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排放」台灣產業轉型三面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台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尤其是製造等工業產品約是總GDP一半以上,製造相關產業在2019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比全國51%,可見製造業對整體環境的影響很大。

適合不同企業的減碳方法不同,國家發展委員會在2022年3月底發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中,提到台灣製造產業的轉型,可以從製程改善能源提效及轉換循環經濟三大面向規劃減碳路徑。

以下依據製程改善能源提效及轉換循環經濟三大面向,並整合WEF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Net-Zero Challenge: The supply chain opportunity」報告中,統計出製造業常見的減碳方法和平均成本,讓企業可以依據不同的產業特性,選擇對自身最有經濟效益的減碳方式。


1. 製程改善

製造業最多的排碳比例就是在工廠端的生產過程中產生,企業在短期應該思考優化製程、引進新設備,並導入智慧節能管理的系統為主。長期應該以創新技術(如氫氣、含氟氣體削減)的開發為方向。

使用更有效率的製程/流程:

減少每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約需10-100歐元的成本

從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燈塔工廠成果和實際案例可以看到,以自動化、數位化、感測器、物聯網IoT和AIoT等技術收集數據,再利用數位軟體系統平台將數據轉化,建立數據模型,提供製造業工廠有效的改善建議,更同時達到環境永續的目標。

提高製造過程中的生產效率,如提升設備利用率OEE、降低設備待機時間,或優化工藝成效以提升生產品質,各種提升生產效率並減少生產時間的方式,都能達到減少電力使用率及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的效果。

依據精實管理中減少浪費的核心精神,利用數位系統工具協助,優化現有製造流程的和工作流程,降低企業營運中碳排放量的產生。

若各流程間的資訊不夠透明,無法掌握相關上下游的相關數據或無法即時溝通,都是造成企業營運流程沒有效率,最常見的原因。在製造過程中透過產銷溝通,確保客戶需求、訂單,和生產線上的產品型號一致,就能做到減少產生廢棄物的數量。

利用數位系統工具、物聯網IoT、5G和感測器等技術,整合不論是企業辦公室的營運或是生產現場流程中,各部門的即時數據資訊,除了讓各職能的溝通基準一致,更能逐步建構AI數據模型,協助企業優化流程。

減碳的第一步,必須要進行碳盤查,先了解目前企業本身碳排放量的數據狀況,才能規劃減碳藍圖進行減碳工作。利用碳盤查數位工具,協助企業能夠更快速的做到符合ISO 14064和ISO 14067的規範。


2. 能源提效及轉換

短期以擴大使用生質燃料等再生熱能為主,長期則朝百分百使用綠電及無碳能源。

降低能源的浪費:

減少每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約需小於10歐元的成本

透過能源管理,能降低能源電力不必要的耗損,應該要能掌握各種設備的用電狀況,導入智慧化能源監控系統,透過對整體用電尖峰和離峰時間的了解,進行電力使用時機的調配。台電近期調整電價,在做好節能的同時,設定適合本身用電數的契約容量,更能節省電費,降低企業營運成本。

利用符合 ISO 的智慧化能源監控系統,並整合IoT電錶,協助企業即時監控能源使用狀況,透過能源績效管理系統,長時間進行能源數據收集後,就能進一步做到能源的預測,異常狀況提早預警,以數位管理技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又讓電力使用更合理且最佳化。

使用可再生熱能:

減少每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約需10-100歐元的成本

利用微生物、植物、動物及其排泄物等,像氫氣、生質燃料或沼氣等更環保的方式,來代替製造業生產流程中,原本使用的煤炭和石油,把生質物中的化學能轉換為電能、熱能或機械動力等各種能源型態的使用。

使用再生能源/綠電:

減少每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約需小於10歐元的成本

國家發展委員會鼓勵企業實踐RE100目標,強化使用再生能源的比例。像是可以使用太陽能光電、離岸風電,或生質能源等,各種再生能源發電方式。也可透過購買綠電或綠電憑證的方式,達成再生能源的使用。

現今太陽能光電的技術已非常成熟,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在本身的廠區佈建太陽能發電設備。但太陽能的前期投資金額較為龐大,且過程中手續和官方需求文件繁瑣。

企業可以透過綠色融資進行資金的籌措,並利用數位系統工具做到太陽能光電,從前期投資到後期維運的專案管理。除了可從前期就利用數據模型,確保投資報酬率IRR外,更能協助做到建置期的成本控制,做好更全面的風險管理,且能同步做好ESG的整體布局。


3. 循環經濟

短期以產品設計和原物料替代為主,長期則朝二氧化碳捕捉再利用(CCUS)等新技術的開發應用。

增加使用回收/可循環材料:

減少每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約需小於10歐元的成本

在產品設計初期階段,就應該規劃材料使用的選擇條件。減少使用原始材料,增加回收材料使用量,並提高可循環材料的占比。環境永續如何從全產品生命週期開始做起?如何利用循環經濟打造「碳中和」產品?蘋果怎麼從產品設計做到碳中和的呢?

