都擴大了華人和洋人間的衝突,影響社會穩定,引起了政府的關注。
因此在經濟及政治層面,政府都需要拉攏華人,導致殖民者更注重中文和粵語文化,例如港督金文泰聘請前清翰林賴際熙、區大習等人在香港大學任教中文,金文泰又曾經翻譯招子庸的《粵謳》。
然而,隨着香港社會與經濟的興盛,政府也開始重視粵語文化,順便也帶動了粵語文化的發展,並融入在日常娛樂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粵劇 。
到了1930年代,由於政治與經濟的需要,殖民政府更加重視粵語文化,減少干預粵劇,在1933年廢除禁止男女同台演出的禁令。加上得到何萼樓、何壽南等商人嘅資助,脫離「紅船」發展,使粵劇界成為利潤豐厚的行業。
市場營運空間變大,帶動了劇本創作,不少名作就此誕生,例如南海十三郎的《女兒香》、馮志芬的《胡不歸》 等。期後二戰爆發,令粵劇沉寂了一段時間,但很快就在五十年代復甦,就有文學與藝術結合的粵劇產出,而宣揚忠孝的《帝女花》就是其中代表作。
(未完,待續⋯⋯)
文:風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會員
187內容數
主筆:彈劍樓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