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設崩壞的名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一連串的名人爆發性騷擾醜聞事件,如同瘟疫一般在演藝圈及政壇蔓延,苦心經營的人設一夕之間崩壞,成了道德上的眾矢之的,其實仔細思考不管是政壇或演藝圈,苦心營造的人設成了吸取流量及選票的資本,但是會發生苦心經營的人設一夕之間崩壞,原因上不過是這些公眾人物本質上是表裡不一的人罷了,人設只是在公眾面前的表象,往往人前君子人後醜陋,長久以來的表裡不一,出來混都要還的,表面人設的崩塌,不過是時間驗證下的必然。

也許看慣這些人模人樣的公眾人們的完美人設,當其醜聞爆發人設崩塌時,會十分的錯愕,這樣的錯愕不過是大眾被長久以來經營的完美人設潛移默化的結果,在大眾的視野之中不論政治人物或影視巨星,個個有著完美的人設,政客看似道貌岸然,明星看似光鮮亮麗,但是當表裡不一的業報爆發之後,在醜聞之下,本來道貌岸然的政客打回原形,看似光鮮亮麗的明星醜態畢露,作為旁觀者的我們,除了跟風撻伐外,其實更要反思一件事表裡如一的做人何其困難。

名人的人設崩壞,就其本源來說,就是營造出完美的人設後帶來的利益及權力,讓這些人前完美的公眾人物迷失自己,開始表裡不一甚至濫權謀私,美國已故的女明星瑪麗蓮夢露曾經露骨的說,整個名人圈子中沒有一個不潛規則的,表裡不一最後導致的人設毀滅,其實就是一種現世報的咎由自取,當這些政壇明星及影視巨星,因為表裡不一毀掉自己苦心維持的人設,甚至斷送了自己的事業,你會感慨人性是多麼經不起考驗,成也人設,敗也人設,當因為苦心經營的完美人設到來的財富及權力,把持不住的人就注定會毀掉自己的人設,如同孔稚珪北山移文中因為得到權貴賞識而隱士人設崩毀的假隱士一樣,凡是都有定數,取禍之道往往在名利的迷失之中,我們不如做個事後諸葛的假設,假如這些看似人設完美的公眾人物,能夠愛惜羽毛潔身自愛,保持表裡如一的人設,不因為財富及權力,迷失而做出臭不可聞的醜事,人設豈會崩壞?更別談之後因為醜聞變成眾失之的的慘況,也許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的道理,有人戒慎恐懼,有人置若罔聞,當下一個公眾人物人設崩壞醜聞纏身時,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這話誠不欺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建宏的沙龍
7會員
187內容數
攀附權貴簡單,但是卻會失去做人的脊梁,不管誰當權,只要有任何的失道寡助,老夫絕對不會視而不見,我腦後的反骨專為當權者而生。
李建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7
當川普不言不慚的告訴台灣,該付美國保護費換取保護,而民進黨這些政客居然爭先恐後的替美國洗白,表示自己都「自費」保護自己,但明眼人看在眼裡其實就是個唾面自乾的荒誕笑話,民進黨政客自稱沒付的「保護費」實際上都一點一滴的從外交軍事上受制於美國強行被綁在抗中戰車上,付出比「保護費」更慘重的代價,卻換不來起碼
2024/07/27
當川普不言不慚的告訴台灣,該付美國保護費換取保護,而民進黨這些政客居然爭先恐後的替美國洗白,表示自己都「自費」保護自己,但明眼人看在眼裡其實就是個唾面自乾的荒誕笑話,民進黨政客自稱沒付的「保護費」實際上都一點一滴的從外交軍事上受制於美國強行被綁在抗中戰車上,付出比「保護費」更慘重的代價,卻換不來起碼
2024/07/27
今年第一個颱風侵襲台灣,同一個颱風映射出許多的現象,有網軍側翼各為其主的口水戰,也有芸芸眾生為了颱風假的小確幸殷殷企盼的社會現象,而不變的地方是不論黨派都沒有從颱風中真正得到教訓,導致災情依舊肆虐,各黨之間互相攻擊的口水戰,每一次颱風肆虐後,一再地重演這樣的政治鬧劇,故治水依舊牛步,水患依舊肆虐,罵
2024/07/27