日常產品設計時,最常使用的原料就是塑膠了,塑膠在製造過程中,有很多物料回收再利用的方式。數位系統工具像是可以協助企業,做好原物料使用的狀況管理,包含客戶對原物料的要求、產品規格對原物料的條件,原料和次料在製程中的使用和比例,及如何做好物料回收動作。讓塑膠次料回收再使用更便利,產品品質更穩定,且能同步降低物料成本。

CCUS:

減少每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約需大於100歐元的成本

CCUS指的是碳捕捉、再利用和儲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為的是減少製造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碳排放。收集工業產品製造,或化石燃料的能源轉化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透過各種技術進行碳捕捉後,再利用回收合成化學品研發(如:轉化為甲醇、甲烷等化工原料)或封存在土地中。

2050淨零轉型,找出最有效益的減碳方式

減碳的方式多元,適合不同產業和企業的減碳方法不同,如果以花費成本、執行難度效率三個面向來比較,台灣製造業可以優先思考利用工業4.0和智慧製造技術,做到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減少材料的浪費,或使用再生能源/綠能三種方法,當作企業減碳路徑的初期選擇。

像台灣國發會在2022年3月發表的淨零轉型的9000億預算中,「節能及鍋爐汰換」項目,用來進行提升設備能源利用效率及鍋爐的汰舊換新補助就達1280億元,企業也可思考依據國家策略,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減碳方式。

淨零碳排是長期的馬拉松競賽,企業應該先透過碳盤查,了解本身的狀況,再利用真實數據做為依據,量身打造自己的碳中和藍圖,選擇最適合的減碳方式。把握時間,利用2050淨零轉型的機會,化危機為轉機,更站穩全球供應鏈中的商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ita Yang的沙龍
3會員
19內容數
ESG不再只是話題,更是企業和工作者應該關心的產業議題。根據國際趨勢和研究調查,整合台灣國內產業研究,〈就享知〉提供你最需要的ESG知識!
Rita Y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08
世界各種局勢和環境狀況變化越來越快速,製造業更面臨全球供應鏈重組和淨零碳排等各種壓力。要如何從產業特性,並利用數位科技找到企業轉型利基點?讓各界專家,以ESG的角度告訴你!
Thumbnail
2023/07/08
世界各種局勢和環境狀況變化越來越快速,製造業更面臨全球供應鏈重組和淨零碳排等各種壓力。要如何從產業特性,並利用數位科技找到企業轉型利基點?讓各界專家,以ESG的角度告訴你!
Thumbnail
2023/07/08
設定好ESG目標後,要怎麼做?有什麼可以幫你做好ESG?
Thumbnail
2023/07/08
設定好ESG目標後,要怎麼做?有什麼可以幫你做好ESG?
Thumbnail
2023/07/08
你對ESG一定有千百種疑問,來這邊讓你快速了解ESG,你為什麼要做ESG?一開始要做什麼?
Thumbnail
2023/07/08
你對ESG一定有千百種疑問,來這邊讓你快速了解ESG,你為什麼要做ESG?一開始要做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ESG學院   理解淨零排放 淨零排放是指企業在其生產和運營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等於或小於其所吸收的溫室氣體總量的狀態。這意味著企業需要採取措施來減少其碳排放,並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來吸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對於企業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目標,因為它可以説明企業減輕其對環境
Thumbnail
ESG學院   理解淨零排放 淨零排放是指企業在其生產和運營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等於或小於其所吸收的溫室氣體總量的狀態。這意味著企業需要採取措施來減少其碳排放,並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來吸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對於企業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目標,因為它可以説明企業減輕其對環境
Thumbnail
世界各種局勢和環境狀況變化越來越快速,製造業更面臨全球供應鏈重組和淨零碳排等各種壓力。要如何從產業特性,並利用數位科技找到企業轉型利基點?讓各界專家,以ESG的角度告訴你!
Thumbnail
世界各種局勢和環境狀況變化越來越快速,製造業更面臨全球供應鏈重組和淨零碳排等各種壓力。要如何從產業特性,並利用數位科技找到企業轉型利基點?讓各界專家,以ESG的角度告訴你!
Thumbnail
設定好ESG目標後,要怎麼做?有什麼可以幫你做好ESG?
Thumbnail
設定好ESG目標後,要怎麼做?有什麼可以幫你做好ESG?
Thumbnail
產業的特性差異很大,所以不同產業,適合的減碳方法不同。各產業有什麼減碳重點呢?
Thumbnail
產業的特性差異很大,所以不同產業,適合的減碳方法不同。各產業有什麼減碳重點呢?
Thumbnail
減碳是產業現在就需要馬上面對的課題,「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提出製造產業的轉型,應該要做到〈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和循環經濟〉的三大面向。成本是選擇減碳方式的重要參考依據,協助企業判斷,找出最符合經濟效益的選項。
Thumbnail
減碳是產業現在就需要馬上面對的課題,「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提出製造產業的轉型,應該要做到〈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和循環經濟〉的三大面向。成本是選擇減碳方式的重要參考依據,協助企業判斷,找出最符合經濟效益的選項。
Thumbnail
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在2022年三月底剛公布,國際間也頻繁討論碳中和等議題,企業更應該隨時了解,國內和重要出口國的相關法規,才不會錯失重要市場。企業規劃減碳行動前,更應先了解有什麼注意事項,是直接影響減碳的成敗關鍵呢?
Thumbnail
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在2022年三月底剛公布,國際間也頻繁討論碳中和等議題,企業更應該隨時了解,國內和重要出口國的相關法規,才不會錯失重要市場。企業規劃減碳行動前,更應先了解有什麼注意事項,是直接影響減碳的成敗關鍵呢?
Thumbnail
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是臺灣政府所提出的一個關鍵計畫,旨在實現到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該計畫不僅關注到能源領域,還涉及到了建築、運輸、工業及負碳技術等領域。政府制定了不同階段的里程碑目標,以確保計畫得以逐步落實。
Thumbnail
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是臺灣政府所提出的一個關鍵計畫,旨在實現到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該計畫不僅關注到能源領域,還涉及到了建築、運輸、工業及負碳技術等領域。政府制定了不同階段的里程碑目標,以確保計畫得以逐步落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