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設崩壞之謎

2023/06/2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來醜聞齊發,覺青導師、杏壇耆宿、藝壇中堅、影劇大腕連環引爆。目不暇給之際,很多人迷惘的問:「為什麽這麽多人設崩壞?」
我則要問:「為什麽要有人設?」
「人設」,顧名思義,就是人為設定,非本來面目。說穿了,「人設」不就是毋須買票看戲的人生劇角色嗎?之所以能成立,是有觀眾,甚或,希望有能更多粉絲;有粉絲,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更多的機會,更多的籌碼,更多的金流。金錢與名聲又回頭增強人設,助長曝光,加速圈粉。
我們對沉迷在八點檔情節無法自拔,在馬路上辱罵巧遇的歹角的戲迷,都嗤之以鼻。但人設崩壞,不就是我們對並非本來面目的角色的投射失靈?我們根本習慣了整個社會是個舞台。於是,媒體氾濫著實境秀與素人(其實很多是簽約經紀公司的練習生)選秀;學校教育充滿取悅學生與家長的表演;宗教,要塑造螢幕上盪氣迴腸的場面;政治,變成連台驚悚劇。編導,不只是人設背後的團隊,人設自己,甚至是做為觀眾的,我們。是我們不願意出戲,甘心成迷。
對於社會的全面娛樂化,美國媒體生態學大師尼爾•波茲曼的名著<娛樂至死>有一針見血的闡述。解決的方法,需要的是循序漸進的持續深入學習、論辯,對本質性問題的思索,對過多視覺資訊的篩濾,對真實世界的身體力行。但總歸來說,這些是辛苦不炫目,耗時而無趣。
不幸的是:將近一百年前,魯迅已經說了:「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犧牲上場,如果顯得慷慨,他們就看了悲壯劇;如果顯得觳觫,他們就看了滑稽劇......人的犧牲能給與他們的益處,也不過如此。而況事後走不幾步,他們並這一點愉快也就忘卻了。」
這幾句預言,今天適用於全球化的社會。無怪「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的我們,在人設崩壞後,無法忘情地要「驚詫至死」(Amazing Ourselves to Death)了!
#娛樂至死
17會員
69內容數
「藝術生活」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將藝術導入生活,富厚生計,充實生趣的諸般面向。綜合感性與理性深入藝術生態鏈與創作鑒賞收藏。期望能不落入現今藝評與新聞報導的俗套,坦誠面對作品,展覽,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人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