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路微塵》(The Narrow Road,202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在 2022 年金馬影展期間錯過《窄路微塵》之後,重新聽到關於它的討論,是在 2023 年四月初,藉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拜訪香港的機會。儘管只是粗略印象,但我在香港聽到許多朋友向我推薦這部電影,一位參與製片工作的朋友特別告訴我,「一定要去看。」約莫一個月後,當這部電影在臺灣上映,我前往觀賞,它確實符合我對當下香港電影的印象,它們持續地以一種高昂的情緒在回應社會,雖然許多人說它已經死去,它的樣貌卻又好像剛剛出生。

《窄路微塵》由 mm2 香港製作、Golden Scene 發行。《少年》(2021)雙導演之一林森執導,是 2017 年「mm2新晉導演計劃」得獎者之一。編劇鍾柱鋒曾與導演郭臻合作《十年》 之〈浮瓜〉(2015)、短片《夜車》(2020);兩位主要演員張繼聰、袁澧林分別憑藉本片入圍金馬獎最佳男、女主角;配樂黃衍仁則入圍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電影描述清潔公司負責人窄哥(張繼聰)小本經營,在香港 COVID-19 疫情期間獨立營運公司、四處在外接案支撐生計。缺工的窄哥遇見獨自扶養女兒細朱的單親媽媽 Candy(袁澧林),便同意讓對方加入清潔工作。公司加入新血,Candy 與細朱的活潑也活絡窄哥的心思,但是,開啟一段新生活的想望並非總是一帆風順。

《窄路微塵》以經濟壓力與道德掙扎,來推動它意圖建立在寫實基礎之上的故事。這部電影的敘事包括兩個前提:第一、角色身處的外在環境在客觀上充滿考驗(疫情、單親家庭、零工、公司營運),他們生活因為不穩定的經濟條件而受到高度影響;第二、角色的道德原則在這個故事中事關重要,電影中幾乎每一個有關是非對錯的道德決定,都存在一個相對應的結果,因果關係明確;這不一定是現實世界的常態,卻是電影側重呈現的面向。電影情節的推動,多半依賴這兩項條件的變化。乃至進入中後段關鍵事件的發生,也不離「沒有條件再維繫原則,因此發生災厄」的範圍。

推動故事的前提之外,《窄路微塵》的命題是「微塵」們之彼此同理與互相憐惜。不只是弱勢在廣泛意義上的團結、相濡以沫,也包括互相「看見」彼此,強調在晦暗時局之下,小人物們個別關係的重要與特殊性。從電影開場,窄哥在夜間噴灑藥劑,亦即存在以藍橘雙色進行視覺表達——既(必定會)冷,又(必須要)暖——的狀態,大抵符合故事的表達主旨。

如同前述,這不是一部愛情電影,儘管《窄路微塵》在表面上看起來或多或少有這樣的特質。許多電影都曾透過「隨時會跌出社會安全網外的愛情」探索人物特質或是時代創傷,近年吳美保《陽光只在這裡燦爛》(The Light Shines Only There,2014)、石井裕也《東京夜空最深藍》(Tokyo Night Sky Is Always the Densest Shade of Blue,2017)堪為代表。《窄路微塵》有些輕巧地避開這方面的心思,窄哥與 Candy 的關係儘管在朋友調笑的場合中湧現曖昧,但多半回到家庭關係想像。基於窄哥在電影中的位置,薄弱的愛情元素接著被消解。

一方面,Candy 長期帶著細朱一同行動,讓窄哥與 Candy 的互動沒有太多發展兩人關係的空間。另一方面,Candy 的位置一直都是「滲入窄哥原有生活」的角色,包括她們的第一次出場,就以略略帶點不明所以的歡騰姿態在街頭漫步,正好納入窄哥的眼簾。觀眾對母女生命力的欣賞是透過窄哥的角度,這種「闖入灰白都市的鮮豔色彩」姿態,反映在細朱於窄哥的車裡貼上粉紅貼紙,在相對歡欣的段落中,表現窄哥原有的、苦惱柴米油鹽的無望生活框架稍微被鬆動。再次強調這個貼紙特寫,亦是在窄哥賣車之後,隔著門跟車子道別,鏡頭這時從後方聚焦這個貼紙的痕跡。這些情感與窄哥當下的生活狀態總是高度綁定。

