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投資」專欄(專欄介紹)每月分享 2 篇以上「潛力股」研究心得分享(無任何目標價或買賣建議),非訂閱戶可以閱讀公司與其產品的基本介紹,訂閱戶則可閱讀作者深入分析的價值內容。訂閱費用每月僅 99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發掘有潛力的投資機會,歡迎訂閱支持。另外為避免錯過最新文章,請按下「追蹤」按鈕,並加入邏輯投資臉書按讚,作者將不定期分享市場觀點與個股看法。
※ 近期發布文章:
※ 韭菜的形狀?你符合幾項?
最近瀏覽社群、討論區,整理了幾個案例,這些案例我覺得具有「韭菜」的形狀,換言之,這些人比較容易在股市中受傷,讀者們也可以看看你是否符合其中幾項?
【案例1】
大家今年上半年賺好多錢,但我的帳面還是虧損的,最近想忍痛砍光,重新組一個投資組合,並鎖定在AI、航空、觀光,因為看好這些產業的前景。
【案例2】
聽說○○今年預估賺13元,第1季已經賺3元,現在股價才100元,這是不是穩賺的?
【案例3】
上個月買進○○,看好○○題材,結果都不會動,最近還大跌,是不是該停損了?
【案例4】
○○這檔股票配現金股利4元、股票股利4元,現在股價才40元,殖利率20%,還不趕快買?
【案例5】
媒體報導說○○是AI概念股遺珠,其他概念股都漲快翻倍了,這檔只漲了10%,要趕快買。
不知道你有沒有似曾相似的感覺,我也無法保證讀者跟這些案例問的問題一模一樣就註定會在股市賠錢,但我想靠運氣賺到的錢,遲早有機會憑實力輸回去的!
那究竟這些案例有什麼問題呢?「邏輯投資」分享我的個人看法如下:
【案例1】
大家今年上半年賺好多錢,但我的帳面還是虧損的,最近想忍痛砍光,重新組一個投資組合,並鎖定在AI、航空、觀光,因為看好這些產業的前景。
這個案例顯示投資者已經出現FOMO情緒(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也就是投資過程中害怕錯過股票未來的漲幅,因此急著追高買進。但風險在於這些眼下熱門的題材,不是已經漲了一輪,就是評價以高於歷史水準,此刻買進代表風險增加,但上檔空間已經銳減,很高機率這位投資者可能半年後又要抱怨慘賠並打算更換投資組合了。
【案例2】
聽說○○今年預估賺13元,第1季已經賺3元,現在股價才100元,這是不是穩賺的?
這是很常見的散戶思維,用單季推估全年度獲利,但「獲利品質」、「評價原因」是值得思考的。
「獲利品質」是指第1季的獲利大增,到底是本業成長,還是單一季度因素或業外貢獻(如匯兌利益、賣廠房等),若主要來自業外貢獻,就容易出現股價與獲利落差很大的狀況。
至於「評價原因」也是讀者必須要思考的課題,也就是說假設公司真的深具成長潛力,獲利實績也開出來了,為何股價(評價)還是偏低?這是否是整個產業的整體因素,還是因為景氣循環股所以評價方式不同?讀者要習慣去思考市場定價的邏輯,而不是用自己的邏輯套到整個市場,覺得股價委屈了,覺得市場一定錯了,這很容易受傷。
【案例3】
上個月買進○○,看好○○題材,結果都不會動,最近還大跌,是不是該停損了?
這是典型「買進邏輯」與「賣出理由」不同的案例,用題材當作買進理由,卻只用股價當作賣出依據,那前者只不過是說服自己買入的藉口而已。
【案例4】
○○這檔股票配現金股利4元、股票股利4元,現在股價才40元,殖利率20%,還不趕快買?