今年第一個颱風侵襲台灣,同一個颱風映射出許多的現象,有網軍側翼各為其主的口水戰,也有芸芸眾生為了颱風假的小確幸殷殷企盼的社會現象,而不變的地方是不論黨派都沒有從颱風中真正得到教訓,導致災情依舊肆虐,各黨之間互相攻擊的口水戰,每一次颱風肆虐後,一再地重演這樣的政治鬧劇,故治水依舊牛步,水患依舊肆虐,罵
2024/07/27
近日新竹市長的案件甫宣判有罪,引發各界議論,除了信者恆信的政治口水外,其中司法系統的弊端暴露無遺,也讓司法的含金量打了一個相當大的問號,首先檢察官在台灣的司法系統具有相當大的權力,甚至無視刑事訴訟法揭示的「無罪推定原則」的陋習行之有年,往往很多案件是用先射箭再畫靶的邏輯去自由心證,升斗小民的案件尚且
2024/07/27
近日新竹市長的案件甫宣判有罪,引發各界議論,除了信者恆信的政治口水外,其中司法系統的弊端暴露無遺,也讓司法的含金量打了一個相當大的問號,首先檢察官在台灣的司法系統具有相當大的權力,甚至無視刑事訴訟法揭示的「無罪推定原則」的陋習行之有年,往往很多案件是用先射箭再畫靶的邏輯去自由心證,升斗小民的案件尚且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是網紅的自媒體時代,所謂的人設=人物設定就變的很重要,也就是要呈現給受眾者的形象。有人為了拼流量不惜說謊、炫富、裝病博取同情等等,無所不用其極,博取大眾的眼球,這都是因為只要設定的人設,可以吸引到粉絲、追蹤者,就能透過直播帶貨、業配文、抖內等產生商業模式。 網紅們的粉絲數、影響力、
Thumbnail
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是網紅的自媒體時代,所謂的人設=人物設定就變的很重要,也就是要呈現給受眾者的形象。有人為了拼流量不惜說謊、炫富、裝病博取同情等等,無所不用其極,博取大眾的眼球,這都是因為只要設定的人設,可以吸引到粉絲、追蹤者,就能透過直播帶貨、業配文、抖內等產生商業模式。 網紅們的粉絲數、影響力、
Thumbnail
新聞的內容某種程度上是被大眾「選擇」出來的,娛樂版的關注度相對較高,近期國內娛樂圈聲名狼藉,但討論基本上聚焦在「人物」,而不是「議題」,其實真的還有好多重要的事,更值得我們花時間……。 這是嚴肅的話題,不該以八卦的角度來談論。 「改善問題」應該大於「收視率」 #事件 名人醜聞連環爆,甚至有電視節目以
Thumbnail
新聞的內容某種程度上是被大眾「選擇」出來的,娛樂版的關注度相對較高,近期國內娛樂圈聲名狼藉,但討論基本上聚焦在「人物」,而不是「議題」,其實真的還有好多重要的事,更值得我們花時間……。 這是嚴肅的話題,不該以八卦的角度來談論。 「改善問題」應該大於「收視率」 #事件 名人醜聞連環爆,甚至有電視節目以
Thumbnail
近來醜聞齊發,覺青導師、杏壇耆宿、藝壇中堅、影劇大腕連環引爆。目不暇給之際,很多人迷惘的問:「為什麽這麽多人設崩壞?」 我則要問:「為什麽要有人設?」
Thumbnail
近來醜聞齊發,覺青導師、杏壇耆宿、藝壇中堅、影劇大腕連環引爆。目不暇給之際,很多人迷惘的問:「為什麽這麽多人設崩壞?」 我則要問:「為什麽要有人設?」
Thumbnail
最近很多人的人設崩塌,然後就有一些人跑出來討論人設這東西。大意就是說我們應該討論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某人的人設。 我谷歌了一下,人設大意如下:人設是對虛構或真實角色的形象、性格、背景等設定,常用於動漫、小說、明星等領域。 經紀公司通過人設來包裝明星形象,滿足粉絲期待。 社會性人設如"好父親"反映
Thumbnail
最近很多人的人設崩塌,然後就有一些人跑出來討論人設這東西。大意就是說我們應該討論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某人的人設。 我谷歌了一下,人設大意如下:人設是對虛構或真實角色的形象、性格、背景等設定,常用於動漫、小說、明星等領域。 經紀公司通過人設來包裝明星形象,滿足粉絲期待。 社會性人設如"好父親"反映
Thumbnail
什麼是人設?