拋售的事業象徵、喪母的失依情感,最後連接到這個曾經是他開啟新家庭/新生活的可能性,層層遞進之下,男女之情,或是說任何的愛情關係,在這些疊加的情感狀態底下都相對模糊。少數留下的,是窄哥在遭到查緝前與 Candy 的告白,略帶不自然的侷促感,可能是他讓人微微感到可怕或可愛之處——比起浪漫,窄哥似乎更專注用「生活」來理解這段關係的可能性。

限縮觀眾確認窄哥心意的空間,可能為電影避開許多走向濫情套路的可能,但一方面又讓窄哥缺乏私心、缺陷或陰暗面。《窄路微塵》或許期待觀眾對劇中角色產生認同,雖然在電影前段,窄哥與 Candy 之間的關係界線與原則上的相互抗衡更讓我同理。隨著劇情發展,看到窄哥不僅不收賠償,還拿錢送暖,我腦裡浮現一個聲音,「Not everything. Not yet.」好像他突然是沒底線的,可以不斷這樣把自己消耗下去;一方面,我覺得這樣對窄哥或對 Candy 都太危險,但另一方面,我猜測這樣的精神是存在的。

窄哥的形象,在敘事之外,篇幅著力在對於「工作」本身的呈現,這些段落常常表現出很好的情感溫度,定義窄哥最快速的方式是透過他工作時的謹慎與仔細,是一個可辨識的「小人物」。回到這種敘事的基礎,我想《窄路微塵》或與許多當代香港電影相同,它們著力探索香港本地的情緒跟社會現實,於是創造出些許外界難以置喙的必然。儘管如此,觀看這些電影依然帶來很好的滋味,至少我們確認,這些角色確實被人真心愛著。