台灣有某些投資人特別喜歡配股,所以高額的股票股利看起來會很吸引人,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無法填權息,最終投資人並沒有真正享受到配股與配息帶來的高報酬,而填權息的重點在於公司的獲利能力與成長性,這才是讀者,特別是希望長期投資(存股)的投資人應該看重的部分。
【案例5】
媒體報導說○○是AI概念股遺珠,其他概念股都漲快翻倍了,這檔只漲了10%,要趕快買。
同樣都是概念股,
「純度」一定有差異,所以漲得少多半跟不夠純有關,另外還是呼籲
投資朋友不要習慣看媒體做投資,像最近法人、媒體才開始喊盤台積電CoWos先進封裝題材,相關設備業者會受惠,但我們早在5月底發布「
市場觀察解讀|AI的「iPhone時刻」與投資機會」這一篇文章就已經進場了,現在看媒體報導進場買賣的人,到底是能分到肉,還是幫忙出貨呢?值得思考。
※ 經濟衰退到底來不來?之前就有提醒要避免「踏空」,而這也再度證明「擇時投資」的困難
Bloomberg的報導下了一個這樣的標題,原因在於近期不少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都高於市場預期,包括:
- 5月耐用品訂單月增率1.7%,高於市場預期-0.9%
- 5月新屋銷售月增率12.2%,高於市場預期-1.2%
- 5月成屋銷售月增率0.2%,高於市場預期-0.7%
- 5月建築許可月增率5.2%至149.1萬套, 高於市場預期142.5萬套
- 5月新屋開工月增率16.4%至163.1萬套,高於市場預期140萬套
- 6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升至109.7,高於市場預期值104,且為 2022 年1月以來新高。
這也造成不論是Bloomberg或花旗銀行的「驚奇指數」(surprise index)都出現大幅度跳升甚至新高,代表實體經濟數據大幅度地超出市場的預期。
經濟驚奇指數:
衡量經濟數據發布的實際結果與市場預期的差異指標,當數值越大,代表實際數據明顯高於預測,一般當景氣迅速好轉時,花旗經濟驚奇指數快速上揚;而景氣轉差時,指數則迅速跌落
Bloomberg的報導認為,這些經濟數據意味著市場並非走向更深度的衰退,而是從「滾動衰退」轉為「滾動擴張」。
但目前市場大多數的人仍高度預期經濟衰退遲早到來,所以我們今年不斷看到超越歷史紀錄的「殖利率曲線倒掛」。
關於「經濟衰退」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在臉書粉專「美國人還有錢」的文章中有探討過,主要是從美國銀行的數據推敲美國人的口袋深度,從圖中就可以看到家庭平均儲蓄率仍遠高於疫情前,這會讓經濟降溫的速度放緩,也為軟著陸創造空間。
最近「聯準會傳聲筒」Nick Timiraos 也有專文探討這個問題,他認為「疫情引發不同過去的衰退與復甦步調」、「各國大幅度的財政支出」以及「升息影響的滯後性」,這些因素造成升息抑制通膨、冷卻經濟的效果不如預期。
從這邊可以延伸思考,首先,既然市場多數人或共識預期仍認為經濟衰退會到來,那他們是否會「投降」?也就是說他們是否會「FOMO」發作,開始積極重回市場?
另外從看跌期權(Put)與看漲期權(Call)的比例(藍線)來看,近期這個比例也不斷下降,代表看漲比例正在增加。
如果經濟持續呈現擴張狀態,帶動公司盈利預期上修以及基本面回升,或許會帶動更多散戶投降,資金回到股市,讓這個新牛市能走得更長久。
但這只是其中一套樂觀劇本,而是否經濟衰退只是延後到來,或者聯準會重啟升息後,是否代表自己正在親手摧毀軟著陸的機會(因為升息的影響有滯後性),這些也都是可能上演的劇本。
上面的論述看起來很像是廢話,但實際上我們在「
【邏輯投資】潛力股週報2023.05.07」這一篇文章就有提醒讀者
「不要踏空(空倉)、不要追高」,若你當時判斷股市高點已到,經濟衰退即將來臨,實際上將錯過5、6月美股或台股更加強勁的漲幅。
另外股市高點可以買什麼呢?「邏輯投資」專欄在「
【邏輯投資】潛力股週報2023.05.21」這一篇,也有提醒讀者可關注美股小型股的投資機會,從5-6月來看,代表小型股的IWM ETF(追蹤羅素2000指數)跑贏了標普500指數(S&P 500),只是沒想到代表大型科技股的QQQ更瘋,仍創造了更大幅度的上漲。
但機會還是存在的,例如我自己投資的Opendoor($OPEN)這家公司在這段期間就出現將近200%的漲幅,所以我在低點買進的看漲期權有了不錯的報酬。
這個例子也再度提醒我們,「擇時投資」是很困難的,我們當然都希望能夠「買在最低」、「賣在最高」,或者在股市崩盤時,我們滿手現金等抄底,而在股市上漲前,我們已經ALL IN重倉,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即使是總體經濟的專家,也幾乎不可能準確預測大漲與大跌何時會發生,所以我個人始終都是「高持股水位」留在市場,即使現在也是如此。
但我想你還是會問,到了這個階段,真的還適合留在市場投資嗎?