Thumbnail
什麼是人設?
Thumbnail
將選手打造成明星,這樣的發展,對選手是好是壞? 本篇文章,將告訴你以下三件事: 1. 為什麼我們需要「偶像明星」這樣的角色? 2. 選手與個人品牌的關聯性?運動經紀是什麼? 3. 運動員被包裝成偶像明星之後,可能會有哪些課題?
Thumbnail
將選手打造成明星,這樣的發展,對選手是好是壞? 本篇文章,將告訴你以下三件事: 1. 為什麼我們需要「偶像明星」這樣的角色? 2. 選手與個人品牌的關聯性?運動經紀是什麼? 3. 運動員被包裝成偶像明星之後,可能會有哪些課題?
Thumbnail
追星的你💁🏼追的到底是什麼🤔 是他的人設,還是他的本身,抑或是他的作品才藝? 到底是作品成就了他的成功 還是他創造了作品的價值? 大眾中的你,對他又是抱著什麼心態? 是期待他更好的作品還是預設他的人品? 你是智者或是利刃?
Thumbnail
追星的你💁🏼追的到底是什麼🤔 是他的人設,還是他的本身,抑或是他的作品才藝? 到底是作品成就了他的成功 還是他創造了作品的價值? 大眾中的你,對他又是抱著什麼心態? 是期待他更好的作品還是預設他的人品? 你是智者或是利刃?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將為您解析─被譽為「無冕王」,身為「社會的良心與人民的喉舌」的新聞工作者是「如何」沉淪、墮落到被視為社會「公害」與「亂源」的始末。 而一個只提倡人們競逐「獲得」而「奪取」的社會後果將是怎樣的「地獄」?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將為您解析─被譽為「無冕王」,身為「社會的良心與人民的喉舌」的新聞工作者是「如何」沉淪、墮落到被視為社會「公害」與「亂源」的始末。 而一個只提倡人們競逐「獲得」而「奪取」的社會後果將是怎樣的「地獄」?
Thumbnail
想起近幾年受到許多關注和吹捧的幾個城市設計展,我一直都沒有太深刻的感受,反而有些不安。上千萬的經費,一次性消耗,搏得人潮和拍照打卡的讚數和分享數,這就是我們認為的成功? 十年前或許會很驚豔,一定把它收錄到BEST 100。但十年後,已無驚豔,更多的是疑問:幾千萬是否有更好的用法?它到底溝通了什麼?
Thumbnail
想起近幾年受到許多關注和吹捧的幾個城市設計展,我一直都沒有太深刻的感受,反而有些不安。上千萬的經費,一次性消耗,搏得人潮和拍照打卡的讚數和分享數,這就是我們認為的成功? 十年前或許會很驚豔,一定把它收錄到BEST 100。但十年後,已無驚豔,更多的是疑問:幾千萬是否有更好的用法?它到底溝通了什麼?
Thumbnail
好人與壞人的界線越來越難判定,私事與公事更是模糊不清,你的意見往往建築在被輿論掏空的地基之上,在這事事公審的年代,我常常覺得自己像一顆旗子,看著新聞媒體給的資訊就要你表態,誰贊成、誰反對,媒體好像拿著摩西的法杖把人們一分為二,有罪或無罪到底誰說了算?
Thumbnail
好人與壞人的界線越來越難判定,私事與公事更是模糊不清,你的意見往往建築在被輿論掏空的地基之上,在這事事公審的年代,我常常覺得自己像一顆旗子,看著新聞媒體給的資訊就要你表態,誰贊成、誰反對,媒體好像拿著摩西的法杖把人們一分為二,有罪或無罪到底誰說了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