※※

《窄路微塵》(The Narrow Road,2022)/香港,林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蔡曉松
86會員
20內容數
從事電影評論、影人訪談與相關文字工作。第二屆金馬影展亞洲電影觀察團成員。曾任 2021 TIDF 影評人協會推薦獎評審。現任職於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自 2022 年 4 月起擔任《放映週報》主編至今。文章另見於《報導者》、《釀電影》、《聯合文學》等媒體。聯絡方式:orangecat841027@gmail.com
蔡曉松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於是,在這之後,我還剩下一個問題:這是否可能「不是那麼樂觀的故事」?這是個衝進我腦袋裡的想法,我覺得《秘密會議》是在這裡形成一種曖昧的可能性,也就是,我發現整部電影中我最難以忘懷的一個場景發生在電影的標題字卡出現之前......。
Thumbnail
2025/03/13
於是,在這之後,我還剩下一個問題:這是否可能「不是那麼樂觀的故事」?這是個衝進我腦袋裡的想法,我覺得《秘密會議》是在這裡形成一種曖昧的可能性,也就是,我發現整部電影中我最難以忘懷的一個場景發生在電影的標題字卡出現之前......。
Thumbnail
2025/02/14
高齡 78 歲的北野武仍在本片擔綱主演,慣常地符合他同時負責導演、編劇、剪輯、主要演出的習慣。電影關於一個老年殺手「老鼠」,他獨居簡出,並固定在一間生意差勁的喫茶店裡面領取任務目標與報酬。執行任務時,他變裝成澡堂清潔工、送貨員,或其他勞動階級老年百姓,隱身於視線之外。
Thumbnail
2025/02/14
高齡 78 歲的北野武仍在本片擔綱主演,慣常地符合他同時負責導演、編劇、剪輯、主要演出的習慣。電影關於一個老年殺手「老鼠」,他獨居簡出,並固定在一間生意差勁的喫茶店裡面領取任務目標與報酬。執行任務時,他變裝成澡堂清潔工、送貨員,或其他勞動階級老年百姓,隱身於視線之外。
Thumbnail
2025/01/31
這無關於你對他喜愛或憎惡、認同或感到疏離,而是我們在這裡融入(電影呈現的)整體。我們同時是被遺落下的愛人或導師,同時是自認的知己,同時是在懷疑、傲慢或自我厭惡中決定離開小鎮的人。
Thumbnail
2025/01/31
這無關於你對他喜愛或憎惡、認同或感到疏離,而是我們在這裡融入(電影呈現的)整體。我們同時是被遺落下的愛人或導師,同時是自認的知己,同時是在懷疑、傲慢或自我厭惡中決定離開小鎮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窄路微塵》的命題是「微塵」們之彼此同理與互相憐惜。不只是弱勢在廣泛意義上的團結、相濡以沫,也包括互相「看見」彼此,強調在晦暗時局之下,小人物們個別關係的重要與特殊性。從電影開場,窄哥在夜間噴灑藥劑,亦即存在以藍橘雙色進行視覺表達——既(必定會)冷,又(必須要)暖——的狀態,大抵符合故事的表達主旨。
Thumbnail
《窄路微塵》的命題是「微塵」們之彼此同理與互相憐惜。不只是弱勢在廣泛意義上的團結、相濡以沫,也包括互相「看見」彼此,強調在晦暗時局之下,小人物們個別關係的重要與特殊性。從電影開場,窄哥在夜間噴灑藥劑,亦即存在以藍橘雙色進行視覺表達——既(必定會)冷,又(必須要)暖——的狀態,大抵符合故事的表達主旨。
Thumbnail
疫情期間不能出國,我在台灣到處尋幽訪勝,發現台灣其實也很好元;疫情情間百業蕭條,連電影業都受影響,我看了好多台劇和台片,真心覺得台灣的電影有其獨特底韻,沒有大投資和大卡司的電影一樣很好看。 上個月看了「本日公休」,昨天(4/12)看做工的人,打算接著看下一檔講SARS疫情的「疫起」,過去國片遭受好萊
Thumbnail
疫情期間不能出國,我在台灣到處尋幽訪勝,發現台灣其實也很好元;疫情情間百業蕭條,連電影業都受影響,我看了好多台劇和台片,真心覺得台灣的電影有其獨特底韻,沒有大投資和大卡司的電影一樣很好看。 上個月看了「本日公休」,昨天(4/12)看做工的人,打算接著看下一檔講SARS疫情的「疫起」,過去國片遭受好萊
Thumbnail
《窄路微塵》是我的2022年收爐之戲,我的感覺是淡淡的小品故事,但實在地回應當下疫情時代的香港,幾年後有關疫情時代影視界的研究,應該會少不了這套電影的名字吧(說法有點奇怪,但我真的這樣認為lol) (下有劇透)
Thumbnail
《窄路微塵》是我的2022年收爐之戲,我的感覺是淡淡的小品故事,但實在地回應當下疫情時代的香港,幾年後有關疫情時代影視界的研究,應該會少不了這套電影的名字吧(說法有點奇怪,但我真的這樣認為lol) (下有劇透)
Thumbnail
窄哥(張繼聰 飾)獨自經營清潔公司,疫情下生意難做,窄哥一直苦撐。 Candy(袁澧林 飾),年輕單親媽媽,與女兒一起住在窄哥公司樓下的劏房。及後成為窄哥的員工。二人同處低潮,發展出惺惺相惜,似有還無的情愫,互相扶持渡過難關。然而,Candy一次一念之差,又把窄哥的公司推向絕路……
Thumbnail