我認為可以考慮適度布局一些正在衰退但即將復甦的版塊,可能是不錯的選擇,例如銀行業、金融業、零售消費、廣告業、電商、房地產、設備業、製造業、消費電子(或記憶體)等,一方面部分公司的股價可能還在相對低點,下檔空間有限,但有機會享受經濟與消費復甦的潛在上漲空間。
以上不是買賣建議,請自行評估及負責。
※ 通膨升息時代的潛在贏家
從EPS比較可以看到,元大期(藍線)、群益期(黃線)兩家公司的獲利相對穩定,但股市大漲、交易熱絡的2020、2021年,這兩家公司的業績出現衰退,但股市大跌、成交量下滑的2022年反而逆勢成長,與其他證券商形成鮮明對比。
若從資產報酬率ROA來看更明顯,會發現元大期、群益期的ROA相對穩定,但其他證券商則有明顯波動,這代表期貨商有著自己獨特的獲利模式。
如果去看元大期、群益期的營業利益率,會發現兩家公司都在走下波,但稅後淨利率卻持續上升,這是因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其實是業外的保證金「利息收入」,簡單說就是你要交易期貨,就要交保證金,而期貨商可以運用代替客戶保管的龐大的保證金資產,從銀行或債券端收取利息,換言之,這兩家公司其實是「升息概念股」。
近期聯準會雖然停止升息,但目前對市場傳達的立場是這是一次「鷹派的暫停升息」,且可能到年底前還會再升息兩次,所以這裡有一個思考點是,假設通膨很頑固,高利率環境被迫持續更久,那這兩家公司的收入是否有機會迎來新高呢?這個問題就先留給讀者們自己研究囉
※ 他的對帳單不等於你的努力目標
在網路上你會看到許多人貼出他們的對帳單,並伴隨著各種讚嘆、感動、欽佩口吻的留言,這確實是個人投資成績的具體展現,值得給予讚許與尊敬。
不過最近看到某張對帳單,看得出來作者是想強調他的獲利金額相當龐大,顯示其投資股票眼光獨到,但仔細一看,半年下來投資這檔股票的報酬率其實不到10%,而你知道0050 ETF這半年上漲多少嗎?答案是17.15%,所以這位作者投資這檔股票的績效其實是輸給0050。
基於這個案例,讀者們在看網路上各家高手分享對帳單時,要注意幾點觀念:
有的對帳單會出現令人稱羨的獲利數字,但他的「投報率」也值得注意,因為他勝過你的部分,或許不是投資報酬率,而是他驚人的本金規模。
假設對帳單呈現的報酬率還輸給了大盤同期的漲幅,那其實應該視為作者暗示你不如投資指數型ETF,就像上面這個例子一樣。
另外如果要自己選股進行主動投資,那目標應該要設定在打敗大盤,會比較合理。
假設某網紅總資產有一億,他光定存一年的利息收入可能就有200萬元,可是他的投資報酬率約為2%。
如果你真的想跟隨他學習,你應該要學的不是他的投資策略或選股方式,而是他提升資產的管道或技術。
如何提升本業收入,你在投資圈很少會聽到相關討論,但實際上二者同等重要,單純靠投資致富的人其實鳳毛麟角,本金與本業收入的提升,以及投資策略的精進,二者相輔相成,不宜偏廢。
個股的對帳單可以呈現各種驚人的數字,別的不說,我自己去年透過槓桿工具投資八貫(1342)的報酬率,最高的時候也達到1,000%,看起來就很吸引人。
可是我們投資的目的,並非追求單一個股報酬率的極大化,而是總資產的增長,這才是真正具挑戰性的部分。
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今天我有1,000萬元,分為50%現金,50%投資股票,後者分散到10檔股票上,其中一檔報酬率翻倍,賺了50萬元,個股對帳單呈現的是100%的報酬率,但實際上總資產只增加5%。
另一個例子是我有1,000萬元,平均分配在5檔股票上,年化報酬率分別為50%、5%、5%、5%、-10%,最終總資產增加11%,是前者的2倍。
所以衡量投資績效的關鍵,在於總資產的成長,這也是我一直維持高持股水位的原因之一。
所以投資朋友最後在做年度投資績效結算時,應該要將全年總資產的增加與投資市場(例如台股對應台灣加權指數)指數變化作比較,或者與該市場代表性的指數投資工具做比較(如0050、006208等ETF),這樣才能客觀地衡量自己的投資成績。
當你看到別人閃亮耀眼的「對帳單」時,千萬不要氣餒,也不要單純只是羨慕,每個人在投資市場本來條件就完全不同,你應該將重點放在理解跟思考上,應該試著去了解這個人能達到如此投資成績的成功原因為何,以及自己有沒有複製的可能性,然後檢討自己的策略與操作,將別人的成功轉化為自己的食糧。
只是追蹤、羨慕,或者買書、訂閱,都是沒有用的,要靠投資打敗大盤,自始至終都是相當困難的任務,只有持續學習,不要只想著跟單或躺平,你才有機會摸到成功的敲門磚。
※ 潛力股資訊總整理(截至20230702)
(歡迎付費訂閱解鎖更多深入分析與價值內容)