窄哥(張繼聰 飾)獨自經營清潔公司,疫情下生意難做,窄哥一直苦撐。 Candy(袁澧林 飾),年輕單親媽媽,與女兒一起住在窄哥公司樓下的劏房。及後成為窄哥的員工。二人同處低潮,發展出惺惺相惜,似有還無的情愫,互相扶持渡過難關。然而,Candy一次一念之差,又把窄哥的公司推向絕路……
Thumbnail
疫情整整三年,香港人走過的是一條由骯髒大道演變而成的窄路,使港人有一口呼不出亦難以下嚥的氣,同時有一口拚死都要呼出的氣。這是電影《窄路微塵》開始時窄哥(張繼聰飾)脫下防護衣物後喘著氣吸煙的一幕給我的感覺。 2019年反修例運動既因港版國安法,亦因一場疫症而無疾而終,疫情日益嚴峻致使人人自危,防疫措施
Thumbnail
疫情整整三年,香港人走過的是一條由骯髒大道演變而成的窄路,使港人有一口呼不出亦難以下嚥的氣,同時有一口拚死都要呼出的氣。這是電影《窄路微塵》開始時窄哥(張繼聰飾)脫下防護衣物後喘著氣吸煙的一幕給我的感覺。 2019年反修例運動既因港版國安法,亦因一場疫症而無疾而終,疫情日益嚴峻致使人人自危,防疫措施
Thumbnail
2021 年,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共有 81 部電影入選,其中,「臺灣組」囊括 20 部參雜劇情、紀錄、動畫等各類別的精采臺灣短片(其中部分與美國、法國、香港等地合製)。在本篇文章中,將介紹《透明的孩子》、《賴桑の黑色喜劇》、《桶妝仙女》、《求仙記之南Q一夢》、《巴基之詩》等五部作品。
Thumbnail
2021 年,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共有 81 部電影入選,其中,「臺灣組」囊括 20 部參雜劇情、紀錄、動畫等各類別的精采臺灣短片(其中部分與美國、法國、香港等地合製)。在本篇文章中,將介紹《透明的孩子》、《賴桑の黑色喜劇》、《桶妝仙女》、《求仙記之南Q一夢》、《巴基之詩》等五部作品。
Thumbnail
「電影人的浪漫,致敬戀戀風塵」要不是想知道《天橋》到底有多致敬經典,還真不會翻出來看,看著看著早就被九份的生活給吸進去,突然出現中華商場字樣時還嚇了一跳,想說「欸!中華商場欸!!」,隨即想起自己之所以看這部片的初衷不由得好笑起來。
Thumbnail
「電影人的浪漫,致敬戀戀風塵」要不是想知道《天橋》到底有多致敬經典,還真不會翻出來看,看著看著早就被九份的生活給吸進去,突然出現中華商場字樣時還嚇了一跳,想說「欸!中華商場欸!!」,隨即想起自己之所以看這部片的初衷不由得好笑起來。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臺灣仍能引進全球電影創作者心血結晶之薈萃,令人欣喜,2020 年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網羅來自 23 國的精彩作品,翻開片單,有多部為臺灣首映,甚至國際首映。本篇文章將簡略介紹競賽中的亞洲作品,希望為對的作品找到對的觀眾。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臺灣仍能引進全球電影創作者心血結晶之薈萃,令人欣喜,2020 年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網羅來自 23 國的精彩作品,翻開片單,有多部為臺灣首映,甚至國際首映。本篇文章將簡略介紹競賽中的亞洲作品,希望為對的作品找到對的觀眾。
Thumbnail
作為看長片遠多於短片的人,同時也在思考著,我想看什麼樣的短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短片?除了未來(或已經是)劇情長片、紀錄片導演的「練手」、養成之外,短片結構無法像長片那麼複雜,亮點、刺點、甜蜜點也無法流長或洶湧,它有什麼以小搏大的優勢嗎?
Thumbnail
作為看長片遠多於短片的人,同時也在思考著,我想看什麼樣的短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短片?除了未來(或已經是)劇情長片、紀錄片導演的「練手」、養成之外,短片結構無法像長片那麼複雜,亮點、刺點、甜蜜點也無法流長或洶湧,它有什麼以小搏大的優勢嗎?
Thumbnail
當天觀看《小美》而留下的票根 高雄電影節在去 ( 2018 ) 年特別放映的台灣電影中,只挑 12/2 正式上映的《小美》,買票進場看,完全源自好奇黃榮昇在首部執導劇情長片,帶來的觀點和技術呈現,是否感受到他依據拍 200 支以上廣告片的經驗,精準抓到消費族群胃口。單就筆者觀影體驗,明確告訴大家,至
Thumbnail
當天觀看《小美》而留下的票根 高雄電影節在去 ( 2018 ) 年特別放映的台灣電影中,只挑 12/2 正式上映的《小美》,買票進場看,完全源自好奇黃榮昇在首部執導劇情長片,帶來的觀點和技術呈現,是否感受到他依據拍 200 支以上廣告片的經驗,精準抓到消費族群胃口。單就筆者觀影體驗,明確告訴大家,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